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师大副校长兼国学院院长何俊教授 资料图片
杭州师范大学国学院于2011年5月启动的“国学教育与研究”项目,致力于传统文化教育在中小学的推进,创立了“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本位创新模式”,并取得一批成果,引起学界关注。
一
模式的创新,首先应当是理念的创新。只有健康的超前的理念,才能引导发展出具有推广价值的模式。推进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是不是要复古?是不是要恢复过去私塾的教学方法?应该怎样把握它和现代文明的关系?为此,在杭师大副校长兼国学院院长何俊教授的带领下,杭师大国学院探索出了“一理念”与“三手段”的教育原则。
“一理念”,即要通过传统文化教育塑造新时代国民的人格、价值观与文化认同。其最终目的是希望帮助学生更真切地体认传统,汲取智慧,在世界眼光中、在现代场域里,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可以看出,推进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绝不是要复古,也绝不是要用传统文化取代现代文明,或者与西方文化相对抗,而是要以传统文化为本、融合古今中外,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世界眼光而又适应当代社会需求的人才。这一目标,不仅代表着未来人才的培养方向,也是奠定未来国家实力的基石。
“三手段”,一是要将多元的传统文化资源创造性地转化为现代教育资源。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让这些多元的文化资源适应现代社会的教育需要,达到古为今用、涵养人心的作用,就不得不对它们进行一番甄别与筛选,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并以现代的教育方法融入日常教学之中。
二是要建构实践本位的教育模式,促进知识学习的人格内化。实践本位是杭师大模式最突出的特点。对传统文化的认同与传承,必须将外在的知识内化成自我的习性,而唯一的途径是实践。因此,只有将传统文化嵌入从课堂到校园、从家庭到社区的不同环节中,由笃行而至内化,才能达到“日用而不知”(《周易·系辞上》)的效果。
三是要将针对性与系统性相结合,既要分学段构拟方案,又要注重各学段的有机衔接。教育需要统筹安排、循序渐进,但也应当针对学生的个性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充实而光辉。既要考虑到他们当前能够学习和内化的知识含量,也要有全局眼光,能够将每一学段衔接起来,有条不紊地推进人才培养。
正是由于杭师大在理念上为推进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扫清了障碍,摆正了方向,始终坚持把立德树人、培养具有世界眼光的新时代国民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坚持实践本位,才能在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模式的探索中取得创新性成果。
二
杭师大构建的经实践验证、可资推广的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创新模式,其核心可以用“一枝四叶”来概括。
“一枝”指以“分层设计”为枝干。“四叶”指“融合多元路径”“构建课程模块”“开发实践化育”“强化文化浸润”四方面。“四叶”紧紧围绕“一枝”展开。
(一)分层设计
小学阶段主要培育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亲切感情,将经典诵读、精神传承、公民教育等相结合,培养浓郁民族情怀与国际视野兼具的现代小公民。甄选内容和价值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使传统文化教育由浅入深地融入学生成长的生命历程。强调“知行合一”。
中学阶段主要提升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性认识与实际应用能力,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心、自豪感与认同感,树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理想信念。引导学生学习儒家经典、诸子百家、诗词歌赋等,提升学生的传统文化修养与鉴赏品位,了解中华民族家国同一的观念,明确中华文明在世界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意义,引导学生用客观的、发展的眼光认识当今中国与外部世界。强调学生自主学习传统文化的能力。
(二)融合多元路径
围绕分层设计内核,创设多元的、经过实践检验的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路径。小学阶段,采取知识学习与日常化育相结合的方式。中学阶段,侧重培养学生发现、分析传统文化资源的实践能力。所采用的路径,既各自独立完成所承担的教育任务,同时又相互影响,融合为提升传统文化教育实效性的强大力量。
(三)构建课程模块
小学阶段的课程模块以开发精神、知识、技艺三类校本课程为主,以标准科目中的知识渗透为辅。课程采用“教学设计整体化、教学过程主题性、教学时空转化性”的标准。经典诵读采用“四读乐学模式”:以“悦读”创设情境、激活兴趣(小组对抗法、游戏闯关法等);以“熟读”锻炼涵泳功夫(接龙读、复沓式引读、完形填空读等);以“悟读”唤醒主体智慧(创设生动情境、制造认知冲突等);以“化读”积淀文化底蕴(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等)。除实施校本课程之外,还在现有科目中渗透传统文化的内容,探索不同的教学策略,如镇安小学以《有趣的传统数学》《有趣的传统科技》等为拓展教材,充分挖掘学科课程中包含的传统文化经典元素。
中学阶段的课程模块强调专题学习与实践调研能力的培育,开设有地域特色的“传统文化研究”课程群,辅以讲座进校园行动,定期邀请高校教授或研究人员举办各类传统文化演讲,开阔视野,引导学生探索传统文化更精深的思想,提升对传统文化的理解高度。地方传统文化是教育最直接、最重要的资源,涵盖从传统人文到传统自然科学的多学科内容,为学生提供了物品与环境直观化、知识与思想生活化的学习场域,易培植出对乡土传统的认同,并推进家国观念的形成。如萧山二中以《萧山窑》《文物鉴赏》《萧山南片文化研究》等乡土文化教材,引导学生了解越国文化和古萧山的历史与人文。
(四)开发实践化育
开发出中小学日常实践的七模块:(1)校训体验:如镇安小学通过“绿手印签名承诺仪式”“儿歌创编”等活动,践行校训,使之内化为学生自觉的行为。(2)仪式体悟:在日常仪式中渗透“主于敬”的传统精神,通过升旗仪式开展爱国主义与君子“修己以敬”的教育,通过新生“入泮礼”,使之树立敬慎的学习态度。(3)子女之道:通过“日行一善”的自省,倡导学生帮助父母料理家务。(4)主题表演:在礼乐活化主题演出中体悟中华文化,如国乐合奏、民族舞蹈、经典吟诵等。(5)文化探究:培育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发掘传统的习惯与能力,如拱宸桥小学组织学生考察京杭大运河沿岸的风土人情、采集水样等,真切感受大运河的历史文化。(6)校园义工:倡导学生每日为学校、为他人做一件好事等。(7)节日庆典:开展传统节日文化实践,形成潜意识的价值认同和行为倾向,如清明追思、端午爱国、重阳敬老等。
(五)强化文化浸润
构建“传统文化校园”,采取“园文化”和“室文化”建设双管齐下的举措,消除传统文化与学生现实生活经验间的距离感,丰富传统文化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情景。(1)“园文化”:建设具有传统文化元素的走廊文化、墙面文化、柱子文化、景观文化、网站文化等。(2)“室文化”:建设传统文化体验馆,践行“境教”理念。如镇安小学打造浓郁的国学校园,拱宸桥小学打造百年校史馆、儿童国学馆、运河文化研究院等等。
此外,杭师大还探索出提升传统文化教育行之有效的五步骤,即清除误区,重塑理念;示范教研,活化资源;形成科目,确立标准;分层设计,研发课程;整合资源,丰富路径。五步骤循序渐进,缺一不可,涵盖了观念与实践的创新,贯穿了“知行合一”的原则,配合“一枝四叶”,开创了传统文化教育的多机构深度、可持续性合作模式,形成了两级辐射层的格局。
实践证明,杭师大模式能有效地解决当前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对于新形势下完善、深化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具有积极的示范效应,并且已经取得显著成效。但是,随着辐射推广不断展开,如何使中小学的分层设计更精细化、评价系统更为完善、后续师资培育方式更为丰富,如何平衡与应试教育的关系等问题,仍有待于在接下来的工作中继续探索推进。
(杭师大国学院“国学教育与研究”项目组)
链接
2011年5月,杭师大国学院开始启动“国学教育与研究”项目,与中小学建立深度合作。2012年9月,国学院正式推广相关成果。截至2016年2月,在该项目的引导下,相关中小学已获得国家级奖项3次、省级奖项两次、市级奖项4次,出版校本教材6套近20册。2016年10月,项目成果“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本位创新模式”被评为浙江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017年4月,杭师大在宁波主办“‘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本位创新模式’成果推广暨学术研讨会”,典型展示模式的核心思路和成果精髓,深度解读和研讨模式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