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庆凡,女,历史学硕士,齐齐哈尔大学文史学院历史系讲师,研究方向为东北地方史,中国经济发展史;崔建伟,男,硕士,齐齐哈尔大学哲法学院政治系讲师,研究方向为中国经济发展史。
*项目基金:黑龙江省西部地区文化传承与发展研究中心研究成果;齐齐哈尔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理论研究专项项目(项目编号:2012ZSY008)。
黑龙江地区在中国的最东北部,位于北纬大约43℃—53℃之间,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远古时期这里就山脉连绵、平原沃野、草原辽阔,河流纵横、湖泊密布、沼泽丛生,自然资源丰富。肥沃的黑土地和适宜的气候非常适合动植物生长,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并吸引了人类祖先迁徙至此生息繁衍。他们依靠采摘植物的果实和捕捉野兽、鱼类获取食物,并在积累了长期的采摘和渔猎的基础上,经过反复的尝试实践,逐渐进入了黑龙江地区的原始农业时期。
一、采摘、渔猎时期
经考古发现,在旧石器时代早期,黑龙江地区就有了人类祖先活动的痕迹。在1996年发掘的阿城市交界镇洞穴遗址中,就发现2000余件哺乳动物动物化石和100余件石制品,其中有刮削器、砍砸器、石核、石片等。这些化石被测定的年代为距今17.5万+2.2万—1.8万年。[1]交界镇早期遗址的发现,证明了黑龙江地区在十几万年以前就有原始人类生活。从出土的化石可以看出,早期的人类是靠猎取动物获取食物。
到了旧石器时代晚期,黑龙江地区的早期的人类的活动痕迹在很多地方都有发现,如五常学田村遗址、哈尔滨阎家岗遗址、呼玛十八站遗址、饶河小南山遗址、昂昂溪大兴屯遗址和哈尔滨顾乡屯遗址等。其中,1986年,在五常龙凤山学田遗址发现的头骨残片、经过人类加工过的石核、石片、骨片和大型动物化石,经测定距今约2.4万年前。1982年,在哈尔滨西郊的阎家岗发现了9件打制石器,如砍砸器、刮削器、石核、石片等还有猛犸象、野牛等大量动物化石,并发现了两个古营地,均有上百块兽骨垒砌而成,说明早期人类已经能够构筑营地,并能猎取大批的野兽,狩猎技术有了进步。此外,还发现了用火烧过的兽骨和炭屑,说明早期人类能够学会用火,并将猎取的动物用火烤熟后食用。以上两处出土的石器和化石,经鉴定属于旧石器时代晚期,人类过着群居和以狩猎为主的生活。
到了新石器时代早期,原始人类在黑龙江地区的分布和活动更加广泛,如密山新开流遗址、依兰倭肯哈达洞穴遗址、鸡西刀背山遗址和亚布力遗址等,其中,较为典型是密山新开流遗址。新开流遗址是1972年在密山市新开流以东的湖岗上发现的,经考古挖掘,发现新石器时代墓葬32座,鱼窖10座,出土了大量了鱼鳞纹、网纹、波纹为特征的陶器和以渔猎工具为主的石器、骨器、牙角器等;其中,骨器十分发达,有鱼钩、鱼叉、鱼标等,并发现了刻有鱼形的鹿角艺术品。这说明早期人类是渔猎为生,尤其是以捕鱼为主要食物。[2]
黑龙江地区的早期人类,能够利用打制石器作为工具或武器,通过采摘天然的植物果实(或茎叶)和共同围猎动物获取食物,并利用刮削器、石片等工具分割食物。早期人类利用工具采摘、渔猎食物为农业的产生准备了必要的条件。
二、种植、畜养的出现
新石器时代中晚期,经过长期的采摘,黑龙江地区的早期人类已经积累的大量的经验,开始懂得了植物的生长规律,并尝试种植,从而开始了向农业种植的漫长过渡。
1.新石器时代中晚期
在新石器时代中晚期,黑龙江地区的生产工具制作和使用技术有了很大的改进,石器的加工技术由简单的打制加工发展为压制或磨制技术,加工的石器比以前细致实用。一些遗址出土的石器如石斧、石刀和石磨盘等,说明这些地区存在与采集果实或加工粮食相关的活动,也说明了这些地区有原始农业。
昂昂溪遗址地处嫩江流域中游,由1930年著名考古学家梁思永先生进行首次科学发掘开始到目前,共发掘22处遗址与17处遗物点,其中:五福遗址、滕家岗遗址、胜利三队一号遗址具有代表性。昂昂溪遗址历年出土的石器以细小压制石器为主,有压制石镞、石铲、石刀、石网坠、刮削器、环状石器、石磨盘、石磨棒、出土的骨器有骨锥、骨鱼镖、骨刀梗、骨枪头、骨铲、骨凿、网纹骨管、蚌环、蚌刀;陶器有陶罐、陶瓮、陶杯、陶网坠、陶塑鱼鹰;玉器有玉璧、玉环、玉石斧等。经测定,属于新石器时代。从出土的文物看昂昂溪文化是一种以渔猎业为主,昂昂溪遗址现已成为中国北方草原渔猎文化、新石器文化的突出代表,被誉为“北方的半坡氏族村落”。[3]
1973年在昂昂溪五福一号沙岗发现了石磨盘棒等一批珍贵文物。后又发掘到的大量石器标本中,除石锌、石凿、石刀外,还有石斧、石铲、石柞、石磨盘棒、大型的环状石器等多种农业生产用具。[4]石磨盘、石棒等石器应为加工谷物的农具,说明昂昂溪地区新时代石器时代就有了原始农业,但所占比重很小。
1980年,在依安县乌裕尔大桥遗址出土了石斧、玉斧、玉环和兽牙等,还发现了出土的石犁,经证实是属于数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于昂昂溪遗存石犁、石斧、玉斧的出土说明乌裕尔河一带已经出现了原始的农业活动。[5]
在黑龙江东南部的山林地区,尽管传统的渔猎生产和采集经济仍占重要的地位,但农业生产已有了一定的发展。1985年发掘的尚志县亚布力新石器时代遗址,距今5000年左右,出土了打制的石锄、磨制的石铲、石磨棒、磨盘等典型的农业生产工具,出土的石锄,石铲、石斧、石锛也是重要的农业生产工具。磨盘、磨棒的存在,说明了人们已能对谷物进行去壳和粉碎加工,证明了农业生产的存在。[6]
1963年,在宁安县镜泊湖发掘的4000年前的莺歌岭下层遗址和3000前的莺歌岭下层遗址,莺歌岭下层遗址发现了两处半地穴式建筑,建筑内出土了陶器、石器、骨器。陶器有碗、罐、盅、纺轮,陶塑有猪、狗等。莺歌岭下层遗址还出出土了用于除草、松土、砍伐、刨土播种的石锄、石斧、板状砍伐器及鹿角锄等典型的农业生产工具,反映了“刀耕火种”式的农业特点;出土的石锄和鹿角锄是刨坑播种用的农具,说明这里的先民已经开始掌握植物种植技术,出现了原始农业。从出土的纺轮、骨针、骨锥判断,当时的居民们已掌握了原始的纺织和缝纫的技术;传统的渔猎、采集活动收获,当地居民的生活已有了相当的保证,因而能够定居下来,这为发现的半地穴居址和大量陶器所证实。莺歌岭下层遗址虽然出现了原始的锄耕农业和纺织,但渔猎经济仍占较大比重。[7]
在莺歌岭上层遗址中发现的石器、骨器、和陶器的种类和数量比下层遗址有了大幅度增加。出土的陶器中有陶甄等生活器皿,与中原地区常用的炊煮器相似。出土的大量的陶塑中有许多陶塑造型都是猪、狗等动物的形状,说明早期人类对猪、狗的重视程度,也可以推测人类开始对猪、狗进行驯化,出现少量家畜的饲养。
2.青铜器时代
黑龙江地区中部的松嫩平原一带,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和进步而进入了青铜器时代。1974年,在肇源县民意乡大庙村发掘的白金宝遗址,就是黑龙江地区的青铜文化。该遗址出土了各式各样的陶器、骨器、角器、棒器、石器和青铜器等大批文物,其中仅可供复原的陶器即达600件左右。出土的生产工具,以骨器、棒器为主。仅棒刀一种即多达40余件,还有少量的棒镰,它们都是用于刈割的工具,表明当时已有农业生产活动,并有一定程度的发展。[8]
同时,磨制精致、锐利的骨鱼镖、矛、镞及棒镞、石镞等也比较前有所改进,其大量出土证实传统的渔猎生产仍在经济活动中居于统治的地位,陶器上蓖纹子、组成的草纹为主题的图案和由草地、圈栏组成的图案,形象地反映了当地居民圈养牲畜的历史画面;陶器上的仿羊纹饰又告诉人们羊是当时当地饲养的主要家畜之一,从而证实畜牧业也有了初步的发展。从出土的文物可以看白金宝地区是以渔猎、畜牧经济为主的,农业只占少量比例。白金宝地区渔、牧、农、猎并存,是典型的混合经济类型,这也是社会经济不断发展进步的表现。[9]
1984年,在嫩江中下游的泰来县岗丘上发现了平洋墓地,出土了大量的铜器、铁器、石器和陶器等文物,距今有2600年左右。铜器有铜镞、铜刀、铜锥等;陶器种类很多,有碗、壶、杯等。此外,墓葬中发现了猪、狗、牛、马等动物陪葬品,说明当时的已经饲养了大量的家畜,畜牧业很发达。
1997年,在牡丹江下游的依兰县桥南遗址,发掘了6座房址,在房址发现了少量的青铜剑、青铜刀,说明青铜器技术还不发达。出土的还有少量的石器,如石斧、石匕、石刀、石镞、石磨盘、石磨棒等生产工具。此外,在5号房址还出土了四套加工粮食的磨谷器,并在该房址的陶器中发现有炭化的粉状物质,疑为面粉,有的专家认为桥南的5号房址是一处粮食加工的作坊,并认定这是黑龙江地区诸考古文物中保存最好的专门加工粮食的作坊。从这处遗址可以看出,原始农业已经比较发达,已经掌握了农作物去皮磨粉的技术,农业生产已经达到较高的水平,粮食已经成为主要食物。[10]
三、铁器农具的出现
铸造青铜器技术的出现,代表了人类生产力的极大进步,但黑龙江地区的早期人类只运用到了制造狩猎工具和自卫的兵器。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在中原地区已经普遍使用铁器的同时,黑龙江地区也逐渐进入了早期铁器时代。铁器工具的出现,尤其是用于农业生产铁质农具,促进了黑龙江地区古代农业的发展。
1977年,在牡丹江中游的东宁县的团结遗址(距今2100年左右)中,发现10座居住房址,室内有火墙式取暖设施,说明古人已开始定居生活。在遗址中出土了包括大量瓮、罐等大型的陶器,说明古人开始需要大型容器储存大量食物。在遗址中发现铁镰、铁锥等铁器,其中一件长达17厘米的窄身、弧刃的铁镰,与现代农业使用的镰刀很相似,说明当地已经出现和使用了铁质农具。
1964年和1973年在宁安市东京城附近的东康遗址的发掘中,出土了大量的石斧、石刀、石铲、蚌刀、石磨盘棒等农业生产工具和陶器,还发现了弧刃和平刃两种样式的铁镰,镰的出现和使用,可将作物连杆一起割下,大大地提高了收割效率。可见,镰形农具是农业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此外,在遗址的陶器中发现了炭化的谷物,经鉴定,炭化谷物有粟、黍、及荏(苏子)、西天谷和豆类,表明这时的种植技术有所提高,农作物的品种续有增多。[11]
1994年在三江平原的友谊县成富乡发现凤林遗址后,经过多次发掘,共出土了各类器物1700余件,其中,生产工具类石器较少,而铁器加多,说明铁器农用工具已经取代石器工具,生产力有了很大发展,古人通过种植农业,收获粮食,过着定居的生活。
黑龙江地区的原始农业的兴起和发展虽然稍晚于中原地区,但并没有出现跳跃式的发展,仍然是古人从采摘和渔猎中积累知识和经验,通过发明、改进工具和改变方式,逐步发展到植物种植和家畜饲养。黑龙江地区的先民们用勤劳的双手和智慧的头脑所创造出的原始农业和文化遗存,推动了黑龙江地区的农业经济发展,奠定了古老的黑龙江文明。
参考文献:
[1]于汇历.黑龙江省旧.石器年代考古二十年[J].北方文物,2001,(1).
[2]吕秀莲.黑龙江地方简史[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7.
[3]赵善桐、杨虎.昂昂溪新石器时代遗址的调查[J].考古,1974,(2).
[4]李龙.试谈昂昂溪遗存的原始农业[J].黑河学刊,1988,(2).
[5]于凤阁.依安县鸟裕尔河大桥新石器时代遗址调查[J].黑龙江文物丛刊,1982,(2).
[6][9]李延铁.黑龙江地区史前社会经济与农业生产的发展[J].农业考古,2010,(1).
[7]吴文贤、张泰湘、魏国忠.黑龙江古代简史[J].北方文物,1987:25—26.
[8]谭英杰等.黑龙江地区考古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
[10]李砚铁、刘晓东、王建军.黑龙江省依兰县桥南遗址发掘及相关问題[J].北方文物,2000,(1).
[11]李延铁、干志耿、孙秀仁.黑龙江古代农业文化概论[J].学习与探索,1981,(5).
文章来源:《农业考古》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