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环的《经行纪》是一部奇书。它记录了作者亲眼见到的8世纪时的西亚、非洲及部分欧洲的风土人情和政治生态。
杜环是中唐宰相杜佑的族侄。天宝十年(751年),随镇西节度使高仙芝从库车出发远征黑衣大食(阿拉伯王朝)于怛罗斯(今哈萨克斯坦之塔拉兹),兵败被俘,送到库法(伊拉克南部),却得到优厚待遇。他12年间走遍了大食各地,还随外交使团到过欧洲东罗马、埃及和埃塞俄比亚的摩邻。宝应四年(762年)乘贾商海船奇迹般地回到广州,这本书就是他当时行脚的记录。
杜环是有名姓可查的第一个到过欧、非的中国人。《经行纪》以生动真实的叙述,详细地记录了当地的风土人情与政治生态,该书被作为注释保存在杜佑《通典》193卷中,总共1500余字,却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杜环在大食首都亚述罗的见闻中记述:“亚述罗,其大食王号暮门,都此处。其士女瓖伟长大,衣裳鲜洁,容止闲丽。女子出门必蔽其面。无问贵贱,一日五时礼天、食肉、作斋,以杀生为功德。系银带,佩银刀。断饮酒,禁音乐。”人相争者不致殴击。又有礼堂容数万人。每七日王出礼拜,登高座为众说法曰:“人生甚难,天道不易。姦非劫窃,细行漫言,安己危人,唯从宽。葬唯从俭。”一派平等安宁、充满宗教信仰的和平的气氛。这就是早期伊斯兰教的生活实录。
该书又云:“四方辐辏,万物丰俭,珠贝满于市肆。驼马骡驴,充于街巷。刻石窟为庐舍,有似中国。宝舆每至节日,将献贵人。琉璃器皿,瑜石钵盖,不可数算。粳米白面,不异中华。”此外还记录了参与建设的汉人工匠名字。如,“绫绢机杼、金银匠、画匠、汉匠、起作画者京兆樊淑、刘泚。织络匠者河东人乐环、吕礼”等。这就是当时巴格达生活的实况。据《泰伯里史》记载,阿莆恭林王修建巴格达城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加强沟通与中国的联系。他说:“这个地方是良好的军营,这条迪格里斯河使我们同中国之间无任何间隔。从海洋上运任何东西,皆可往迪格里斯河抵达这里。”为此,他才将唐军中的工匠艺人组织起来修建巴格达城。而这也是这位被俘之将生活得如此惬意而自由的原因吧。
《经行记》里还提到大秦(东罗马帝国):“拂菻国有苫国(叙利亚)西隔山数千里,曰大秦。其人颜色红白。男子悉着素衣。妇人皆服珠锦。好饮酒,尚干净。多淫巧。善织络。或有俘在诸国,死官守不改乡风。琉璃妙者天下莫比。王城方八十里,四面境土各数千里。胜兵百万,常与大食相御。”富庶繁荣历历可见。史书上有名可考到过东罗马的中国人当以杜环为第一人。不仅如此,他还到了非洲黑人地区。《经行纪》中对非洲的描述:“西至摩邻国。其人黑,其俗犷,少米麦,无草木。马食干鱼,人食骰莾。骰莾即波斯枣(椰枣)也。”摩邻即今埃塞俄比亚滨海之地。该书对大秦(东罗马)的医术也有记载:“善医眼及痢,未病先见。或开脑出虫。”说明医学十分发达。
《经行记》尽管原书已佚,但仅从保留在《通典》中的1500余字就足够令人吃惊的了。1300年前文化交通历史赖此而存一线,可谓字字珠玑,珍同拱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