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月明直见嵩山雪——唐·孟郊《洛桥晚望》诗赏析
天津桥下冰初结,洛阳陌上人行绝。榆柳萧疏楼阁闲,月明直见嵩山雪。这首七言古体绝句,是中唐著名诗人孟郊的杰作。诗题中的“洛桥”,即首句中的“天津桥”,是隋唐时期的一座名桥,在洛阳,横跨洛水。“陌”,街道。“嵩山”,即“中岳”,为中国名山“五岳”之一。诗写冬日夜晚登洛桥所见之景。诗人驻足桥上,也引领读者跟着他伫立在桥上,视......
-
〓 张书岩:输入法不能代替汉字书写
我们常用“汗牛充栋”来形容体量庞大、一般人不容易获得的古籍;现在,连《四库全书》都有了电子版本,查阅起来非常方便,而且对于保存、更新非常有利。可见,信息化时代的文字记录方式对于汉字文化的传承,是利大于弊。 由于长期使用电脑,许多人只能大致记住汉字的形状,却无法正确书写汉字的具体部首和结构。因此,在享受数字......
-
〓 文化评析:“沪语文艺”背后的方言魅力
方言不仅是语言,还是中华文明的土壤;发掘方言的语言资源软实力,可以大大增强中华文化的魅力。 日前,两件有关“沪语文艺”的事情引起了公众广泛关注—— “文”是文学:上海作家金宇澄用沪语写作的《繁花》不但成为年度最上榜长篇小说,而且引起了“方言如何入小说”的热议。《繁花》用沪语读,味道甚浓,与其营造的上......
-
〓 文化评析:走红的余秀华能否让诗歌火起来
近期,一位叫余秀华的诗人,因为《诗刊》微信公众号的推荐在自媒体上走红,并迅速延伸到了公共媒体,一夜之间,网上出现了铺天盖地的诗歌爱好者。有关余秀华的话题,已经跃出了诗歌这一场域,发酵成一个公共事件。 但是,众多媒体在热烈评价余秀华的时候,给她戴上的桂冠却并不是“诗人”,而是“农民诗人”,甚至不顾社会伦理规......
-
〓 风追司马
对于韩城,我是心仪有加的,虽然那地方我已不是一次两次地去过了。时在甲午年初秋,应朋友之邀,我又去了韩城。北上韩城正逢雨,好雨如斯。我们的车子迎着风,也像风一样地奔跑着,虽然是一路上坡。在我们上到上不去的高处的时候,这个古时被称作少梁的城市就到了。这是个县级市,级别不高,地方不大,人口也不多,但却是中国的历史文化名城。这......
-
〓 图说中国画马史
马,在中国古代一直是民族生命力的代表和强盛富有的象征。龙马精神,则是中国人所崇尚的一种精神。我国画马史上名家辈出,他们或注意实际观察,将马的种种形态精确地描绘出来;或不满足于形似,力求画出马的精神,以达到以马抒怀、以马寄情的目的。无论重写实还是通过画马来画人,古代画家都达到了极高的水平,使画马这门艺术表现出真正的中国气......
-
〓 光明论坛·温故:修己以安百姓
中央办公厅《秘书工作》杂志一期曾以《办公厅工作要做到“五个坚持”》为题,摘发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同中央办公厅各单位班子成员和干部职工代表座谈时的讲话,讲话指出:“中国传统文化历来把自律看作做人、做事、做官的基础和根本。《论语》中就说,要‘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古人所推崇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是第一......
-
〓 品智生活·汉字⑨:“熬”之况味
熬,从火,敖声。“敖”有“抬高”的意思,与“火”联起来表示“隔空加热”,原指烹调工序,引申到人文领域,有“艰苦修行、持久忍耐、终成正果”的意思,所谓“多年的媳妇熬成婆”。人们在劝解受过挫折、心情处于低谷的人时,常常会说,慢慢熬吧,总会有出头的日子。“慢慢”是过程,说多长就有多长;出头之日是结果,在这里还只是预期......
-
〓 绝代词人纳兰性德
长久以来我对词的认识总喜欢停留在某个时期 (宋朝)或者某个词人(李煜)的阅读当中,而对他们以外的作品却知之甚少,纳兰性德就是在这个时候涌进了我的视阈。那是在大学读书的某个春日,我独自一人倘徉在校园宽松的草坪上阅读梁羽生的《七剑下天山》。突然为书中的某首词所刺痛,良久不能自拔。从此记住了那首《沁园春》的悼亡词和它的作者纳......
-
〓 稻花香里说丰年——宋·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词赏析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南宋孝宗淳熙八年(1181)至光宗绍熙三年(1192),词人罢官闲居信州上饶(今属江西)凡10年,时当42—52岁。这首小词即作于此期间。“黄沙”即黄沙岭,在上饶西。“明月别枝惊鹊”,苏轼诗曰:“月明惊鹊......
-
〓 大学之道
内容提要:大学之道讲大人生的经营和管理。经营的目标是至善,管理的范围有三:一、独立世界的生命;二、血缘关系的生命;三、公共空间的生命。对于生命的经营和管理,离不开个人的修身。修身,是在独立世界的生命中每个人应有的严肃,此乃人的心性。在这个意义上来说,人人需要担当起这样的心性,也就是明明德。在明明德之后的亲民,使我们从独......
-
〓 赵丽宏:汉水映诗魂
此刻,身在万顷碧波之中。周围,是滔滔无边的流水,远方,城墙、楼房和逶迤的青山似乎正在水面浮动,仰望,是浩瀚的白云蓝天,一群鹭鸟正从云间飞过……我在襄阳,我在游泳。汉江展开宽广的怀抱,把我托举在她雄浑而清凉的波涛之上。在江河里游泳,还是遥远的青年时代的事情。这次到襄阳,我惊喜地发现,流经这个千年古城的汉江,如一条浅绿色的......
-
〓 太阳的孩子——棉花
清代御制棉花图,其配诗曰:本从外域入中原,圣赋金声实探源。雨足清明方佈种,功资耕织燠黎元。 “五月棉花秀,八月棉花干,花开天下暖,花落天下寒。”这是古人赞美棉花的诗句。千百年来,人们能安度严冬,少不了棉花的功劳。因此在国外,棉花的外号叫“太阳的孩子”。 棉花,大部分为野生种,只有4个是栽培种,即:亚洲棉、非......
-
〓 羊年话羊赏“羊票”
2015年是我国农历的乙未年,即羊年,1月5日中国邮政发行《乙未年》特种邮票,全套1枚。图案为正面站立滚瓜溜圆的一只五彩缤纷的肥绵羊。羊角以缠枝花草纹样为装饰,象征福气延绵不绝,长长久久;羊身上的四时花卉寓意四季平安、富贵有余。这是我国发行第三轮生肖邮票的第十二套;第一轮生肖邮票的“羊票”是1991年1月5日的《辛未年......
-
〓 墨子叹染丝
国学子墨子言见染丝者而叹曰:“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五入必而已则为五色矣。故染不可不慎也!”非独染丝然也,国亦有染。……非独国有染也,士亦有染。……《诗》曰“必择所堪,必谨所堪”者,此之谓也。——出自《国学宝典》之“子部·诸子”《墨子·所染》墨子墨子,姓墨名翟,是春秋末期杰出的思想家、教育家,墨家......
-
〓 祥夫谈屑:且说陈老莲
陈洪绶绘《品茶图》(局部) 说来也怪,中国古代的那么多画家里,我独喜陈老莲(明末清初书画家陈洪绶,号老莲——编者注)。 有一次避雨,躲进路边小书店,想不到却买到了一本《陈洪绶集》。这本书薄薄的,里边诗占了三分之二,文章占三分之一。想看看是否有画论,却没有。其实也不必有,陈老莲的画论都一笔笔写在他的画里。我以......
-
〓 王小谟:一路追求回忆大学,寄语青年
王小谟 大学生活是我记忆中最美好的岁月,一辈子也忘不了。我上大学的经历,也有些小故事。 十二三岁时,我家住北京市西城区的一个大杂院里。京剧是当时的“流行音乐”,我特别喜欢,高中时就成了学校京剧团的骨干。没钱进戏院,我就从收音机里听电波里流出来的“咿……呀……呀”的节韵。那时,我特别想有台自己的收音机,但家里......
-
〓 世说心语:还是喜欢传统的拜年
拜年喽!——多么熟悉、温馨、悦耳、响亮的声音,它储藏在每个华夏儿女的心里,年年都是最温暖最动听的祝福。拜年是春节重要的礼节和内容。正月初一清晨,天空刚刚放亮,拜年“大军”便身着新衣,欢快地从各家各户涌出。一声声“拜年喽”此起彼伏,回响在几乎每条街道,每座村庄,每个小巷。“恭喜发财”“身体安康”“新年快乐”“万事如意”“......
-
〓 欧阳通苦学父书
唐欧阳通,询之子。善书,瘦怯于父。尝自矜能书,必以象牙、犀角为笔管,狸毛为心,覆秋兔毫,松烟为墨,末以麝香,纸必须坚紧薄白滑者乃书之,盖自重其书。薛纯■亦效欧草,伤于肥钝,亦通之亚也。——摘自“国学宝典”/唐·张怀瓘《书断列传》卷三欧阳通,字师通。是欧阳询的第四个儿子,在他很小的时候,父亲就死了,母亲徐氏教导他一定要学......
-
〓 一代红楼千年梦——品味红楼哲学
红楼梦自问世以来,从没遇到过像现在这样旺的人气,现实中研究红楼的人何止千千万万,各种学说纷纭复杂,但这并不妨碍研究红楼的人前仆后继。红楼梦究竟何处吸引人,曹雪芹到底有什么魅力,他到底要通过红楼表达一种什么样的人生态度,一种怎样的思想确实值得深入探讨。我们要研读一部作品并不是要去研究它的每一个字,也不是研究它的每一段文字......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