【内容摘要】孔子“不有祝鮀之佞,而有宋朝之美,难乎免于今之世矣”一语历来解说纷纭,本文从语法、社会背景、人之常情等几个方面辨析这句话的真实含义,对于“难乎免于今之世矣”一句做出全新的诠释。从而使这句话的意思更加清晰明了。
【关 键 词】祝鮀之佞;宋朝之美;难免今之世
【作者简介】毕宝魁,(1952-),男,辽宁铁岭人,研究方向为古代文学,辽宁大学文学院教授。
《论语》的经典意义越来越被世人所认可,对于《论语》的学习与解读也成为普遍关注的问题。《论语》中有许多章句意义不太明确,又由于两千年来注疏家们各执一词,于是就出现见仁见智的问题,需要进行一番考证辨析。《论语·雍也篇》中有“不有祝鮀之佞”一章,就属于这种情况。先看原文:
子曰:“不有祝鮀之佞,而有宋朝之美,难乎免于今之世矣。”[1](p124)
表面看好像并不难,但仔细琢磨起来却难以准确把握了。关键在“祝鮀之佞”与“宋朝之美”的关系,到底是并列的,还是对立的。孔子这句话的意思到底是什么?都是值得探讨的问题。我们先采取分别注释解析的方式,对其主要词语进行诠释。
“祝鮀”是卫国大夫,字子鱼,特别会说话,尤擅长外交辞令。孔子曾赞美过此人。如《宪问篇》中有一章:“子言卫灵公之无道也。康子曰:‘夫如是,奚而不丧?’孔子曰:‘仲叔圉治宾客,祝鮀治宗庙,王孙贾治军旅。夫如是,奚其丧?’”[1](p316) 很明显是赞美三位大夫各司其职,能够各自独当一面,属于褒义。如果从总体评价来看,祝鮀也算是卫国的贤达。这里主要是突出其口才好,能说会道,擅长辞令的方面,稍有贬义并不严厉。“宋朝”是宋国公子名叫“朝”,貌美,仕卫为大夫,先通于襄夫人宣姜,又通于灵公夫人南子。灵公夫人南子是宋国公主,这样看,与宋朝为兄妹关系。由于宋朝本身是宋国公子在卫国做官,而南子也是宋国人,二人关系亲密也在情理之中。如果再有情人关系,其地位显赫就更可以理解了。但这里只说“美”而没有说其“善淫”,故也可以看作稍有贬义并不严厉。这样祝鮀因为会逢迎讨好而受卫灵公喜欢,宋朝因为貌美而得到南子的宠爱和保护,两个人都不是凭借仁义道德受到重视和宠爱的,一个以佞受宠,一个以貌受宠,这样的社会政治怎么会安定清平呢?本章当是孔子在卫国时有感而发,感叹的内容是惋惜当权者好色不好德。
对于“不有祝鮀之佞,而有宋朝之美”的不同理解形成意见完全对立的两种观点。而对于“难乎免于今之世矣”一句的准确含义则往往被学者所忽略,其实这个分句也是正确理解孔子本章的重要因素。下面我们先把前此学者对这句话的解释梳理一下,然后再条分缕析进行综合考辨。
一、认为无祝鮀之佞而有宋朝之美为有害
按照文字字面的通常意思进行讲解,一般能够得出这样的解释,因此,采用这种解说的很多。
孔安国说:“言当如祝鮀之佞,而反如宋朝之美,难乎免于今之世害也。”[1](124)刘宝楠在此基础上发挥说:“美必兼佞,方可见容;美而不佞,衰世尤嫉之。”[1](p124) 孔安国的观点可以说是最早的解释。刘宝楠则进一步说明“美必兼佞”的重要性,“美而不佞,衰世尤嫉之”,如果只是貌美而口才不好,不会阿谀谄媚,那么就会被嫉恨而遭受祸害。可谓是对“佞”与“美”关系的精炼说明。以后这种解释占有主导地位。
康有为说:“衰世不尚德而好谀好色,有此佞美,则人爱悦。且但美而不佞,犹入门见嫉,必美而兼佞,乃可以邀宠免祸。非此难免,盖深叹之。此盖见卫灵公后有感之言。”[2](p79) 与刘宝楠的意见基本一致,没有新见,只不过换个说法。
钱穆先生进行一番辨析后基本采用“美而不佞必然遭害”之说。他说:“或说:而,犹与字。言不有祝鮀之佞,与不有宋朝之美。衰世好谀悦色,非此难免,不字当统下两字。然依文法,下句终是多一有字,似不顺。或说:此章专为卫灵公发,言灵公若不得祝鮀之佞,而专有宋朝之美,将不得免。然不当省去灵公字,又不言当难免乎今之世,此亦不可从。一说:苟无祝鮀之佞,而仅有宋朝之美,将不得免于今之世。此解于文理最顺适。盖本章所重,不在鮀与朝,而在佞与美。美色人之所喜,然蛾眉见嫉,美而不佞,仍不免于衰世。或说:美以喻美质,言徒有美质,而不能希世取荣。此则深一层言之,不如就本文解说为率直。孔子盖叹时风之好佞耳。祝鮀亦贤者,故知本章不在论鮀、朝之为人。”[3](p154) “盖本章所重,不在鮀与朝,而在佞与美”是很深刻的看法,确实,孔子在这里提出祝鮀与宋朝,实际是两类人的典型,即“佞”与“美”,“谀”与“色”。因此,我们在理解时不要拘泥于两个具体人身上就会容易得多。
南怀瑾说:“孔子说,假使一个人没有像祝鮀那样能言善辩好口才,虽然长得像宋公子朝那么帅,可是在这个社会上,还是吃不开,行不通的。所以时代变乱中的人物,不但人要帅,还要有口才。在现代社会上来说这还不够,还要有财。这是孔子对当时时代社会变乱中的感慨,我们也可以当他是牢骚吧!”[4](p281) 用十分通俗的语言来进行说明,但观点依然属于前者。发牢骚的看法是很准确的。
杨伯峻先生立场鲜明,其观点与论证方法与钱穆先生相近。他翻译道:“孔子说:‘假使没有祝鮀的口才,而仅有宋朝的美丽,在今天的社会里怕不易避免祸害了。’”对“而”字注释道:“王引之《经义述闻》云:‘而犹与也,言有祝鮀之佞与有宋朝之美也。’很多人同意这种讲法,但我终嫌‘不有祝鮀之佞,与有宋朝之美’为语句不顺。王氏此说恐非原意。”[5](p57)
刘兆伟今译:“孔子说:‘没有祝鮀的口才,而只有宋朝的美丽外表,时下难免于灾难了!’”诠评:“此章实为孔子教育弟子要有真才实学,即要有立于世的真本事。”[6](p113) 也是说美而不佞就要有灾难。其实孔子此语教育学生的成分不大,主要是感慨时代政治不清明。
何新译文:“孔子说:如果并没有祝鮀那种乖巧,却像宋朝那样妖媚,在当今难免要受害了。”[7](p72) 均属于这种意见。
二、“佞”或“美”二者居一即可
第二种解释的关键点是认为“祝鮀之佞”与“宋朝之美”二者不是对立的,而是并列的。二者有其一就可以免于今世之难。皇侃疏:“范云:祝鮀以佞谄被宠于灵公,宋朝以美色见爱于南子。无道之世,并以取容。”[8](p156) 认为祝鮀因为巧嘴利舌而受卫灵公宠爱,而宋朝因为美色被南子宠爱。“无道之世,并以取容”八字说得很清楚,即这两个方面如果拥有一个就可以享受尊荣与显贵。是这种解释最早的观点。李泽厚先生基本采用此说。他翻译道:“孔子说:‘没有祝鮀那样的利嘴口才,没有宋朝那样的美丽容色,在今天这个社会里,恐怕是很难避免灾祸的了。’”[8](p156) 虽然没有明确解释,但从译文中可以体会出二者有一即可以免祸的意思。
宿正伯翻译说:“孔子说:‘没有祝鮀那样打动人的口才以及宋朝那样招人喜欢的容色,在当今之世就很难生存喽!’”进一步解释说:“孔子说:‘不会巧言令色,在当今之世很难混日子啊!’这与他‘人之生也直’的想法刚好相反。大概‘正直才可立身’的观点是用于课堂教学的,而‘难乎免于今之世矣’则是课后的自我感慨!这与今天的教育也类似,老师在课堂上讲的,往往连他自己都不信。”[9](p129-130) 意思差不多,用“以及”一词将“祝鮀之佞”与“宋朝之美”并列起来,不但意义上和第一种不同,在语法上也出现变化。
朱熹的说法有些模糊,但基本意思属于这种并列的解释,他说:“言衰世好谀悦色,非此难免,盖伤之也。”[10](115) “好谀悦色”实际就把“祝鮀之佞”和“宋朝之美”两者并列起来进行评述了。
简单概括:主要观点是两种。一是把“祝鮀之佞”与“宋朝之美”割裂开来,甚至对立开来,而又将二者密不可分地纠结在一起,认为“美而不佞,乱世不容”。其实,两者没有必然联系,如果“佞”而不美,或者不美不佞,那么将如何呢?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社会实际生活中,都不具备普遍意义。二是将“祝鮀之佞”和“宋朝之美”并列起来,认为二者有一即可。这种解释基本符合孔子原义,也比较好理解。下面,便将这种解释从语法、意义和实际社会生活三两方面再进行简明的解说,以便更加明确清晰。
三、孔子这句话的本义
我们再把这句话先从语法上进行解释分析一下。“不有祝鮀之佞,而有宋朝之美,难乎免于今之世矣。”关键依然是前两句:“不有祝鮀之佞,而有宋朝之美”如果按照正常语法解释,确实应该是第一种意思,即“如果不拥有祝鮀的伶牙俐齿,却拥有宋朝的美丽姿色”,但这样讲解在意义上难以顺畅,即如前文指出的那样,美而不佞也比不美不佞要好得多,起码占有一个优势。因此,仔细玩味,这里的“不”字有贯穿两句的功能,“而”字可以理解为连词,表示并列。前引王引之的观点很值得注意。他在:《经义述闻》中说:“而犹与也,言有祝鮀之佞与有宋朝之美。”是说“而”字如同“与”字。这样,将“不”字看成具有统领前后两句的功能,将“而”理解为“与”,这两句的意思就是这样了:“不有祝鮀之佞与不有宋朝之美”,那么和后面一句连接起来,意思就非常顺畅了。实际就是说:假如没有祝鮀的巧舌和宋朝的美貌,那么就“难乎免于今之世矣!”
四、“难乎免于今之世”的真实意蕴
这句话一直被忽略,很少有学者注意到,可能是感觉没有什么歧义,但如何理解也大有关系。一般都认为是难免在今世要遭难,或遭受祸害,因为分歧不大,几乎众口一词,故不举例。其实,孔子这句话的意思是难于避免在这个时代被边缘化,难免要寂寞沉沦,即不被重视。寂寞沉沦不等于遭受磨难。“难免”的是不被重视,而不是灾害。这样理解,有如下理由:一、从语法角度和本句话的语气可以体会出来。“难乎免于今之世矣”,“难”并非磨难、患难的意思,而是与“免”字构成一个词,“于”是介词,“于今之世”属于补语,但在现代汉语中属于状语后置。这样,这句话用现代汉语来翻译就是“在今天的社会就难于避免……”避免什么没有说,属于省略。“乎”和“之”两个字均是虚词,只是增加感叹的语气。那么,在“今世难免”什么呢。我们可以根据前后语意和全句的意思进行合理补充。而最合情合理的意思就是难免被冷落疏远。这样,全句的语意才顺畅而不抵牾。二、孔子率领弟子周游列国时,离开鲁国开始到达的第一国就是卫国,受到礼遇,享受与鲁国同样的俸禄。其后几次到卫国,在卫国逗留时间比较长,对于卫国的政治状况以及人际关系很熟悉。孔子与卫国贤人蘧伯玉关系很亲密,与其他大夫关系也不错,对祝鮀、仲叔圉、王孙贾等大夫看法都不错,南子对孔子也可以(必求见孔子一事可知),可知孔子师徒在卫国没有危险和祸患,并没有遇到磨难,故孔子没有必要说“免于灾难”这样的话。三、从人生常理来说,具有“祝鮀之佞”与“宋朝之美”的人毕竟是极少数,如果没有二者之一就要遭受磨难,那怎么得了?天下岂不人人自危?这即不符合历史情况,也不符合人之常情。孔子怎么会说出这么不近人情的话呢?鉴于以上三点理由,此处的“在今世难免了”的宾语是被冷落疏远的意思。这样解释,全句的意义才顺畅而更容易理解,也符合实际情况。用这种观点来通释全句,则是这样的意思:孔子说:“如果没有祝鮀那样的伶牙俐齿,或者没有宋朝那样的美貌,在今天这样的世道里就难免要被冷落疏远,要寂寞沉沦了。”“被冷落疏远、寂寞沉沦”依然可以生活,这非常符合孔子当时的处境和卫国当时的历史状况。
我们可以做简单的推论:卫国在卫灵公后期政治比较昏暗,卫灵公信任祝鮀,而南子宠信宋朝,这两个人在当时是大红人,可以说非常显赫,炙手可热。而孔子只是享受一定的俸禄而已。当时卫国大贤人蘧伯玉也不受尊崇。于是孔子才发如此浩叹。孔子周游列国本来是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对于卫国抱有很大希望。希望值越高失望越痛苦落寞,故心情郁闷,但正常生活并没有受到威胁。因此,将本句解释为难免祸害、磨难便有些过分,不是孔子原义。况且,我们换个角度说,具有“佞”与“美”的人毕竟是少数人,如果不具有此二者之一的人都要遭受祸害的话,那么天下大部分都是遭受祸害的人了,这能符合历史事实吗?
另外,如同钱穆先生说的那样,“盖本章所重,不在鮀与朝,而在佞与美”,即本句话的重点是批评当时统治者好色不好德的错误倾向,与“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的感慨基本相同。“祝鮀之佞”与“宋朝之美”都是偏正结构,其中心词是“佞”与“美”,钱穆先生的话很精确。《论语》中两次记载孔子“巧言令色,鲜矣仁”的话,可以与这句话参照分析。其实,“祝鮀之佞”就是巧言,而“宋朝之美”就是令色。那么祝鮀之佞与宋朝之美便很少有仁的品质,却可以大红大紫,十分显赫。反言之,没有祝鮀之佞与宋朝之美只不过不能大红大紫,十分显赫罢了,但不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祝鮀之佞”侧重在伶牙俐齿,在“巧言”而不在蒙蔽什么;“宋朝之美”侧重在美丽的容貌,在“令色”,而不在善淫或者淫乱,至于宋朝之善淫并不是孔子所注意的点。这也是我们应该注意的。孔子说话往往有很高的概括力,即使针对具体对象所说的话往往也有普遍认识价值。如同“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中的女子与小人实际针对的具体对象是南子与雍渠,但又可概括为国君身边的女宠与男宠。此问题已另撰专文辨析,这里不赘。本句的祝鮀与宋朝也有如此特点,概括指巧言令色者也。
补充一点,傅佩荣先生的观点与上述两种都不同,他提出一种崭新的解释,他说:“孔子说:‘不重视祝鮀的口才,却重视宋朝的美貌,卫国在当前各国争强形式下,恐怕免不了灾祸了。’”解读:“此句所引皆为卫国当时的名人,因此主词应为卫国。卫灵公亡后,卫国内乱频仍,正为孔子所不幸而言中。”[11](p85-86) 其实,卫灵公没有不重视祝鮀,更没有宠信重视宋朝,因为宋朝等于卫灵公的情敌,他怎么会重视呢?何况孔子也不是担忧卫国而是感慨自己以及弟子的遭遇。故这种解释不足取信。
结论:本章是孔子针对卫国的政治情况发出的感慨,是说卫国统治者喜欢阿谀逢迎和美色而不重视仁义道德,致使不肯阿谀逢迎或不具有美色的贤人沉沦下层而不被重用。其他解释均未完全符合孔子的原义。
参考文献:
[1] 刘宝楠.论语正义[M] //诸子集成:第一册.上海:上海书店影印本,1986。
[2] 康有为《论语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1月。
[3] 钱穆.《论语新解》[M],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3月北京第二版。
[4] 南怀瑾著述.《论语别裁》[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3月。
[5] 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12月。
[6] 刘兆伟.《论语通要》[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年1月。
[7] 何新.《论语新解》[M],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7年10月。
[8] 李泽厚著.《论语今读》[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7年。
[9] 宿正伯.《道不尽的<论语>》[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8年1月。
[10] 朱熹.《四书集注》,[M],长沙,岳麓书社,1985年3月。
[11] 傅佩荣.《解读论语》[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7月。
On the Chapter “lacing of Zhu Tuo’s eloquence” in The Analects
BI Bao-kui
(College of Chinese Literature, Liaoning University, Shenyang 110036,China)
Abstract: Different explanations on the sentence that lacking of Zhu Tuo’s eloquence or Song Chao’s goodliness, you will be seldom welcome today existed.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real meaning from three aspects including grammar, background and the way of the world and showed a new explanation on “be seldom welcome today”.
Key words: Zhu Tuo’s eloquence; Song Chao’s goodliness; be seldom welcome to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