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FP
第六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近日揭晓,作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的重要内容,这次评奖是对近年来高校社科研究优秀成果的一次全面检阅。从评奖过程和获奖优秀成果来看,我国在检阅高校社科研究成果上有了一些新的变化。
从评奖过程来看,本次评奖一是突出了以质量和贡献为主的评价导向,确立质量第一的评价导向,严格坚持政治标准与学术标准的统一,更加注重研究成果的学术原创性和实际应用价值。明确分类评价标准,学术性研究成果以引领学术发展的实质性贡献为取向;对策性研究成果以解决实际问题,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为重点;普及性研究成果以提升国民素质、引领社会发展为标准。
二是突出评审工作的组织创新。申报对象范围从以往只面向本科院校扩大到所有普通高等学校,体现了机会均等。确保评审质量,按照二级学科分组和遴选评审专家。控制每个学科的评审数量,保证专家有较充分的时间评阅申报材料。单独通讯评审少数民族语言及非英语的外语类成果。采取独立评审和通讯评审、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坚持定性为先、定量为辅的原则,体现了科学性和可操作性,避免评审专家主观评判。
三是突出评奖过程的透明公正,排除非学术因素干扰。评奖工作始终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申报、评审、公示、异议处理等环环相扣,评审过程中严格执行同行评审制度、专家回避制度、保密制度、公示制度和申诉制度。通过此次评奖,维护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扎扎实实做学问的风气,起到加强学术规范、维护学术道德的作用。
另外,本次评奖共有获奖成果830项,其中一等奖45项,二等奖250项,三等奖518项,普及奖17项。从获奖成果本身看,著作536项,论文229项,研究报告48项,普及读物17项,其中,研究报告奖和普及成果奖受到极大关注,从中也可以看出我国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一些导向。
研究报告奖中一大批研究成果得到国家领导人的批示和国家决策部门的重视与采纳,直接服务于党和政府决策。如胡鞍钢教授的《国家“十二五”规划总体思路与目标研究》研究报告,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十一五”的发展情况提供参考和依据,为国家发改委编制“十二五”规划提供政策咨询。郑功成教授的《中国社会保障改革与发展战略:理念、目标与行动方案》研究报告,是对我国社保发展战略的全景式规划与顶层设计,核心主张在近几年的重大社保政策中得到了体现。
从第五届评比开始增设的成果普及奖是为了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广普及哲学社会科学最新理论创新成果,提高公民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养。此次成果普及奖评出的十余种普及读物,如洪远朋教授的《通俗资本论》,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和现实生活中的案例,准确而系统地再现了《资本论》的核心思想和理论脉络,已经多次重印。叶朗教授的《中国文化读本》,是一本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的“活”的读本。被翻译成英、法、德、西班牙、俄、日、韩多种文字出版发行,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积极影响。
从获奖的优秀成果中还可以看出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质量和水平的要求。
首先,基础理论研究要对创新思想理论、传承先进文明、推动学科建设起到重要作用。这次获奖作品中涌现了一大批学养厚重、质量上乘的精品力作,如厉以宁先生的《工业化和制度调整——西欧经济史研究》,对资本主义制度从刚性机制向弹性机制的转换进行了科学解释,为研究和探索资本主义制度演变规律奠定了基础。陶德麟先生的《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两个问题的理解》,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可能性问题和检验成功与否的标准问题做出了系统阐述。更堆培杰教授的《西藏古乐谱研究》,潜心藏族古代音乐和藏传佛教宗教音乐研究,让千年古乐旧调重弹。
其次,应用对策研究成果要立足中国国情,以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提炼经验、创新理论,要体现出高校学者植根实践沃土、密切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如赵秉志教授的《和谐社会构建与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贯彻》,以刑事法治建设的进步为研究对象,找到了将和谐社会与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统一起来的契合点。庞丽娟教授的《中国学前教育立法:思考与进程》,以我国学前教育的立法依据、基础、基本理念、立法框架与重点为研究方向,直接推动了学前教育立法工作日程。(嘉 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