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主题
4月6日,文化部、陕西省政府主办的“第四届西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系列活动”在西安开幕。类似这样的活动每隔一段时间都会在各地举办。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我国就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方面采取了许多积极有效的措施。目前,非遗传承还面临着哪些困难?怎样培养技艺传承人?非遗传承有哪些途径?怎样更好地将宝贵的财富世代相承?这些已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话题。
今日本版邀请几位非遗传承相关单位负责人、专家学者和传承人代表就上述话题展开研讨,以飨读者。同时,敬请读者关注下期《论苑》,我们将继续讨论非遗传承话题。
杨柳青木版年画:
保护好民间艺人是传承的核心
天津市西青区人文底蕴深厚,历史文化遗存众多,其中,杨柳青木版年画更是中国民间艺术的一朵奇葩。它兴于明、盛于清,已有600多年历史,位居中国四大木版年画之首。2006年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美术类名录。截至目前,杨柳青镇区内的年画作坊有64家,从业人员300余人,国家级杨柳青木版年画传承人2人,区级杨柳青木版年画传承人34人。2012年,杨柳青年画销售额近3000万元人民币。
当前杨柳青木版年画的保护和传承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我认为非遗项目的传承要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加大技艺传承队伍建设。民间艺人在国际上被称为“人类活珍宝”、“人间国宝”,非物质文化遗产正是依靠他们的传承才能得以延续。保护好这些民间艺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核心。近年来,我们加大对传承主体的申报和认定工作。命名了34名杨柳青年画区级传承人,基本建立起了一支懂年画、有技艺、年龄结构合理的传承队伍。我们与南开大学合作开办了杨柳青年画大专班,与电大西青分校合作成立了年画艺术专业班,建立起了常态教育培养机制。
二是发挥事业单位平台作用,宣传普及传承年画艺术。一方面,充分利用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等文化事业单位,开展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通过发挥这些部门的作用,征集到杨柳青年画古旧画版300多块,绘制工具20多件,挖掘整理年画画样1500多种,编辑出版了《杨柳青木版年画集成》;另一方面,我们充分利用中小学校这一平台,开展年画艺术传承。从2000年起,我们将杨柳青年画艺术纳入西青区地方九年制义务教育教材,让画乡的孩子们从小感受民俗文化的熏陶。此外,我们还通过举办“文化遗产日”等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西青民俗文化的魅力。
三是鼓励传承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创新。在保持非物质文化遗产原真性的基础上需注入时代的活力,在创新中促进其传承。西青区政府为了鼓励年画理论研究和创新,保护年画业知识产权,无偿为杨柳青年画申请了地理保护标志,并通过杨柳青年画业协会为年画作坊设立了专业认可标志。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有效开展,既保护了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年画艺人群体的创作积极性和经济利益,又保护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使杨柳青年画市场实现了规范化运作。(天津市西青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刘 红)
赫哲族伊玛堪:
传承与保护具有很强学术性
伊玛堪是赫哲族的民间口头说唱艺术,浓缩了赫哲族的历史精神与文化精华,被誉为“北部亚洲原始语言艺术的活化石”。2011年,伊玛堪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它的入选标志着伊玛堪已进入国际视野,保护本土文化传统、延续民族文化血脉已经成为世界性课题。
入选“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前,赫哲族人已对伊玛堪音像资料采取抢救性整理,并施行了建立传习基地和培训学校鼓励传承人带徒授艺等传承措施;入选后,积极筹建赫哲族渔猎文化生态保护区,计划对包括伊玛堪在内的赫哲族文化进行综合性保护。但是,伊玛堪的传承与保护是一个崭新课题,而且具有很强的学术性,因此,这项工作必须从传承保护的研究入手,必须以当代理论作为支撑。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工作需要政府文化管理部门、民族文化保护研究者与民族地区群众的通力合作。首先要对伊玛堪文化生态系统进行全面分析,归纳出伊玛堪文化的生态特点,进而对伊玛堪主体系统和环境系统进行考察,探明伊玛堪发生、发展及其内在的规律。
其次,要通过对伊玛堪文化生态的体系危机的分析,找出导致伊玛堪文化生态危机的根源。在工业化、现代化影响日益扩大的今天,生态体系开始发生本质性变化,要着重分析因危机而引发的相关地区人们生活压力和竞争压力的增大,导致传统文化生态的破碎,形成伊玛堪文化生态体系的断裂与落差的情况。
最后,要针对伊玛堪文化生态危机根源,从文化生态学角度提出破解的对策:尽可能保持伊玛堪原有生态适应进程;减少现代行政、市场行为对赫哲族传统人地关系格局及社会组织基础的破坏,重塑民族传统文化生态的社区载体,进一步强化传统文化生态的自适应能力;对赫哲族的传统生计方式进行创意化的软性开发,着力体现传统生活方式及文化传统的新型现代化功能,生发出更有利于民族发展、生态保护和社会和谐的发展模式,推动传统文化生态的有效变迁。(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文学所所长、研究员 丛 坤)
海南岛黎锦:
掌握技艺人数过万
黎锦纺织技艺,是海南岛黎族妇女世代相传的古老染织技艺,已有3000多年历史,被誉为“中国纺织史的活化石”。
随着时代的发展、黎族人民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喜欢传统纺织技艺并掌握这项技艺的人越来越少,黎族青少年已不再普遍穿戴传统服饰,传承了数千年的纺染织绣技艺面临失传的危险。
黎锦纺织技艺2006年被列为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10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首批“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此时,掌握这一技艺的人数已不足1000人,且多为年过七旬的老人。如何将濒临灭绝的黎族传统技艺传承下来?我们采取了一系列传承措施。
一是政府制定保护和传承办法,建立传承人保护培养机制。2012年海南文体厅制定印发了《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传承人保护培养暂行办法》,在白沙、东方、五指山、乐东、保亭等5个市县由代表性传承人收徒授艺,对有兴趣学习该项技艺的妇女进行经常性辅导,并每年举办培训班培养传承人;在三亚、陵水、琼中、昌江等4个少数民族市县也开展相应的传承活动。同时还在全省建立了一批黎锦技艺的传习馆、传习所和传承村。目前全省9个民族市县共有黎锦技艺代表性传承人105人,掌握黎锦技艺的人数超过10000人,为2009年的10倍。
二是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纳入教育范畴。海南省中小学《劳动与技术》课教材中增加了黎锦技艺内容。今年秋季全省小学三至五年级使用的《专题教育读本》及初中《海南历史》随书“阅读卡”都将增加黎锦的内容。学校对黎锦传承工作的积极性也非常高,目前已有几所学校开设黎锦技艺兴趣班。3所职业技术学校开办了黎锦技艺班。学校与传承村、与企业结合建立了3个实训基地,并正在建设黎锦技艺实训研发中心。职业教育不仅使传承人学到技艺,同时提高了他们的文化素质,更有利于技艺的传承发展。
三是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化为文化产品。为推动黎锦技艺的生产性保护,在有效传承核心技艺的前提下,我们借助生产、流通、销售等手段,将黎锦技艺转化为文化产品,促进保护与传承,命名了3家单位为黎锦技艺的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海南锦绣织贝实业有限公司、五指山黎族织锦传习所、保亭新达达黎族织锦编排技术研究室。这3家单位在坚持保护核心技艺的前提下,生产的黎锦产品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黎族妇女也因此增加了家庭收入。(海南省文体厅非物质文化遗产处处长 陈 莹)
桃花坞木刻年画:
把传承保护任务交给高校
2001年,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已经濒临绝境,苏州市工艺美术研究所就剩下两个人,一个雕版,一个印刷,都是将要退休的人。眼看桃花坞木刻年画危在旦夕,苏州市政府果断决定将桃花坞年画的传承保护任务交给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开创了非遗传承与高校相结合的新路子。
对苏州这样一个非遗项目大都集中于工艺美术行业的城市来说,非遗保护与传承尤其刻不容缓,并期待着不断创新方式、拓展渠道。苏州工艺美院作为一所拥有54年工艺美术教育传统的职业院校,扎根吴地,从对吴地桃花坞木刻年画的传承、保护、开发、推广开始,试图探索一条专业院校以非遗的传承保护为抓手,服务文化发展、文化繁荣的创新之路。
第一,服务非遗事业发展,人是首要因素。高校有着天然的人才优势,要保护传承人、培养新传承人,利用师资力量实现项目提升。2001年我院引企入校,主动引入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社,成立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研究所,进行传人培养、技艺研究、新品开发、活动推广。学院长期聘用国家级传承人房志达、省级传承人叶宝芬,每年在三年级学生中挑选品学兼优的学生,组成桃花坞木刻年画研修班,6年来培养了24名新传人。新传承人已经独立完成《二十四孝》等复刻项目,八成以上实现本行业就业。2013年1月,桃花坞木刻年画社组织成立桃花坞木刻年画社友会,现已发展社员94名。
第二,突出文化多样性、创作文化精品,高校利用自身的社会服务特长,积极助推非遗文化产业创新升级。学院在所有学生中开展桃花坞年画主题设计,系统开发文化衫、瓷器等“桃花坞木刻年画”礼品、旅游纪念品,发行桃花坞木版年画邮票。拍摄《阊门桃花坞——口述历史》纪录片、出版《桃花坞与丝绸》主题教学丛书等,以文字、摄影、摄像以及录音等多种保存形式,记录和保存桃花坞年画的传统技法。
第三,举办非遗文化巡展,既能扩大影响,也能更好地看清发展方向,传承到位。2005年桃花坞木刻年画研讨会在南京艺术学院召开,同时揭幕“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高校巡回展:2008年四川美院巡展;2009年天津美院巡展,同年,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精品展在北京国家大剧院展出。我们还以中国工艺美术行业协会设置于我院的中国工艺美术研究院为平台,举办非遗传人培训班;以“世界手工艺理事会(亚太地区分会)”设置于我院的“中国研究创作营”为基地,开展面向世界的手工艺大师创作交流。(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 王建良)
向我学艺 分文不取
新中国建立前,居住在大兴安岭地区的鄂伦春族长期过着狩猎为主、采集和捕鱼为辅的游猎生活。我们民族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其中包括狍皮文化和桦树皮文化:生活中80%的兽肉和皮张来源于狍子,用狍皮制作的被褥和衣着多达几十种;白桦树皮制作成的各种生产用具、家具和器皿,轻便、经久耐用,适合狩猎生活。
我的母亲有一双巧手,各种狍皮、桦皮在她的手中能变成一个个精美的手工艺制品。二十几岁开始,我跟着母亲学手艺。
常言道“看花容易绣花难”,做皮活儿最需要的就是耐心和细致,“熟皮子”要先用刮刀把皮子上的脏东西刮去,然后三四个人转圈抻皮子,让它平整,抻不好皮子就会鼓包影响成品质量;狍筋要搓得像线那样细,用狍筋缝的制品不腐烂还结实。做一件长皮袍子没有半个月是做不成的。
眼看着有狍皮、桦皮技艺的鄂伦春老人一个个离世,绝不能让我们独特的民族技艺失传!所以我一直教儿子学做兽皮、桦皮制品。如今,我的小儿子何国志已经小有名气,他们年轻一代有一套新玩意,建起了手工艺品经销店,还设立了自己的网站,坐在家里就能和世界各地的人做买卖。谁想跟我学狍皮、桦皮技艺,我也都是免费教会为止。黑龙江省有两位女手工艺人慕名来拜师学艺,我分文未取,尽力传授。
在鄂伦春族自治旗首届鄂伦春“民间工艺师”大赛上,看到那么多人参赛,尤其是有许多年轻人参赛,我非常高兴,鄂伦春民族技艺有了传承者。
现在最让我满意的是国家特别重视非遗文化的保护和推广。这几年我去了好多国家和地方,2009年在第十一届亚洲艺术节上,我为参观者现场讲解狍皮制衣、制靴等生活用品的历史文化并展示其制作技艺;2010年参加了全国西部首届非物质文化调演,参加了上海世博会;2011年我们母子赴京参加文化部举办的“我们的节日——百名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迎春展示活动”,同年,赴马耳他参加“中国内蒙古文化周”展示活动。
当地政府不仅大力支持我们到各地展演,还鼓励我们在当地开一些工艺品作坊,并在学校开设鄂伦春文化的课程,让儿童从小了解本地的文化。只要国家和政府支持,同时举办各种有利于非遗传承的活动,让更多的人们了解、参与到非遗产品的制作与推广,因地制宜地进行产业发掘,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就一定能得以延续。(满古梅)
(满古梅:鄂伦春族传统狍皮和桦树皮制作工艺师、省级非遗传承人)
直贡藏香在我这一代枝繁叶茂
藏香源于藏族先民的原始祭祀活动,这项传承了1300多年的古老技艺正在展现新的魅力。
直贡藏香是以直贡噶举派创始人觉巴·吉天颂贡特制的秘方为基础创制的,用料全是纯天然植物香药。
我7岁入寺当活佛,当时直贡藏香制作技艺只有两三名高僧掌握。这几位高僧去世后,我继承了这项古老技艺。
在没有列入非遗项目前,直贡藏香面临着失传的危险。直贡藏香的使用不是很普遍,只在直贡地区流传,范围很小,主要供直贡法王和寺庙高僧使用。之外,当时的制作工具也十分简陋。
我认为,直贡藏香要传承下去,市场化是大势所趋。我今年67岁,用了大半辈子时间从事直贡藏香的制作。为了使这一不可多得的藏香制作技艺传承光大,2007年,我主导成立了西藏直贡文化艺术交流服务有限公司,专门从事直贡噶举派文化的挖掘与弘扬。
2008年,藏香制作技艺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我有幸成为这一技艺的国家级传承人。
直贡藏香得到政府资金的支持,在拉萨市内和墨竹工卡直贡寺分别开办了藏香制作作坊,年产藏香1吨左右,市场供不应求,除了西藏区内,还远销北京、上海、台湾。2010年,西藏藏香制作技艺“直贡藏香”在首届非遗博览会上荣获铜奖,并被列入西藏自治区21个非遗保护重点项目。
多亏了国家的重视和扶持,我们的直贡藏香才有了今天。过去的直贡藏香主要由寺院自给自足,现在走向了市场,过去是直贡法王专用,现在普通老百姓都可以用了。我认为,在国家的支持和保护下,直贡藏香只有世俗化、民间化才会给这项技艺带来更大的传承力量,才会真正发扬光大。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民间也意识到藏香制作技艺传承的重要性,许多人开始学习制作技艺。在我的传授下,目前西藏全区已经有6人掌握了直贡藏香制作,看着老祖宗传下来的这项技艺在我这一代不仅没有失传,而且还将枝繁叶茂,我由衷感到高兴。(阿贡·次仁平措)
(阿贡·次仁平措:国家级非遗直贡藏香制作技艺传承人、西藏直贡噶举派活佛)
(本版发言由本报记者魏月蘅、王晓樱、陈建强、高平、苏雁、尕玛多吉,本报特约记者朱伟华,光明网记者朱斌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