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对于我来说就像一个熟悉的书店,总是散发着纸一样的芳香。十年来进进出出,看到不少好文章,却不曾留下只言片语,心中不免惭愧。
具体是什么时候闯了进来,我已想不起来了。只记得是出国后一年多的事情。读书环境的改变成了我发现国学网的契机。如果还是像在高中一样,周围有我熟悉的书店,我更愿意光顾那里。可身边除了带来的半箱书,再要看到有关文史的东西,我就只能在网上找了。2003 年的某一天,好像是在网上查找陈寅恪先生的资料,就这么误打误撞地进了国学网。第一印象就是大大的红头标题,字写得不错。感觉就像一个质朴的书屋有一块大气的招牌,一眼就让我记住了名字。
好的书店总有一面墙放着各种人物的传记,而从这些人物的选择就很能发现一个书店的格调。同样的,我想最初的国学网浏览者都像我一样,是先被国学人物这个栏目所吸引的。不得不承认当时网站编辑的用心良苦,把那么多的大师汇聚一堂,长短适中的介绍真的很有可读性。每个人物下面还有相关文章,从这些文章出发,不少书的名字又加在自己的读书计划上。当时不到二十岁的我,自以为看了不少古文,但不得不承认看过了国学网经、史、子、集的名目,才弄明白很多文章和书籍的基本分类。一些基本的可读书目,对于当时对传统书籍阅读量还很有限的我,也是很好的起点。
无意中在国学网中发现《昭明文选》便是我在国学网的一个具体收获。以前对萧统和他的《文选》都没有什么具体的印象。先不说文选里具体的内容以及相关的选学。从昭明太子那位几次舍身同泰寺的皇帝父亲,和他有如明代宋濂一般儒雅气度的老师沈约,我马上想到了他当时编纂这么一部跟佛教无关的书立意何在。由此出发,我开始思考古代人如何对待外来文化,也才真正关心起两晋南北朝的历史和人物。我发现唐玄奘之前居然与佛教已经有了那么多的交流,知道了慧远、鸠摩罗什一些高僧。慢慢地我也去翻看了一些那个时期听说过但没看过的书,像《论衡》和《世说新语》一类。时不时还发现像炼丹的葛洪和写字的王羲之居然文笔都不错。具体到南朝的历史,又必须去查找北朝发生的事情,所以又去看了五胡十六国。南北朝历史一明了,隋唐历史便通。有了学习南北朝历史的经验,五代十国的历史就很容易看了。中国古代历史只要理清了这两段混乱的时期,其实从头到尾就连贯起来。可是我不曾想过,这一切的起点居然是从翻看《文选》开始的。不得不说的是,这个过程不是几个月就可以完成的,我就花了好几年。
好几年的学习对于国学这个名字也有了新的理解。最初当年谈到这个概念的时候,更多的还是用传统文化这样笼统的词汇。重新构建对国学的认识,国学网功不可没。具体又是从有关陈寅恪的一些文章出发,我奠定了对国学的一些最基本看法。我很欣赏他对欧阳修晚年编撰《冯道》、《义儿》诸传的感叹,一扫百无一用是书生的妄自菲薄,提出读书人的气节和使命。喜欢国学的人,最开始都有很强的民族和感情因素。这种感情因素可以带来强烈的历史使命感,使命感又激发了一定的责任感和学习的动力。但不好的是遇到外来的和不同的说法,首先想到的是反驳别人,而不是理性的思考。具体到个人的实践,就是空有想法,无从下手。
就好像以前听人说“胡唐突宋”和“西学东渐”,我未免心中不爽,但又无有力的反驳方向和论据。情感上接受不了传统文化失去了本源,但理智又告诉自己那些说法还是有些依据的,强辩无益。可是在读了陈寅恪关于唐朝的政治略稿和对于唐宋古文运动的从政治经济层面上的定论,才意识自己到对传统、对文化根本认识的浅薄。那种产生于简单伦理冲动对于国学的维护心理其实并不高尚,任其发展就只能是网络上普通口水骂战,于事无益。只有对历史和文化本身有足够的把握,才能找到正确的方向。而这所有的一切又是从最基本的读书开始的,发扬国学要从做一个纯粹的读书人开始。
在国学网之前,我已经看过关于陈寅恪先生几篇最基本的文章。后来再一次在国学网上接触到,就托朋友带来他的两本书,但是我发现读他的书真的很困难。《唐代政治史略稿》是手写本,若不是我以前看过关于突厥世系的专著,不可能轻易看明白。另一册繁体出版的《柳如是别传》更是麻烦,我花了好几个月就看到了200 页左右的位置,而且前面的又都忘记了。因为没有足够的文史储备和学习的态度,就算是有了好的文章和观点也会草草错过。同样的事情我在看《六祖坛经》的时候也发生过。一本我看了无数次的书,当年就只看到慧能因《金刚经》而结缘。直到后来对王阳明心学有所感悟,看同样的书,才注意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我想读书的人都有类似的经历,有所得可以自觉,无所得的部分却难自觉。但是真正去读书,不自觉的部分也终有所得。
在现在的教育环境下,除非有深厚的家学渊源,高中毕业的时候能知道一些国学大师的名字,亲手翻过一些像《史记》这样最基本的书,就已经很不错了。我们在学校为了应付考试,背了一些最基本的文学常识,那些常识很容易让我们误以为已经知道了文化的全部。会一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就感觉看过了《离骚》,念对了陈寅恪的名字就好像了解了民国的学术,如果聪明点的能顺带诗词出口成章,简直就像是一代文人。久而久之,不只是不懂的人这么以为,知道一点的也会觉得莫名其妙的优越感。以至于对感兴趣的文章和书,只要下载过或买过,就误以为已经看过。或者看了一下,不加思考。阅读上的浅尝辄止,难以带来实质上的学问及修养。如今年轻一代难得有对传统的东西感兴趣,而感兴趣的大半又停在了这个层次上。读书的人已少,用心读书的人更是少之又少。有感于此,难免痛心。
有一次回国,发现以前熟悉的几家书店都改换门庭。原本的文集和专著都被琳琅满目的杂志和参考资料所代替,不觉有些伤感。也由此意识到国学网能坚持十年,实属不易。直到后来在河南太昊陵一次经历才又改变了我的心情和想法。那天,看到好多人因为买不起几十块钱的门票在庙门外遥祭伏羲的陵墓。我感觉他们虔诚的心与其他人并无差别。突然间,陵庙旁的小巷中传来一声坠子或是豫剧。回头一看,一个皮肤黝黑的中年女人正抡起一条扁担,在稀稀落落的人群中唱起了我听不懂的曲词,声音是那么的高亢和沧桑。一时间,我在这中原大地上感到了整个民族勃勃的生气,扎根于黄土的千百年精神毕竟不颓。一切的传统和文化都有它自身的传承,国学的含义也不仅仅是我以前理解的读书治学,更不是读书人的专利。他本来就与每个不管身处何地的中国人息息相关,融入在每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
对国学的理解一直变化着,但是我对它的情感却从未改变。行走在国学网站里,很庆幸有人同路。
2012年10月31日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