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散文流变史稿》:陈兴芜、傅德岷著;中华书局出版
这些年,工作之余,写过几篇散文。下笔之时,大多缘于心有所动,便直抒胸臆,一挥而就。由于没有系统的理论研究,因此,于作文之事,既不知其然,更不知其所以然。偶然得到陈兴芜、傅德岷著的《中国古代散文流变史稿》(中华书局出版),我便埋头研读,顿觉眼前一亮,心向往之。掩卷之余,方感得其指引,徜徉文海,追根溯源,犹如寻师问道,释疑解惑,如畅饮琼浆,甘之如饴。
《中国古代散文流变史稿》从文化演变的角度,对自殷商的甲骨卜辞到近代辛亥时期革命家的散文进行一次系统梳理和重新解读,力求发掘其爱国、忧民、民主、和合等文化意蕴。全书直接点评了250多位散文家的540多部(篇)作品。作者采用“大散文”的观念,除对作家的艺术散文进行评析外,对他们具有思想意义和艺术价值的疏表、书札、志序、铭记、论辩、杂著、赋等,亦有评介和论述。
作者从宏观上论述了古代散文的名称、品类、审美特征、发展轮廓,然后对历朝历代的散文进行点评。他们把远古散文的萌芽称之为文化初始,以“纪实与简洁”评价之;对先秦散文的崛起,则以“史传与论辩”评点,归之于文化争鸣;对文化一统之后的秦汉散文,则称之为“鸿辞与阔论”;对文化多元的魏晋南北朝时期散文的多彩,则归纳为“清峻与通脱”;到了盛唐时代,文化交融的频繁造就了唐代散文的璀璨,“繁荣与丰盈”成为其特色;文化开放的两宋时期,散文更多了些“壮观与亮丽”;而到元明时期,文化迁衍,散文表现为“衰颓与更化”;而有清一代,文化通变,散文则有所拓展,呈现出“规范与革新”的特质。
长期以来,我国古代文学的研究只重诗歌、小说、戏曲,而对散文的研究较为薄弱,尤其是对散文流变的研究,更为少见。《中国古代散文流变史稿》是一部较为独具文化特色的学术专著,正好弥补了这一不足,这是它最为创新之处。
再从著作本身而论,有“四性”似可说道。一是文化性。作者立足于文化发展视觉,在每章的“概述”中将文化演变与散文流变、散文理论以及对作家作品的影响、继承、发展紧密结合,竭力发掘和梳理古代散文的文化意蕴与文化精神,这是同类著作中所没有的。二是创新性。作者首次专章论述古代散文的文化精神,作为全书的总结,明确提出了“古代散文不仅是散文家记事说理、抒情言志的工具和人文性格的反映,而且是儒、道、释等传统文化负载、传承、弘扬的载体”,从而把对古代散文的研究,从“就文论文”提升到“以文论理”,进而“以文论道”的高度,具有开创性。在对作家作品的评析中,力避蜻蜓点水式的简单介绍,而是采用系统论和元素分析法进行较为详实的论析,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观点与材料统一,务求切实,力去虚妄,使未读原著的读者亦能了解作家作品的面貌。三是系统性。该书对自殷商的甲骨卜辞到近代辛亥革命前夕民主革命家的各体散文,如记叙、传状、碑志、述怀、箴诫、信札、哀祭、论辩、杂感、奏疏、寓言、铭赋等,按每个历史时期的学术流派进行系统的梳理和新的解读,具有全面系统之特色。最后则是简洁性。五千年悠悠历史,万千名作流光溢彩,作者仅用80万字,便条分缕析,梳理清晰,且论述语言简洁畅达,要言不烦,富有文采,受看耐读。
两位作者是颇具文化素养的专家学者,他们以自觉的文化担当,焚膏继晷,兀兀穷年,传承文化,探觅文源,为我们奉献了这部厚重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