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梁晓声著,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梁晓声的作品精选集《父亲》,收录了《父亲》《普通人》《初恋杂感》等作品,这些文章回顾了往日生活的点点滴滴,以细腻的笔触让人们再次感受到了过去时代的温存。
梁晓声几乎把笔触集中在社会生活的底层人群,努力发掘他们平凡琐碎生活中的种种不平凡。这些人物并不只是令人同情的对象,他们有倔强的个性,并以独特的方式展现着人性的光辉。卖茶叶蛋的“老妪”虽然生意冷清却始终保持诚信,为了退还作者“施舍”给她的两毛钱在寒风中站了半天;默默无闻的“赵大爷”拿着微薄的工资,尽心尽力地干着各种脏活、累活,任劳任怨,赢得了大院里每一个人的尊敬。他们虽然穷,但是很善良;虽然没文化,但是很文明;虽然与任何名利无缘,但是很敬业。正是这样的深切关注,使得这本书总体上哀而不伤,悲而不苦,充满着积极向上的乐观品格和浪漫情怀。在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这些人默默忍受着生活的艰辛,勇于承担家庭和社会的责任和义务。梁晓声如此痛楚地呼喊:“正是他们,那些在历史进程中享受不到文化教育而在创造着文明的千千万万,如同冰层岩一样,一层一层地积压着,凝固着,坚实地奠定了我们的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土地”。
《父亲》一书中收录的作品主要采取“第一人称”叙事视角,通过触手可及的日常生活场景叙述展现他们的生存状态、心理感受和精神品格。作者并没有置身事外地去批判,也并不直接发表自己的观点以及表明态度,而是用冷静的叙事来代替激烈的评论,字里行间渗透出对某些社会现象的强烈批判与反思。从这种间接的批判性叙事中,读者又能明显感觉到作家对悲剧性人物给予的深切同情和关爱。他把自己的情感与作品中人物的情感连接到一起,参与人物的命运,使理性的否定和批判孕育在真切的情感之中,让两者相互交融。
《父亲》的创作保持着严谨的现实主义风格,以朴素的笔墨,颇具思辨性的语言,最大程度地对时代特征进行描摹。尽管他不太注重艺术表现形式的变化与探索,有时其坚定的肯定性与激烈的批判性也会让人心存疑虑,但他的写作无疑有一种令人肃然起敬的品格。如《狍子的眼睛》中,作者表现对于生命认知的变化,并非通过对猎杀的直接批判,而是通过描述狍子的目光,交待了生命的平等与宏大,也正是这种目光,让作者噙满泪水,若有所思。情感的力度似乎已不需要更多繁杂的艺术表现形式,透过笔端,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作者眼中的世界、心中的思绪。书中一个个用人性关怀支撑起来的生活框架,都源于作者所处的时代、生活及情感经历。
细细品读《父亲》,我们可以真切感受到梁晓声是一位穿越过时代艰难险阻的记录者,一位从转型的历史场域穿行而过的求索者。岁月荏苒,但他对生命的思考、对时代的担当并未因为时光流转、人事浮沉而有改初衷。他曾对学子们说:“将身边发生的记录下来就是遗产,都是有意义的。你们要做最能够领略文化之美的人,并将这种美传达给更多的人。这不是什么高标准,而是一个底线。”这就是梁晓声,因为本真且拥有强烈的时代责任感,因为始终不渝地坚持内心的操守,他的作品才可以那么爱憎分明,刻画得那么入木三分。尽管他的观点人们未必都赞成,但他的存在、他的言说,会让人扪心自问,会激起人们诚恳的激辩,让人们由衷倾听。
平凡的人物生活,不平凡的时代思考,作者的文字并非刀光剑影却一针见血。而这种睿智似乎是隐藏在平和之中,是一种暗力,透过平实的文字,凝练出对时代的反思和对人性光辉的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