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河南
1、洛阳市白马寺
汉永平十一年(68)创建,为佛教传入中国后兴建的第一座官办寺院,有中国佛教的“祖庭”和“释源”之称。白马寺在佛教史上有多个第一:建在中国第一次西天取经-永平求法时期;最早来华传教的印度高僧摄摩腾、竺法兰禅居于此寺;有中国第一座译经道场-清凉台。摄摩腾和竺法兰在此译出我国第一部汉文佛典《四十二章经》,另一位天竺僧人昙柯迦罗又在此译出了第一部汉文佛教戒律《僧祗戒心》;保存有最早传入中国的梵文佛经-贝叶经;第一个汉人出家和尚-朱士行受戒于白马寺;寺外有中国第一古塔-齐云塔。另外寺内还保存了大量元代夹纻干漆造像如三世佛、二天将、十八罗汉等,弥足珍贵。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3年,被国务院确定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
白马寺因“白马驮经”而得名。据《后汉书》记载,东汉永平七年(公元64年),汉明帝刘庄因夜梦金人降临,身高六丈,顶佩白光,自西方飞来。大臣傅毅认为这是西方的佛,明帝遂遣使蔡愔、秦景、王遵等十余人往西域拜求佛法。他们在西域的大月氏(古代阿富汗)遇到了来自天竺的僧人摄摩腾和竺法兰,于是相偕同返中原。永平十年,汉使及印度二高僧以白马驮载佛经、佛像抵达东都洛阳,汉明帝躬亲迎奉。为了让摩腾和竺法兰两位高僧居住和译经,永平十一年,汉明帝赦命在城西的雍门外按天竺式样构建了一组建筑,以僧人们暂住的“鸿胪寺”的“寺”字称之,并为纪念白马驮经之功,而命名为白马寺。白马寺自建立后,就成为中国佛教的传播中心之一。摄摩腾和竺法兰在这里译出了第一部汉文佛经《四十二章经》,后来,历朝历代也有许多西域和其他国家的僧侣来此学习、交流。到北魏时期,洛阳诸寺中,白马寺的香火最为隆盛。唐朝时,武则天任命她的男宠薛怀义为白马寺的主持,并在垂拱元年(685年)为寺院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这时的白马寺发展到了历史上的顶峰,建筑宏伟,有僧众千余人,并吸引各国的佛教徒前来朝拜。此后白马寺又几经兴废,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和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的两次重修,奠定了今日的格局。文化大革命期间,一切宗教活动均予以停止。1972年为接待柬埔寨西哈努克亲王而进行了修复。今日白马寺方丈为释印乐法师。
白马寺著名的佛教建筑和工艺有:
清凉台位于寺院后部,是一座雄浑古朴、蔚为壮观的砖砌高台,东西长42.8米,南北宽32.4米,高约6.5米。原是汉明帝刘庄乘凉、读书的地方。永平年间,蔡愔等取经回来后,即把所取经典和佛像供奉在此台上,同来的印度二高僧也在此台上禅居和译经传教。第一本汉文佛经《佛说四十二章经》便是在这里译出问世的。自东汉后,此台均为历代藏经之处。台上建有毗卢阁。此殿重檐歇山,飞翼挑角,巍峨峭拔,古香古色,具有古建筑的独特风格。该殿面阔15.8米,进深10.6米。始建于唐代,元代重建,明代嘉靖三十四年重修。阁内正中有一座砖台座,设一木龛,龛内供奉一尊毗卢遮那佛像,左立文殊,右立普贤,这一佛两菩萨,在佛教中合称“华严三圣”。该像为清代所塑。毗卢阁前,东有摄摩腾殿,内供印度高僧摄摩腾大师塑像;西有竺法兰殿,内供印度高僧竺法兰塑像。今山门东西两侧尚有二僧之墓。
洛阳白马寺清凉台天竺僧人摄摩腾和竺法兰在这里译出了第一部汉文
佛经《四十二章经》,昙柯迦罗在此译出了第一部汉文佛律《僧祗戒心》
齐云塔又名释迦舍利塔,为中国第一古塔。创建于东汉永平十二年(公元69年)。据《释源大白马寺齐云塔灵异记》记载:己巳年二月八日,汉明帝刘庄驾临白马寺,会见腾、兰二位印度高僧。当时摄摩腾问:寺之东南是何馆室?帝曰:很早以前,那里忽然涌起一个土阜,高丈余,人们把它铲平,接而复出。其上时放光明,百姓皆以为奇,故称“圣冢”,自周代以来,经常祭祀,祈求灵验,然情由未知。摄摩腾道:《全藏》有云:如来灭度百年之后,有阿恕伽王,安放佛舍利于天下,共有八万四千处,东土中国有十九处,陛下所言“圣冢”,即十九处中之一处。由此,帝便下诏,于“圣冢”之上,依二高僧所传印度佛塔样式,建佛塔九层,高五百余尺,岌若岳峙,号曰:“齐云”。
齐云塔在白马寺以东250米处,现为方形密檐式砖塔。塔边长7.8米,通高35米,13层。每层南边开一拱门,可以登临眺望。汉塔毁圮后,五代后唐李存惠在此修造一座九级木塔,北宋末年为金兵烧毁。现存宝塔建于金大定十五年(1175年),故又称“金方塔”。是一座十三层的四方形密檐式砖塔,高约25米。塔的外形具有唐代风格,轮廓采用抛物线设计。塔的底部为方形须弥座,各边长7.8米,塔顶置宝瓶式塔刹。齐云塔与清凉台、腾兰墓、断文碑、夜半钟、焚经台合称“白马寺六景”。
白马寺建于金大定十五年(1175)的齐云塔
宋代石马为宋代石雕,立于山门两侧,成为白马寺标志。寺内还有碑刻40多方,对研究寺院的历史有重要价值。
白马寺六景为清凉台、焚经台、夜半钟、腾兰墓、齐云塔、断文碑。寺中有如琇和尚咏此六景的诗碑,现嵌于竺法兰殿门外南侧壁间云:
清凉台:兰台画阁碧玲珑,皓月清风古梵宫。石磴高悬人罕到,时闻爽籁落空濛。
焚经台:榆档贝文是也非,要从烈焰定真机。虚空说偈人西去,剩有荒台锁翠微。
夜半钟:古寺云深藓径封,离离百八动千峰。洛阳多少卢生梦,枕上惊回第几春。
腾兰墓:堂封对峙依林隈,断碣模糊长绿苔。金骨流香天地永,不随人世化飞灰。
齐云塔:风回铁马响云间,一柱高标绝陟攀。舍利光含秋色里,崚嶒直欲压嵩峦。
断文碑:笔锋磨灭失真踪,天妒奇文藓尽封。会有秋风生怒雨,森森鳞鬣起蛟龙。
白马寺六景中的“腾兰墓”,腾兰即天竺高僧摩腾和竺法兰,两人自永平十一年
来白马寺,在此译出我国第一部汉文佛典《四十二章经》,并终老于此。
2、少林寺
位于郑州市登封嵩山五乳峰下,由于其坐落嵩山的腹地少室山下的茂密丛林中,所以取名“少林寺”。为我国禅宗各派的共同祖庭,禅宗初祖菩提达摩在此创立禅宗,亦是少林武术的发源地,号称“天下第一名刹”。 嵩山少林寺景区是国家旅游局首批5A级旅游景区,并被联合国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中塔林、初祖庵1996年被公布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少林寺始建于建于北魏太和二十年(496)。孝文帝拓跋焘为了安置他所敬仰的印度高僧跋陀罗尊者,在与都城洛阳相望的嵩山少室山北麓敕建少林寺。由于嵩山为北魏时期北方坐禅修道中心,加上跋陀与孝文帝的特殊关系,所以跋陀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们,皆成为当时禅学的重要精英群体,对后世佛教发展影响巨大。北魏正始五年(508),高僧勒拿摩提和菩提流支先后来到少林寺,开辟译场,共同翻译印度世亲菩萨《十地经论》,历经三年,完成行世,有力地推动了北方禅学的发展,少林寺成为当时佛学重镇。其间,又有南印度高僧相传达摩祖师从海上经广州、南京,然后“一苇渡江”来到嵩山,在少林寺广召信徒,弘扬佛法禅宗,从此确立了少林寺作为禅宗祖庭的地位。
少林寺建寺以来,经历了数废数兴的曲折历史:北周建德三年(574)武帝禁佛,寺宇被毁。大象年间重建,易名陟岵寺,召惠远、洪遵等120人住寺内,名“菩萨僧”。隋代大兴佛教,敕令复少林之名,赐柏谷坞良田百顷,成为北方一大禅寺。唐初秦王李世民消灭王世充割据势力时,曾得寺僧援助,少林武僧遂名闻遐迩。高宗及武则天亦常驾临该寺,封赏优厚。唐中宗弘道元年(683),禅宗教派重要领袖法如禅师入少林寺传教,六年后圆寂于少林寺。当时著名禅师如慧安、灵运、同光等,皆驻锡少林寺。一代名僧玄奘法师(600—664年)曾先后两次上表,请求入少林寺习禅译经,却未获准。新罗国僧慧昭于元和五年(810)入少林寺习禅多年,公元830年回国建玉泉寺,圆寂后谥号“真鉴国师”。唐会昌年间,武宗禁佛,寺大半被毁,迄唐末五代,寺渐衰颓。宋代略有修葺。元代少林寺更是名僧辈出,是少林寺的第二个辉煌时期。元皇庆元年(1312),元仁宗命曹洞宗领袖福裕禅师住持少林寺,封赠为大司空开府仪同三司,统领嵩山所有寺院。一时中外僧众云集,演武礼佛,僧众常有两千人左右。由此开启了一百多年少林寺禅学历史最辉煌时代,为该时期中国禅宗教派之轴心。元代中期,以邵元为代表的一批日本僧人到少林寺求法,成为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佳话。元末农民起义,红巾军至少林,僧众散逃。明代先後有八位皇子到寺内出家,屡次诏令大修,寺院规模有所发展。明朝近三百年间,是少林功夫武术水平大发展的时期。少林寺僧人至少有六次受朝廷征调,参与官方的作战活动,屡建功勋,多次受到朝廷的嘉奖,并在少林寺树碑立坊修殿。据明万历九年(158年)王士性《嵩游记》载,此时少林寺僧人达到“八百余僧”的规模。清朝入关之初,受战乱影响,此时的少林寺僧人规模逐渐缩小。清康熙5年第28代方丈海宽去世,少林寺便进入群僧无首的状态,此后320多年没有方丈。雍正以后,对少林寺逐渐重视:雍正十三年(1735),胤禛亲览寺院规划图,审定方案,重建了山门,并重修了千佛殿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乾隆皇帝亲临少林寺,夜宿方丈室,并亲笔题诗立碑。民国时期,1928年因遭兵燹,天王殿、大雄殿等许多建筑、佛像、法器被毁。1942年,河南大旱,饿殍遍野,僧人纷纷弃寺而逃,只剩下几名行动不便、无力逃走的老僧,以及被土匪炸瞎了双眼的小沙弥行正。寺里的生计,全靠盲僧行正行拽着驴尾巴,每天往返100多里山路,从山南驮煤贩到北山府店一带,赚钱糊口。文化大革命,100多名红卫兵冲进少林寺“扫四旧”,当时已是少林寺住持的行正和尚,抱住佛像誓“与佛同归于尽”,拼力制止了这场毁寺灭佛的闹剧。后来据说周恩来总理过问,派军队保护寺院才免遭浩劫。据当时居住在附近的村民回忆:“文革后期,寺里只有行正、素喜、素来、永镇、永福、德禅等12个僧人。那时候寺院砖缝里的野草长了有尺把深,和尚吃的咸菜里面都生了蛆。改革开放后,1982年因香港导演张鑫炎在此拍摄武打片《少林寺》,该寺为世人普遍知晓,少林寺又一次掀起少林中兴的序幕。2010年国庆小长假,少林寺接待游客16.7万人次。1986年12月,行正法师升座为方丈,结束少林寺百年无方丈历史。现在住持为释智永,此人颇富商业头脑,善于经营和对外宣传,如派少林武僧去美国表演,要举办“少林寺电影节”之类等,因而成为颇富争议性人物。
少林寺鸟瞰
少林寺的明清建筑,多在1928年兵燹中焚毁,只剩下山门达摩亭、白衣殿、地藏殿、千佛殿、塔林、初祖庵少数残余。其余如大雄宝殿、钟鼓楼等皆为1986年重建,文物价值不大。下面就其精华加以简介:
初祖庵与达摩洞禅宗初祖菩提达摩坐禅之处。菩提达摩南印度高僧。菩提本意为觉悟,达摩本义则是“佛法”,“菩提达摩”意译为觉法。中国禅宗初代祖师,被尊称为“东土第一代祖师”、“达摩祖师”。与宝志禅师、傅大士合称梁代三大士。据说他是南天竺国香至王第三子,刹帝利种姓。出家后倾心大乘佛法。梁武帝普通年间(520—525),自印度航海来到广州,在建业与笃信佛教的梁武帝见面。据《祖堂集》、《景德传灯录》、《五灯会元》等佛籍记载:梁武帝自认为弘扬佛教有功,自负地问达摩:“朕即位以来,适寺写经,度僧不可胜纪,有何功德”?达摩的回答是:“并无功德”。梁武帝诘问:“何以无功德”?达摩回答说:“这些都是有为之事,不是实在的功德”。达摩的解释乃是大乘空宗的真谛。梁武帝不能理解。因话不投机,于是传说达摩以一苇渡江去了北魏。关于达摩至北魏时间,史籍记载多有矛盾和错乱:《景德传灯录》卷三说达摩与梁武帝对话后的当年,“十一月二十三日届于洛阳,当后魏孝明太和十年也”,但魏孝明帝统治时期,并无“太和”年号;《五灯会无》卷三说达摩到洛阳是“魏孝明正光元年”(520)。魏正光元年相当于梁普通元年,但《五灯会元》又说达摩是梁普通七年到达中国南海的。同一书对同一人的记载亦前后矛盾。
杨衒之《洛阳伽蓝记》说达摩到洛阳之后,曾参观庄严宏伟的永宁寺,赞不绝口自称“一百五十岁,历涉诸国,靡不周遍,而此寺精丽,闫闯浮所无也,极物(佛)境界亦未有此”。后来至嵩山少林寺,在那里独自修行禅定。有道育、慧可二僧礼见达摩,并供养他四、五年。达摩感其诚,传授衣钵,授四卷《楞伽经》与慧可,并说:我看中国人的根基与此经最为相宜,你能依此而行,即能出离世间。慧可接受衣钵,遂成为禅宗二祖。达摩初祖在少林寺传法慧可之后,即到熊耳山下的定林寺传法5年,于梁武帝大同二年(536年)十二月圆寂,终年一百五十岁。僧徒依佛礼将初祖大师葬于定林寺内,并修建了达摩灵塔和达摩殿。梁武帝萧衍亲自撰写了《南朝菩提达摩大师颂并序》的碑文,以示对达摩大师创立禅宗的纪念。达摩晚年逝世的记载也是混乱的。如《续高僧传》卷十六说他“不测于终”;《景德传灯录》等又说他死于“魏孝明帝太和十九年”;《五灯会元》说达摩死于“魏庄帝永安元年”(528),至于死因“是遇毒身亡”。但《五灯会元》又说东魏使臣于元象元年(538)自西域取经返回途中,遇见达摩大师杖挑只履西归,立即报于孝静帝。皇帝闻之,命人挖开达摩墓葬,只见只履空棺,方知大师已脱化成佛,遂将圆寂处定林寺更名为“空相寺”。
达摩像
菩提达摩首倡“以心印心”的禅宗教法,所谓“大乘壁观”。禅宗是佛教在中国传播过程中,逐步产生的中国化了的佛教宗派,它是第一次中外文化交流高潮中最重要的精神产物之一。禅宗极大地丰富了中国的思想宝库,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现在一般视为作为达摩学说的有《少室六门集》上下二卷,即:《心经颂》、《破相论》(一名《观心论》)、《二种入》、《安心法门》、《悟性论》、《血脉论》六种。还有敦煌出土的《达摩和尚绝观论》、《释菩提达摩无心论》、《南天竺菩提达摩禅师观门》(一名《大乘法论》)等,以及朝鲜梵鱼寺所刻《禅门摄要》上下二卷,日本铃木大拙校刊《少室逸书》所收关于达摩诸论文。
为了纪念达摩,在少林寺后山达摩曾经坐禅传法的地方,修建初祖庵,并建立高大的“面壁之塔”。因达摩常游化于嵩洛之间,修禅的主要方式是面壁静坐,所以此庵又称作“达摩面壁之庵”。宋代,初祖庵曾建有“面壁之塔”,塔毁额存。蔡京所书“面壁之塔”石额今存于寺内,另有古碑四十余通。1983年至1986年,初祖庵全面整修时,建围墙二百余米,恢复了完整的院落。现庵中建筑有山门、大殿、面壁亭、千佛阁等。
从初祖庵出发,沿山路登上五乳峰,即可到达摩洞。达摩洞为一天然石洞,达摩于公元527年到536年在此洞面壁静坐长达9年。达摩洞面向西南,洞口用青石块砌成拱门,洞深约七米,高宽各三米余。洞内台上有石像三尊,中为达摩坐像,两侧为其弟子。据清《说嵩》记载,在洞的左上方,原有一小石塔,塔早已毁。洞内东壁题有“本来面目”四字。洞外西边石壁上有明代长恒县人苏民望题刻七绝诗一首:“西来大意谁能穷,五乳峰头九载功。若道真诠尘内了,达摩洞应自欠圆通”。另外还有“面壁洞天”四个大字。在“面壁洞天”旁,自下上穿,深陷一隙,深不可测,相传达摩洞左为“火龙洞”,在达摩到来之前火龙居于洞中,自达摩入洞面壁修行,火龙经此隙而循逃,由此崖壁被称为养龙崖。
达摩圆寂的空相寺(定林寺)
五乳峰下少林寺初祖庵
五乳峰中峰上的达摩洞
少林武僧,少林寺的出名,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少林武术。隋文帝于开皇年间(公元581-600年)诏赐少林寺土地一百顷,少林寺从此成为拥有众多农田和庞大寺产的大寺院。隋朝末年群雄蜂起,天下大乱,拥有庞大寺产的少林寺,成为“山贼”攻劫的目标,“僧徒拒之,塔院被焚”。为了保护寺产,少林寺僧人组织起武装力量与山贼及官兵作战,少林功夫作为少林寺的武装力量初步形成。唐高祖武德二年(619),隋将王世充在洛阳称帝,号“郑国”。其侄王仁则占据少林寺属地柏谷坞,建辕州城。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少林寺昙宗等十三位僧人,擒拿王仁则,夺取辕州城,归顺了秦王李世民。三年后,李世民派特使臣来少林寺宣慰,参战僧人均受到封赏,昙宗还被封为大将军僧,并赐给少林寺柏谷坞田地四十顷。少林寺自此以武勇闻名于世。少林僧众习武蔚然成风,代代相传。此间少林寺又因一段“十三棍僧救唐王”的故事而声名大振,在唐王的特许下,少林寺可以拥有僧兵,自成体系的少林武术于是成为中华武术的代表之一。少林寺千佛殿内砖地上还保存着20多个直径约4。5厘米的洼坑,是往昔寺僧练拳习武时的脚坑遗迹。脚坑分布方圆不大,呈一条线状,这是僧人刻苦练功的见证,反映出少林拳“拳打一条线”的特点。元仁宗皇庆元年(1312), 福裕住持少林寺期间,还创立了寺院宗法门头制度。按少林寺宗法门头制度,除了少林寺常住院执事僧以外,其他僧人都是分散在各个宗法门头内。佛教组织的基本原则是游方制度,核心内容开放,也就是僧人进出的自由权。但在少林寺宗法门头组织结构内部,僧人们的师承关系又是相对单一和稳定的,他们要严格遵守宗法传承制度。除非特殊原因,僧人们不会频繁流动。少林寺宗法门头制度具有开放和稳定的双重性,对于少林功夫的发展和传承,尤其是少林功夫体系和门派的形成,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明朝近三百年间,是少林功夫武术水平大发展的时期。少林寺僧人至少有六次受朝廷征调,参与官方的作战活动,屡建功勋,多次受到朝廷的嘉奖,并在少林寺树碑立坊修殿。少林功夫也在实战中经受了检验,少林功夫武术威名远扬,也因此确立了少林功夫在全国武术界的权威地位。少林功夫对少林寺僧人参战地区(河南、山东、江苏、浙江、福建、云南等)和游方地区(河南伏牛山、四川峨眉山、云南鸡足山等)的武术发生和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少林功夫的武术技艺,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得到了同行及全社会的普遍认同。同时,少林功夫的理论也得到了空前发展,著述之繁,现已无法统计。其中流传至今的有四部重要的武术著作:明释洪转《梦绿堂枪法》、明程宗猷《少林棍法阐宗》、清吴殳《手臂录》和清张孔昭《拳经拳法》。少林寺僧人白天照常经课坐禅,夜间坚持在少林寺最隐蔽的后殿-千佛殿,习武不辍,以至大殿地面因长期练功发力形成陷坑,至今遗迹仍存。
白衣殿内 明代武僧练武壁画
塔林位于少林寺西约300米处的山脚下。始建于唐德宗贞元七年(791),为唐以来少林寺历代住持僧人的葬地,有唐、宋、金、元、明、清及现代砖石墓塔220馀座,是我国最大的塔林,也是入选世界纪录协会世界最大古塔建筑群,堪称古塔建筑群世界之最。因塔类繁多,大小参差,高低不同,粗细不一,形式多样、排列散乱,看似茂林,故称为塔林。塔的大小不等,形状各异,大都有雕刻和题记,反映了各个时代的建筑风格,其中一部分造型典雅,石雕艺术精湛,塔铭大多涉及到古代中外文化交流和少林武功。是研究我国古代砖古建筑和雕刻艺术乃至中华武术史的宝库。
少林寺塔林
千佛殿壁画和寺内碑刻,千佛殿内有明代五百罗汉朝毗卢壁画,千佛殿东侧的白衣殿,三面墙绘有少林拳谱壁画,壁画长约20米,很生动地表现少林寺和尚练拳习武的情景。寺内保存唐以来碑碣石刻甚多,重要的如《唐太宗赐少林教碑》、《武则天诗书碑》、《戒坛铭》、《少林寺碑》、《灵运禅师塔碑铭》、《裕公和尚碑》、《息庵禅师道行碑》和近年建立的《日本大和尚宗道臣纪念碑》等。
千佛殿内明代五百罗汉朝毗卢壁画(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