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流远去》展现文人雅士风骨风流
张昌华所著《清流远去——文化名人的背影》最近由凤凰出版社出版。本书素描民国至当代50余位文化名人,从不同角度记述蔡元培、马君武、华君武、丁聪、顾毓琇、张中行、肖乾、季羡林、黄苗子、吴冠中、冯其庸、余光中等文人雅士的风骨风流,展示了一代士人的爱国情操、凛然风骨、澡雪品质和名士风流。...
-
〓 大型典籍书系《国学教育辑要》捐赠仪式在京举行
本报讯 由中华国学研究院历时两年研究,梳理编辑而成的大型国学教育书系《国学教育辑要》,日前经由中国民主与建设出版社出版。该书系主编君艺豪、焦玉华在北京育翔小学回龙观学校举行向北京市昌平区所有的中小学赠书仪式。在捐赠仪式上,十几年热衷于教育公益事业的雕塑家君艺豪向昌平区辖区各中小学校捐赠了1000套《国学教育辑要》图书(......
-
〓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喜读邢福义先生主编《文化语言学》(增订本)
90年代初,文化语言学是我国语言研究的热点之一,并逐步形成一股声势浩大的“中国潮”。1990年出版由著名语言学家邢福义先生主编的《文化语言学》,以其理论构架的缜密有致、研究方法的精当耦合以及表述话语的雅俗共赏赢得了中外学术界的广泛注意,一时间赞誉四起、好评如潮。毫无疑问,该书堪称90年代“文化语言学中国潮”潮头浪尖的弄......
-
〓 从中国人的视角看欧洲文明:评《海殇?——欧洲文明启示录》
雅典卫城《海殇?——欧洲文明启示录》王义桅 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中国人喜欢论兴亡,西方人习惯说兴衰。 自古以来中国都是一个相对封闭独立的单一中心的政治系统,而非西方历史上常见的多中心式的国际体系。从文明来看,中国历史上当然发生过文明衰落的情况。但由于华夏文明是独大且一以贯之的,不存在竞争者,所以,中国人说“......
-
〓 传承历史文化留住乡愁记忆——为《中国名镇志丛书》作序
“国有史,邑有志”,中国自古就有注重编史修志的传统。按照我国目前地方志行政法规,国家各级地方志机构的法定职责是编纂省、市、县三级志书,并不包括县以下的乡镇志和村志。这种规定,一方面可能因为全国有数百万自然村落和数万乡镇,全部实行官修很难实现;另一方面可能因为我国历史上就有“皇权止于县”的说法,县以下的民间社会历来是一个......
-
〓 将施琅研究推向深化的一部力作——《施琅在台湾勋业地研究》简评
捧读施伟青教授有关施琅研究的第四部专著《施琅在台湾勋业地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年5月版),深深地为其数年来坚持不懈地开展施琅的实证研究精神所感动,亦为他将施琅研究不断推向深化而点赞。 本书是施伟青教授针对学界尤其是台湾学界有关施琅在台湾的土地多来自霸占、抢夺、投献等不正当手段,是对当地百姓的压......
-
〓 大学校长的教育视界——《大学校长访谈录》评介
黄琦编著的《大学校长访谈录》,收录了14位山东省属普通高校现任或原任校长的访谈文章,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走近大学校长的机会。 本书的许多谈话内容,既有理论层面的深刻剖析,又有现实层面的明确解答;既肯定了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可资借鉴和大力弘扬的好经验、好做法,又挑明了目前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某些误区和偏差......
-
〓 《图书馆阅读推广研究》:阅读推广,图书馆界在行动
近10年来,读书成为一个广受人们关注的话题。由于受到手机的冲击,真正意义上的读书与我们渐行渐远,人们读书的时间减少,热情在下降,而长期形成的阅读习惯也在渐渐发生改变。这一现象受到了家庭、学校乃至社会的广泛关注。为此,图书馆界做出了很多努力,以实际行动推动社会关注阅读。2005年中国图书馆学会决定成立科普与阅读指导委员会......
-
〓 新修《清史》初稿完成
2002年底,国家设立清史编纂委员会,启动清史纂修工程。新修《清史》拟分100卷,总字数约3500万字。经过多年努力,参与修史的专家学者达到近2000人,整理了200多万件原始档案,出版了合计超过18亿字的200多种图书,成果惠及国内外学术界。目前《清史》初稿已经完成,正在进行后期的审改整合。近日,北京大学钱乘旦教授、......
-
〓 “大学三部曲”表现知识分子精神困境
由中国作家协会创研部主办的张者《桃李》《桃花》《桃夭》三部曲研讨会日前在京举行。2002年,张者出版了第一部长篇小说《桃李》,写当时大学校园里的学术生态和爱情现状。2006年,他又推出了“大学三部曲”的第二部《桃花》。2015年,他推出三部曲最后一部《桃夭》,通过一群中年人的同学会,讲述曾经的大学生活和现在的中年危机。......
-
〓 孙郁《鲁迅遗风录》另辟鲁研蹊径
本报讯(记者丁杨)对于鲁迅其人、鲁迅精神的解读,从他八十年前逝世至今始终不曾停止。“在历史人物描述方面,恐怕没有谁像鲁迅那样给人如此复杂的感觉。”这是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院长、原北京鲁迅博物馆馆长孙郁在其新书《鲁迅遗风录》(汉唐阳光策划,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后记”中的一句话。日前在北京鲁迅博物馆举行的《鲁迅遗风录》......
-
〓 《自由之魂———20世纪后半叶在台知识人》:石在,火种是不会绝的
《自由之魂———20世纪后半叶在台知识人》,刘台平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9月,28.00元 2013年3月,刘宜庆先生的《大师之大——西南联大与士人精神》一书出版,笔者读后撰写了一篇短评《士人风骨和知识分子精神》(载《中华读书报》2013年5月15日)。文中曾言及西南联大的学人1949年之后的走向,对他......
-
〓 我写《背影:我的父亲柏杨》
先父柏杨在1949年离开大陆来到台湾,当年他30岁。他在台湾度过了60年的岁月,这60年,他写了2000多万字,出版了200多本书。即使是身系囹圄,在最恶劣的环境里,他还是坚持文学创作:他利用早餐吃剩的稀饭涂在报纸上,好几张黏在一起,形成一张坚硬的纸板,随后就靠坐黑牢墙角,把纸板放在大腿上,借着微弱的灯光,眯着眼睛,坚......
-
〓 用地图绘就中国历史——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历史地图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历史地图集》 国家地图集编纂委员会 编纂 中国地图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历经三十余年的努力,201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历史地图集》(以下简称《国家历史地图集》)第一册终于面世了。第二、三两册的编稿和设计也基本完成,只待清绘制印。但此书半数以上的编委已经去世,其中包括硕果仅存的编委副......
-
〓 《增订中国史学史资料编年》:纵横三千年的中国史学史资料体系
《增订中国史学史资料编年》,杨翼骧编著,乔治忠、朱洪斌订补,商务印书馆2013年10月版 上个世纪八十、九十年代,在中国史学史学科发展的重要阶段,史学史专家杨翼骧先生倾毕生精力纂辑的三卷册《中国史学史资料编年》如期而至,第一册(先秦至隋唐五代)、第二册(宋、辽、金)、第三册(元、明)分别由南开大学出版社出版于19......
-
〓 《遗珠拾粹——中国古城古镇古村踏察(二卷本)》近日出版
本报讯(记者 余传诗) 由东方出版中心出版、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主任阮仪三主编的《遗珠拾粹——中国古城古镇古村踏察(二卷本)》近日在上海面世。 在广袤的土地上,在鲜为人知的集镇和村落里,古城、古镇、古村曾完好保存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被誉为“都市文脉守护者”阮仪三先生亲自带领由博士生、硕士生和本科生组......
-
〓 名家随笔丛书:放射思想的光芒
科学出版社从2011年开始,陆续推出《名家随笔丛书》,邀请名家通过回忆、思考,总结社会实践、学术研究和人生经历,彰显人性之真、善、美,为大众读者提供高品质的、启迪性强的原创性图书。《名家随笔丛书》根据作者所从事的工作领域,分为哲学社会科学类、历史文学类、艺术类、科学技术类、教育文化类、时政经济类。从书的作者均为......
-
〓 《松花江畔失去的记忆》:那些渗入骨子里的文化符号
《松花江畔失去的记忆》不是一本板着面孔的历史研究著作,而是一幅鲜活的满族生活全景画卷。作为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成果的历史文化研究著作,这么生趣盎然地呈现历史画面与民俗场景,会让它避免被束之高阁。满族,对很多人来说,除了“满清”那段渐行渐远的历史,除了戏说中的官场争斗与后宫倾轧,与个人的生活是没有什么干系的。如果你读过这本书......
-
〓 清华·凯风评论要“为书评界带来一缕清风”
本报讯(记者 王洪波)“若无清风吹,香气为谁发?”李白这句咏“孤兰”的诗道出了兰花的寂寞,或许也可以移用来形容很多好书的寂寞。近年来,出版界和书评界都可谓繁荣,但一方面是“广告书评”、“人情书评”、“红包书评”满天飞,另一方面则是很多好书并未得到严肃认真的评论,在每年40万种新书的汪洋大海中,难逃被淹没的命运。......
-
〓 教育改革家魏书生呼吁“守护传统常识”
本报讯 著名教育改革家魏书生的新作《守护传统常识》(中华书局)日前首发。该书根据魏书生关于传统常识的谈话录音整理而成,包括构建心灵家园、传承民族传统、守住教育常识、学习传统常识、贯彻教育常识五大部分,并附录了《论语》中有关“教育”、“学习”的论述。魏书生是全国劳动模范,曾获首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全国十佳师......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