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昆明年会以来经济史研究与学会工作的新进展
——–2012年武汉中国经济史学会年会工作报告
(中国经济史学会会长 董志凯)
各位理事,各位专家、学者,老师和同学们:上午好!
2012年,中国科学学肇始30周年,从“外引”到“内生”迅速发展。经济史学与其他学科一样,正在总结发展路径,探索应用之道,探讨学科发展,近两年呈现交流频繁、思绪活跃的良好业态。下面根据古代经济史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封越建、近代经济史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徐建生、现代经济史专业委员会秘书长赵学军、外国经济史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李毅的归纳整理,从三个方面向大家汇报:
学术交流是学科建设的重要平台,是提高经济史研究水平的强大动力。本学会对学科建设的工作是以学术交流为中心展开的。
根据不完全信息,两年来召开了8次有关中国古代经济史方面的学术会议:
1.2010年1月16 – 17日,清华大学历史系主办了“社会·经济·观念史视野中的古代中国”国际青年学术会议暨第一届清华青年史学论坛。
2.2010年3月12日,由北京大学经济学院主办第四期“中国经济史沙龙”。
3.2010年4月24日,由南开大学经济史研究中心主办第五期“中国经济史沙龙”,主题为“清代以来经济史研究中的史料、方法和实证分析”。
4.2010年5月19-21日“超长期经济增长”国际学术研讨会暨2010年亚洲历史经济学年会在清华大学举行。
5.2010年7月21日至24日“元代漠南城市与经济社会”学术研讨会在锡林浩特举行。
6.2010年10月22 – 24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史研究中心联合举办了“经济史学教学与教材研究会议”。
7.2010年9月24- 26日,第十届东亚农业史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华南农业大学召开,主题为“历史上的水稻、水利、水运”。
8.2010年10月15日一17日,广州市社科联、广州大学十三行研究中心等单位联合举办的“十三行与广州城市发展”学术研讨会在阳江举行,就十三行与广州城市发展关系的相关专题进行了广泛讨论。
此外,有关古代史各断代的各种学术会议也会有一定数量的古代经济史方面的论文。
1. 2011年7月8日至10日,由《近代史研究》杂志社和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在河南开封联合举办的“中国近代乡村研究的理论与实证”研讨会,围绕“生产·消费·地权·租佃关系”总结中国近代乡村经济的理论方法与实践经验。
2. 2011年8月10日至11日,由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主办,在石家庄召开中国环境史学术研讨会。
1.有一个具有特色、坚持数年、倍受欢迎的研讨活动:每年一次的学科研究动态与前沿问题讨论会。如
2011年1月21日,由中国经济史学会中国现代经济史专业委员会、中国社科院中国现代经济史研究中心、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史研究中心在北京联合举办了2010年中国现代经济史研究动态及前沿问题讨论会。50余人参加研讨。10余位学者介绍了经济体制、经济发展、农业、工业、国内商业、外贸、交通通讯、财政、金融、投资、技术引进、人民生活等分行业、分部门的研究状况,
2.2012年2月17日,这些单位在北京联合举办了2011年中国现代经济史研究动态及前沿问题研讨会。70余位学者参会,18位学者从经济体制、经济发展、农业、工业、国内商业、外贸、交通通讯、财政、金融、投资、“三年困难时期”(1959—1961)粮食和饥荒问题、国防工业与三线建设、居民收入差距、区域经济差距问题、“中国模式”以及关于台湾经济研究等方面的情况。
3. 2011年6月下旬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在北京召开“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我国农业农村重大政策回顾与展望”研讨会。
4.2012年5月,现代经济史专业委员会与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联合举办“改革开放以来中外经济关系讨论会”,50余人出席了会议。会议讨论了汇率、投资、贸易壁垒、中国统计数据口径反思。
5. 2012年8月29日现代经济史专业委员会和当代中国研究所新中国历史经验研究中心召开“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中日经济社会发展”研讨会。中日两国学者数十人参加研讨。
1.2010年10月与山东大学经济学院主办的《后危机时代亚洲经济增长与贸易发展》国际研讨会等。
2.2011年5月14-15日,外国经济史与现代经济史专业委员会联合、由辽宁大学历史学院承办,组织了全国性的学术会议——《中国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与国际比较》学术研讨会。
3. 2011年10月,在清华大学召开了题为《工业化过程中的传统和现代因素的融合》中日经济史国际研讨会。
4. 2011年10月中国人民大学和日本一桥大学共同主办的《亚洲的增长与风险管理》国际研讨会,
1. 2012年7月7日到16日世界经济史第十六届大会由南非经济史学会主办,来自中国大陆、台湾、香港的学者及海外华人学者共组织了7场关于中国经济问题的学术讨论会,涉及中国的学术论文约40篇。由中国学者组织的分组讨论会数目及与会的大陆、香港、台湾及海外华人学者人数超过历届。会议讨论的中国经济史问题集中在以下五个方面:
(1) 中国经济长期表现的计量及中外比较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所史志宏研究员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张丽教授合作组织的“1500年以来中国经济的表现:事实与数据”专场讨论会,南开大学王玉茹教授、伦敦政治经济学院邓刚教授合作组织的“清朝以来中国经济发展研究:1644年以来的历史资料、方法与实证”专场讨论会。
(2) 中国货币与金融史的研究。中国人民大学何平教授组织的“现代化之路:中国货币、金融的历史与思想”专题讨论会和日本学者黑田明伸组织的“货币的匿名性与多重性:为何不存在单一货币统治的一个原因”专题讨论会。
(3) 华中师范大学马敏教授与付海晏教授组织了“全球化与中国商人组织的现代化”专题讨论会。
(4) 清华大学龙登高教授与韩国学者车明洙联合组织以“现代化之前的土地交易”为题的专题讨论会。
(5) 吴晓亮、林文勋、王文诚三位云南学者组织了“现代化进程现代中国西南边疆与世界经济”专题讨论会。
本次会议按照章程选出了新一届执委会,由本学会理事、华中师大校长马敏教授接替任满两届的李伯重教授担任执委,李伯重教授在两届任职期间对中国学者参加世界经济史学会活动作了大量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我们向他表示敬意与谢意。
3.外经史学者赴国外访问讲学和在海外发表研究成果已成为经常性活动。如江苏社科院世经所研究员李洁,上海财经大学教授林珏,南开大学教授韩琦、副教授雷鸣、山东大学的张乃莉教授、中国财经大学副教授马金华、武汉大学马颖教授等都到海外讲学、参加国际会议、做大会发言。外经史理事刁莉、马颖、周见、李毅和南开大学的雷鸣等都有学术论文在国外的刊物上发表。
2010年有关中国古代经济史方面的论文,根据检索,共有741篇,2011年仅载入人大报刊复印资料《经济史》的论文即有252篇。明清经济史仍是古代经济史研究的热点。各断代经济史研究中农业和财政依然最受关注,此外涉及经济政策、市镇经济、区域经济、农业、手工业、交通运输、商业贸易、财政与货币、人口、消费、灾害与社会救济、阶级与阶层、经济思想等各方面。各断代侧重不同,先秦秦汉研究在区域经济、农业、经济思想等方面较为集中;魏晋南北朝经济史在农业、手工业、商业贸易、财政与货币金融等方面论文较多;辽宋西夏金元经济史研究对10-14 世纪的农业、贸易经济、宋元女性经济地位、宋代土地制度、财政等领域关注较多,宋元城市研究提出了一些有新意的见解;明清经济史研究对经济政策和管理、城市市镇经济、农业、国内外贸易、财政货币、人口及工商业尤为重视。
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的中心线索曾有多种观点并引发过争论。朱荫贵提出以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演变作为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的中心线索。[2]刘巍通过多角度的考察,认为近代中国总需求拉升价格的力度远大于总供给下压价格的力度,并指出在使用经济学理论框架分析经济史,应首先考虑理论之前提假设是否与近代中国的经济态势一致。[3]刘爱新认为运用制度变迁理论需要根据中国近代具体的情况进行合理的修正,实行理论的本土化。[4]
杜恂诚、李晋指出中国经济史“GDP”研究之误区,不宜把”GDP”作为将中国古代、近代社会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作比较时的评价标准,尤其不宜用偏离定义或模型有缺陷的估计或计量方法得出的”GDP”数字来进行比较。[5]
具有代表性的著作有:刘克祥、吴太昌主编《中国近代经济史,1927-1937》四卷本系《中国近代经济史》通史巨著的第3卷,该书承继前两卷的严谨作风和研究方法,以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不发展为中心线索,考察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的变迁及其规律,揭露1927-1937年间日本帝国主义对华武装侵略和经济掠夺、世界经济危机和列强对华危机转嫁及经济侵略,探讨中国民族资本的衰退、新民主主义经济的萌发与成长,阐明中国不能走资本主义道路,最终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
中日学者田岛俊雄、朱荫贵、加岛润编著《中国水泥业的发展:产业组织与结构变化》;田岛俊雄、朱荫贵、加岛润、松村史穗编《海峡两岸近现代经济研究》;康金莉《北四行研究(1915-1937)》;黄英伟《工分制下的农户劳动》;马俊亚:《被牺牲的“局部”——淮北社会生态变迁研究(1680-1949)》;蔡双全:《近代中国实业救国思潮研究》;燕红忠:《晋商与现代经济》、《中国的货币金融体系》;[6]樊果:《陌生的“守夜人”——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经济职能研究》。李埏、李伯重、李伯杰合著的《走出书斋的史学》以轻松活泼的文笔研讨与普及中国经济史。
1.对新中国建立初期的经济进行深入研究是中国现代经济史学者的研究重点
董志凯、武力主编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1953-1957)》利用丰富的档案资料,将经济体制、经济政策、经济运行与经济效益结合起来作了内容翔实的探讨。当代中国研究所编的《国史编年》(1949-1955年)以编年史的方式收入大量经济史的史例。赵学军撰写的《略论“一五”时期信贷资金的计划配置》考察了信贷资金的计划配置问题以及私营银行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特征。[7]焦建华、张徐乐分别讨论了新中国建立初期的侨汇业政策及中国政府对外商银行的监管与清理问题。[8]苏少之、张晓玲从测算农村居民收入基尼系数的角度,对土改后农村阶级变化作了再探讨,认为土改后几年内农村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处在高度均等和相对均等的边界上。[9]常明明探讨了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傣族地区和平协商土地改革,推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史的研究。[10]张静分析了建国初期乡村地权流转的社会经济效应。[11]张忠民、霍新宾等对新中国创构的“民主、平等、两利、契约”的新民主主义劳资关系作了新的探讨。[12]
2.对计划经济的研究集中于讨论计划经济建立的原因、计划经济体制在各个领域的运行
钟祥财用特殊压力下集体行动的逻辑来解释计划体制。[13]徐建青分析了统购统销制度下农民家庭棉纺织成本与收益,葛玲考察了安徽省统购统销体制的实践。[14]张鹏、许亦平、林桂军分析了1952—1978年的货币政策,易棉阳、陈俭探讨中国农村信用社的发展路径。[15]马泉山重新评价三线建设得失。[16]刘日新《从计划到市场论战文章》反映了对当代经济体制的不同见解[17];李文分析了计划经济时期农村公有制实现形式问题。扈映、范钧讨论了改革开放前二十年浙江省社队企业的发展历程。[18]
3.关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经济已经进入中国现代经济史的研究视野,关注的热度持续升温,特别是有关经济增长、财税体制、收入分配、国有经济改革等方面论文较多,并有一批围绕共和国60年的经济史研究。著作包括汪海波等人撰写了《中国现代产业经济史》;黄孟复主编《中国民营经济史(纪事本末)》;赵凌云撰写《中国共产党经济工作史》;杨德才等人著《制度变迁与制度绩效:新中国农地制度演进与前瞻分析》等。论文如武力论《中国共产党对农业现代化的伟大探索》。郑有贵总结了中国共产党农民合作经济的四大理论成果[19];董志凯论《政府与市场在中国大陆投资中的作用变迁(1949-2009)》、王丹莉从工业化进程的视角解读新中国成立60年来农民税费负担的变动等研究具有新意。[20]隋福民翻译的《中国的崛起与俄罗斯的衰落》对市场化转型中的政治、经济与计划作了比较。
还面世了一批新的学术资料:中国社会科学院和中央档案馆合作编纂的《1958—1965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档案资料选编》共计l0卷,1500万字,是该课题组30年档案资料研究出版的第三批资料。行龙、马维强、常利兵《阅档读史——北方农村的集体化时代》,作者所在山西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收集到近200个村庄的一手基层档案数千万件。
(1)经济危机及其影响。如汪洋《虚拟经济视角下的金融危机研究》;[21] 田中景等《美国家庭过度负债的成因研究——对新自由主义宏观经济政策的反思》,李洁《全球金融危机观察与思考》,张健等《近代西欧历史上的泡沫事件及其经济影响》,[22] 刘晓辉、罗文东的《国际金融危机中新自由主义面临的冲突和挑战》[23]、周小兰《1816至1817年法国的经济危机》等[24]。林珏、[25]田中景、刁莉以及孙颖从危机应对的角度探讨政府救助的演绎路径及其退出策略的研究[26]对危机爆发后的全球治理问题阐述了各自的意见。林珏主编的《国际油价变动与中国的经济安全》、[27]《跨国并购与跨国战略联盟研究》[28] 系广义的危机应对研究。
(2)国际贸易与金融领域里的重点问题研究。如蔡瑞艳、纽维敢《国际金融危机的冷战思维分析》、单豪杰、马龙官《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机制——理论解释及一个新的分析框架》,[29]林珏、杨荣海的《金融稳定性与经济增长的机制分析——基于新兴市场国家和发达国家两组数据的分析》;孙瑜《中外通货膨胀的经济史比较》[30]、张乃莉《后危机时代中日经贸结构的动态演变》[31]、[32] 马颖等《贸易开放、劳动力转移和就业》[33]、[34],[35]熊珍琴《产业国际转移视角下的中美贸易摩擦》,[36]等均是这方面的成果。邓久根和刘鸿明《保护主义铸就美国产业帝国的利器》[37]等通过经济史的回溯对美国等发达国家奉行贸易保护主义提出批评。[38]韩毅对20世纪70-90年代美国证券市场的监管制度进行了研究。[39]
(3)工业化和产业发展问题研究。厉以宁的专著《工业化与制度调整》,[40]以经济史为基础研究了工业化和制度调整的关系。韩琦的《跨国公司与墨西哥的经济发展(20世纪40年代至89年代初)》[41]探索了跨国公司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问题。马金华《外国财政史》、《世界财政史论稿》扩展和推进了国内世界财政史研究;车维汉的《基于全要素生产率测算的中日两国农业产业组织模式的比较研究》、《技术效率、技术进步与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基于国际比较的实证分析》;马颖等《中国外贸产业结构变迁与国际竞争力分析》、《规模经济、市场结构与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基于21个子产业的理论与实证分析》,张乃莉《日本与英、德国家邮政事业民营化改革比较及启示》,李毅《由“丰田事件”看后危机时代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42]闵维方和蒋承、全继业、郭华、崔洪健等的文章和徐滨的专著《英国工业革命中的资本投资与社会机制》等。[43]黄春高的专著《分化与突破——14-16世纪英国农民经济》等,[44]均在产业层面上选取不同视角做了研究。
(4)全球化、区域经济与他国发展借鉴和比较研究。韩毅等的《美国经济史,17-21世纪》是第一部由中国学者撰写的美国经济史的通史类著作。路爱国通过《全球化及其理论探讨》等对经济全球化问题进行了系列研究。[45] 钱乘旦考察了全球具有代表性的几种现代化模式。[46] 仇发华从历史的角度比较了的西欧与东亚一体化模式。[47] 张伯伟、胡学文、田毅鹏等研究了东亚现代化进程中的问题。[48] 韩琦的《20世纪拉丁美洲的变革与发展》、[49]《中拉关系与重视拉美“无形资源”的开发》[50] ;李洁的《印度发展服务业外包的经验与教训》研究了世界不同地域的现代化进程。濮晔继续《外国经济史教学模式研究》的探索。
在比较研究方面:如周见《张謇与涉泽荣一:近代中日企业家的比较研究》,[51] 雷鸣的《日本战时统制经济研究》[52] 等作了开拓性努力。田中景的专著《日本经济症候群研究》,[53] 剖析了上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患上的萎靡病的制度危机症结。周见对中日两国的近代股份公司制度进行了深刻的比较。[54]刘洋的《新制度经济学视角下的苏联经济史对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启示》、刁莉的《俄罗斯大选与继任博弈》[55]等对俄罗斯经济史进行研究。
如赵德馨在考察中国市场经济的由来时,证明中国今天的市场经济是经济运行4 000多年的必然结局。[56]上月浙江大学出版社在京举办了“社会经济史译丛”丛书研讨会,与会学者解析“大分流”需要走出“欧洲中心论”。杜恂诚的《“大分流”的文化成因说评析》批评美国学者格利高里·克拉克把“大分流”归因于文化因素,一是静态比较而忽略了中国等落后国家的发展变化,二是忽视了技术和设备的结构性差异所导致的劳动力效率差异。仲伟民《茶叶与鸦片:十九世纪经济全球化中的中国》选择茶叶与鸦片两宗商品在中西间的传播、对全球经济关系的作用以及对中国的影响,揭示出两个国家截然相反的历史命运。冷东:《在中国走向世界的过程中考察广州十三行的历史地位》。这方面的论文还有刘强《18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制瓷业的衰落:一个全球的视角》、黄敬斌《全球化视野下的贸易、资本主义与经济史:以19世纪中西茶叶与鸦片贸易为例》等。
交叉研究是从问题出发产生的。如李中清的《中国西南连续的社会经济(1250-1850)》、《无声的革命:北京大学与苏州大学学生社会来源研究(1952-2002)》在社会经济史方面有突破性探索。李金波、聂辉华《儒家孝道、经济增长与文明分岔》应用经济学方法研究儒家孝道思想对古代社会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方钦试图从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三者的内在逻辑关联探讨中国社会特有的演变路径,认为中国传统社会的皇权、经济与宗教通过对一个社会、一个民族之精神气质的塑造,进而形成整个社会制度演化的路径,决定着中国现代制度之发展路径。
如赵凌云、张连辉探讨新中国环境观与环境史的变迁,[57]杨德才等人分析新中国农地制度的演进,王鸥研究中国电信业的历史发展与体制变迁,常远探讨新中国期货史等。在研究方法方面,学者们尝试将制度经济学、社会学、数理经济学、演化经济学等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引入经济史领域。如贾根良、刘琳的《中国稀土问题的经济史透视与演化经济学分析》。[58]王棣《宋代赋税的制度变迁》指出宋代赋税制度的制定和实施随着产权形态的变化而呈现出新的特点,越来越多偏重于与私有产权者共同分割产权的收益权。周生春、明旭《明代徽州田价发覆》指出,明代徽州田价呈N形增长。这是徽商资本在嘉靖“严肃海禁”后大量从土地流向盐业、典业,又在万历商业环境恶化后持续回流土地的结果。周立群、张红星《经济史上的技术变迁——以江南农业为例》认为江南农业倾向于土地节约型的技术创新,却不能成为改造传统农业的动力,改造传统农业要将现代技术的变革与传统有机农业的优势结合起来。谢冬水《人口增长与中国历史上土地经营制度演化——对明清时期土地经营制度演化的博弈解释》,指出在长期博弈演化过程中,明清时期土地经营制度从地主雇工经营向租佃制转化,永佃制逐渐淘汰定额租制。
有关明清时期GDP的研究出版了刘逖:《前近代中国总量经济研究》,李伯重:《中国的早期近代经济——1820年代华亭一娄县地区GDP研究》二部著作。杜恂诚、李晋提出历史上GDP研究存在的问题。一些经济学者试图用计量分析方法分析经济史,刘巍主编的《计量经济史研究》坚持在近代经济史研究领域研究发行。
如张忠民《江南地区的“口岸”变迁:公元750-1840年》,从社会经济长期变迁的视角,回顾和梳理江南口岸的变迁的历史进程。曹树基、单丽利用浙南山区石仓的契约文书,描述了18世纪后半叶至20世纪中叶石仓农业税率由0.3%向18%演变的全过程,指出1940年代的税率上升,与战时环境有关,而1950年代初农业税的大幅增加,则是国家工业化战略的结果。燕红忠《货币供给量、货币结构与中国经济趋势:1650-1936》通过对近三百年中国的货币供给、货币制度和货币结构的变化,探讨了经济近代化过程中货币与经济的关系;龙登高、秦晖分别研究了明代中期后至近代的“近世”中国农地产权的多重权能和中国佃农的独立性。
尽管部分成果存在低水平重复的老问题,但也出现了不少资料扎实、逻辑严密、分析深入,具有创新观点、较高学术价值的论文。以古代经济史为例,如彭卫研究小麦在汉代的推广;谢重光《唐代经济史的一桩公案——蓝文卿舍田宅建雪峰寺传说辨伪》;吴松弟 《从人口为主要动力看宋代经济发展的限度兼论中西生产力的主要差距》认为宋代乃至元明清时期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是人口增长,这种模式不利于节省或替代劳动力的装置的发明与推广。陈春声、刘志伟《贡赋、市场与物质生活:试论十八世纪美洲白银输入与中国社会变迁之关系》指出,美洲白银的流入适应了清朝赋税征收、财政运行和官僚系统运作的需要,生产者以其生产物换取白银的直接目的是为了缴纳贡赋,而非资本的增长。王裕明《明代商业经营中的官利制》考证官利制是两权分离的产物。胡英泽 《清代山陕黄河滩地鱼鳞册研究》,指出,滩地制度的形成是生态环境、土地所有制、社会相互关系不断调适的过程。
限于时间,以上简单介绍难免挂一漏万,各专业委员会的归纳将在学会通讯上发布。
2011至2012年,吴承明、丛翰香、汪敬虞等经济史学界前辈大师相继去世。[59]吴承明先生系中国经济史学会继严中平之后的第二任会长,于2004后被推举为中国经济史学会荣誉会长。2012年8月,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经济研究所举办了“经济史理论与研究——纪念吴承明先生学术研讨会”,清华经济史论丛出版了吴承明文集《经济史理论与实证》,以此纪念和弘扬其学术成就。本会的另一位德高望重的荣誉会长赵德馨教授年届八旬,著作等身,昨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召开研讨会。前几年学会还与中山大学、四川财经大学、社科院经济所联合召开了纪念梁方仲、汤象农、严中平、李文治等经济史大师的研讨会。这些会议饱含了对先辈的纪念,并研讨了如何继承和发扬老一辈学者的治学理念和勤学精神。
人才的培养和必要的组织建设,是推进学科建设有序进行、谋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近年来,各高校和科研单位的理事认真从事本科生、研究生的教学与论文指导,积极培养合格的经济史专业人才。各专业委员会并根据自愿原则,及时吸收有志于经济史研究,并在教学和研究领域有出色成绩的年轻骨干加入本会,为学科建设注入了新生力量。
组织建设的更核心的内容,是在高校和研究机构建立经济史教学研究基地出版经济史丛书。在这方面最有成效的工作包括:
1. 2011年4月,“上财经济史学论坛”暨“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史学系”建立。
2.2011年5月辽宁大学建立校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平台——比较经济史研究中心。
3. 2011年8月“中国经济史研究:产业与金融”国际学术研讨会暨“河南大学经济史研究所”揭牌。
4.中国社科院世经政所建立世经史研究中心,作为非实体性研究机构。
5.学会副会长、古代经济史专业委员会主任、厦门大学教授陈支平主编了《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丛书》,天津古籍出版社近两年共出版 20册。这一举措在经济史学术著作出版困难的条件下为一批优秀的经济史博士论文提供了面世的机会。
诚挚地感谢8年来大家对学会工作极大的支持。大家来自不同的部门,团结融冾比什么都重要。学会的每一位会员、理事、秘书长、会长、专业委员会主任都用自己的行动表现出极大的配合与支持;当我们每一次来聚会时,都会看见每一位会员会心的微笑,让人感到美好与和谐!
期待着在座诸位的精彩发言,期待着所有参会人员的热烈互动。愿各位代表在本届年会取得满意的收获,留下美好记忆。预祝本届年会圆满成功。
祝愿经济史学科发展,祝愿经济史学会越办越好!
谢谢大家!
[1]史志宏、徐毅:《关于中国历史GDP研究的点滴思考》;陈争平:《近代中国货币、物价与GDP估算》,王玉茹、王哲:《购买力平价法在中国经济史研究中的运用初探》;刘巍:《近代中国GDP估算:数量分析方法的尝试》;刘逖:《中国历史上的GDP估算中跨国换算方法初探》;倪玉平:《GDP数值估计的三个原则》;管汉晖:《关于中国历史上GDP研究的一些浅见》;颜色:《对于中国历史GDP核算和数量经济史问题研究的一点想法》,见《中国经济史研究》,2011.3.3~27,103。彭凯翔:《历史GDP估算中的计价问题刍议》;关永强:《浅议近代中国GDP核算中调查资料的使用问题》,见《中国经济史研究》,2011.4.53~68。
2011年另有相关研究文章发表,李敦瑞、朱华:《抗战前夕上海GDP及结构探析:以1936年为例》,《史林》,2011.3.19~30;杜恂诚、 李晋:《中国经济史“GDP”研究之误区》,《学术月刊》,2011年第10期。
[2]朱荫贵:《对近代中国经济史研究中心线索的再思考》,《社会科学》,2010年第6期。
[3]刘巍:《储蓄不足与供给约束型经济态势——近代中国经济运行的基本前提研究》,《财经研究》,2010年第2期。
[4]刘爱新:《制度变迁理论与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创新》,2010年第2期。
[5]杜恂诚、李晋:《中国经济史“GDP”研究之误区》,《学术月刊》,2011年第10期。
[6] 经济科学出版社2012;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7]赵学军:《略论“一五”时期信贷资金的计划配置》,《中国经济史研究》2010年第4期;《再论中国私营银行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于产权变革视角的考察》,《中国经济史研究》2011年第4期。
[8]焦建华:《承继与变异:新中国初期侨汇业政策研究》,《中国经济史研究》2011年第3期;张徐乐:《新中国政府对外商银行的监管与清理》,《中国经济史研究》2011年第3期。
[9]苏少之、张晓玲:《新中国土改后农村阶级变化再探讨——基于测算农村居民收入基尼系数的角度》,《中国经济史研究》2011年第1期。
[10]常明明:,《中国经济史研究》2011年第4期。
[11]张静:《建国初期乡村地权流转的社会经济效应考量》,《中国经济史研究》2010年第4期。
[12]张忠民:《20世纪50年代上海新公私合营企业的工资改革》,《当代中国史研究》2011年第5期;霍新宾:《建国初期劳资关系的国家整合——以上海劳资协商会议为视点》,《中国经济史研究》2010年第3期。
[13]任晓伟:《城镇就业压力与计划经济在中国的历史命运》,《中共党史研究》2010年第5期。
[14] 徐建青:《统购统销制度下农民家庭棉纺织成本收益探析》,《中国经济史研究》2010年第4期;葛玲:《统购统销体制的地方实践——以安徽省为中心的考察》,《中共党史研究》2010年第4期。
[15]张鹏、许亦平、林桂军:《中国计划经济时期货币政策回顾:1952—1978》,《中国经济史研究》2010年第3期;易棉阳、陈俭:《中国农村信用社的发展路径与制度反思》,《中国经济史研究》2011年第1期。
[16]马泉山:《再谈三线建设的评价问题》,《当代中国史研究》 2011年第6期。
[17] 东方文化出版社2012 。
[18]李文:《我国在计划经济时期对农村公有制实现形式的探索》,《广东社会科学》2011第4期;扈映、范钧:《改革开放前二十年浙江省社队企业发展的历史回顾》,《中共党史研究》2010年第9期。
[19]郑有贵:《指引小农经济通向现代化的灯塔——中国共产党农民合作经济的四大理论成果》,《当代中国史研究》2011年第3期。
[20]王丹莉:《工业化进程中的农村税费制度演进——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民税费负担变化趋势的历史解读》,《中国经济史研究》2011年第1期。
[21] 汪洋《虚拟经济视角下的金融危机研究》,南开大学博士论文2010。
[22] 张健等《近代西欧历史上的泡沫事件及其经济影响》,《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10年第4期。
[23] 刘晓辉、罗文东《《国际金融危机中新自由主义面临的冲突和挑战》,《国外社会科学》2011年第1期。
[24] 周小兰《1816至1817年法国的经济危机》,中山大学博士论文2010.
[25] 林珏《危机后的美国经济走势与面临的问题》,《后危机时期的全球经济格局与中美经贸关系》,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1年第6期。
[26] 孙颖《金融危机政府救助:理论与实践》,辽宁大学博士论文2010。
[27] 林珏主编《国际油价变动与中国的经济安全》,山西经济出版社2010年12月。
[28] 林珏主编《跨国并购与跨国战略联盟研究》,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1年6月。
[29] 单豪杰、马龙官的论文《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机制——理论解释及一个新的分析框架》,《世界经济研究》2010年第10期。
[30] 孙瑜的《中外通货膨胀的经济史比较》,《现代商贸工业》2010年第9期。
[31] 张乃莉《后危机时代中日经贸结构的动态演变》,《山东社会科学》2010年第11期。
[32] 张乃莉《中日电器及电子类产品内贸易指数分析》,《现代日本经济》2010年第5期。
[33] 马颖等《贸易开放、劳动力转移和就业》,《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年第1期。
[34] 马颖等《基于异质企业的国际贸易理论新进展述评》,《福建论坛》2010年第1期。
[35] 马颖等《新-新贸易理论、企业异质性与外贸产业发展》,《国外社会科学》2011年第2期。
[36] 熊珍琴《产业国际转移视角下的中美贸易摩擦》,《改革与战略》2011年第4期,
[37] 邓久根、刘鸿明《保护主义铸就美国产业帝国的利器》,《改革与战略》2011年第4期。
[38] 林珏、杨荣海《金融稳定性与经济增长的机制分析——基于新兴市场国家和发达国家两组数据的分析》,《财经研究》(沪)2011年第4期。
[39] 韩毅《20世纪70-90年代美国证券市场监管制度的战略调整及经验借鉴》,《辽宁大学学报》2011年第2期。
[40] 厉以宁《工业化和制度调整——西欧经济史研究》,商务印书馆2010年8月。
[41] 韩琦《跨国公司与墨西哥的经济发展(20世纪40年代至89年代初)》,人民出版社2011年5月。
[42] 李毅《传统与现代因素对产业发展进程的影响》,《传统知识的历史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2011年10月。
[43] 徐滨著《英国工业革命中的资本投资与社会机制》,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2年1月。
[44] 黄春高的专著《分化与突破——14-16世纪英国农民经济》,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3月。
[45] 见《全球化与中国:理论与发展趋势》一书,经济管理出版社2010。
[46] 钱乘旦《世界现代化历程》, 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47] 仇发华《结构性地区主义与开放性地区主义:西欧与东亚的比较》,《当代亚太》,2011年第2期。
[48] 田毅鹏、韩丹《东亚现代化的“特殊”与“一般”》,《东北亚论坛》2011第3期。
[49] 韩琦《20世纪拉丁美洲的变革与发展》、南开大学世界近现代史研究中心主编:《世界近现代史研究》第七辑,中国社科出版社2010年12月出版。
[50] 韩琦《中拉关系与重视拉美“无形资源”的开发》,《拉丁美洲研究》2011年第1期。
[51] 周见《张謇与涉泽荣一:近代中日企业家的比较研究》,日本经济社2010年10月。
[52] 雷鸣《日本战时统制经济研究》,人民出版社2007年。
[53] 田中景著《日本经济症候群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12年2月。
[54] 周见《中日近代股份公司制比较》,《传统知识的历史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2011年10月。
[55] 刁莉《俄罗斯大选与继任博弈》,2012年《复旦大学东欧经济转轨研讨会》会议论文。
[56] 赵德馨:《中国市场经济的由来——市场关系发展的三个阶段》,《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0年第2期。
[57] 张连辉、赵凌云:《新中国成立以来环境观与人地关系的历史互动》,《当代中国史研究》,2010年第3期。
[58] 贾根良、刘琳:《中国稀土问题的经济史透视与演化经济学分析》,《北京大学学报》2011年第4期。
[59] 参见《沉痛悼念吴承明先生》,《中国经济史研究》,2011.3.175~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