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城市地名还是少玩“国际范儿”
近日,河南省政府发布《河南省地名管理办法》,明令禁止使用外国人名和地名作地名。 当前,很多城市在奔向“国际化”的大路上都有一颗焦躁的心,洋地名、洋楼名、洋小区泛滥的背后,不过是生怕别人觉得自己土气,仿佛名字“高大威猛”了,身体骨骼也就跟着强劲起来。当然,洋地名也并非都要动辄得咎,譬如上海曾经是“十里洋场”......
-
〓 点将台·老鲍谭古:道德强迫症
子游是孔门十哲之一,他说的话,在《论语》里有六条。这些话颇显贤哲气象,不愧四科十哲之列。比如《论语·里仁》记子游的话:“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其意是,事奉君主如果过分烦琐,就会招致羞辱;对待朋友如果过于烦琐,反而会被疏远。 为人谋而不忠乎?这是曾子的每日反省。但,忠是要有分寸的。不能适可而止的......
-
〓 漫话才女蔡文姬
金代张踽绘《文姬归汉图》 画家李振炎为蔡文姬《悲愤诗》所感,绘《文姬归汉图》相赠。赏画之余,想起上世纪五十年代初,程砚秋曾首演《文姬归汉》,剧情非常简单,只演绎了曹操遣使者周近用重金赎文姬回归汉朝的故事。后来广东粤剧、上海越剧都排演过《文姬归汉》,但影响最深远的当属郭沫若在1959年创作的话剧《蔡文姬》。郭沫若以......
-
〓 光明谈:阅读建筑留存历史
日前,上海黄浦区南京东路街道“阅读建筑——城市历史漫步地图”和公众见面,首批10个二维码铭牌已安装于10处历史建筑外墙上。人们扫一扫二维码,就能了解历史保护建筑背后的历史故事和人文轶事。除了上海,中国还有不少城市的建筑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深埋着文化的脉络。阅读建筑,是让城市文化以更直观的方式浮现于视野,让城市的内涵更容易......
-
〓 听文物讲长江的故事:“天下第一剑”的传奇
越王勾践剑。资料图片 “卧薪尝胆”的故事,让人们记住了越王勾践。2400多年以后,越王勾践剑重出江湖,给这段历史带来了新的注脚。宝剑重见天日 1965年,湖北江陵地区开始修建漳河水库。当挖渠工作进行到纪南城西北约7公里处时,人们发现土层出现了异常。闻讯赶来的考古学家们迅速成立了工作小组,开始发掘。 在......
-
〓 家风家教大家谈:父母的“言传身教”就是家风
家风对一个人的成长来说,相当重要。父母说一句话,孩子记一辈子,会影响终生。 从小,我父母就对我讲,“要做一个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这句话,我一辈子都受益,也一直在努力这样去做。从1956年考入北京工业学院(今北京理工大学)开始,我就将对无线电的兴趣变成了我一生的事业。我这一生就做了一件事:研制雷达,然......
-
〓 燕云居剳记:声韵遐思录
说不清什么缘故,我对汉语的声韵有一种特殊的感觉,有时近乎痴迷。“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词义对仗工整固不消说,平仄相对也如此铿锵和谐!少小背诵《笠翁对韵》,曾生发出朦胧的求索欲。为什么寒暑、强弱、清浊、疏密、多少、先后、肥瘦、歌舞、辞赋、声色、忧喜、勤懒等等对偶字恰好一平一仄?为......
-
〓 文化评析:不要只把莫言当成商业品牌
作家及文学作品的根本价值,绝不在于显性的旧居参观热和故乡开发热。相反,它更多的应该是对社会的隐性影响,比如激发人们对文学创作的思考、对全民阅读习惯的养成、对人类思想情感的共鸣。 又到诺奖季,备受关注的诺贝尔文学奖将于近期揭晓。去年此时,莫言获奖振奋中国。时隔一年,“莫言热”呈现出两种不同的走向:一面是莫言......
-
〓 唐诗故事:一字推敲
早梅齐己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这是一首咏物诗。作者是唐末五代诗僧齐己。齐己(860-约937)俗名胡得生,晚年自号衡岳沙门。《宋高僧传》卷三十载:“乃益阳人也”(今湖南益阳赫山区)。六、七岁时父母相继去世,家境贫寒,7岁即替大沩山寺放牛。性颖悟,......
-
〓 解决高校课堂手机顽疾应对症下药
如何让学生不在课堂上玩手机,是今天高校面临的一大难题。而据《中国青年报》11月6日报道,在各种与手机斗智斗勇的课堂故事不断上演的同时,南京大学却有一门课程反其道而行之:学生上课前应把手机充足电。这门用“微信点名”的课需要学生使用微信平台,通过规定时间内回答问题的方式来签到。此外,学生还可以通过微信平台随堂交作业......
-
〓 两种政治哲学思维方式
亚里士多德与老子对人类社会之思维方式相似,且与孔子或柏拉图不同。亚氏与老子之思维是以已存,已知之政治制度为起点,分析其内涵,优缺,与倾向;然后加入自己之意见,在理论上推断使社会走向增进福祉或避免灾难之方向。对亚氏来说,黄金均衡(golden mean)是最好之策略。例如要避免“全民政治”与“贵族政治”之缺陷,就要选择折......
-
〓 生肖兔文化趣谈
“兔”在中国是一个美好的字眼。它既是人的生肖之一,也与人类的生命、人们的美好的希望密切相连。“兔”,是动物兔的象形字。汉代许慎《说文解字》解释说:“兔,兽名,像距后其尾形。”其甲骨文、篆文描画的正是“兔”的长耳短尾的形象。由“兔”字派生出的汉字并不多,但都很有特点。例如,“逸”是一个会意字。兔子跑得快称为“逸”。《说文......
-
〓 新语:阅读也是生活的刚需
“如果有一天,我独自漂流在茫茫的大海上,我会选择一本书为伴”。在1974年的国际儿童图书节的献词上,英国女作家尤安·艾肯这样说。时过境迁,书里描写的世界可能已经改变,但人们对阅读的爱却鲜活如初。刚刚结束的“双11”中,有一组数据让人没想到:图书销售额增长近90%,30分钟破亿元,21—30岁的年轻人成为购书主力……这些......
-
〓 文艺观察·建言文艺评奖:用过硬作品建立公信力
受之有愧(漫画) 徐鹏飞奖金越来越高,评出来的作品却不让人服气,高奖金没有评出好作品,这是文艺评奖公信力的风险所在文艺评奖之所以常常成为舆论焦点,一方面因为,评奖是对最引领时代风骚的作品的“加冕”仪式,它影响着社会的文化风尚,也将写进历史,因此带有某种神圣性;另一方面也因为,某些评奖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还没有取得广泛......
-
〓 王一川:讲好中国故事应多采撷历史资源
进入2015年,中国教育电视台以新的举措,开辟若干新栏目,可谓好戏连台,特别是《国史演义》《揭秘》《博物馆之夜》等新栏目给我留下了较深印象,它们在发掘中华传统教育资源、讲好中国故事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 讲史本身其实并不新鲜,如何讲出新意才是关键。由于注意从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长河中撷取资源,并从似乎众人皆知......
-
〓 只鸡絮酒
鸡是农家必养的家禽,家中有鸡,说明粮食丰收,粟米稻谷除了用来食用,还可以有余,以饲养鸡鸭,陆游在赞美农家的丰足时,有这么一句“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虽然农家的酒水不是那么高档,有点浑浊,可小百姓家的日子还是很殷实,起码家里有足够的鸡和猪来招待客人,陶渊明也在《桃花源记》里这样描述世外农家的幸福生活:“设酒杀......
-
〓 谈盛世文化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对中华崛起的光辉前景,已信心百倍,如今憧憬着建设时代盛世文化,企盼造就“大唐盛世”、“欧洲文艺复兴”那样的文运再现,要造就一个人性解放、社会文明高尚、科学技术蓬勃发展、文化艺术空前繁荣的伟大时代。这正是我们人民自信心和美好愿望之时代文明理想。我们在满怀信心展望未来的同时,......
-
〓 蟋蟀与文学
古时,蟋蟀亦称促织,曾与我们的祖辈有着千余年的悲欢交往。南朝诗人谢朓的《秋夜》诗,首句就是:“秋夜促织鸣,南邻捣衣急。”意说秋天来了,天气一日凉似一日,蟋蟀鸣叫之日,正是赶快织布,缝制寒衣的时候。南宋诗人陆游的诗说得就更明白:“布谷布谷能劝耕,促织促织能促织。” 蟋蟀清脆悦耳的鸣叫声,历来为人们所喜爱。据......
-
〓 书记校长心目中的大学:我心目中理想的外国语大学
韩 震 北京外国语大学校长,兼任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会理事会副理事长等职。曾入选北京市“跨世纪青年理论工作者百人工程”培养计划、教育部“跨世纪人才”培养计划、人事部等部委首批“新世纪百千万国家级人才”、中宣部“四个一批”人才培养人选。2000年获政府特殊津贴。主要研究方向为近现代欧美哲学、西方......
-
〓 褚遂良辨书无误
褚遂良,散骑常侍亮之子也。太业末,随父在陇右,薛举僭号,署为通事舍人。举败归国,授秦州都督府铠曹参军。贞观十年,自秘书郎迁起随父在陇右,薛举僭号,署为通事舍人。举败归国,授秦州都督府铠曹参军。贞观十年,自秘书郎迁起居郎。遂良博涉文史,尤工隶书,父友欧阳询甚重之。太宗尝谓侍中魏徵曰:“虞世南死后,无人可以论书。”徵曰:“......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