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辽金(下)
二、木雕
木雕是以各种木材及树根为材料进行雕刻,是传统雕刻工艺中的重要门类。木雕的历史非常悠久,在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遗址就有木雕鱼出土,这是我国木雕史上最早的实物。河南信阳战国大墓出土的木雕镇木兽,湖北云梦汉墓出土的彩雕木佣均为我国早期木雕作品。由于保存的困难,现今很难看到超过千年的木雕作品。
两宋时期木雕作品较为多见,这时的木雕已采用组织细密的木材为载体进行制作,这就有利于木雕作品的传世。我国的一些庙宇里还保存有宋代的木雕作品。宋代《营造法式》中记载了关于建筑木雕的详细做法和图样,说明在五代两宋时期,建筑木雕的发展已相当成熟。
木雕离不开对木质的选择和技法的运用。《营造法式》要求对木质的选择十分慎重,木纤维的横向结构要紧密,这样不易开裂。木质要十分细腻,具有一定的韧性,便于用刀。木料的强度也很重要,以保证刻好的作品不轻易变形。《营造法式•雕刻制度》中,对木雕的技法描述得很详尽,其雕刻技法可分为混雕、剔地雕、线雕、透空雕、贴雕几大类。
混雕:相当于雕塑技法里的圆雕,具有三维主体的效果,可多面观赏,多应用于撑拱、垂花等部位,常利用混雕技法,将形象刻画得非常精细,充满生气。
剔地雕:是传统木雕中最基本的雕刻技法,通常指的是剔除花形以外的木质,使花样突出。剔地雕有两种刻法,一种是半混雕刻法,将花样做很深的剔地,再将主要形象进行混雕,成为半立体形象,常用于额枋上。另一种是浮雕刻法,花样周围剔地不深,花样不是很突出,然后在花样上作深浅不同的剔地,以表现花样的起伏变化。或者在花样上作刻线装饰,勾勒花形,增强作品的装饰效果,或表现花瓣的轮廓和结构,多用于装板、裙板的雕刻中。
线雕:通常以刀刃雕压花纹,讲究刀法,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对于花纹的刻画和形象的勾勒有着重要作用,还可以雕刻纹理,表现景物的质感。线雕易于表现物像的外形,亦可增强物像的装饰效果。
透空雕:将木板刻穿,造成上下左右的穿透,然后再做剔地刻或线刻,这种雕法需要有高超的技巧,刻成的作品正反两面都可观赏。其花卉作品枝叶穿插流畅,花瓣翻卷自然舒展,常见于花罩、挂落、雀替、木门窗中。
贴雕:是后期雕刻技术创新的结果,即将雕刻好的图案纹样直接粘贴到建筑构件中,通常一些难以做剔地的刻件、连续纹样、轴对称的构件都是利用贴雕来完成。其工艺省工省料,方便制作,而且艺术效果绝不逊色其它浮雕形式。
宋辽金时代的木雕可分为佛教木雕造像、木塔和建筑木雕、小件木雕四大类。
1、佛教木雕造像
现存的佛教木雕造像形成一定风格体系是从宋代开始的。木造像在宋代开始盛行,并且艺术水平达到顶峰,宋代官方木造像多有记载入册,但保存下来的屈指可数。现在能看到的宋代木造像往往都被欧美和国家博物馆视作馆藏标志性的藏品。宋代浙江东阳木雕,始自唐朝,甚至更久远年代。迄宋代技法益趋圆熟,渐臻高峰。明、清两代,继承宋代传统,雕像精美;而且人物题材广泛,不限于佛像、菩蕯像、罗汉像或仙人像,扩展至历史人物、民间神话传说人物、古典文学和戏曲中人物,几乎无所不包;可说是木雕人物全盛期。
受到佛教世俗化的影响,宋代以世俗的审美情趣来塑造佛像,富于现实意味和个性特点。木雕艺术家开始以艺术的手法来表现现实生活中人物的特性。宋代受佛教世俗化的影响,尤其在脸相的塑造。菩萨面形圆润,宽额丰颐,眼泡鼓起,从额头到鼻梁一般凹陷下去,呈一条明显的圆弧线,与当时现实中人物面相十分接近。宋代菩萨头戴花冠和发髻冠,花冠高大繁复,菩萨造像衣饰繁复,胸前饰璎珞,手足戴有钏镯,上身较袒露,两肩习惯横披一件天衣,下着长裙,富于装饰意味,体现浓郁的世俗社会审美情趣。衣褶的处理与唐代超现实超理想化的手法完全不同,已完全脱离了外来艺术模式,表现汉民族特有的审美情趣和艺术风格,具有清新朴实的自然主义气息。据史料记载,当时中国佛教名寺南华寺有三百六十尊北宋木雕罗汉像,北宋汴梁相国寺“三门阁上并资圣门,各有罗汉五百尊、佛牙等”,开宝寺“旧有漆胎菩萨五百尊”,光孝寺“有五百罗汉殿,又云五百菩萨像,皆是漆胎妆以金碧,穷极精妙”,山东长清县灵岩寺有宋徽宗政和年间的木雕五百罗汉,南宋临安净慈寺“绍兴初,高宗临幸,延湖州道容来居,复十六大士之旧,并塑五百阿罗汉像”,金代汾州平遥县慈相寺“塑佛、菩萨五十,阿罗汉五百”等。今日仅存的只有广东韶关马坝镇的南华寺360尊北宋木雕罗汉像和山东长清县灵岩寺有宋徽宗政和年间的彩雕五百罗汉像。
根据南华寺木雕罗汉像的铭文。这批罗汉像作于宋仁宗 庆历五年(1045)至庆历八年。其中在庆历七年(1047)达到高潮。这批木雕罗汉造像虽然有理想化的表现,但与唐代以前石窟寺雕塑中的威严高大,使人望而生畏的造像截然不同,而更接近现实生活中的人。造像雕造风格浑厚质檏,没有故作夸张,不搞繁琐的细节,这与明代以后的罗汉像也明显不同。明代以后出现了许多塑造的奇形怪状的罗汉形象,看出这时期作者表现力的贫乏,因为不能从现实生活中的细微变化,捕捉所要表现的作品的形象,所以只得求助于荒诞无稽、故作夸张的手法。这样非但不能收到感人的效果,反而使之浅薄庸俗,毫无艺术欣赏价值可言。南华寺五百罗汉造像的形象生动逼真,是我国早期塑造五百罗汉形象的代表作。
由于火灾这批罗汉像在清代光绪以前已散失140尊。光绪二年(1876)装修再造,在火烧的罗汉像上贴纸装裱,同时还补雕了被烧毁的罗汉像。这批清代补刻的罗汉像,现有133尊,雕工甚劣,无法与宋刻木雕罗汉像相比。
山东长清灵岩寺罗汉像。创作塑像的工匠们摒弃了宗教作品一贯的冷漠、威严,对人物的性格刻画入微。尽管这些罗汉均采用座姿,但由于动作各异,形神不同,竟无一丝单调的感觉,反而因为它们丰富的面部表情,使人平添一种亲切的感觉。古代匠师们大胆地采用了写实风格,不但形体、比例、相貌与真人维妙维肖,血脉、筋骨也清晰可见,完全符合人体解剖学。塑像的衣饰贴体利落,对衣纹线条的曲直、角度的转折,光线的明暗都注意到了刚柔相济和虚实对比,甚至透过衣纹可以体察到人体的筋骨。此外,衣饰的细部制作也十分精致,即使衣带的来龙去脉和结扣的穿插都交代得清清楚楚。灵岩寺罗汉像在中国雕塑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中国当代艺术大师刘海粟看后题词:“灵岩名塑,天下第一,有血有肉,活灵活现”。
2、木塔
由于木质易遭火灾,很难长期保存,所以到了宋代:木塔已经很少采用,绝大多数为砖石塔。现存的木塔只有山西应县的佛宫寺释迦塔,俗称“应县木塔”,还有一座砖木结构的河北定州市的料敌塔(定县开元寺塔)。
佛宫寺释迦塔位于山西省朔州市应县城西北佛宫寺内,俗称应县木塔。建于辽道宗清宁二年(1056),由辽兴宗的萧皇后倡建,田和尚奉敕募建以作家庙,彰显家威,并有礼佛观光和登高料敌之用。至金章宗明昌六年(1195)增修完毕。释迦塔塔高67.31米,底层直径30.27米,呈平面八角形。塔内供奉着两颗释迦牟尼佛牙舍利。全塔耗材红松木料3000立方米,2600多吨,纯木结构、无钉无铆。全塔共应用54种斗拱,被称为“中国古建筑斗拱博物馆”。应县木塔是中国现存最高最古的一座木构塔式建筑。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定州塔位于河北省定州市城内,原名开元寺塔,是中国现存最高大的一座砖木结构古塔。据史料记载,定州是先有开元寺,后有定州塔。开元寺的前身最早是七帝寺,建于北魏太和年间公元491年,隋朝开皇16年将七帝寺改为正解寺,到唐昭宗天佑元年至哀帝天佑四年(904—907)改为开元寺。开元寺塔建于北宋初年,因建于开元寺内而得名,因它位于定州城内,故俗称定州塔。宋初,开元寺僧会能往西天竺(印度)取经,得到佛教中传说的舍利子回来复命。咸平四年(公元1001年),宋真宗下诏,命在定州开元寺内建塔纪念,到宋仁宗至和二年(1055)建成此塔,历时55年。宋、辽对峙,此塔在军事上起过重要作用。当年,定州所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有史料说,天下十八道,惟河北最重。河北三十六州军,惟定州最重。定州”实为天下要冲之最”。宋代,定州是北部边防要地,北与契丹相接,经常发生战事,宋王朝为了防御契丹,常利用此塔瞭望敌情。此塔高耸云端,登塔远眺,可瞭望契丹之动静,故又称”瞭敌塔”
开元寺塔,建于高大的台基之上,十一层,塔基外围周长128米,高83.7米。塔身为八角形,平面由两个正方形交错而成,一改宋以前早期塔的四方形式,显得雄伟大方,秀丽丰满。塔身为砖木结构。为了增加砖与砖之间的拉力,加筑了松柏木质材料,故当地流传着”砍尽嘉山(在曲阳县)木,修成定州塔”的民谚。此塔建造十分精巧。塔身分内外两层,外涂白色,东、西、南、北四面设券门,其余四面辟棂窗(假窗),窗由大方砖雕刻而成。最上两层,则八面均辟券门。门为拱券式,券外绘方形图案,设有砖雕门额、门簪。塔的各层,均叠涩出檐,托出一平台,惟底层有瓦脊。各层檐角皆有挑檐木,外端有铁环,原置有风铎(大铃)。塔心和外层之间形成八角形环廊,犹如大塔中包着一层小塔。回廊两侧设有25个壁龛,龛内有壁画或泥塑像,回廊顶端有雕花砖天花板,并加彩绘,刻制精美细腻。在塔座基主壁龛内,以及各层回廊的砖壁上,嵌有许多碑刻和名人题咏,对研究宋代历史及古代建筑有重要价值。
3、建筑木雕
宋代的建筑木雕的官与民以及地域特色各自不同:北方皇家建筑和各类宫式建筑中的木雕往往刻工精细繁复,装板一般采用线刻、浅浮雕和贴雕等手法,多采用如意图案。垂花门的垂花以圆雕手法雕刻出各种花卉图案。飞罩则采用透空雕,刻工精良,层次丰富,形象生动。北方居民建筑木雕则质朴敦厚,通常“髹以桐油”,很少彩绘,大构件木雕粗枝大叶,盘旋缠绕,牵连牢固,细部则精雕细刻,注重装饰性。
江南传统建筑多属民间宅院,由于制度限制,建筑面积有一定的规范,因而只能在装饰上多花费心思和财力。所以,江南地区的民间木雕精致古雅,构思巧妙,有中国绘画的意境和趣味。江南建筑木雕以东阳木雕最为著称,据说已逾千年,东阳木雕主要装饰部位在构架和门窗上,技法以线刻、浅浮雕、深浮雕、圆雕为主。梁架常用深浮雕,雀替用圆雕,门窗则为浅浮雕,装饰题材丰富多样,如民间传说、历史故事、虫草鸟兽、吉祥图案等,充满生活情趣。
四川建筑木雕的风格与形式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道教发源于四川,受天人合一和顺其自然的思想影响,四川民居建筑的撑拱少有装饰。但寺庙官府的撑拱必有装饰,其撑分为圆木和板式两种。圆木撑拱以透空雕、高浮雕、圆雕为主,题材有人物故事、花草树木、飞禽走兽等,如成都武侯祠撑拱木雕,凤凰安排在花木中间,遍饰金漆,作展翅状,分外醒目。板式撑拱的题材则更为丰富,有花卉人物、动物、几何图案,云龙等,多采用透空雕和浅浮雕。在四川,木雕垂花通常雕刻成瓜形,俗称吊瓜,瓜筒不作装饰,吊瓜采用圆雕,以装饰檐口。四川吊瓜一般没有富丽的装饰,只取其吉祥之意。吊瓜有灯笼、花卉、狮子等各种造型。
广东金漆木雕颇具特色,上漆后遍贴金箔,看起来金碧辉煌,富贵华丽,技法通常为浮雕和透雕,尤擅多层镂空雕法。广东建筑木雕分为潮州和佛山两派,潮州木雕发展至清末,风格渐趋纤细富丽,题材多为戏曲人物和花鸟虫鱼。佛山木雕至清代开始兴盛,形象生动,刀法精练,具有很强的雕塑感。
云南和大理一带的木雕通称为剑川木雕,木雕装饰于梁枋、托梁、雀替、栏杆等处。技法多用多层叠压雕刻,并在表面上彩,题材有动物花卉、琴棋书画、福寿图案、佛教人物等
徽州建筑木雕多体现于民居之中,具有浓郁的乡土生活气息,技法以浮雕,半圆雕和透雕为主。明代风格粗放,清代细腻繁复,不施油彩,题材为人物故事、风俗民情、山水树木等。
建筑木雕相对于其它的建筑装饰方式,更注重立面的观赏效果。在构图布局方面深受传统绘画的影响,在形象塑造和题材选择上与民间艺术和工艺美术互融互通。画面的场景布局以山石树木为隔断,故事发展顺着画面依次展开,布局错落有致,构图疏密得当,深得传统绘画构图布局的精髓。在人物刻画上,善于用人物肢体动作表现人物性格和心理活动,人物动作自然生动。
总的说来,木雕作为建筑装饰的一部分,一方面有装饰美化建筑的作用,另一方面有寓意、象征和祈愿的意味,以直观的形象表达非物像本身意义的内容,其艺术特色和美学意蕴根植于传统文化和审美习惯之中。
宋辽金时代建筑木雕现存的代表之作有:山西太原晋祠宋代木雕,福建屏南宋代木桥百祥桥,浙江永嘉县岩头镇宋代芙蓉古村民居,湖南江永县上甘棠古村民居,广西富川县深坡宋代古街等。山西晋祠是目前中国现存最早的木构建筑之一。殿前廊柱上有木雕盘龙八条,雕塑于宋哲宗元祐二年 (1087) 八条蜿蜒欲动的木龙,各抱一根大柱,怒目利爪,豪放健美,栩栩如生,距今近千年,鳞甲须髯足见其木质的优良及工艺的精巧。福建屏南宋代木桥百祥桥为木拱廊桥。全长38米,宽4.5米,单孔跨度35米,仅比河北赵州桥的单孔跨度小2.5米,桥面至谷底高度27米,为四柱九檩穿斗式构架。百祥桥始建于宋代,后经过多次修缮,保存十分完好。由于其位于崇山峻岭中,又跨于地势险要的大峡谷之间,入选为第六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广西富川县深坡宋代古街始建于宋理宗绍定年间(1228—1233) 至今已有近800年历史。石板三镶街有大型门楼2座,中型门楼2座,小型门楼7座,文革前街上各大小门楼均挂有进士、文魁、经魁、举人、贡生、大夫第等烫金牌匾数十块,现存只有挂牌匾的铁钉,牌匾待重立。牌匾最早的为宋嘉定年间(1208-1224年),最迟的为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最早最晚牌匾均为进士匾。有三座庙宇,一座戏台。皆毁于文革的“扫四旧”之中。
4、小件木雕
以小型佛像供像和杯、盏、奁、托盘等生活用具为主。其中亦以上述的东阳木雕最为有名。其代表作有从国外抢救回来的“宋代木雕观音”像,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浙江东阳南寺塔(建于宋代)遗址的一尊“宋代木雕罗汉像”等。
下面略作简介:
1、韶关南华寺360尊北宋木雕罗汉像 在广东韶关马坝镇的南华寺罗汉阁内。根据南华寺木雕罗汉像的铭文。这批罗汉像作于宋仁宗 庆历五年(1045)至庆历八年。其中在庆历七年(1047)达到高潮。由于火灾这批罗汉像在清代光绪以前已散失140尊。光绪二年(1876)装修再造,在火烧的罗汉像上贴纸装裱,同时还补雕了被烧毁的罗汉像。这批清代补刻的罗汉像,现有133尊,雕工甚劣,无法与宋刻木雕罗汉像相比。
罗汉阁明时称”罗汉楼”。据记载,清光绪前因遭火灾,部分罗汉像有毁损,后经补雕和修整上彩,民国时屡有人企图盗窃。虚云大和尚主持曹溪南华寺后,于1936年重建大雄宝殿,塑造三尊高十五米金身大佛,将遭火劫余和补雕的木罗汉像,除功德堂和海参会塔供奉的十九尊外,余都藏入大佛脏内,使五百木雕罗汉像保存至今。其中三百六十尊北宋罗汉像,七十多尊有北宋庆历和大宋等年款。可证,南华寺宋代罗汉像比现存山东长清灵岩寺被誉为”天下第一塑”,造成于北宋治平年间的彩塑罗汉像早二十多年。
雕塑罗汉群像起源于唐代,初为十六罗汉,后有十八罗汉,到宋代,五百罗汉已经普遍流行。北宋汴梁相国寺“三门阁上并资圣门,各有金铜铸罗汉五百尊”,开宝寺“旧有漆胎菩萨五百尊”,光孝寺“有五百罗汉殿,又云五百菩萨像”,山东长清县灵岩寺有宋徽宗政和年间的木雕五百罗汉。这些五百罗汉像均已无存,如今能见到的只有南华寺木雕五百罗汉像中的360尊。
根据南华寺木雕罗汉像的铭文。这批罗汉像作于宋仁宗 庆历五年(1045)至庆历八年。其中在庆历七年(1047)达到高潮。南华寺宋代木雕五百罗汉造像都不大,通高49.5~58厘米,直径23.5~28厘米。木料多数采用柏木,每尊像都由底座和像两部分组成,二者联在一起,由同一块木头雕成。底座的样式絶大多数为束腰须弥山座、长方形透雕镂孔花石形空心座和半圆形透雕空心座。只有4尊是长方形束腰空心座,3尊长方形实心座。无论座的式样如何,正面都雕出一块近方形的凸面,以备刻写铭文。
木雕罗汉像全部为坐像,坐式有十种:第一种是不露足善跏趺坐,这种数量最多,达171尊。第二种是结跏趺坐,这种坐式的罗汉像有14尊。第三种是支腿半跏趺坐,这种坐式有22尊。第四种是垂足半跏趺坐,这种坐式有33尊。第五种是支腿垂足坐。这种坐式极少,仅有2尊。第七种是垂足坐,这种坐式有50尊。第八种是搭腿坐,这种坐式有40尊。第九种是交脚坐这种数量不多,仅有8尊。第十种是坐足搭腿坐,仅1尊。
这批木雕罗汉造像虽然有理想化的表现,但与唐代以前石窟寺雕塑中的威严高大,使人望而生畏的造像截然不同,而更接近现实生活中的人。造像雕造风格浑厚质檏,没有故作夸张,不搞繁琐的细节,用写实的手法刻画木雕罗汉造像。木雕匠人对寺庙生活和士庶生活的深入观察和瞭解,雕刻的罗汉形象是现实生活中和尚形象的反映。除一尊(284号)戴风帽外都无巾帽,头都是光的。面型多数圆润,眉眼秀长,鼻梁较高,大耳下垂,口含笑意,给人以庄重安祥的感觉。如(25号)造像左足平踏,左手自然放置左腿上,右腿支起,右肘支右膝上,右手托腮,头向右侧,上身微向右前倾,似沉思悟道,喜于心中。(354号)造像结跏趺坐,双手相合指尖向下,闭目净心,虔诚人定,神态庄严。如(299号)造像支腿半趺坐,身往右倾,头微左侧,双目前视,神态安然,宛如一个年青的僧人听师父讲经,心领神会,若有所悟。雕刻的面型癯瘦的罗汉造像,眼较圆,高颧骨,方颔隆颏,这是一种老年和尚的形象。如(20号)罗汉造像平头宽颔,深眼窝,眼球突出,鼻较高大,支腿半趺坐,右手向上平放右膝上,心神专一,沉浸在修炼之中,形似得道老僧,坦然顿悟。罗汉像手式比较随便,无一定规矩,手式随坐式和姿态而变。有抚膝、支颐、托下颏、举胸前、按座、捧珠、抓圈、拿经、展经、抱膝、交手、握腕、袖手、抱胸、搔背、合十、抓臂、托头等多种多样的动作。也有仿照佛像手印的禅定、降魔、弥陀、无畏、与愿等手式。
这批木雕罗汉造像的作者具有丰富的创作经验,既不简单的模仿石雕,也不盲目的模仿泥塑,而从所用木材的性能和特点出发,充分发挥木质的特长,利用长不超过58厘米,直径不超过28厘米的五百块木坯所能赋于的有限范围,设计和创作出各种各样的动作自然、变化多样、生动传神的罗汉形象。因为受材料的限制,在构图中力求紧凑,没有扬手、踢腿、凌空等较大的动作,只有与身体距离不远的较小范围内的动作。在这个狭小的范围内,要设计出五百个不同形象的罗汉,是多么不容易的事情。我们现在所能见到的360尊罗汉造像,形貌各异,神态不同:有的安祥(46、5l号),有的文稚(37、53号),有的庄严(28、354号),有的乐观(258、318号),有的和霭(129号),有的沉思(64、114号)。匠师们的雕造刀法非常冼练,这不仅体现在木雕整体形象上,而且也体现在细节的表现上。从一些罗汉的面部,我们能看到骨型的不同和肌肉的变化;从一些罗汉的手臂上,我们似乎觉得有皮肤和肌肉的质感;从一些罗汉流转的衣纹,我们体会到衣服的动态
南华寺三百六十尊木雕罗汉像
在这批罗汉像中,有一尊特别精美,是1963年10月发现于广州韶关曲江南华寺大雄宝殿大佛腹内。罗汉像用整块木材雕造,座前留出一方平面,上刻“连州弟子吴世质,为男盘会保平安,丁亥”的铭文。“丁亥”为北宋仁宗庆历七年(1047),“连州” 即今广东省连县。该件罗汉像,是连州人吴世质为其子保平安供养所雕。像身涂紫红色(已多处剥落),口涂朱彩,衣下裙褶彩色剥落露出白色,座涂土红色。与同时发现的木雕罗汉像有“韶州南华禅院罗汉阁永充供养”和“八娘舍钱造南华寺五百罗汉一尊”。可知这尊罗汉像原系南华寺罗汉阁五百罗汉像之一。
此尊罗汉像高54.5厘米,用整块木材雕造,座前留出一方平面,上刻“连州弟子吴世质,为男盘会保平安,丁亥”像身涂紫红色(已多处剥落),口涂朱彩,衣下裙褶彩色剥落露出白色,座涂土红色。罗汉髡首,高额圆脸,著右衽僧衣,内服长裙(下摆露出裙褶)。跣足,右足翘搭于左腿,左手扶住右足,右手支撑于座后。身首向右侧,坐于须弥山座。双目凝视,若有所思。造像的面部肌肉和手臂上的质感十分明显,衣纹流畅,用刀利落圆熟,身上的袈裟被刻画的宛如真的在飘动。这尊罗汉造像的眼窝、鼻翼、唇沟等部位还残存一点宋代原妆石緑,颜色典雅,原作的彩绘一定非常美观大方,无俗陋感。在技巧上还运用了浮雕技法。浮雕技法集中表现在像座的衣纹和垂帘上,罗汉造像的袈裟高低垂落,从正面看这些下垂的袈裟和罩帘既与整体造像有统一的圆雕立体感,又有局部的浮雕装饰效果,显示出木雕艺人在圆雕中巧妙地融合浮雕技巧的才能。此像有浓郁的生活气息,是宋代佛教造像汉化的典型作品。现藏故宫博物院。
南华寺大雄宝殿大佛腹内木雕罗汉像
2、山东长清灵岩寺彩塑罗汉像 灵岩寺位于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其内千佛殿中40尊等身高的彩绘罗汉像,分别塑于宋代和明代,是闻名的雕塑艺术珍品,被近代文学家梁启超誉为“海内第一名塑”。
灵岩寺始建于前秦符坚永兴年间(357—358年),由郎公和尚创建。据《神僧传》记载:“朗公和尚说法秦山北岩下,听者千人,石为之点头。众以告,公曰:此山灵也,为我解化。他时涅槃当埋于此”。灵岩寺就取名于顽石点头之意。北魏孝明帝正光初年(520年),法定和尚重兴灵岩寺。至唐朝时,灵岩寺与浙江天台国清寺、湖北江陵玉泉寺、江苏南京栖霞寺并名,被誉为天下寺院四绝。千佛殿是寺内保存下来最早的木构建筑,始建于唐贞观年间(627—649年),宋、明、清时予以重修,至今保存完好。千佛殿为单檐灰筒瓦顶建筑,殿面7间,建于两米高的基座上。前檐八根石柱,柱础雕刻着龙、凤、花叶水波及莲瓣、宝装荷花等纹样,雕工精美,匠心独具。斗拱由于层层叠套,使前檐伸出两米,檐角长伸高耸,显示出展翅欲飞的风采殿正中佛龛上供奉着三尊佛像,正中释迦牟尼的化身毗卢遮那佛,系宋代治平年间(1064一1067年)塑,竹藤编织髹漆泥金,端坐在莲花座上。而莲花座上的数百支莲瓣细长灵巧,各各分离疏散,形成一条美妙的花坛,使塑像更显庄严。左为药师佛,右为阿弥陀佛,均为明代铜铸,各重五千斤。三尊佛像庄严肃穆,眉宇间凝视的目光,与朝拜者的视线呼应,充分表达了“人天相接,两得相见”的目的墙的四面有上千尊约30厘米高的小佛像,多为木雕,少数为铜铸。最吸引人注目的是四周的40尊罗汉像,每尊高约1.1米,加上坛座共1.55米,整体上与真人大小一致。根据寺内现存木牌题榜,这40尊罗汉有释迦牟尼弟子、印度高僧,有中国高僧慧远、慧可、慧顗,还有灵岩寺历任住持等造像。据张鹤云先生所著《山东灵岩寺》考证,现无确切文字材料记载其塑造年代,根据塑像风格,可暂定为宋代塑像。
创作塑像的古代匠师们大胆地采用了写实风格,不但形体、比例、相貌与真人维妙维肖,血脉、筋骨也清晰可见,完全符合人体解剖学。这些塑像特征是变化多姿,现实感强,对人物性格刻划入微。这些罗汉中,有柱杖,有端拱,有静思默想,有纵目远望,有俯首低吟,有据理争辩,喜怒哀乐,都“夸而有节,饰而不诬”。塑像的衣饰贴体利落而富有节奏感,着意衬托出头部表情和手部动作,增加了艺术感染力。衣饰卷褶自然,面形较方,外眼角上吊,结构上筋骨逼真,有的脉管都隐约可见,手足比较瘦削。塑像的衣饰贴体利落,对衣纹线条的曲直、角度的转折,光线的明暗都注意到了刚柔相济和虚实对比,甚至透过衣纹可以体察到人体的筋骨。此外,衣饰的细部制作也十分精致,即使衣带的来龙去脉和结扣的穿插都交代得清清楚楚。在创作中,工匠们摒弃了宗教作品一贯的冷漠,对人物的性格刻画入微。尽管这些罗汉均采用座姿,但由于动作各异,形神不同,竟无一丝单调的感觉,反而因为它们丰富的面部表情,使人平添一种亲切的感觉。
灵岩寺罗汉像在中国雕塑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中国当代艺术大师刘海粟在参观后,欣然挥毫题道“灵岩名塑,天下第一,有血有肉,活灵活现”。
山东长清灵岩寺彩塑罗汉像
3、太原晋祠宋代木雕 山西晋祠是目前中国现存最早的木构建筑之一。其中最著名的雕塑就是圣母殿彩塑和晋祠木龙雕塑。木龙雕塑于宋哲宗元祐二年 (1087)。位于圣母殿殿前廊柱上,每个廊柱上一条盘旋其上,共八条镇守晋祠的东、西、南、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八条龙蜿蜒欲动,各抱一根大柱,怒目利爪,栩栩如生,豪放健美。距今近千年,鳞甲须髯,仍跃跃欲飞,不能不叫人叹服木质的优良及工艺的精巧。
太原晋祠宋代盘龙木雕
5、山西应县辽代木塔 位于山西省朔州市应县城西北佛宫寺内,全称佛宫寺释迦塔,俗称应县木塔。建于辽道宗清宁二年(1056),由辽兴宗的萧皇后倡建,田和尚奉敕募建,以作家庙,彰显家威,并有礼佛观光和登高料敌之用。至金章宗明昌六年(1195)增修完毕。释迦塔塔高67.31米,底层直径30.27米,呈平面八角形。塔内供奉着两颗释迦牟尼佛牙舍利。全塔耗材红松木料3000立方米,2600多吨,纯木结构、无钉无铆。全塔共应用54种斗拱,被称为“中国古建筑斗拱博物馆”。应县木塔是中国现存最高最古的一座木构塔式建筑。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释迦塔位于寺南北中轴线上的山门与大殿之间,属于“前塔后殿”的布局。塔建造在四米高的台基上,塔高67.31米,底层直径30.27米,呈平面八角形。第一层立面重檐,以上各层均为单檐,共五层六檐,各层间夹设有暗层,实为九层。因底层为重檐并有回廊,故塔的外观为六层屋檐。各层均用内、外两圈木柱支撑,每层外有24根柱子,内有八根,木柱之间使用了许多斜撑、梁、枋和短柱,组成不同方向的复梁式木架。塔身底层南北各开一门,二层以上周设平座栏杆,每层装有木质楼梯,游人逐级攀登,可达顶端。二至五层每层有四门,均设木隔扇。塔内各层均塑佛像。一层为释迦牟尼,高11米。内槽墙壁上画有六幅如来佛像,门洞两侧壁上也绘有金刚、天王、弟子等。二层坛座方形,上塑一佛二菩萨和二胁侍。塔顶作八角攒尖式,上立铁刹。塔每层檐下装有风铃。
释迦塔的设计,大胆继承了汉、唐以来富有民族特点的重楼形式,充分利用传统建筑技巧,广泛采用斗拱结构,全塔共用斗拱54种,每个斗拱都有一定的组合形式,有的将梁、坊、柱结成一个整体,每层都形成了一个八边形中空结构层。释迦塔1961年被列入中国首批国家重点保护文物单位,是现存最高的木结构楼阁式佛塔。全塔整体架构所用全为木材,没用一根铁钉,全塔共应用54种斗拱,被称为“中国古建筑斗拱博物馆”
山西应县辽代木塔
6、福建屏南宋代木桥百祥桥 位于福建屏南县,全长38米,宽4.5米,单孔跨度35米,仅比河北赵州桥的单孔跨度小2.5米,桥面至谷底高度27米,为四柱九檩穿斗式构架(右为资料图片)。百祥桥始建于宋代,清嘉庆年间毁于水患。道光(1821)初年,经由当地18个村的百姓自发集资重建。百余年来,百祥桥经过多次修缮,保存十分完好。由于其位于崇山峻岭中,又跨于地势险要的大峡谷之间,被誉为“江南第一险”木拱廊桥。 百祥桥入选为第六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一个月后遭火灾9被烧毁。
福建屏南宋代木桥百祥桥
7、富川县深坡宋代古街 位于广西富川县深坡村。始建于宋理宗绍定年间(1228—1233),系宁宗嘉定年间进士、桂林府通判蒋士弘致仕回湘在此定居而建。至今已有近800年历史。
深坡古村落主要以三镶石板街为主,全长800米,据文物专家考证,三镶石板街为该村中过进士后铺设。街上有大型门楼2座,中型门楼2座,小型门楼7座,文革前各大小门楼均挂有进士、文魁、经魁、举人、贡生、大夫第等烫金牌匾数十块。文革中“扫四旧”被毁。现存只有挂牌匾的铁钉,牌匾待重立。牌匾最早的为宋宁宗嘉定年间(1208-1224),最迟的为清光绪三十年(1904),最早最晚牌匾均为进士匾。据史料记载深坡村历史上曾出过进士4名,举人9人,贡生13人。村中原有三座庙宇,一座戏台,这些古建筑均在解放后,特别是“文革”时被拆除。还有三座祠堂,均在清朝同治年间建造(1862)。 2004年,村还集资数万元将《蒋氏宗祠》、《玑公祠》在文革中被拆除的马头墙、祠堂门匾、神台、祖宗牌位等修复。
街上青石板路、流过家门的水渠、徽派建筑风格是其重要特点,2013年7月获广西第二批历史文化名村名镇称号、2013年8月入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文化部、财政部启动的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名单。
富川县深坡宋代古街
8、宋代木雕观音造像 2006年12月9日,由国家出资从海外购回流出的四件珍贵文物:商代子龙鼎、宋代木雕观音、两件明代三彩菩萨像,正式入藏国家博物馆
大乘佛教创立后,根据“人人具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的理论,把凡是立下宏愿,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都称之为菩萨。寺庙中供的菩萨像,主要的是文殊菩萨、普贤、千手观音、观世音 、地藏。后来这个名称更加扩大化、世俗化,人们把那些精通佛法,德高望众的寺院高僧和在家居士也称作菩萨。菩萨的任务是将所有轮回中的众生度化成佛。木雕观音菩萨造像形成一定风格体系且现今能看到的最早的就是在宋代。当时宋代官方木造像多有记载入册,且保存下来的屈指可数。宋代受佛教世俗化的影响,富于现实意味和个性特点,尤其在脸相的塑造。菩萨面形圆润,宽额丰颐,眼泡鼓起,从额头到鼻梁一般凹陷下去,呈一条明显的圆弧线,与当时现实中人物面相十分接近。
这座宋代木雕观音造像高2米,保存完好,体量硕大,神态端庄祥瑞,极具美感。根据粗略统计,北美多家大型博物馆目前收藏我国宋代木雕佛像数量在20件以上,而我国各大博物馆尚无宋代木雕佛像精品。这件木雕观音菩萨造像的入藏,填补了国家博物馆的空白。
宋代木雕观音造像
9、宋代东阳木雕罗汉像 出土于浙江东阳建于宋代的南寺塔遗址。时代约在南宋高宗建炎至孝宗隆兴年间(1127—1164)
宋代的浙江东阳木雕名闻遐迩,被誉为木雕之乡.该木雕像在南寺塔倒塌后才发掘出来。雕像高五十四公分,为东阳黄杨木雕。与宋代一些加彩木刻观音像和佛像风格相近,佛像衣着出现内着交领式僧祗支,外斜披袈裟的新样式,与当时僧人衣着样式完全相同,体现宋代佛教造像接近现实生活这一特征。这件东阳木雕罗汉像木刻艺术水平甚高,刻画细腻入微。罗汉像一手枕着椅把,托腮沉思,另一手垂放大腿上,神态活现,栩栩如生;富韵律感,刚柔有致、粗细得体,自然而传神,既有“木味”,为宋代名家木雕代表作。
现藏于浙江博物馆。
宋代东阳木雕罗汉像
三、陶瓷
宋代工艺美术具有突出成就的首推陶瓷,不论是生产规模、制作技术,其艺术水平都达到了很高的程度。宋代的瓷窑遍布全国各地,许多名窑均创造出了各种独具特色风格的陶瓷品种。在釉色上,除了传统的青瓷、白瓷和黑瓷外,还创造了彩瓷、花釉瓷;在装饰、图案上,更是丰富多彩,有刻花、印花、堆贴、绘花,并用树叶、花卉、人物、鸟兽等剪纸贴饰。论瓷者往往把定、汝、官、哥、钧称为宋代五大名窑。官窑作品固然精美,但流行民间的如磁州窑、吉州窑等,也都以其独特精美清新质朴的风格而大放异彩,为陶瓷工艺作出重要的贡献。
1、宋辽金主要的窑口和产品
宋代陶瓷的主要窑口有定窑、汝窑、耀州窑、钧窑、磁州窑、哥窑、建窑和吉州窑。
定窑 在今河北曲阳灵山镇附近的涧磁村和燕山村,此地古属定州,故名定窑。定瓷胎质坚细,乳白色。器物多为碗、盘、杯、盒等,瓶、壶较少。器体很薄,为避免烧制变形,多系覆烧,故口部为不施釉的涩边,所以常用铜或金银镶口。定瓷除白瓷外,还有紫定、红定、黑定、绿定等。现故宫博物院所藏定瓷孩儿枕,既是一件生活用品,又是一件瓷塑珍品。定瓷的装饰,常见的有印花、刻花和划花,画花的极少。
汝窑 在河南临汝县,是宋代北方著名青瓷窑。汝窑烧制时间很短,所以传世作品很少。由于烧制汝瓷时有铁的还原,因而汝瓷大都呈葱绿色,且都是印花、刻花;在造型上以盘、碗为多,常用莲花、萱草等图案。汝窑瓷器吸收了越窑釉色和定窑装饰技法,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官窑是在汝窑影响下产生的另一青瓷窑。釉色以粉青为代表,紫口铁足,往往有蟹爪纹等开片。器形以洗、碗为多,且有直径大过一尺的大型瓷器。这种官窑瓷主要给皇家和士大夫使用。
耀州窑 在陕西同官县(即今铜川县)黄堡镇,因以前同官属耀州,故名耀州窑。其装饰方法主要有刻花、剔花、印花、镂空等;其釉色青中微带黄色。耀州窑的装饰图案,植物纹样有牡丹、菊花、忍冬、莲荷;动物纹样有凤、鹤、鱼、飞天、人物等。其中婴戏很有特色,颇具唐代装饰传统风格。耀州窑瓷器,以碗最有特色。造型一般呈喇叭形,外形作莲瓣状;还有称为 小海鸥 的,口缘外卷,如海鸥展翅,玲珑精巧,非常可爱。耀州窑是继汝窑之后又一著名青瓷窑,它吸收了汝窑、定窑特点,也采用了龙泉的制瓷技法。如荷叶边碗,以及碗心印波涛游鱼,这都是龙泉窑常见的装饰题材。
钧窑 在河南禹县神垕镇的野猪沟。此地金代称为钧州,故名钧窑。钧瓷原属青瓷系统,其色釉呈乳浊现象,有磷酸和还原铁结合的成分。由于原料中含有铜的元素,经过氧化烧制而呈现绿或紫红斑,使在青釉上打破一色釉的单调,形成了对比妍丽的艺术风格,这是陶瓷工艺上的一种革新。这种色斑的变化,被称为 窑变.诗人们曾用 夕阳紫翠忽成岚 来形容,十分形象地描写了钧瓷的艺术特色。钧瓷的造型常见有碗、碟、炉、瓶等。尤以花盆为出色,有圆形、海棠形多种,形式优美,色泽可爱。
磁州窑 在河北磁县,是宋代具有突出成就而富有民间特色的窑系。其胎质粗松,有白釉、黑釉各种瓷器,磁州窑系是用黑白对比的装饰方法,其中以画花和雕釉两种最流行。
景德镇窑 据《陶录》记载: 景德窑宋景德年间烧造,土白垠而埴,质薄腻,色滋润,真宗命进御瓷,器底书景德年制四字。其器光致茂美,当时则效,著行海内,于是天下咸称景德镇瓷器。 宋代景德镇窑富有特色和具有突出成就的,要数影青器。所谓影青,是在釉厚处或花纹凹线处微呈淡青色,是宋代盛行的陶瓷品种。影青的品种有碗、盒、盘、注子、瓶等。其装饰方法有刻花、划花、印花、贴花等种;常见的花纹有牡丹、莲、芙蓉、梅、卷草、凤、鱼、鸭、婴戏等;在造型上,常作成瓜棱、花瓣等象生形。
龙泉窑 在今浙江省龙泉县,为中国宋代南方民间名窑之一。龙泉窑是以龙泉县为中心的青瓷产区,器物除烧造盆、碟、盘、碗、壶、斗等日用器外,还烧制各种文具及仿古的瓶、鬲、觚、鼎、炉等,造型风格淳朴、稳重。龙泉窑青瓷胎质细密洁白,釉汁透明,釉色淡青中微带灰色。南宋晚期,龙泉窑烧制成功粉青釉和梅子青釉,使青瓷釉色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哥窑 相传宋代龙泉章氏兄弟各主窑事,弟主龙泉窑,兄主哥窑,即 哥者称哥窑.哥窑主要特征是釉面有裂纹,即开片。这种裂纹是由于釉和胎的收缩率不同而在冷却过程中崩裂而形成的。这种现象原是烧制上的一种缺陷,但由于纹理具有特殊效果,就人为地使其形成自然的装饰。哥窑的釉色有粉青和米色等种。在釉中出现大小气泡的,称为 聚球攒珠 ;也有出现葡萄状锈斑的,称为 葡萄斑.哥窑的瓷胎呈黑褐色,器皿的边缘往往显出一条褐色的边,称为 紫口铁足 ;其品种以盘、碗、洗、瓶、炉、文具等为最多,没有大型过尺的作品。
建窑 在福建建瓯、水吉一带。建窑釉中所含铁的成份因烧制温度不同,而在黑色中形成各种美丽的褐色斑纹。有的细丝如毛,称为兔毫;有的成羽状斑点,称为鹧鸪斑;有的如银星密布,称为 油滴.宋代喝发酵的茶,茶有白沫,用黑釉茶盏,喝茶时易检视,故以建窑茶具为珍贵。
吉州窑 在江西吉安永和镇。吉州窑与磁州窑分别为当时南北两大民窑体系。吉州窑无论从瓷种或装饰等方面看,和宋代其他任何瓷窑比都应是毫不逊色的。它不仅生产青瓷、白瓷、黑瓷等。还生产彩瓷和绿釉瓷。在瓷胎上,常用木叶和剪纸粘贴,然后施釉,经烧制形成花纹,这是一种独创。纹样多用凤、鹊、蝶、鹿、梅、竹、芍药、海棠等,极富民间艺术特色。黑釉则有形成各种斑纹的,以玳瑁最著名。它常用洒釉的方法,形成活泼自然的独特效果。吉州窑中有五座著名民窑,其中舒翁所制有紫、白色釉;碎瓷窑,用滑石配釉,其 米色粉青样 ,走纹如碎片。这些都是吉州窑的珍品。
辽、金也有值得称道的陶瓷珍品。
辽是契丹族所建立的国家。契丹族以游牧和渔猎为生,早先多用皮革或金属制作生活器具,很少用陶器。公元916年耶律阿骨打建立国家后,他们学习汉族的制陶技术,并在与宋的战争中,俘获了许多汉族制陶工人,于是辽代的制陶业才逐步发展起来。
辽代陶瓷主要是仿宋定窑瓷系的,除此,还具有它自己浓厚的民族艺术风格,造型别致,独具特色。
鸡冠壶是辽瓷中最有代表性的产品。这种壶因壶上近口处有一个鸡冠形的有孔的大鼻,故名 鸡冠壶.又因其近似马蹬,所以有人也称其为马蹬壶。它是仿皮袋的一种陶瓷造型样式,壶体还有仿缝线,皮条、皮扣、皮绳等纹饰。
盘口长颈瓶。这是辽瓷中常见的式样。这种式样可以看出和唐瓷、宋瓷有传统的联系。
鸡腿坛。这是辽瓷中又一较为特殊的样式,以后一直流行到金代。它体型细长、小口。有人认为它适于装酒,并易于发酵;也有人认为置于帐中少占空间,并适合抱取。
三彩盘。这是辽代喜用的一种陶瓷器具,有作方形、有作海棠形。它是一种低温釉,先将胎素烧,再挂釉烧成。其他如有扁提壶、凤首壶,也都是辽瓷中常见的品种。凤首壶的式样,显然是仿唐式演变而来。
辽瓷的装饰有刻划、印花、堆贴等种,釉上花则出现较晚。鸡冠壶以堆贴为常见,而三彩盘则多用印花。
金代是我国东北长白山和黑龙江地区女真族所建立的一个朝代。辽建国时,处在辽的统治之下,从事狩猎生产,公元1115年建国,国号大金。
金代陶瓷的发展,可以分为两个时期,在迁都燕京以前,在东北地区生产的陶瓷,称为前期;迁都燕京后,这时生产的陶瓷,称为后期。后期陶瓷较前期有很大发展,并有一些新的创造。
金代定窑 大体和北宋相似,制作工整,釉色乳白,装饰精巧。除采用宋代的覆烧技术外,还运用了叠烧方法,即在器物的内底刮去一圈釉,然后使另一器皿的足放置在无釉圈内。这样可以增加烧制的数量,降低成本。
金代磁州窑 有白釉、黑釉等种。花纹多为划花,其次是白地绘黑花。
金代耀州窑 釉色翠绿而显姜黄,胎骨浅灰色,造型多为侈口浅腹宽足,装饰手法多为印花,并多以折枝花、水纹、婴戏以及犀牛望月等为题材。
金代钧窑 其在陶瓷工艺史中占有突出的地位,并作出了重要贡献。它主要是在青釉上显现出红斑,开创了彩瓷的先声。如在山东淄博所产的黑釉起白线器,是金代最有代表性的产品。这里还生产三彩器,被人称之为 宋三彩.安徽萧县的萧窑,生产定窑和磁州窑风格的瓷器,并用障火的烧制技法,都各有特色。
2、宋辽金陶瓷装饰及技艺
纹饰特色 宋辽金的陶瓷装饰技法主要有下面几种:
印花 是用刻有花纹的陶模、木范,在瓷坯未干时印出花纹,一般多为模压阳文。有花纹部分,往往具有一定的厚度,在白色器面上,可以产生微妙的光度深浅变化。印花装饰图案,有牡丹、莲花、菊花、石榴等,花纹精细,组织严谨,在适合图案的外缘,往往用回纹作装饰。这种印花,使人感到秀丽精巧。印花产品反映了定瓷的刻模、脱模技术达到了很高水平。
刻花 纹样多为莲花、牡丹等。刻花所用工具主要是竹木片或刀。竹木片所刻线条较宽,而刀刻则较细。刻花的线条洗练流畅,在线刻处往往呈现深浅不同的斜面,使纹样产生出丰富的变化,能在平面装饰上显出浅浮雕的立体效果来。这种技法大量运用于耀州窑、定窑、磁州窑、景德镇窑、龙泉窑等。
划花 纹样多为鱼纹、水纹。它是运用梳栉状工具,在瓷面划出花纹,俗称 竹丝刷纹 ,线条整齐自然。有的表现水浪的波状起伏,有的表现叶脉的反转卷伸,既省工,又具有巧妙的艺术效果。虽然这种技法在唐代就已流行;但在宋代这种技法被发展到了极致。尤其定瓷在这方面更具特色。
剔花 是用工具剔去花纹之外的空间。有留花剔地和留地剔花两种形式。
就是在敷有深色化妆土的坯体上绘出花纹,然后用刀将花纹外的空间或花纹本身部分的化妆土剔去,露出胎色,再施透明釉烧成。这是宋代磁州窑和吉州窑最具特色的技法。
贴花 即范印贴花。先用印范印出带有浮雕状纹样的坯片,然后将之贴在陶瓷的坯体上,这种装饰技法称为贴花。瓷器贴花一般在施釉前进行;亦有在施釉后进行的,故烧成后贴花部分露出胎色。
镂花 即镂雕,亦称镂空或透雕。按设计好的花纹,将瓷胎镂成浮雕状或将花纹外的空间镂通雕透。这种技法在宋代各窑被普遍采用。塑贴皮花,是辽代瓷器特有的装饰方法。在鸡冠壶上塑贴皮条、皮扣、皮绳、皮穗之类的纹样,使瓷器具有皮制品的效果。
宋代中期以后,包括辽瓷、金代瓷窑,往往采用综合的装饰手法,如在刻花或印花的花纹上,再用梳栉状工具划出线条,或表示叶脉,或表示水波,使瓷器的表现力更加丰富。并在传统纹饰外,又创造出多种纹饰:
龙鱼纹 即是辽瓷纹饰最具民族风格的一种。木叶纹为宋代吉州窑所特有。它是将经过特殊处理的树叶贴在黑瓷坯体上,烧成后即出现木叶纹,轮廓、叶脉均清晰自然。有半叶、一叶的,亦有二、三叶相叠的,十分美观。
边脚纹 是一种瓷器辅助纹饰。装饰在器物口边和脚部,呈二方连续。其中包括有直立和斜行的莲瓣、蕉叶、葵瓣;旋涡式的回纹;折线式的桂花边;接圆式的如意云头,还有各种散点、波纹线等式样。由于有了各种辅助纹饰,宋瓷图案更加丰富、更富于变化了。
曲带纹 亦是瓷器的辅助纹饰。由S形连续成曲带纹,一般为器物的边饰或花纹之间的装饰。宋代磁州窑、吉州窑的瓶、罐、碗、盒、扁壶、枕等大量使用了这种纹饰。
把莲纹 把莲 即一把或一束莲花的意思,通常以莲花、荷叶、慈姑叶四、五枝系为一束。宋代的磁州窑、耀州窑瓷器上开此种纹饰之先河。
花鸟纹 流行于宋以后。宋代以磁州窑白地黑花制品最具特色。如:有的枕面绘有野塘芦鸭,残荷败草、大雁南飞,呈现一派深秋景色。另有竹雀图、小鸟啄果、鹊噪枝头、草花飞燕等题材,均各有特色。此外宋代还流行鱼藻纹、卷草纹、牡丹纹、海水纹、鸭纹、鸳鸯纹、鹿纹、鼓钉纹、鹤纹、钱纹等。
弦纹 早期瓷器多为划刻弦纹,宋代出现了以彩绘为主(用黑褐彩、青花料、金、银等)的弦纹,多装饰在器物的颈、肩、腹、足等部位。
春字纹 宋代开始出现的一种纹饰。在白釉瓷枕上书有“春”字词,如春 、媚日、景迟 、微风、和扇 ,以字代画,别有情趣。
珍珠地划花 这是宋代磁州窑系装饰方法之一。在主题纹样空隙处划饰又细又密的珍珠纹,称珍珠地划花。
3、宋辽金陶瓷的造型艺术
宋、辽、金陶瓷艺术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这不单表现在技法和纹饰上,在造型上其成就也是十分突出的。从总体看,当时瓷器的造型简洁、优美,比例和尺寸都非常恰到好处,达到了十分完美的地步。即使是异形瓷器,也都有着当时独有的特色。
当时瓷器的式样很多,壶多为长流,流与柄和壶口几成平行,壶身往往成瓜棱形,并有梅瓶、玉壶春等式样。碗有瓜棱形、葵花形,而以斗笠形最为流行,宋人称为憋。而宋代特有的如:五管禽戏瓶,直口,深腹,圈足略外撇,肩部立五管,盖分三层:上层作出水荷叶状,荷叶中央为花蕾形盖顶;中层为覆莲,蒂部呈池塘形,上塑四只水禽戏水;下层收作圆筒状。该器施淡青色釉,光洁如玉,是龙泉窑青瓷中的精品。
此外还有:流行于当时的 内管壶 ,宋代的斗笠碗、斗状炉、龙爪炉、瓜棱瓶、孩儿枕等;辽代的凤首瓶、瓜棱提梁壶、鸡冠壶、鸡腿坛等,金代的单耳洗、兽形枕、塑贴葫芦壶等,这仅仅是其中一小部分。宋、辽、金时代的瓷器造型既有传统样式,又有创新,并为后代瓷器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由于宋代考古风气兴盛,向往往古的仪礼之器。作为复古之幽思,因而在作陈设用的美术用瓷中,又出现鬲、鼎、尊、壶、觚、琮等仿商周以来青铜器及玉器的瓷器作品。而日用器皿,则多采用莲、菱、葵花、牡丹等花式,这又显然是唐、五代域外造型的沿袭和进一步强化,使唐代开创的域外形制进一步中国化。
宋、辽、金时代的陶瓷,就其釉色看,也是丰富多彩的。有定窑、景德镇窑的白瓷;有汝窑、耀州窑、龙泉窑的青瓷;有建窑、吉州窑的黑瓷;有钧窑的彩瓷等。此外还有介青白之间的青白瓷(又称影青),及宋三彩、辽三彩等。
定窑白瓷虽是唐代邢窑的继承者,但它的刻、划花装饰技术却采自越窑的青瓷,并且创造了图案工整严谨的印花工艺。而以北方的越窑号称的耀州窑青瓷,则以犀利潇洒的刻花技术受到人们的普遍欣赏,这也是唐人没有的新的仪态和风范。
宋代建阳窑和吉州窑陶工,为了使天目瓷制品呈现出天然浑成的艺术格调,一方面在黑褐釉内掺入含磷的配料,使之釉层产生液相分离,另一方面采用特殊的施釉工艺——以绀黑、黑褐等釉色作底釉,把黄釉和白釉,通过洒、滴、喷、涂等各种技法,施加到底釉上,形成各种不同形状和大小的斑块,在烧成过程中,通过高温化学反应,流淌的渗透、扩散、析晶、液相分离等一系列的物理——化学过程,冷却后就在釉面上形成千姿百态的色调多变的各种斑点和流纹。他们以这种科技手段,使瓷器釉色模拟海龟、兔子和鹧鸪等动物的毛色。吉州窑场出产的玳瑁盏,是以黑、黄等色交织在一起,有如海龟的色调。建阳窑的兔毫盏是使黑釉中闪现美丽的褐黄、墨绿、淡棕或铁锈色,用这种色泽貌似细长柔嫩微微闪光的金兔毫、银兔毫、灰兔毫等各类兔子的毛色。被宋、元诗人多次吟唱的 鹧鸪斑 ,则是使瓷器釉色造成象鹧鸪鸟的颈上那种紫蓝、粉青、暗绿、黄等色,混杂在一起的带有云状和块状的美丽斑纹。宋代陶工还烧造出模拟夏夜星空的油滴釉,这种瓷釉在黑色底釉釉面上,布满银灰色金属光泽的圆晶点。在光亮处观察,这些点缀在黑色釉面上的银灰色斑点,犹似在漆黑的夜空中,满天闪烁的繁星那样发亮。用这种色釉装饰的瓷器,注入清水,银光晶莹;注入浓茶,金光闪烁。
吉州窑陶工运用黑釉剪纸、黑釉贴花工艺烧造出来的瓷器,更是巧夺天工。
这类黑釉瓷,在蛋黄色釉面上,闪烁着形如云霞、细雨、火焰的青、紫、蓝、绿交织的异彩缤纷的窑变色相中,浮现出鹊鸣、蛱蝶、跃鹿、鸾飞凤舞和梅、兰、竹、菊等各种不同的花卉和珍禽的剪影。吉州窑黑釉木叶纹天目瓷,烧成后在紫黑光亮的浅口碗底,浮出一叶金色的纹理清晰而自然的贝叶,又显示出另一番幽雅的意趣。建阳窑陶工研制出的曜变天目,被誉为稀世奇珍。
这种黑釉瓷往往在海参棕色的底釉上,布满了红绿小花。每朵红花从里到外,呈深红、铁红和金红;绿花则显现深绿、浅绿和黄绿,从不同光照下,各个不同的方位,能闪耀着蓝、紫、黄等不同的琉璃宝光。这样的曜变天目有几件流散到日本,而被日本尊奉为至高无上的 国宝.中国陶瓷追求自然天成的科学美,受益于传统美学思想。
至于以磁州窑为代表的白釉釉下黑花,则又是一种美学境界。它继承了唐代长沙窑青釉釉下彩的彩绘传统,又为元代白瓷釉下青花的出现,开启了工艺先河。
下面介绍宋辽金陶瓷器一些代表性作品:
1、慈溪宋代荷叶托盘三足蟾蜍瓷水盂 浙江省慈溪县文管会1983年12月在彭东乡征集到。此器为农民挖泥沙时,于一古窑址堆积旁发现。出土时四周还有很多匣钵之类遗物。当地群众反映,此窑址曾发现宋“端拱二年”(989年)铭文瓷片一例。又按荷叶托盘的器形大体与上林湖竹园山窑址出土的“太平戊寅”(978年)款卧足盘相似。估计此器制作年代约当宋初。
这件荷叶托盘三足蟾蜍瓷水盂长10.4厘米,高6.2厘米工艺精湛,釉色青莹,是典型的越窑青瓷产品。蟾蜍昂首微张口,双目圆瞪,后背微隆,尾部下折。两前足自然支撑,趾间有蹼,后独足曲蹲作欲跃之势。两眼至颈饰桃叶形纹饰一对。背上布满乳丁,间饰卷带纹。腹光素。背上有一圆形注孔。腹空可盛水。蟾蜍体形丰满,线型柔和,纹饰简朴,情致优雅,一付悠闲自得、欢鸣不已的神态。
蟾蜍下面为荷叶型托盘。口径10.8厘米,盘高1.5厘米托盘浅腹坦敞,呈荷叶状。边缘部分自然内卷,显示为尚未全部舒展的新荷,由于受到蟾蜍的侵扰,似乎在微微震颤,显示出无限生机。盘内壁刻纤细的叶脉纹,条理顺畅,很有立体感。卧足,足径2.5厘米,便于端放。如前所述,宋代受理学的影响,陶瓷装饰多用莲、菊,理学家周敦颐还写过一篇《爱莲说》这件越窑青瓷托盘取荷叶状,即是一个例证。
形神兼备的蟾蜍和和出入污泥而不染的荷叶恰到好处的组合,成功地显示了这件宋代荷叶托盘三足蟾蜍瓷水盂的艺术价值。
慈溪宋代荷叶托盘三足蟾蜍瓷水盂
2、禹县北宋代均窑尊 此为北宋宫廷用品,一直被明清宫廷珍藏传世,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宋代考古风气兴盛,向往往古的仪礼之器。作为复古之幽思,因而在作陈设用的美术用瓷中,又出现鬲、鼎、尊、壶、觚、琮等仿商周以来青铜器及玉器的瓷器作品。
钧瓷起源于河南省禹州市神垕镇。钧窑是我国宋代五大名窑之一,与汝、官、哥、定诸窑并驾齐驱。钧瓷造型端庄,窑变美妙,色彩艳丽,五彩缤纷,又为诸窑之冠。钧窑创烧于唐,兴盛于宋,宋“靖康之变””( 1126 )后,宋室南迁,官钧窑停烧,钧瓷一时受挫。到金、元时代,钧瓷有了新的发展,各地争相仿制,风靡一时,钧窑播火全国。延至明清仍继续仿制,历经千年而盛烧不衰,形成了一个庞大的钧窑系。
钧窑瓷器就其瓷釉的基调来说,是浓淡不一、幽雅的天青色。而所谓到窑瓷器有月白、灰蓝之色,也只是色度上的差异而已。因此,钧窑瓷器仍属于青瓷系统。此尊通体施釉,器里壁为月白色,器外上半部为天蓝色,下半部为紫红色,器身有“蚯蚓走泥纹”,此尊上则闪现海棠红色,这是均窑在宋代的创造,为宋代钧窑瓷器中的精品。因为闪现的海棠红色是加入铜的成份所致。铜红的烧成难度较大,铜的含量多少,会影响到呈色的效果。此外,铜红对窑温和烧成气氛也十分敏感,它必须以还原焰在 1250℃ 以上的高温下,而且烧成气氛控制得当,才能出现美丽的红色,若稍有偏离,色泽就会随之而产生变化;至于紫色则是青釉与铜红釉互相融合的产物。钧窑复色釉瓷器的烧成,不仅使宋代的青瓷色彩尽态极妍,它所产生变幻无穷的色彩美,为宋代的官窑青瓷又开辟了一个新的美学境界。
禹县北宋代均窑尊
3、北宋定窑孩儿枕 为清宫旧藏,现藏故宫博物院。
孩儿枕长30厘米、宽11.8厘米、高18.3厘米,质地洁白,遍体施釉,釉色均匀。
宋代瓷枕盛行,南北方瓷窑普遍烧造,种类繁多,造型丰富。品种有白釉,白釉划花、白釉剔花、珍珠地划花、白釉黑花、黑釉、青釉、青白釉、褐釉、黄釉、绿釉、三彩等。造型有长方形、八方形、银锭形、腰圆形、如意形、虎形、狮形、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