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那棵月桂树斫不斫
雍正十二月令圆明园行乐图·八月赏月 郎世宁/作诗人们常常认为嫦娥身处月宫,难以排遣冷清寂寥。其实在中国神话传说中,月亮也是一个热闹的世界,那里除嫦娥之外,还有月兔、蟾蜍、桂树,以及伐桂的吴刚。月中有桂树最早的记载见于晋代虞喜的《安天论》:“俗传月中仙人桂树。今视其初生,见仙人之足;渐已成形,桂树后生焉。”这话的意思是:......
-
〓 原味的春节
古代的春节为立春之节,早在远古时期,便传承着以立春日前后为时间坐标,以春耕为主题的农事节庆活动。立春是二十四节气的首节,在传统社会里立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春天对于中国先民来说是充满生机与希望的时节,所以在这一天要举行一系列的节庆活动。 汉唐时期是由立春节庆向现代春节大年节转化的过渡时期,它表现为两个演......
-
〓 文化评析:越剧诠释美美与共
和而不同、求同存异,越剧用独特的中国手法,诠释梁祝、诠释爱情、诠释真善美。戏台上的梦走进现实,走进生活,与人们心中的梦相通。江南忆,最忆是杭州。杭州忆,最忆是越剧。9月5日晚,在杭州西湖举办的G20峰会文艺晚会上,越剧以地方戏曲小家碧玉的身姿诠释了中国传统艺术的大雅之美,征服了无数观众。在晚会第三篇章《美丽的爱情传说》......
-
〓 一位值得纪念的学者——全椒丘良任先生学述
一个人能不能称为学者,不在于有多大的学问,写过多少书,有多大的名气。学者是禀赋特殊气质的人,沉潜专注,孜孜不倦,以求知问学为人生目标,以读书写作为至上快乐。这样的人,就是学者。我认识的学者很多,但能称得上是真正的学者的并不多。在这不多的人中,丘良任先生是最值得尊敬的一位。 丘良任先生1912年出生于吴敬梓的故乡安徽全椒......
-
〓 刀与纸间流淌的诗意——谈谈蔚县剪纸
▼王老赏剪纸作品:京剧《逍遥津》中的伏皇后▲王老赏剪纸作品:京剧《斩黄袍》中的赵匡胤▲王老赏剪纸作品:京剧《烈火旗》中的双阳公主河北蔚县剪纸不同于其他地方的剪纸。它不是用剪刀剪出来的,而是用刻刀刻出来的,也不独独是大红色,而是五颜六色、绮丽多彩。 “天下十三省,能不过蔚州人”。说的是蔚县人可以空着两手去闯天下,凭......
-
〓 落雪时节:雪落崆峒
落雪了,崆峒。遥望混沌天宇,微尘一样的雪,像是一些时光的碎屑从苍茫中飘下。我仰首,眼睛里闪亮着晶莹的凉,目光像一列时光的列车,穿越雪花纷扬的隧道,抵达太虚,抵达遥远的亘古的世纪……那是一个冰雪茫茫的世界。天地一色,空空洞洞,苍天失缺,星辰混乱,女神飞舞而过,采五色石补天之缺,九九八十一天,女神炼石高高垒砌,直达天穹之极......
-
〓 演艺聚焦:走出历史剧创作的误区
京剧《曹操与杨修》 中国民族戏曲继承了世世代代积累保留下来的大量剧目,其中以历史故事戏数量最多,几乎涵括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所有的历史、神话、传说、轶事,庞杂纷繁、林林总总,纵贯横连、蔚为大观。戏曲历史故事戏具有历史的连贯性和内容的系统性,从封神故事戏开始,列国、两汉、三国、隋唐、薛家将、西游、残唐五代、杨家将、说岳......
-
〓 气象学说马事
2014年是马年。马是一种吉祥动物,与人类的关系十分密切。汉字中以马为偏旁的有300以上,有关马的成语也有好几十之多。追溯马的祖先,可以到达5000万年以前,堪称“老马”。不过,那时的始祖马个儿矮小,其貌不扬。大小只同狐狸差不多,而且脖子短,没有威风的鬃毛。它们生活在温暖的森林之中,吃些鲜嫩枝叶。后来气候开始变冷,森林......
-
〓 网络用语也要追求真善美
CFP 生活中,大多数人希望用优美的格调和语汇表达真实的事项。这种意象延伸到网络空间,也要求网民真实美好地表达价值取向和心理趋向。网络用语蕴含着网民要表达的基本信息和内心视像,“人品”与“文品”同鉴,“人风”与“文风”共存,“人格”与“文格”互映。就社会效应看,不同的网络用语,朴素也好,艳丽也罢,只要能够表达真善......
-
〓 亮宝:“大顺三年”铜镜与张献忠
申林/摄 2012年,在整理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馆藏铜镜的过程中,笔者对其中的两面晚期铜镜产生了兴趣。这两面铜镜形制相同,均为印章式钮,镜背纹饰分为内外两区,素卷缘;大小接近,内区纹饰都为首尾相接、尾部卷曲的双龙纹。这两面铜镜质地厚重,纹饰流畅自然,是我国晚期铜镜中较具代表性的作品,但是最为特殊的还是镜钮上的铭文。......
-
〓 乌夜啼
《乌夜啼》,是南朝乐府清商乐亦名清乐中西曲民歌之一,应属六朝遗声。唐李白咏乌夜啼诗“黄云城边乌鹊栖,归飞哑哑枝上啼。机中织锦秦川女,碧纱如烟隔窗语。停梭怅然忆远人,独宿空房泪如雨。”按诗陈叙,《乌夜啼》为闺中织妇怀念阔别良人,空房独宿,充满离愁别恨的民歌。而《神奇秘谱》的编撰者朱权,在此曲序言中虽载录《唐书·音乐志》传......
-
〓 登泰山而小天下——杜甫《望岳》赏析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年),杜甫24岁,北游今山东,遥望东岳泰山,写下了这首雄视百代的五言古体诗。此诗开门见“山”,直奔主题。“岱宗”,泰山又名“岱”,为五岳之首,诸山所宗,故称。起句设问:泰山是什么样子?顿时便抓住读者......
-
〓 中国的早晨
“啪”的一声,一朵迎春花打开了自己,把整个春天点亮。 这个早春的清晨,一位母亲和她的孩子们,在小草此起彼伏的拔节声中,次第醒来—— 黑龙江醒了,他从一座冰雕呵出的热气中醒来;海南醒了,她在一棵棕榈树摇曳的长臂上醒来;北京醒了,他从长城蜿蜒的优美弧线上醒来;广西醒了,她在漓江的柔媚水波中醒来…… ......
-
〓 中华文化如何更好“走出去”
中华文化能否跨越障碍迈出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能否将自己的优秀文化产品卖出去随着中国综合国力持续增强和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近年来中华文化的海外传播有了长足进步,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在文化对外传播的现场,往往会有这样的尴尬:“走出去”因语言和文化障碍停留在表面,深度介绍中国历史、正面展现中国现状的产品少之又少;以外国人......
-
〓 “美猴王”远去,传奇能否依旧?
“南猴王”六龄童章宗义 资料图片 他开创了猴戏“活、灵”的南派风格,被誉为“南派猴王”;他活跃于舞台几十载,2013年被授予“中国戏剧奖·终身成就奖”;他广受戏迷热爱,毛泽东、郭沫若看完其表演后,都撰诗称赞……他就是绍剧大师“六龄童”章宗义。 大年初一晚上7时10分,曾给国人带来无数欢乐的六龄童,在其故乡浙......
-
〓 纪念“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楹联、诗词作品选登
楹联部分 悼冤魂,恨日寇猖狂,我族积弱; 铭国耻,欣中华复兴,吾辈图强。 (陕西 马盈) 血浸秦淮,火吞宁邑,兽行已激人神愤; 还原历史,敲响警钟,劲势方存家国安。(河南 张项学) 金陵响警钟,声声振耳,祭卅万亡灵,莫再坑前空拭泪; 历史遗棱镜,面面揪心,对百年屈辱,宜从蹄......
-
〓 朱墨春山:鲁迅与陈师曾
鲁迅对木刻的大力提倡是众所周知的,相比之下,他与中国画的关系就很少有人关注。在公开的场合,鲁迅对传统中国画评价不高,曾对“古人作画,除山水花卉而外,绝少画社会事件”深致不满。但是,诚如李欧梵在《鲁迅与现代艺术意识》一文中敏锐察觉到的,鲁迅的艺术趣味“在公和私、社会和个人两方面存在了相当程度的差异和矛盾”。对中国画的喜爱......
-
〓 青春正当时不予负流年——北京林业大学校长宋维明在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北林的七月,是一个绿树葱茏、百花灿烂的季节。在浓郁的树荫下、在缤纷的花丛中,处处飘逸的学位服和张张成熟的笑脸,都在告诉我们:今天,你们毕业了。 时光荏苒。四年来你们在教学楼勤奋苦读,在科研楼精密测算,在图书馆翻阅典籍,在运动场挥洒汗水,留下了太多美好的回忆!四年来你们不负青春年华,在“知山知水,树木树人”......
-
〓 落雪时节:小雪初晴
雪,是冬独有的风情。银花漫天,散落人间。在北方,一场大雪宣示着冬天的正式开始,在人们心中远比降温和节气更为权威;在南方,雪则是上天少有的馈赠,是冬季难得的狂欢。今年的冬天有些调皮,北方的低温不断刷新着纪录,南方却面临着少见的高温和冬汛。今天“文眼聚焦”特选两篇带着冰雪气息的佳作,希望能把这份初雪的清新与喜悦分享给更多的......
-
〓 教育漫谈:中国优秀科研苗子为何难修正果
我在美国访问期间,有机会拜访了一些北大校友。这些校友大多数从小就非常优秀,经过北大四年的培养后到美国最好的研究生院继续深造,博士毕业后留在美国工作,在各自的领域里都做出了突出的成绩,有些人已经成为国际学术界冉冉升起的新星。他们取得的成就让人感到由衷的高兴——这说明我们的人才培养质量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在全球人......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