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假如我们不再手书……
资料图片刘军 摄 您还记得小时候被老师罚抄错字的苦恼吗?您还记得用钢笔写作文把错字涂抹成“花脸”的尴尬吗?您还记得父亲蓝色制服上衣口袋里插着的两只钢笔吗?您还记得用钢笔写了错别字被老师或领导修改的窘困吗?大概这早已成为了回忆,唯一能记得的恐怕只是不久前曾用一次性签字笔在信用卡付账单上签过字。 写字,具体说是......
-
〓 金台论道:“艺术腐败”该治一治了
最近书画界的空气陡然紧张起来。中纪委书记王岐山近日在参加十八届中纪委五次全会分组讨论时痛批有些地方书法家协会“官气”太重,点到了书画界的要害。“官气太重”首要表现在一些官员热衷于去书画协会等文艺团体担任领导职务。据媒体不完全统计,目前31个省区市书法家协会中,有至少66个名誉主席、主席、副主席为官员或退休官员担任;而在......
-
〓 校园·毕业季:大学校长的毕业致词
编者按 本期我们刊发《梦有所系》《告别不易》两篇文章,分别摘编自北京交通大学校长宁滨和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李培根在2013届毕业生典礼上的致辞,作为本年度这一栏目的结篇。进入8月中旬,相信应届毕业的大学生们已慢慢淡出毕业情怀,心中不断添加起奔赴工作岗位的跃跃欲试。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无论宁校长的“梦系祖......
-
〓 中国古代官员的“私”生活(其一)
古代社会主张修己以安人,只有洁身自好,正心正德,清明廉洁,官风才能清正,民风方可淳朴。《论语·子路第十三》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历史上不仅对官员的公德,而且对其私德——即官员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的道德品质,都要实行严密监管。公家酒,喝不得公家的酒......
-
〓 书记校长心目中的大学:大学是汇聚智慧的灯塔
早在2400多年前,古希腊的先哲们就把“爱智慧”视为最为根本的价值和原则,站在了人类探求真理的顶端。著名哲学家和思想家亚里士多德把这个价值和原则归结为“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从而开启了大学使命和大学追求的先声。人类探求真理的过程,由“知识”而“智慧”,由“智慧”而“创新”,这个由“求知”到“创新”的过程,精确......
-
〓 人才史话:工匠精神自古就是“中国气质”
资料图片如今,大家一提工匠精神,一般都先想起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殊不知,自古以来,工匠精神就是“中国气质”之一。中国自古就是一个具有创新传统和工匠精神的国度。工匠在古代的社会地位不算高,但有很多匠人名垂青史。先秦的鲁班、李冰是以心灵手巧而成就事业的标杆人物。三国时期的“名巧”马钧虽不善言辞,却心灵手巧,擅长解决实际的......
-
〓 “神祇”还是“神祗”?
【作者简介】何明凤,男,四川南充人,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07级汉语言文学试验班,现为成都市成飞中学教师。汉语中有些字字形极为近似,人们在使用时常常犯错,“祇(qí)”和“祗(zhī)”就是这样一对例子。“祇”表“地神”义,有时也泛指神灵;“祗”表“恭敬”义。关于“祇”最常见的两个词是“神祇”、“地祇”,但在书报期刊......
-
〓 新闻随笔:二十四节气的文化意蕴
世界遗产再添“中国符号”。11月30日,在埃塞俄比亚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1届常会经过审议,批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我国对二十四节气的保护有一个过程。2006年,农历二十四节......
-
〓 雅趣说字:泉
泉 这个字的上半部分,像泉水流出处的样子,下半部分,像流出后成“川”字的样子。所谓川,就是贯穿通流的水。...
-
〓 校训的故事·忆述·禚玉群:站着的校训
我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博士、博士后期间都在英国,如今回到清华并在热能工程系任教10多年。从这里出发,又回到这里,“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八字校训一直在我求学和执教之路上激励着我。如果说清华校训是刻在石碑上的静态文字,那么老清华人展现出来的品格和风骨则是站着的校训,栩栩如生,对我影响至深。 清华校训出自《周......
-
〓 肖复兴:梨花风起正清明
大概是杜牧那首有名的诗的缘故:“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为死去的亲人扫墓,而且,这一天应该总是下雨才好才对。下着的,是那种沾衣欲湿的“杏花雨”。有一首歌的名字就叫《清明雨》。在北方,因为天气干燥,清明这天下雨的概率很低。不过,这时候是真正的春天,乍暖还寒的天气已经过去了,迎面扑来的风都暖......
-
〓 干部谈读书:用读书充实退休生活
一辈子做个读书人,既要读有字之书,更要读无字之书,在社会大学里,拜众人为师,集百家之长,成一人特色,为社会服务三年前,我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曾赋诗自勉:人伴星球一甲子,乡村顽童成书痴。从此与读书学习相伴,每天都很充实,一点也不感到孤独和寂寞,更没有失落感。读书学习已经成为我生命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使我的精神生活充满阳......
-
〓 辣评:“校名保卫战”该护啥
本已进入暑期的大学校园并不平静,“川医”风波未平,“南大”的“校名保卫战”硝烟又起。针对两所学校的“为名之争”,不少人并不以为然,一是觉得两所知名高校为了名字争论不休,甚至互相攻击,有失身份和风雅;二是认为比大学名字更重要的是大学的“内功”,即大师水准、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两所学校为名而“战”,着实没有必要。但仔细想想......
-
〓 书店,阅读文化的掌灯者
书店不只是卖书的地方,它是建立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文字与心灵之间的联系的场所,如果书店丢掉这样的风格,就会变得非常贫瘠“加快推进城市实体书店创新发展,加大扶持乡镇实体书店建设力度”,不久前,11个部委联合出台意见,通过减少审批项目、简化审批程序、降低市场准入门槛等手段,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开办书店。意见的出台,为多年来以“苦......
-
〓 人民论坛:家,我们共同的信仰
人生的旅途上,多美的风景都比不过回家的路。无论春运的人潮再怎么汹涌,无论回家的路有多少雨雪阻隔,心的方位永远指向家。家文化把中华大地变成巨大的磁场,磁吸着每个人的心思和情感。故乡和家庭有如此强大的亲和力与凝聚力,造就了亿万人流穿越大地的律动,造就了独具特色的春节传统。千百年来,人们心中的信念有着一个固定的归属,这个归属......
-
〓 智海观澜:巧用数字文添趣
你能想到吗?平时司空见惯而又枯燥乏味的数字,经过人们的巧妙运用,便会变得平中出奇,妙趣横生。 宋代宰相吕蒙正未发迹前家境贫寒。他在自家门口贴了一副自我解嘲的对联,联云:“二三四五,六七八九。”横批为“南北”。上联缺“一”,下联少“十”,意为缺衣少食。横批意指“没有东西”,可谓含蓄绝妙。 某学校的一位......
-
〓 传媒随笔:借鉴传统文论看待网络流行语
资料图片 综观2013年网络流行语的内容取向,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类表示谴责与嘲讽,如“何弃疗”“人干事”“死在编制里”等;一类表示赞赏或感叹,如“光盘行动”“女汉子”“我伙呆”等;还有一类表示困惑及无奈,如“说闹觉余”“累觉不爱”“人艰不拆”等。当然,这是就其主要意向而言,因为流行语往往内含多种义项,如“高大上......
-
〓 汤嘉琛:香格里拉火灾烧出了啥
几天前,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县常务副县长在新闻发布会上通报称,独克宗古城“1·11”火灾原因已经初步查明,系古城如意客栈老板用电不慎引燃窗帘所致,目前该经营者正在接受公安机关调查。据媒体报道,“1·11”火灾的过火面积约1平方公里,这意味着2/3的独克宗古城已被烧毁;迪庆州文化局发布消息称,至少有40%的......
-
〓 官员考核古今谈
自古而今,官员考核,不外由谁来考核及用什么标准考核。在古代,君主专制,“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官员的考核,当然是皇帝说了算,皇帝的喜怒哀乐,直接决定大臣的升黜。而在今日的英美法德诸国,首相、总统、总理要由民众投票来决定,民众根据他们的德性与才能,来决定把手中的选票投给谁,也就是说,国家元首的选择,由......
-
〓 文化史、文学史和精神史:阅读经典的三种方法
塞林格《麦田的守望者》列夫·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麦尔维尔《白鲸》海明威《太阳照常升起》 一般来说,经典是难读的,因为它缓慢、沉闷、复杂,又需要许许多多专业知识。 那么,经典的阅读是否存在方法? 我们在这里展示了三种阅读文学经典的方法:文化史、文学史和精神史的阅读角度。代入感过深是初学者的通病;抛去文......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