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007年初,为编辑《年度国学2006》一书,国学版电话约请庞朴先生撰写“感言”,2月3日晚,庞先生通过电子邮箱寄来文章,并附短信:小稿已勉力草成,奉上,请审定。八年过去了,这篇文章仍在网上流行。现予发表,以纪念今年1月9日逝世的庞朴先生——
时下很流行的“全球化”一词,如果要译成中国传统用语,最恰当的候选者,莫过于“平天下”,或者是“世界大同”。
但是有人会不同意。因为“世界大同”有“同而不和”的嫌疑;而“平天下”有“荡平天下”的架势,都不是什么好词,还是避开为妥。
这不是我在故意制造矛盾,它们都有事实根据。早些年就有人说过,主张大同的《礼运》篇是墨家作品,因为它“尚同”。至于释“平天下”为荡平天下,则是前三四年在一次高档的学术会上困惑了许多学者的难题。
这只是两个例子,表明了传统文化在丧失自己的氛围以后,所难以逃脱的尴尬。
其实,在它们自己本来的家园里,所谓“大同”,就是“不同”,就是“和”;所谓“世界大同”就是“协和万邦”。这样的政治理念、哲学思辨和精辟用语,在中国传统文献中,是屡见不鲜的。
至于“平天下”或“天下平”,按其所自出的《大学》所说,乃是“欲明明德于天下”的意思。且勿论这个“明德”为何,“明明德”一事之绝非荡平谁个或平定何方,则是毫无庸议的。另外,在传统文献中,更有“至平”或“太(大)平”一说,以“不同而一”为平天下或天下平的表现(参见《荀子·荣辱》),它与我们善良学者所担心、霸道帝国所向往的什么先发制人的荡平,是有天渊之别的。
这两个例子,一个是和,一个是平。“和平”两个词,后来又组合成一个词,作为“战争”的对立面,原意遂渐行渐淡,鲜为人知了。语词的变化发展,是种种情况促成的。希望我们弄清它们的脉络,数典而不忘祖,好好弘扬自己的文化,享用自家的宝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