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教育出版社出版
汉字具有形音义三个方面,编纂汉语字典,这三方面缺一不可,此中尤其以汉字的读音标注问题最为复杂。综观近年来出版的汉语大字典或大词典或古音手册之类的著作,或不分段,即只有一个语音阶段;或虽分段,但是语音的标注要素不全;或只有汉字音韵地位标注,没有标注读音,均有缺憾。例如:著名的《汉语大字典》注音分上古、中古、现代三段,但上古音只标韵部,不注声母,中古音以《广韵》为主,亦只用文字注明反切和音韵地位,没有标注构拟的中古音,不无缺憾。《辞源》注音只注中古音和现代音,缺上古音,同样缺乏标音。丁声树《古今字音对照手册》只注中古音韵地位和《广韵》反切,没有上古音和近代音,且没有音值标注。郭锡良的《汉字古音手册》则有上古音、中古音、现代音三段,除了汉字注明音韵地位外,并标注了王力先生的上古音体系,显然是个进步,但是古音标注只主一家,缺乏普遍性。
近年来,随着汉语音韵研究的进展,汉语音韵学已成为一门名副其实的国际性学科。以上古音为例,目前国际通用的有代表性的上古音体系有四家。他们是:王力、李方桂、郑张尚芳和包拟古-白一平的上古音构拟体系。或者再加上俄罗斯斯塔罗斯金的上古音构拟体系,代表了上古音研究的最新进展。通常大陆学者使用王力和郑张尚芳先生的体系较多,台湾和海外则多使用李方桂(含龚煌城)先生的上古音体系。欧美、日本目前则多使用白一平的上古音构拟体系。其实,从本质上来说,郑张尚芳、白一平以及斯塔罗斯金的上古音体系颇多相似。中古音构拟方面,近年来也有很大的进展。代表性论著的是李荣先生的《切韵音系》和邵荣芬先生的《切韵研究》。近代音方面,目前一般的字词典和古音手册则多付阙如。在这种情况下,近期由江西教育出版社出版,著名语言学家林连通和郑张尚芳先生主编的《汉字字音演变大字典》的问世填补了汉语字典注音的诸多空白,可视为是汉语字典古音标注的重大突破。
《汉字字音演变大字典》系《汉字形音义演变大字典》中的一部,为国家”十五”规划重点图书、国家出版资金资助项目,由《汉字形音义演变大字典》编辑委员会编纂,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林连通、郑张尚芳二位语言学家任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江蓝生先生任名义总编。全书收汉字九千四百多个,四百五十多万字。字典分上古、中古、近代、现代四个历史时期对汉字的音史进行描写、追踪,展现汉字字音发展演变的历程。每个时期的字音,字典不仅标注了本身的拟音,还标注了有代表性的其他各音韵学家的拟音,内容极为丰富。
该书的最大特色是:分为上古、中古、近代、现代四段标音法,每段都选能够代表该段音系最有代表性的构拟成果。具体做法是:
1.该字典历史音韵分列为上古、中古、近代、现代四期。上古、中古两期皆另列后期音。上古、中古、近代各期,皆以中原雅音(洛阳为中心)为标准音,至清中叶后才向北京转移。
2.各期的标音,都先列出本典的拟音。历代音系声韵表后面另列。
3.上古、中古各期拟音,后加括弧附列有影响的其他各家拟音。上古列高本汉、李方桂、王力三家,中古列高本汉、王力、李荣、邵荣芬四家。各家拟音,皆依该字中古反切的音韵地位分别按照各家声韵对应系统规则推出,不要求此字必为原书所引列。本典全部以国际音标标音,逢高本汉、王力、李荣书内有非音标的转写符号,一律改写为通用国际音标。《中原音韵》附列杨耐思、宁继福两家的拟音。
该书主编是国内外著名的语言学家、音韵学家,所标注音具有极大的权威性,读者手此一编,可直接检索到所需要的汉字古音标注,对汉语和相关学科的研究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该典富有创造性,弥补了我国字典的空白,不仅可以为从事语言文字教学、研究的专家、学者服务,还可以供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国家机关等图书部门收藏。据悉,《汉字字形演变大字典》、《汉字字义演变大字典》将陆续出版,征求意见修订后,即出版综合本《汉字形音义演变大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