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周作人俞平伯通信中的学术公案——读《周作人俞平伯往来通信集》
《周作人俞平伯往来通信集》,周作人、俞平伯著,孙玉蓉编注,上海译文出版社2013年1月第一版,58.00元 由俞平伯研究专家孙玉蓉编注的《周作人俞平伯往来通信集》已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书中收二人书信391通,历时四十余载,内容丰富,掌故繁多,且装帧精美,彩色图版尤其喜人。现代文学史上有些不常被提起,却意味深远的......
-
〓 《书林清欢》:京派之风今犹在
《书林清欢》,唐元明著,福建教育出版社2017年7月出版,35.00元读这一本随笔集,看出作者对民国遗风的呼应。这大概也可窥见他的文学与学术之梦,在远去的韶光里,有爱意于斯,以此抵抗日益粗鄙的文风,也有生命中不能缺少的快慰。《书林清欢》为唐元明先生的精心之作,除了读书偶得,还有诸多记人记事之文。出版之前,得以先睹为快,......
-
〓 新书架之《礼乐文明与中国文化精神:彭林教授东南大学讲演录》
彭林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本书为学者彭林根据自己的系列讲座编写而成。全书分“学理”“要则”“常礼”三个部分,阐述了作为中华文明核心的“礼”的精深内涵和现实意义。作者将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文化理解融入学术研究之中,既有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解读,又有对现实生活的观照和针砭,深入浅出,情文并茂,能给人以多方面的启迪。...
-
〓 孙郁《鲁迅遗风录》另辟鲁研蹊径
本报讯(记者丁杨)对于鲁迅其人、鲁迅精神的解读,从他八十年前逝世至今始终不曾停止。“在历史人物描述方面,恐怕没有谁像鲁迅那样给人如此复杂的感觉。”这是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院长、原北京鲁迅博物馆馆长孙郁在其新书《鲁迅遗风录》(汉唐阳光策划,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后记”中的一句话。日前在北京鲁迅博物馆举行的《鲁迅遗风录》......
-
〓 用地图绘就中国历史——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历史地图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历史地图集》 国家地图集编纂委员会 编纂 中国地图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历经三十余年的努力,201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历史地图集》(以下简称《国家历史地图集》)第一册终于面世了。第二、三两册的编稿和设计也基本完成,只待清绘制印。但此书半数以上的编委已经去世,其中包括硕果仅存的编委副......
-
〓 《增订中国史学史资料编年》:纵横三千年的中国史学史资料体系
《增订中国史学史资料编年》,杨翼骧编著,乔治忠、朱洪斌订补,商务印书馆2013年10月版 上个世纪八十、九十年代,在中国史学史学科发展的重要阶段,史学史专家杨翼骧先生倾毕生精力纂辑的三卷册《中国史学史资料编年》如期而至,第一册(先秦至隋唐五代)、第二册(宋、辽、金)、第三册(元、明)分别由南开大学出版社出版于19......
-
〓 只求学术不追闻达——记“三联·哈佛燕京学术丛书”出版20年
季羡林致董秀玉的信函 资料图片三联·哈佛燕京学术丛书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 “三联·哈佛燕京学术丛书”是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与哈佛燕京学社共同策划,以出版国内人文、社科学者原创新著为主的学术丛书。从1994年出版第一辑以来,基本每年一辑,每辑6至8种新书。迄今,已经推出了15辑,共计百种之多。其中许多......
-
〓 《四时佳兴》:展现汪曾祺的艺术修养
“四时佳兴”是汪曾祺先生未竟专栏之题目,取意“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百花文艺出版社值汪曾祺逝世20周年之际,重新精修、编排,首次全貌正式出版该书画集,并由汪曾祺研究专家苏北辑选汪氏美文中代表性的艺谈文论、人生感悟配入。文与画内容相连,从两方面展现汪曾祺的艺术修养,在领略文章字节韵律之美以及画作笔墨色彩之美的......
-
〓 当前社会文学生活调研成果出版
本报济南6月4日电 (记者肖家鑫)国内第一部有关“文学生活”调查的报告和研究论集《当前社会“文学生活”调查研究》日前发布。本书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当前社会‘文学生活’调查研究”成果的最终呈现,标志着文学研究出现新的生长点。该项目由山东大学文科一级教授、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温儒敏担任首席专家。研究的重点是“文学生活”......
-
〓 《宁海丛书》问世
本报北京12月18日电(记者吴娜)存百代之文献,绘千秋之蓝图,《宁海丛书》18日在京首发。该书是浙东名县——宁海历史上第一部全面收录乡贤著作的大型文献丛书。该书的编纂出版,抢救了大量濒临消亡的珍贵文献,为学术研究提供了第一手资料。《宁海丛书》分宋元卷、明清卷、民国卷三辑,各辑大致依经、史、子、集为序编排,各书则以时代先......
-
〓 历代僧诗的菁华——为《僧诗三百首》序言
《僧诗三百首》 杨镰 蔡琨 主编 广陵书社僧诗,即中国历代佛教僧人写作的诗篇。两千多年前,佛教萌生于古印度。汉武帝时期张骞通西域前后,佛教文明北行,越过荒原峻岭,传播于西域,构成西域三十六国的文化地基。东西汉之际,历经“丝绸之路”,佛教文明沿河西走廊传入华夏各区域:中原、东北、西北、东南沿海……佛教文明融入中华文明,历......
-
〓 《谈艺录》的启示——钱钟书先生的学术品格
1.在我的印象中,自《管锥编》问世以来,钱钟书其人其作就成了个显示博雅度的话题。学文的凑在一起,不知不觉就会谈起钱钟书,谈《管锥编》,谈《谈艺录》(倒很少见人提《旧文四篇》,也许因为它只是“四篇”而已),高见纷陈,崇敬之情更是形于言表。一部专门性很强的学术著作能如此深入人心,当然令人欣慰。然而听到各层年纪的同志们放谈钱......
-
〓 是强盗,还是大师——浅议《百年敦煌》
在海内外即将纪念藏经洞发现一百周年及敦煌学创立一个世纪 时,有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那就是敦煌学史研究上,三个重要 人物:王道士、斯坦因、伯希和否定与肯定的争议。这就如同溯 源江河时难以漠视那些最初的涓流一样。《百年敦煌》的作者雒青之,以一种激情式的文笔,向世人 展现了敦煌学领域内大师级人物斯坦因、伯希和的学习、生活 与......
-
〓 国内目前最完备的徐悲鸿传记《悲鸿生命》问世
本报讯(记者舒晋瑜)“作家和亲人眼中的徐悲鸿——《悲鸿生命——徐悲鸿的生前死后》读者见面会”近日在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召开。徐悲鸿夫人廖静文认为该书“实事求是地记载了徐悲鸿一生的大事,文字也很简练有美感。其中对许多老人的采访尤为可贵”。 《悲鸿生命——徐悲鸿的生前死后》以细腻悠扬的笔触、翔实丰厚的史料再现......
-
〓 诠释《周易》的新话语:读《周易随笔》
《周易》是中国文化和哲学的源头,它不仅蕴含了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传统理念,而且在人格精神、伦理道德、政治思想以及哲学思维方式上,都以原创的形式,确立为一种人文的典范。历史上对《周易》的注释,诠释性的著作,可谓汗牛充栋。20世纪以来,《周易》研究持续升温,易学著作蔚为大观。其中以“随笔”的形式,来抒写自......
-
〓 最初一念之本心——读屠岸、金波儿童诗集《诗流双汇集》
图为《诗流双汇集》封面及插图。92岁的屠岸先生和80高龄的金波先生,一位是中国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获得者;一位是荣获过中国儿童文学所有大奖的、我国当代儿童文学领路人。他们携手创作的儿童诗集《诗流双汇集》,给2015年的初夏带来了一抹新绿,给孩子们带来了新的欢喜。“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明·李贽《童心说......
-
〓 首套引进台湾高中国学教材《中华文化基础教材》亮相秋季学期
2013年秋季新学期开始,随着中华书局改编后的《中华文化基础教材》的正式面世,北京市第四中学、河北衡水中学、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中学、湖北武汉市第四中学、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复旦大学附属中学等学校将在全国率先使用该教材,将教材纳入选修或校本必修课程。在台湾地区,约有48%的学校,5.3万名学生正在使用中华传统文化......
-
〓 重新言说中国文学思想——评王齐洲教授《中国古代文学观念发生史》
王齐洲教授的《中国古代文学观念发生史》(以下简称《发生史》)作为2013年度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的一种,最近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这是一部自觉走出20世纪的学术范式,重新发掘和言说中国思想,以期推动中国文学思想史研究,并以此带动中国特色思想文化研究的专著,具有颇强的示范效应和辐射功能。 任何思想都产......
-
〓 站在传统与数字化十字路口的出版业——读《数字化时代的出版学》
说起传统出版和数字出版,人们难免会有这样的刻板印象:在传统出版的世界里,书店里偌大的书架上摆放着琳琅满目的纸质图书,人们从街边报刊亭购买报纸杂志,书案旁编辑们在埋头审校纸质的书稿;而在数字出版的世界里,读者在网上阅读小说,从电商平台上购买电子书,儿童读物变成了平板电脑上会动、会说话的童话故事。这是截然不同的两种......
-
〓 读《陈独秀全传》
《陈独秀全传》 这是一部陈独秀研究的集大成之作。作者毕三十年之功,呕心沥血,利用迄今最全最真的第一手原始档案,承扬前人研究成果,详细梳理陈独秀跌宕起伏的一生,全面展现了陈独秀的历史真相,回答了人们关于陈独秀的种种问题和疑惑,也为中共党史研究提供了新的观点和视角。 全书充分运用大量第一手资料,详尽梳理了陈独秀......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