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头上的历史——陕北汉画像石考察》 李贵龙著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
神木县大保当M18墓门右门扉石
神木县大保当M1墓门横额石
近读李贵龙撰著的新书《石头上的历史——陕北汉画像石考察》,颇为喜欢。我个人是教授中国古代历史的,对许多历史书籍保有一种遗憾的看法,那就是学术著作在严肃之余多显生硬呆板,而通俗读物在生动之余又缺乏学术亮点,然而《石头上的历史》克服了两方面的缺憾,兼具两方面的优点,是一部既生动通俗又具有史料和学术价值的好书。
一
从《石头上的历史》一书的副标题《陕北汉画像石考察》就可以知道,这是一本有关陕北地区出土的汉代画像石的著作。汉画像石研究具有悠久的历史,大致经历过附录记载的前学术研究阶段、金石学研究阶段、考古学研究阶段和全面综合研究阶段几个时期,国内外产生了不少重要的研究成果。但汉画像石发现的区域极为广泛,针对各区域汉画像石的研究却极不平衡,与四川、河南、山东等地区的研究相比,陕北地区的汉画像石研究明显滞后和薄弱,故就这一点而言,《石头上的历史》一书的出版是具有补白作用的,值得学术界重视。
《石头上的历史》全书27.5万字,前言之外包括附录在内共分8个部分,即《产生艺术的沃土》《石头部落》《原来这也是宝贝》《镌刻在石头上的历史》《汉画像石是这样刻成的》《陕北汉画像石的独特文化价值》《博物馆收藏的陕北汉画像石》《附录陕北代表性汉画像石墓发掘》。这个目录清楚地告诉人们,这是一部有关陕北汉画像石的全面和综合的著作,它不仅详细载录和研究阐释了陕北汉画像石及其所富含的历史文化信息,阐明了陕北汉画像石有别于其他地区的特殊史料价值和文化价值,而且还用相当大的篇幅研究叙述了陕北汉画像石生成的自然地理条件和历史文化背景,介绍了陕北汉画像石从不被世人认识的猪圈、厕所中的贱物、秽物到备受珍视的历史文物、艺术宝物的发展历程,介绍了陕北汉画像石的加工、镌刻、彩绘等工艺手法,介绍了具有代表性的陕北汉画像石墓发掘情况和现存陕北汉画像石的收藏分布状况。可以说,有关陕北汉画像石的方方面面该书均有涉及,所以说这是一部有关陕北汉画像石的全书。
与其他几大汉画像石区域相比,陕北汉画像石发现得较晚,自1920年第一块陕北汉画像石被农民用钁头刨出,至今将近一个世纪,林林总总征集和发掘的汉画像石有1000多块。作者在细致研究的基础上,于该书的第肆部分《镌刻在石头上的历史》中,对陕北汉画像石进行了图文对照的分类,并分别冠以生动而副实的题名,即《发达的边郡屯垦农业》《牛马衔尾群羊塞道》《民风淳朴饮食独具》《车辚辚马萧萧的车骑出行》《架鹰走犬悠闲游猎》《乐舞百戏五彩缤纷》《一心向往的圣洁地》《令人面生的建筑》《在刀光剑影中胡汉交融》《圣贤故事启后人》《极其珍贵的题刻和纪年文字》《生命延续与永恒的赞歌》《刻绘在固定位置上的西王母神坛图》《陕北汉画像石特有的边栏纹饰》等。从作者归纳提炼的这些题名、精心采择的汉画像石图片、通俗质朴的文字解读,人们极易了解陕北汉画像石所蕴含的极其丰富的历史与文化信息,并进而复原2000年前陕北地区汉代人的历史发展状况和生产生活风貌。
二
时间和空间,是历史学的两个根基要素。陕北出土的汉画像石许多是刻有纪年文字的,因此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也就倍显珍贵,作者更是慧眼识珠,将它们归类于《极其珍贵的题刻和纪年文字》之中。这些纪年文字表明,陕北出土的汉画像石基本属于东汉王朝中期,距今近2000年。东汉王朝建都洛阳,今天的陕北当时属于边郡(上郡、西河郡)地区。在以正史为核心的传统文献史料中,除了涉及北方少数民族问题会提及这里之外,很少涉及这个地区,特别是如陕北汉画像石所表现的当地居民们的生产劳作、生活娱乐、风俗信仰、婚庆丧葬、艺术追求等等,在传统文献中更是难觅踪迹,严重制约了对这一时期该地区经济史、社会史、文化史、艺术史等的研究。而陕北汉画像石的不断面世,李贵龙等致力于陕北汉画像石研究的学者们长期辛勤的努力,本书的出版,无疑会促进汉代陕北地区各专门史研究的发展。
《石头上的历史》作者本身就是陕北人,用他自己的话说是“土著陕北人”,常年生活工作在这个地方,而且有长期从事文博工作的经历,对脚下的这片黄土地,对陕北的历史文化,对那一千多块汉画像石,作者是有很深的感情的,他自己用“敬畏”和“喜欢”来概括,这在该书的字里行间都有体现。作者对书中列举的那些汉画像石,可谓是如数家珍;对数量可观的汉画像石图片的选录,可谓是精益求精;对每一幅汉画像石图片的解读,可谓是准确、通俗、简明、质朴、生动,很接地气。该书,图、文、表并茂,捧在手中,赏心悦目,这除了作者的努力外,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在编辑、策划、装帧、印刷等环节,也都可圈可点,就连该书封底的简介也很到位,现转录文末以补拙文评说之不足:“本书将汉画像石置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脉络之中,用考察的方法,对陕北汉画像石的历史生成、发现、工艺、保护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翔实的考释,尤其对陕北汉画像石承载的历史文化信息展开了细致深入的分类解读,对汉画像石研究与收藏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