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乙未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文
惟公元二零一五年四月五日,岁在乙未,节届清明,三阳开泰,碧宇澄清,炎黄华胄以至诚至敬之心、鲜花雅乐之仪,祭告我始祖轩辕黄帝之陵曰: 我祖赫赫,开辟洪荒。功化神圣,世代仰望。培植绵绵民族之根,肇造煌煌文明之魂,德佑泱泱强盛之梦。回望甲午,务在改革。锐志复兴,弘扬祖德。简政放权,修法安国。整纲肃纪,峭若高城。......
-
〓 文化评析:“骑牛上学”并非国学真谛
日前,在四川成都街头出现了一名幼童,背着书包骑在牛背上,穿着长衫的父亲则在前面牵着牛。这一幕被网友拍下来后,迅速走红网络,“父亲醉心国学让儿子骑牛上学”的话题也引起了广泛讨论。“这是我们日常内容,我平时去银行、菜市场都是骑驴去。”“骑牛上学”的父亲表示,自己此举确实是在践行国学文化,并非炒作。骑牛与骑驴,只要不违法,不......
-
〓 香料的征服之路
初夏时节,在海南万宁,已经可以看到胡椒成熟,家家户户都已经在庭院晾晒胡椒。 胡椒是世界上古老而重要的香辛料植物,属多年生热带常绿藤本植物,在食品工业中是重要的调味剂、防腐剂、保鲜剂,而在医学领域,是重要的健胃剂、解热剂、利尿剂。目前胡椒分布于全世界三大洲40多个国家,种植面积为50多万公顷,产量达40多万......
-
〓 金宏达:孔子墓前的子贡
我几乎是抢在刚开门的时刻进入了孔林。 曲阜的“三孔”(孔庙、孔府、孔林),我偏爱孔林,以为就像《诗经》的“风、雅、颂”,孔林更类似于“风”,那二者则是一大篇“雅”与“颂”。 孔林中最受人瞩目处,当然是孔子墓。此刻,除我之外,墓地尚无他人,晨光投射在明暗有致的林叶间,雀鸟的鸣啭声此起彼伏,巨碑后面的“......
-
〓 《金瓶梅》与明代的灯俗
作为反映明代市井生活的文学作品,《金瓶梅》不仅描写了当时人们的衣食住行,也有许多民俗,丰富多彩的节日彩灯就是其中一项,第十五回《佳人笑赏玩灯楼狎客帮嫖丽春院》就是一篇专门描写上元节(元宵节)彩灯盛景的回目。那一日,应李瓶儿之邀,西门庆的大小老婆月娘等人率家奴前往看灯。李瓶儿家的房子有“门面四间,到底三层:临街是楼……”......
-
〓 多途径加快海外流失文物追回
据媒体报道,近日,流失境外20余年的32件春秋时期秦国的金饰片已悉数回到祖国。这些文物于20世纪90年代初在甘肃省礼县大堡子山秦国早期墓葬遗址被非法盗掘、走私出境,后被法国收藏者购买并捐赠给了法国国立吉美亚洲艺术博物馆。这次大堡子山文物能够回归,也得益于中法两国政府友好协商与合作。 追回海外流失文物可采取......
-
〓 校长笔谈:世界大潮中中国大学需乘风破浪
我们有幸生活在这样一个激动人心的时代——人类从未像现在这样既拥有巨大机遇,同时也面对着严峻挑战。一方面,飞速发展的科学技术造福大众,改善了医疗服务,提高了生活水平,加速了信息交流。另一方面,人类依然被战争和灾难的阴影所笼罩——核扩散和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泛滥,生态环境的恶化,国家和文明之间的冲突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
-
〓 新评弹:作品当励志莫“励欲”
朋友最近想读书,从网上的畅销榜单里找了些书目给我看,看完不禁苦笑,除了一些小说类,最多的竟然都是一些标榜着“速成”“稳赢”之类的成功学书籍,要不就是一些胡乱编造的“心灵鸡汤”。类似的情形很多。这些年,机场、火车站都开设了读书柜,原本是件推动全民阅读的好事情。可摆在最显眼位置的,总是一些所谓励志的成功学教程,抑或是一些炒......
-
〓 “和而不同”与“文明共存”
孔子和儒家关于“仁政”、关于“和而不同”思想,对于一个国家的治国者,对于现在世界上的那些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的领导人不能说是没有意义的。“治国、平天下”应该行“仁政”,行“王道”,不应该行“霸道”。行“仁政”、“王道”可以使不同文化得以共同存在和发展;行“霸道”将引起文明的冲突,而使文化走向单一化,形成文化霸权主义。......
-
〓 热爱让人生一往无前——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张杰在本科毕业典礼上的演讲
同学们,你们即将离开母校,去开创属于自己的未来。我一直在想,你们该如何照亮生命的旅程,去催生真正的变化,在浩渺的宇宙留下属于你们、属于中华民族的印记?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要发现你内心深处的“热爱”。热爱是一种让人一往无前的力量。热爱,就是要热爱你独一无二的人生,热爱你矢志追求的事业,热爱你一生相伴的家庭。 ......
-
〓 美国学生“中国梦”
暑假回国到各地高校讲学,从西北到华南再转往华东,每隔数天换一个城市。所到之处,学生们的谈话里、同事们的交流中、校园里的海报上,“中国梦”这个词被用不同的口音和字体频繁重复。这总让我想起在刚结束不久的春季期末口语考试中,我的学生Marcus用中文述说的一个梦。在梦里他飞到了中国。在一栋“很高很高的大楼的头上”,他......
-
〓 一家之言:让我们重新学会唱歌
让孩子们重新学会唱歌!这是一件多么艰巨但是值得去做的事情! 古人唱歌的方式,就是依字行腔、依义行调,调子可能来自祖传,也可能来自自创,但是具体的旋律是依义行调的,具体字的唱法是依字行腔的。农民唱山歌,文人吟诗,方法是一样的。区别仅在于读音和意境。平仄格律等等都是由读音而起,起承文气都是由意境而起,其中也有......
-
〓 围绕唐介被贬事件所展现的各色人物
北宋唐介在仁宗朝曾因揭发当朝宰相文彦博用蜀灯笼锦贿张后事,被仁宗贬谪岭外。对这次事件,宋史《唐介传》是这样叙述的:张尧佐骤除宣微、节度、景灵、群牧四使,介与包拯、吴奎等力争之,又请中丞王举正留百官班庭论,夺其二使。无何,复除宣微使、知河阳。介谓同列曰:“是欲与宣微,而借河阳为名耳,不可但已也。”而同列依违,介独抗言之。......
-
〓 任国征:不要轻易向“旧俗告别”!
《光明日报》“文化遗产”版1月4日刊登了向云驹的《央视春晚是新民俗吗?》,文中认为“说央视春晚已经成为一种老民俗中的新民俗并不是毫无道理的”。《解放日报》“朝花”版1月10日刊登江曾培的《向该消失的旧俗告别》(下简称“江文”),文章认为“民俗也有变异性,也要不断适应社会的发展和需要。所谓‘风俗当随时代’”。 ......
-
〓 传统文化止于独行盛于大众
当众人被“我有一壶酒,足以慰风尘”撩拨起续诗的兴致时,有人却嗤之以鼻:“参加接龙的很多人对诗的用韵一窍不通,折射出大众对真正传统文化的外行。在任何时代,真正的诗人都是寂寞的,诗歌都是小众的”,使不少网友“诗情酒兴渐阑珊”。这一观点体现出当今一些人在传统文化的传承中存在的一大弊病:总是端着架子,否认群众基础,摆出一副盛气......
-
〓 人才史话:鉴才“五看”
资料图片 战国时期的魏文侯,礼拜子夏、段干木、田子方为师,任用李克、吴起、翟璜、魏成、乐羊等一批贤能之士,使魏国一跃成为中原最强诸侯国。司马迁在《史记》中给我们讲了一段魏文侯选相问李克的故事。 魏文侯对李克说:“先生曾教导我‘家贫思贤妻,国乱思良相’。如今这宰相人选,在成子和翟璜之间,您看应如何选择?”李克......
-
〓 王涛:清新典雅话文竹
古人云:“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身居城市,要想信步竹影婆娑中,感受竹韵悠扬,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过,精心栽养几盆文竹倒可解思竹之心,终年便能享受那青润舒目的竹色。 文竹并不是竹,属多年生藤本植物。它枝干纤细,有节,好似微型的竹,又因其身姿文雅潇洒,透着一派清秀隽朗的神韵,故称为文竹。文竹历四季而常茂......
-
〓 文化评析:今天如何看待《弟子规》
前些天陪同一位学前教育界的老前辈去赏花。路上老前辈说起她读小学时有一次去见校长,出校长室时校长告诉她,她进来时门是关着的,出去时就把门关上;进门时门开着,那出去时还把门开着。她说这句话她记得一辈子。 笔者近期在阅读“五经”中的《礼记》,知道这句话是有来历的:它源自《礼记·曲礼》中的“户开亦开,户阖亦阖”,......
-
〓 宋太祖的选帅用将之道
北宋王朝逐渐统一中国并平定边境,离不开一批战功赫赫的名将。而在这些名将中,曹彬被后人认为是“宋良将第一”,堪称帅才。跟他的同僚潘美、王全斌、曹翰等人一比,便不难看出,像曹彬这样的名将,确实是罕之又罕:他虽为大将,却力主“不战而屈人之兵”,反对血腥屠杀;他身居高位,且参与讨伐平定后蜀、南唐两国,又曾出使吴越,却“秋毫无所......
-
〓 我与梅花是故人
正值天寒地冻、北风凛冽之时,南京紫金山南麓梅花山的梅花却开得异常热烈,3万多株梅树婷婷玉立、蓬蓬勃勃、云蒸霞蔚,开满了密密层层的花朵,繁花从树枝开到树梢,不留一点儿空隙,竟是这样饱满,这般豪放和烂漫,带着狂野和自信。空气中弥漫着点点香气,这新鲜的奇香,不像玉兰花那样浓郁,倒像水仙花透出的淡淡香气。梅花把一个冬天所蕴藏的......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