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4-21 11:14:20 来源:西安新闻网
近日,省考古所考古工作者对西农科大南校区基建工地上的秦人墓葬群清理完毕,对出土器物和墓葬形制研究有新的论断。
战国秦平民邦墓形制多样
考古工作者在面积2000余平方米范围内发现66座墓葬排列密集,多数为小型墓,仅4座竖穴土坑墓墓室较大,其余墓室长均在2.6米以下。墓葬内保存有较完整的人骨架50多具,均为曲肢葬,有仰身曲肢和侧身曲肢两种,大多数头向东、脚向西,曲肢弯折程度特别大,体现了战国时期秦人丧葬的特有风俗。考古工作者推断该墓葬群为战国时代秦国的平民邦墓,即为一般民众的家族墓葬群。
该墓葬群的形制包括当时秦人特有的竖穴土坑墓和洞室墓两种。竖穴式洞室墓基本有三种形制:墓室位于墓道右边的偏洞式;墓道宽度大于墓室的竖穴垂直式;墓道宽度与墓室基本相等的直线式。洞室墓的墓道和墓室均为竖穴式,墓室与墓道的连接处有木封门的痕迹。一个代号为M27的双式墓包含了偏洞式和直线式两种形制,两个墓室共用一个墓道,考古工作者称其为异穴合葬。
竖穴土坑墓均有二层台,原在台上均盖有木板盖,以土坑为椁,内放棺材。在一个竖穴土坑墓的二层台上,有明显的“井”字形棚架的痕迹。据考古工作者介绍,这种形制的比较少见,一般秦墓中虽然有立柱,但很少有“井”字棚架。
从这批古墓群中清理出的器物较少,但颇有价值。66座墓中只出土器物70余件,其中35座墓中无任何随葬品。在13座墓中出土了共13个铜、铁质带钩,均为扁状鸭嘴式,最长的有16厘米,最短的有4厘米。在其中3座墓中还出土了灰色陶器。考古工作者从22座中型墓中,各出土一个铜壶和铜鼎。
出土有半个秦半两钱、方形铜印、銮铃,有保存完整的铁斧、铁刀和铁剑,还有玉瑗、石圭等。
秦人墓葬也遵循礼制
据负责这次考古的孙铁山介绍,历史上曾有秦人墓葬不遵礼制的说法,认为其不重视棺椁形制,而此次发现的竖穴土坑墓均有棺椁形制存在,其以洞室代椁,并且土坑墓的二层台上还有棚木架,也以替代木椁。这也许是因为秦地土质较特别,不易坍塌,不需完整的木椁。所以可认为秦人生活的地理条件使他们在墓葬时能简便省事,以致形成特有的墓葬风俗,而不是他们不遵循周礼,故意不用完整的木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