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鹖冠子》是一部先秦道家哲学论著,内容纷繁多样:谈论政治、历史和哲学,设计理想政府,对君主如何统治,如何选贤与能,贤人的出处,人民的生活及生活的安宁和平等,都有所论述,十分庞杂。《汉书·艺文志》著录为一篇,作者为“楚人,居深山,以鹖为冠。”《隋书·经籍志》却有三卷本传世。柳宗元注意到《世兵》篇的不少文句实际上与贾谊的《鹏鸟赋》相同或相似,他在《辩鹖冠子》一文中,谓其“尽鄙浅言也。……吾意好事者伪为其书,反用服 赋以文饰之”。司马迁不称《鹖冠子》,因而推断其必有部分为汉以后的伪作。 清人沈钦韩、王闓运沿袭此说,长期以来《鹖冠子》被视为伪书,备受冷遇。钱穆也怀疑该书,他说:“今其书所传既不足信,秦汉间又少知有鹖冠子其人,则此一卷书者,纵在,固无大观,姑置勿论可尔。” 但1973年长沙马王堆帛书《老子》卷前佚书《黄帝书》中,亦有不少与《鹖冠子》相同或相似的语句,虽然没有足够的证据可以判断哪部文献取自哪部,诸多文句的相似至少说明,如果《鹖冠子》的原文本身西汉时尚未存在,那么《鹖冠子》中的某些材料,西汉就已经存在,或至少说明《鹖冠子》的著作年代不会晚于秦代。
《鹖冠子·王鈇篇》中有称县邑之长为啬夫,而在汉代,县令、长已经不再称啬夫了,说明《鹖冠子》不会是汉以后作品。李学勤考察了《鹖冠子》一书的篇数、作者及学派归属,认为“《鹖冠子》的年代比较清楚,它的上、下限连二十年都没有。因为很明显的是,庞煖死的年代是已知的,书中称他作‘庞子’,是庞煖学生的口吻,另外有些地方还避秦始皇的讳,可见一定也经过秦代。仔细考虑,这部书的时代不出战国的最后几年到秦代的焚书以前。” 黄怀信也通过对《鹖冠子》的作者、版本、卷数作了仔细考察后,认为“今本《鹖冠子》文字的最终撰作年代,当在公元前236至228年之间,可见其确是一部先秦文献。” 孙福喜则通过对《鹖冠子》一书的内容及与其相关的文献资料的爬梳、分析、考辨,认为“《鹖冠子》一书是由鹖冠子为给赵国统治者出谋划策,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以‘九道’为学术纲领,成书于公元前236至前221年之间的,与《吕氏春秋》有许多相似或相同的思想理论特点的黄老道家学派的著作。” 如果不发现帛书《黄帝书》,那么《鹖冠子》就要冤沉海底了。
(选自《二十世纪疑古思潮》一书,吴少珉 赵金昭 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