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张充和诗文集》展现“民国才女”文学造诣
本报讯(记者丁杨)在旅美艺术家张充和去世一周年之际,艺术史学者白谦慎选编的《张充和诗文集》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日前,“彩云明月驻荷珠:我读《张充和诗文集》”讲座在北京三联韬奋书店举行,白谦慎在活动现场回忆了他和张充和交往的片段,以及遵这位文化前辈之嘱编选其诗文作品的过程,还与读者分享了对张充和诗文的赏析心得......
-
〓 伏俊琏:读《说文解字音证》
《说文解字》是中国文化史上的巨著。魏晋以后,《说文》成了中国读书人的必读书。尤其宋代以后,更受学者重视。清代学者屡次提及要增加“经书”,由“十三经”增到“十七经”或“二十一经”。而在新列入的经书中,《说文》是各家共同的提名。传统的《说文》研究以清代最为兴盛,其中杰出的代表是所谓《说文》四大家: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桂馥......
-
〓 榜书热评:周小平的书和我们这个时代
经历了很长时间的舆论交锋、观点碰撞之后,一篇名为《请不要辜负这个时代》的博客文章,从广泛的社会话题中有针对性地、坦诚地表达了一个80后青年的思考结果。这篇文章和作者随后发表的一系列观点文字在社会上引起不小的波动,甚至产生了巨大争议。现在这些文字已经付梓成书,里面的内容也许会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再度引发各种争论。因为......
-
〓 2012中华读书报年度图书之10佳
这里是由本报编辑部评选的年度十佳图书。选书的范围:2011年12月至2012年11月,在内地首次公开出版发行的图书。评选标准一如往年,着重考量如下因素:人文性,思想性,独创性,品质,趣味。学界和读者口碑亦曾参考。点评文字均由本报编辑部撰写。 1.《2666》 [智利]罗贝托·波拉尼奥著,赵德明译,上......
-
〓 存人存史,新意迭出
《唐宋词举要》,彭玉平著,商务印书馆2014年10月版第一版,69.00元《唐宋词举要》最值得称道的地方,是在解读方面。彭教授治词服膺王国维,其选词亦准王氏“境界”说,但是在具体的作家作品的解读之中,则不为王氏的个别言论所限,既能博采众说折衷裁断,又能独出机杼新意迭出。彭玉平教授的《唐宋词举要》是近年来国内出版的一部很......
-
〓 严复:把西方的学说引进中国——《严复先生翻译名著丛刊》再次出版
《严复先生翻译名著丛刊》 严 复 译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严复先生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启蒙思想家、翻译家,在中国近代乃至现代历史上都有很大的影响,是他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论思想引进中国,对当时的中国起到了巨大的思想启蒙作用。 严复先生出生在晚晴时期,是一位典型的中国知识分子,他对时代具有强烈的使命感,以......
-
〓 顾农:《鲁迅像传》中的新意
鲁迅先生的传记先后出过多种,但仍然有必要撰写新的传记——对于伟大历史人物的认识总是多角度而且与时俱进的。 鲁迅先生的照片,人们看到过不少,也曾出版过多种图片集,但仍有必要出版新的集子,这是因为先前所出者大抵只包括最为经典或曰标准的那若干张,远不齐全,更成问题的是往往并不完全尊重原照片的本来面貌,喜欢擦掉后......
-
〓 “磨”好一部大书:《严复全集》编辑手记
做一本好书,是每一个图书编辑梦寐以求的事;如何做出一本好书,各人有各人的高招。我只有一个笨办法:套用“好事多磨”这句话,那就是“好书多磨”。在策划编辑《严复全集》期间,为了“磨”好这套书,福建教育出版社十几位领导、编辑前后用了近六年的时间陪同作者进行细致的打磨、雕琢。时间花了不少,精力投入很多,过程也十分曲折,......
-
〓 一面端正的镜子——读《悲鸿生命:徐悲鸿的生前死后》
傅宁军以报告文学作家的勇气与见识,选择徐悲鸿这位艺术大师作为描述对象。他不光遍访徐悲鸿的知情者,而且切实地沿着徐悲鸿一生走过的地方寻踪觅迹再走一遍。通过采访、挖掘、考证、辨伪、辨析,最终捧出了长篇报告文学《悲鸿生命:徐悲鸿的生前死后》,告诉读者一个真实的徐悲鸿。 现在是图像时代,电子媒体无所不在,传统的视......
-
〓 《王世襄集》出版奇人远去绝学传
文三雕梅花喜鹊纹象牙蒙心(选自《说葫芦》)文三雕梅花纹染绿象牙蒙心(选自《说葫芦》)太极图(选自《明代鸽经 清宫鸽谱》)黄花梨梅花式凳(选自《明式家具研究》)黄花梨五足带台座香几(选自《明式家具研究》) “老友王世襄于去冬故去,他的绝学奇才,不应随他而去。”王世襄2009年去世后,画家黄苗子曾发出这样的感慨。 ......
-
〓 还原历史本来面目——读来新夏先生《北洋军阀史》
厚厚两大本《北洋军阀史》(东方出版中心出版)摆在我案头的时候,我禁不住在想,是怎样一种信念支撑一位老人从青年到壮年,从中年到暮年,穷其毕生精力,来研究一段不受人关注的历史?如今,来新夏先生(1923—2014)已作古,我也只能从先生的序言《我和北洋军阀史研究(代序)》一文中窥得一丝踪迹。人生就是这么奇妙:只需一眼,就认......
-
〓 新书架:郑嘉励著《考古的另一面》
《考古的另一面》,郑嘉励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作为考古人,作者对一器一物的接触自然更为贴近,从一块墓志一块石碑中得到的感悟也更为跳跃,写成短文,见之报端,再结集出版,确实让读者见识了考古的另一面。...
-
〓 《日本汉文史籍丛刊》在京举行出版座谈会
本报讯 《日本汉文史籍丛刊》出版座谈会1月9日在北京大学举行。《丛刊》主编之一、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周斌在发言中指出,历史上以及在今天,周边国家了解中国很深入,研究中国很全面,而中国了解和研究周边国家却很不足。“首先的一个问题就是基本资料不足,《丛刊》正是为了改变这一状况而编辑出版的。”他说。《丛刊》是国内......
-
〓 《唐风流韵》专业视角解读唐代古装造型
本报讯近日,著名化装艺术家杨树云携新作《唐风流韵》(东方出版社)对话著名特效化装师刘秉魁、著名舞蹈家张雁,一同畅谈唐代妆容背后的文化真谛和精髓。该书是国内第一本以专业视角解读唐代古装造型的通俗读物,揭开唐代古装剧经典造型背后的秘密,以近百幅珍藏的照片,直观呈现唐代特有的时代之美。(江宇硕)...
-
〓 集部视野——《集部视野下的辞章谱系与诗学形态》一书后记
中国文学史学科的建立,最初都借用了外来的观念、术语。此后,这些外来观念、术语逐渐反客为主,运用它们来描述中国文学进程、判定作品意义的做法逐渐成为主流,甚至一度成为近乎唯一通行的方法。中国文学研究中“中国文学传统”的迷失,正是这个学术走势的反映。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术界开始反省上述流行方法,普遍感到有必要将“......
-
〓 新书推荐:林海音著《两地》
《两地》林海音著2016年6月,30.00元本书是《城南旧事》作者、作家林海音早期也是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写她自小成长的心灵故乡北京和实质故乡台湾——这是她一生最喜欢的两个地方。早年住在北京时,她常常遥想海岛故乡的人和事,战后回到台湾,又怀念北京的一切。北京栽培了林海音,台湾则成就了林海音。她以一枝充满感情的笔,写下了她......
-
〓 他们在思想改造运动中——访《故国人民有所思》作者陈徒手
《故国人民有所思》,陈徒手著,三联书店2013年5月第一版,32.00元 提要: 继多年前《人有病,天知否》轰动书界之后,陈徒手积12年之功,于近日在三联书店推出《故国人民有所思》。该书根据大量原始档案,还原了上世纪50年代初至60年代中11位有代表性的、全国一流知识分子在思想改造运动中的生存处境。这11位......
-
〓 《剑桥中国哲学导论》:写给现代人看的中国哲学
《剑桥中国哲学导论》,[新加坡]赖蕴慧著,刘梁剑译,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3年3月第一版,35.00元 自胡适先生写《中国哲学史大纲》以来,有关中国哲学的导论或教材便层出不穷。其中影响力较大和广受好评的有:钟泰的《中国哲学史》、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以及《中国哲学简史》、任继愈的《中国哲学史》、牟宗三的《中国哲学......
-
〓 储福金与围棋小说
围棋者,天道也;小说者,人道也。一主格物,一主辨人,于其所长,皆可谓穷形尽相。研围棋益深必以皈悟天理为要,治小说益精则非得透悉人伦世情。储福金君,小说家里围棋最佳,弈者内小说第一。二十年前识荆,我对他就有此概念,然而很长时间中,于这两点却只有单独和分别的认识——我是他小说的读者,也曾在纹枰上向他请益,可是却没有......
-
〓 《竺可桢与陈寅恪》:再现大家交往细节
本报讯 竺可桢与陈寅恪是大学同班同学?陈寅恪对华罗庚不满?陈寅恪与竺可桢都认为1962年的天象“五星连珠”与时局女主崛起有关联?漓江出版社最近出版的《竺可桢与陈寅恪》一书,呈现了这位科学巨擘与史学大师交往中许多不为人知的细节。 估计很多人都不会想到,竺可桢与陈寅恪同为复旦学子,且曾是同桌。作者张荣明教授以......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