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封信
我与国学网的缘分还要从2002年的初夏六月间谈起,手边正好有三封与网友悼绿轩往来的电子邮件,忠实地记录了我初识国学网的情景,现将三信全文悉录于下:
其一:
鬼同志好!:)
上次所寻,只是一少部分,还不知对君是否有些个帮助,敢劳相谢!
若觉有用,下次我可以再找些的。只今天不行,那个网站好象出问题了,竟一时上不去。
这次,推荐一个网址吧,也不知你一向知否:
http://www.guoxue.com/index.asp
《国学网》,我觉得挺好的!:)但里头的内容,未免太多了。经史子集,好多都没注释,看来吃力。
敬祝夏安!
悼绿轩
其二:
道姐:
平日只见“道兄”,今天竟有“道姐”。
多谢你所推荐之网站。国学网,我是第一次得知。刚进去一看,着实下了一跳,又有佛学,又有戏曲,还有诗词,更有对纳兰性德的研究,实在是洋洋大观。
于是,知唯心静方可阅之。
往常我只在戏曲网与“三国”网间穿梭,做些浅薄的所谓“戏曲欣赏”和“三国阅读”,今日又接触到全新的博大的“新国学”(区之于以“四部”为主的旧国学),实乃我之幸也。
如此,便不得不拜谢你指教之恩了。
逍遥鬼
其三:
鬼:
呵呵~~
近来可好?我有好些天不曾上网了。欠下了好多朋友们的来信和留言等等。你呢?《国学网》可曾有时间去读?
这个网确实是内容丰富。原也不是以我的能力所能“研究”得过来的。可我偏还盼它的内容再深入些、充实些。比如戏曲部分,就有待充实。
祝鬼秋安!:)
悼绿轩
当时我正在四川成都读大学,对京戏有着非常浓烈的痴迷。有一次对谭派名剧《奇冤报》(又名《乌盆记》)这出戏发生了一些疑问,恳请网友悼绿轩帮忙寻找《奇冤报》剧本的母本——无名氏所著元杂剧《玎玎珰珰盆儿鬼》。她帮我找到之后,怕对我帮助不大,又热心向我推荐了国学网。我们都感到这个网站内容相当丰富,信息量奇大(当然这也因为那时我见识尚浅),令人耳目一新。敬仰之余,也交换了一些我们简单的看法,私下里都盼望它能进一步丰富诸如戏曲、中医、中外交通等方面的资料和内容。在个人印象中,戏曲相关资料在当时的国学网里可以说“聊胜于无”,实在不能解渴。然而若以传统“四部”经史子集的古籍数量和质量而论,诚可谓汗牛充栋,洋洋大观,足以资白头书生毕生考阅,我只能勉力做到鼷鼠饮河,饱腹而已。
那会儿我刚读罢黄仁宇先生的不朽名著《万历十五年》,对明代史极感兴趣,急切盼望一睹《明史》真容。可惜母校是理工科大学,图书馆里虽有不少人文学科的书籍,然而恰好没有《明史》。正好国学网有刚点校好的《明史》(当时国学网的“史”部古籍《廿四史》是按点校顺序逐一公布刊载的,譬如《旧五代史》和《宋史》就比《史记》、《明史》晚了很长一段时间),一览之下,欣喜若狂,于是我花了整个暑假的时间泡在学校机房里,从早上九点至深夜十点,除了吃饭睡觉,竭力通读。虽然辛苦,但快乐不可言表,直到今天还难以忘怀。
如今回想,早年间有很多文化网站,譬如“榕树下”、清韵书社、天涯论坛煮酒论史版和国学网等,名噪一时。有的厚积而薄发,任重而道远,今天依旧努力前行;有的却已然“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唯剩下一段段夕阳余晖里、青石玉阶上、碧杨柳荫下、书声墨香中的白头宫女们的自说自话。还有当年那些活跃在各大文化网站上的网友们,或有名,或成名,大多数无名。他们妙语连珠,思维活跃,平和友好。他们的观点各异,求同存异,虽不甚高明,一时之间也令我大生“文艺复兴”、“百家争鸣”之感。钱穆先生常讲,读史阅世要了解和理解“史”和“世”背后的“人”,他的观点实在包含着浓重的儒家人本主义和朴素的人道主义情怀。抚今追昔,振奋,继而哀伤;欣慰,而又浩叹。无论如何,作为一个受过它们滋养和熏陶的人,我会永远怀着一份感激和怀念,感激它们带给我的知识满足和思想触动,也怀念那些无数类似的文化网站和网友们曾经带给我的热闹活泼而又平静美好的互联网读书生活。那些“悼绿轩”们和“国学网”们淋漓尽致的诠释了互联网的分享精神,不断帮助着一代代的渴求知识和进步的人们。
两个念头
现代语境中的“国学”从某种意义上讲,隐藏着一种承认当今世界不同民族、国家所创造、传承的不同文明、文化之间地位相互平等的意味。“国学”这个名词中饱含着民族自尊感和文化危机感。自清末至今,每逢中华民族危亡,传统文化沉沦之际,“国学”就会不断被提起、发扬和阐述。“国学”的维度也随着各种因素不断被扩大。从张之洞“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清末语境的“中学”一词,到今天涵盖几乎所有传统文化的“新国学”,不难发现,“国学”的维度也随着现代学术的发展从以传统儒家文化为基石的四部之学被不断纵深分解归类为哲学、历史、文学、医学、体育、宗教、艺术、民族、建筑等学科。但精细化的同时,由于很多原因,“新国学”的阐释、介绍和研究也给人以一种国学无处不在,无孔不入,甚至是国学——传统文化在解决当下社会上各种问题无往不利、无所不能的神话般的奇怪错觉。因此我觉得,阐释、介绍和研究“新国学”时一定要避免带有文化沙文主义和强烈制度(文化)优越感,努力保存一份文化谦虚和文化理解,而这理应成为当代学人和“新国学”爱好者的文化自觉。国学网在互联网平台上扮演着传播“新国学”的重要角色,愚意亦应有此文化自觉,此为念头一。
我国历史悠久,文化昌盛,圣贤辈出,虽遍经兵劫、火焚,仍有规模数量庞大的古籍文献传世。自汉代便有“穷经皓首”之谓,更何况两千年后材料精芜纷陈,版本良莠不齐的今天。“史学便是史料学”是傅斯年先生的名言,用之国学研究亦无不当。恰当、精确的材料搜求是国学研究中极其重要的一环,如何找到版本精良、内容准确的古籍和材料十分关键。精心整理和仔细点校的电子古籍可谓国学网的金字招牌,骎骎乎已比肩中华书局、上古、浙古等出版机构,为知识界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又因为它的互联网属性,使很多囊中羞涩的年轻人,能通过网络免费在线阅读神往已久的精品和经典,更凸显了它的平易近人。然而今天之我一如十年前之我,或许是出自“不劳而获”的“拿来主义”私欲,仍然盼望着国学网能如十年前网友悼绿轩所言“我偏还盼它的内容再深入些、充实些”,从一个电子古籍整理和点校高潮迈向另一个电子古籍整理和点校高潮,从电子古籍扩大到与国学有关的所有资料,诸如现当代学人研究成果,国外汉学研究成果等等,持续为我国文化研究和后来学人提供便捷精致的研究支撑,此为念头二。
一代之文化
王国维先生在《宋元戏曲史》中提出“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善哉斯言!一代之文学的背后是一代之文化,一代之文化决定着一代之文学的表现力和影响力,文化的嬗变也不断改变着“一代之文学”的面目。现代社会信息发达,传播渠道众多,各民族、地区间的多元文化,特别是中西文化持续交流、碰撞、影响,而我国传统文化从举国“独尊”地位而向下沉沦,大势断不可避免。在二十世纪的“革命”和“救亡”大背景下,传统文化数次悬于一线。“一代之文化”焉能舍弃传统文化之血脉和滋养?如何才能保持本国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之平等地位,保留往圣先贤之文化遗泽,是所有有志于“新国学”事业的人们必须思考并为之奋斗的。
传统文化亟需继承和发展,而继承的重要性在眼下是超乎于发展的。我真心期盼能有更多的人、更多的社会组织投身到“整理国故”中来,为“一代之文化”的辉煌、敦厚、隽永、雅致尽华夏赤子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