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历史自然地理研究表明,潜水层深度是随文化层的增加而升降的。这种升降在雨量相对恒定的背景下,由于文化层的增厚,本身潜水层也在相对上升,与当时的雨量大小并无对应关系。从方法上如果仅是单纯主观地选择罗列一些冷暖记载来得出历史时期的冷暖,可能结论的信度都不是十分高的。研究先秦气候,目前从物候学方法,采取孢粉分析手段来研究可能更为科学一些。
【关键词】商代;雨量;文化层;潜水层
【作者简介】蓝勇(1962—),西南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教授。
【原文出处】《中国史研究》(京),2009.3.169~171
近读杨升南先生《商时期的雨量》一文,多有感受。①历史时期的商代,以前学术界普遍认为是一多湿润温暖的朝代,主要是根据历史时期文献记载的物候、冰雪线升降来测定的,胡厚宣先生主要据甲骨文记载也证明商代气候温暖湿润。而杨先生据古代文献、考古学证据、甲骨文推定商代地下水位比现在低,旱情严重,降雨量并不比现在为丰,这是一个十分新的见解。
但是,通读全文,笔者发现杨文的核心证据,即考古学上的墓葬与地下水的关系可能与事实完全不合,也与历史自然地理的基本理论相悖。
我们知道,地下水分成潜水和承压水。潜水是埋藏在第一个隔水层之上的地下水,主要是由大气降水和地表水补给,埋藏相对较浅,受气候影响大,排泄方式为水平排泄,露出为地表水和泉水,垂直排泄、蒸发。而承压水是上下隔水层之间,承受一定的压力的水,主要是通过大气降水和地表水通过潜水补给,埋藏较深,受气候影响较小,一般水平排泄,在排泄区转化为潜水和泉水。
杨先生文列举的华北地区诸个商代墓葬,一般墓深在离今地面3米到8米,所涉及的地下水显然是为潜水地带。杨文中也谈到大司空村商代墓葬、妇好墓都明确涉及潜水层。杨文“这些‘底’在今日地下水位以下的灰坑、墓葬、房屋,在商时期,它们的‘底’则应是在当时的地下水之上的”的结论是正确的,但其反映的地下水升降与雨量大小并无对应关系。
要认识这个问题,我们必须对历史水文地理的研究有所了解。历史自然地理的研究表明,自然河道即使没有人类活动的影响,也存在一种自然冲积。据研究,黄河高原侵蚀中自然侵蚀占70%,而人类活动加速只占30%。②从考古学原理讲,现在的地面高度并非历史时期的地表高度,由于自然冲积和人为加速的影响,历史时期的地表高度普遍比现在的地表高度低,这在平原和冲击河谷尤为明显,这是我们解释文化层堆积的基础。
从历史自然地理的研究来看,历史时期的河流的河道河床普遍比现在的河道河床低。据以往的研究表明,黄河流域鲁北的古河道一般都在现在地表的0—8米深的地下③,河南省许多地方是在地下7米深的地方发现宋瓷④。典型的荆江河道河床,应该比现在低8米以上,所以我们发现荆州万寿塔塔基深埋于大堤8米以下。
我们对于长江上游河道的研究也发现,历史时期的河道河床普遍比现在低。如重庆市忠县中坝遗址,文化层达l2.3米厚,跨度达千年,从新石器时代到当代,为一个通史式遗址。⑤值得指出的是,文化层中的先秦层大多在今天的河道的水平面以下。我们显然不可能得出先秦中坝人居住在河道中间的水面以下的结论,只能得出历史时期河床在不断抬升,先秦时期的河床比现在低得多。同样我们在长江上游许多河道上发现,秦汉时期的许多栈道栈孔高度已经与今天河床平面底完全平行,由于凿于岩石上的栈孔高度相对恒定,从堆积的泥石崩塌景观来看,我们也只有推测当时河床比现在低得多。其实,从历史时期的近2000年来看,长江上游河道普遍抬升,只是自然径流量减少,泥沙、崩岩雍积等因素造成的。⑥
在这种背景下,假定海平面高度不变,也就是说历史时期人类与现代人比普遍生存在更低的海拔高度上。所以,这里,杨先生忽略了一个历史自然地理的基本理论问题,虽然地下水主要由大气降水和地表水补给,但地下潜水深度本身是随文化层的增减而升降的。在雨量相对恒定的背景下,由于文化层的增厚,本身潜水层也在相对上升,与当时的雨量大小并无对应关系。由于潜水层上升与河床上升是同步的,也只是改变了雨水渗透的深度关系和河流补给的平行高度关系,与雨量大小并无对应关系。所以,简单以今天古遗址在地下水线之下,今天地下水位更高来断定古代更干旱在理论上是错误的。
不过,这里要谈到的是历史时期以来,虽然地球下垫面的雨量在一定的历史时期相对恒定,但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地表水与地下水,自然水与人工水、自然水面与人工面的比例大小是不同的,这都会多少影响到地下水的升降问题。所以,历史时期地下水的升降问题本身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至于研究这种变化反映的自然气候更是一个十分困难的问题。对此历史地理学界的研究也还十分薄弱。
至于单独用甲骨文中的卜辞来反映商代气候,胡厚宣先生在《气候变迁与殷代气候检讨》中已经对以前的观点纠正道:“由甲骨卜辞观之,殷代雨量,究竟如何,此实难以确定。”⑦这种纠正是十分理智的。
第一,研究历史气候都会发现,在中国古代的典籍中有关多雨、多旱的记载历代都十分多,在历史上的温暖或寒冷时期都可以发现大量相悖的记载,就是在寒冷时期也有一些温暖的记载,在温暖期也会有一些寒冷的记载。所以从方法上如果仅是单纯主观地选择罗列一些冷暖记载来得出冷暖结论,可能结论的信度都不是十分高的。提高这种研究的信度在于充分利用统计计量的比率来说明问题。比如,如果我们用有关文献记载的冷暖次数比率来说明问题可能信度相对更高。
第二,历史时期黄河流域的气候总体上比现在温暖湿润,但相对于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仍然是干旱少雨的。对于传统农业社会的核心区而言,即使是在温暖期也有很多祈雨的事实,这不仅是在商代,在黄河流域历史时期的任何时代都有大量记载。由于我们没有统计这种祈雨事实的多少比率,所以简单以某一个朝代文献中有一些祈雨的记载来推定朝代干旱可能并不科学。
第三,历史气候的研究是一个需要多学科,特别是现代科学介入的研究领域,近几十年来,历史地理学者、气候史学者利用科学方法做了大量研究,如传统物候法、孢粉分析、年轮分析。近来我们运用的岩芯磁、钛分析、海平面升降、雪线冰线升降等方法对历史气候的研究越来越深入,越来越准确。就商代气候研究而言,可能目前以物候学方法和考古孢粉分析方法更为准确。如利用亚洲象、犀牛、獐、竹鼠、貘的分布和考古发掘的植物孢粉种属分析,得出的商代气候温暖湿润的结论可能更科学一些。当然我们期待着用更新方法来研究先秦时期的气候。
注释:
①杨升南:《商时期的雨量》,《中国史研究》2008第4期。
②韩茂莉:《历史时期黄土高原人类活动与环境关系研究的总体回顾》,《中国史研究动态》2000年第l0期。
③张祖陆:《鲁北平原黄河古河道初步研究》,《地理学报》1990年第4期。
④中国科学院:《中国自然地理·历史自然地理》,北京,科学出版社,1982年,第82页。
⑤朱诚等:《长江三峡库区中坝遗址地层古洪水沉积判别研究》,《科学通报》2005年第20期。
⑥蓝勇:《历史时期长江上游航道萎缩及对策研究》,《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1年第l0期。
⑦胡厚宣:《气候变迁与殷代气候检讨》,《甲骨学商史论丛》第2辑,成都,齐鲁大学国学研究所,1945年专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