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屋山地域文化,是以王屋山为载体,由炎黄子孙共同开发创造发展的文化。融地理、历史、神话为一体,贯通古今,是一部深藏千万年史诗的古书,每一页都值得细细品读。
让王屋山文化重放异彩,正是我写此文的初衷。
一、 历史文化 古老深沉
王屋山,山有三重,因其状如王者之屋,名王屋。是山北依山西高原,领太行千里,西邻中条山脉,接秦晋之地;东系济水之源,通百川沧海;南襟黄河一带,望蒿岳一点,主峰天坛,独柱凌空,上接尾箕,超然如在霄汉之表。以其势压尘寰百万峰之态,阅尽人世沧桑。华夏文明的历史源头是和这片土地分不开的。
在天坛山顶,遗存一块巨大的砾石,传为女娲补天石,地质学家认定是海洋性砾石,形成当在太古代。在山下,迎门村发现的石器,考古学家认定,属旧石器时代遗物,与山西沁水下川遗址发现的石器非常相似。根据对下川出土石器测定的碳14年代,知下川文化处年代约在21700±100年至16100±900年之间。这至少为追溯研究王屋山区早期人类历史提供了重要线索。
王屋山的发拨与炎黄二帝有着必然内在联系。书载:轩辕联合炎帝击蚩尤,登王屋山设坛祭天,受天符于此坛,遂战败蚩尤,统一华夏,王屋山被视为天下第一祭坛,华夏一统圣地。虽说这段史实没有遗迹可寻,但依据《史记、五帝本纪、正义》和当今中学课本上黄炎部族东迁线路图看,炎黄两大部族向东迁徙,途经王屋则是确定无疑的。在人类文明初期,对自然的崇拜观念是非常强烈的;黄帝途经这里,面对拔地千米的王屋山,由肃然起敬而登山祭天是完全可能的,至于受天符之说,肯定是附会无疑。只要剥去附会的天神观念,黄帝祭天于王屋山,应该说是非常有可信度的,华夏文明根源于此也是有根据的。
《史记》载:“唐人都河东,殷人都河内,周人都河南。”尧舜时代,天下发大水,几成泽国,先后命鳏禹父子治水。鳏治水失败身亡,禹治水成功,当上了万民拥戴的国王,建立了第一个初具国家形态的邦国。“中国”格局形成。禹封王屋、凿石治黄河,导东流为济的事迹史书均有记载。这一山一水一河,构成了王屋山文化一大奇观。《竹帛纪年》载:“帝杼北渡河,都原。”夏原城遗址就在济源。50年代由郭沫若先生考证认定。周建都洛阳,视王屋山为镇山。《史记》载:“……轵西贾上党,北贾赵,中山。”济源境内的诸侯轵国,春秋战国时已是天下经济都会之一。王屋山西邵原,自古就是军事重镇;王屋山下封门口,列太行八陉,扼晋豫孔道,古称轵关,北齐在此筑长城,直抵黄河。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苏秦就以秦可能过轵关劫韩包围东都洛阳为由,游说诸国连横抗秦.。自夏王朝建立后,古三河地域就成为诸侯争霸,王朝更迭,逐鹿中原的战场。唯有人类创造的文化是永存的。诗仙李白草书《上阳台》“山高水长,物象万千,非有老笔,情状何穷。
“八日上阳台太白”。笔沉墨酣,飘逸洒脱,为当今故宫博物院唯一的李太白传世手迹。宋徽宗亲笔题跋及历代收藏印玺,堪称价值连城的珍宝。《大唐宗性太上老君石像牌》为唐代道教碑碣之冠。《唐贞一先生庙碣》碑阴为楷书《坐忘论》,碑身遍刻唐宋两代游人题记,由此推断当为唐代碑碣宋代重立当为不谬。 《玉真公主受道灵坛祥应记》天宝二年立,唐玄宗隶书御题额,《语石》称“有唐行书第一”。北宋天圣九年立,“大宋真宗皇帝诏赐贺兰先生碑”;元延 元年著名书法家赵孟 书的《投龙简记碑》;元代著名书法家许有壬所书“天下第一洞天”匾额,都召示着王屋小有洞天的庄得与神秘。盘谷寺韩愈的《送李愿归盘谷序》指责权贵,嘲骂腐败之佳作,勒石寺门之外,乾隆皇帝“御制书济源盘谷考证”及“用韩昌黎盘谷子诗韵明向误并制今考诗”,磨崖刻石于寺后绝壁上,一是讽刺朝政是非,一是承认“今是而昨非”,两相映衬,耐人寻味。明太祖,北魏文帝,宗徽宗,清世祖等封祭济渎碑文更抬高了济水的神圣地位。历代制的古碑碣非常之多。《道教金石录》主编陈志超在济考察后说:“我们费了三代人心血编的金石录中,济源占34通,已属全国之首。没想到漏掉的竟然比收入的多。”
“济源山水好,老尹知之久.公门欲返驾,溪路犹回首,早晚重来游,心期罢官后。”白居易直抒胸意,叙述着自己对济源山水的一往情深;“地古灵多足胜游,高林六月似凉秋”,元好问言简意赅,概括了王屋山丰厚的文化底蕴;“愿随夫子天坛上,闲与仙人扫落花”,李太白的轻描淡写,毫不掩饰其倦于仕途的苍凉。
文化的创造与更新因一代伟人毛泽东的命意,翻开了全新的一页。毛泽东对王屋山抗日根据地的建设十分关注,并亲自作过战略性布置。他1938年3月6日给朱瑞《关于开展晋豫边游击战的指示》的电文就是明证。1940年朱德总司令赴洛阳与卫产煌谈判;1944年、1945年皮定均、王树声、王震、王首道先后率部挺进豫西,1947年太岳军区10万大军南下作战,先后都是出太行、经王屋渡黄河的;50年代济源人民治理漭河的经验,也受到毛泽东的肯定和赞扬。产生于王屋山,由列子写的《愚公移山》寓言故事,经毛泽东倡导,愚公精神已化为中国人民革命和建设,开创自己事业的一种精神力量。济源化村,东汉时为汉明帝沁水公主的花园。词牌《沁园春》就是以沁园公主的公园而取名的。毛泽东不仅知道这个词牌因何而名,而且挥笔写下了千古绝唱《沁园春·雪》。是毛泽东的指点把王屋山点染到前无古人的境界,把地理意义上的王屋山升华到政治与生态统一的高度。
二、仙道文化 王屋藏真
仙道文化是王屋山文化的灵魂,与道教发展密切相关。“道”是中国精神文化的最高范畴,源于老子。是道学家追求的最高信仰和终极价值。道教之“道”继于道家为其所用。道教是黄老哲学,神仙信仰,神学三大文化意识在宗教旗帜下产生的汉民族宗教。其最高追求是生命本体的“自由”与“长生”,主张入山修道成仙,保性全命,拯救自我。祖先为神,山川为宗的观念,仙境道境意识,是其理论的组成部分,有仙山之称,又出神水的王屋山自然就成为名士高道首选的“洞天福地”。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华道教大辞典》主编胡孕深教授,一九九九年两次到济源王屋山考察,为第一届王屋山古文化学术研讨会提供的论文是《王屋山道教与司马承贞》。他指出:“王屋山如此之多的宫观遗迹充分说明,王屋山在历史上道派繁多。大量道士墓葬,更兆示着在王屋山道教史上还隐藏着大量鲜为人知的史实。据有关资料可以初步认定王屋山是黄老道、天师道、太平道等道派的发祥地。上清派第一代宗师魏华存入王屋山修道,太一道二祖师在济源建太清万寿宫布道,龙门派复兴在王屋山历时八九年的事实,如果得到确证,则中国道教史须重新订正。”当他看到《大唐宗性老君石像碑》,《唐贞一先生庙碣》上刻的《坐忘论》,唐玄宗题额的《玉真公主受道灵坛祥应碑》,蒙汉文圣旨碑,赵孟 书的《投龙简记》碑后指出:“这都是价值连城的瑰宝。流传于世的《坐忘论》是明代版本,而王屋山竟然还保存着唐代碑刻。如果能有一本考证翔实的《王屋山道教史》问世,无疑是对中国道教研究的重大贡献。”胡教授对王屋山在道教史上的地位做出如此高的评价,为揭开王屋山神秘的面纱提供了一条思路。目前,我们只能罗列有关史料,供有志于研究王屋山道教的专家、学者参考。
从道派上讲:太平道、黄老道、天师道、上清派、茅山宗、全真道、太一道、龙门派都与王屋山有直接关系。《后汉书》载:东汉末方士、干吉(也称于吉),曾在曲阳泉上得神书,一百七十卷,写《太平清领书》。《神仙世界》一书说得更明白:“于吉经常在太行山南曲阳的流水上周游,汉成帝河平二年,老子亲授他一部神书.名《太平清领书》,这就是道教经典《太平经》。”王屋山下战国时就有曲阳,至今尚有曲阳村和曲阳泉,与上说相符。天师道创始人张道陵晚年辞官隐居北邙山(王屋山支脉)修炼。学长生之道后与弟子八蜀于顺帝年间至到斗米道即天师道,《清虚真人王君内传》云:华存师清虚真人王褒。王君,讳褒,字子登,成仙后授为“清虚真人 ”,领有小洞天治王屋山洞之中。魏华存,王褒、《黄庭经》与王屋山自当有必然联系。司马承贞在道教史上居显位,司马先生曾先后受到大唐三代帝王召见,尊为道教首座。开元二十年(724年)玄宗命他在王屋山自选形胜建观而居, 观成后玄宗御书“廖阳殿”,三字为匾额,后又建紫微宫,十方院为己修道之所,玄宗又送其妹玉真公主师事承贞,朝野为之震惊,从而使王屋山在中国道教界居于中心地位。全真道由王重阳创立,金大定七年(1167年)王曾寓居玉阳山(王屋山脉)灵都观,后前往山东传道,先后收丘处机等七弟子为徒,大定九年王携七弟子西归,栖于玉阳山灵都观,后创重阳庵,恢复“初跻道位,诣阳台授戒”教规。其弟子丘处机在济源又创修长春观。天坛山后的王母洞与灵山洞相通,今灵山洞口尚存“七朵莲花在此处,丘、刘、谭、马、郝、王、孙”的石楹联。丘的弟子张志谨复归王屋山灵都观,整修“丛林制度”,使王屋山道教又进入空前兴盛时期。元代王屋山由龙派所独占,高道辈出,李志常、王志坦、赵道坚、张德纯、陈道微、赵复阳、苗道一、完颜德明、王常月等大师均来自王屋山,或修道于王屋山,或秘密授戒于王屋山小有洞戒律道场。由于各道派都在王屋山留下遗迹,与王屋山有直接联系的名师高道还有王子晋、毛伯道、商山四皓、河上公、赵叔期、甘始、燕真人、张探玄、李含光、薛希昌、张果老、二鲁真人、刘海蟾、北七真、萧道熙、陈性常、张太素等数十人之多。
在一九九九年第一届王屋山古文化学术研讨会上,中国社会科学院宗教所研究员《中国道教大辞典》副主编王卡先生,为大会提供论文是《王屋山与上方真元道派》,他明确指出:南宋金元时期,位于北方的王屋山道教中出现了一个新兴道教──上方真元派。
神灵之气,山脉之丽,宫观布局之妙,交织成王屋山之魂。王屋山有奇峰秀岭三十八,神洞名泉二十六,碧波飞瀑八大景、洞天福地五大奇观,宫观建筑及遗址装点其间。从这些宫观遗址分布看,大致可分三路:一路是阳台宫经天坛至王母洞为西路;二是金卢顶峰为主的东路;三是麻姑庙灵都观、平阳府为主的中路。形成纵向不同、意境各异的山岳道观地带。每路因海拔高度不同,宫观或在平地、或在台地、或在峰顶,形成了空间层次不同,佳树奇峰与玉宇琼楼交相映衬,自然景与仙境高度融合的“三重神仙洞府”。从阳台宫经迎恩宫到紫微宫属于“神人共处的世俗仙境”,是神与人共处兼融的天地;经瘦龙岭至天坛顶是“众仙天府”,是行天子之礼、祭祀天地山川的神坛;自远尘沟到灵山洞为神仙处居之宫。理想化的自然风景成了成仙不死的仙境。
王屋山古属九州之中州,由于天坛峰通天拔地,居中而独高,向有“运日月以旋,衡地道纲维”的擎天柱之称。其后有五斗峰压阵,左右有日月二峰护卫,前有华盖峰开道,其格局似“王者之屋,众仙之宫”,其势如“王者驾临”。故而王屋山具有“万物以我为中心”,唯我独尊,至高无上的地位。经过上千年诸多名士、高道的惨淡经营,宫观建筑与自然景观又构成“天地星宿同构宇宙的格局”。所有宫观的轴线都对准天坛、天坛背后的王母峡正好呈现出向东南方开口的杓状,于是构成一个北斗七星拱围天坛的紫微垣神话。将阳台宫、迎恩宫、紫紫宫连起,似北斗星七星之柄的话,十方院、铁梁庙、王母殿、混元殿连起则呈杓状。天坛顶正好拱围其中,似乎天上北斗七星的转动与天坛同步,由此统领着诸路天神,管理着天下芸芸众生,并周而复始地主宰万物生灵的命运,进一步肯定了王屋山具有神权君权统一的至高无上的地位。由此既体现了先哲们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宇宙观;又体现了先人们对天地神君崇拜意识。
三、自然遗产 天下一绝
北京大学谢凝高教授两次对王屋山做了实地考察后,指出“王屋山具有非常高的历史人文和自然生态学价值。”
一、从地质学角度讲:王屋山地域不大,但地质位处于山西高原上升和华北平原降位的边缘,位于我国一二级地形的陡坎上,深受山西板块和华北板块互相挤压和扭动的影响,地质构造复杂,断裂和褶皱非常发达,构成相对高度差位大,有拔地通天之势,重崖叠嶂之姿,崖谷交织的地貌特征。因此各界系统地层裸露齐全,其中太古界和下、中、上古界地层出露最为广泛齐全。是河南、华北地区较为典型的标准地球剖面,堪称地球演变史册,不但具有观赏价值,而且可为地质科学的研究提供很重要的客观条件和实际资料,是研究地球演变科学的重要场所。
二、从植被角度讲:谢教授是用“多、过、古、特”八个字概括其植被特征的,一是种类繁多,王屋山共有种子植物(不含栽培植物)1374种,分属128科,552属。二是过渡性强。王屋山地理条件复杂,既有海拔400米之低山,又有海拔1700米的高山, 由于相对高度差位大,导致气候垂直变化也大,使植被种群垂直变化显示出多样性。这里虽说以暖温带的华北植物被系为主,但亦兼有华北、蒙古、西北、西南、华中植物区系的属系,甚至还有亚热带过度的具有热带边缘的植物种类。三是古老性,这里分布着第三纪,以及前纪的植物资源。四是特有植物种类多,王屋山受人类干预较少,保留了大面积的天然野生林,使得许多珍稀植物种类得以在此生存。属于国家保护的珍稀动物这里就有20余种。属国家保护的珍稀濒危植物也近20余种。“王屋山是天然动植物资源库”,是研究动植物分类学、生态学、地理学的理想科研基地和教学基地。
三、王屋山与中医药学关系至深。王屋山不但中药材种类繁多,并具种植药材的悠久历史。上古时医巫不分,由巫发展而来的中医与道或道教同源。早在道教产生之前,先民已把“药食同源”,“药借食味,食借药力”之说视为重要的防病健身方法。凡入王屋山为道者,莫不把兼修医术、行医施药、护人疾病视为“立仙之基”,“修仙积德之上功”。据《天坛王屋圣迹记》,王屋山神专指杜仲,他是西周时的方士,隐居王屋山,以一种树叶为食而长寿。世人视为王屋山神,称这种为杜仲树。据《玉阳山平阳洞仙人台显迹记》碑载:从唐代起平阳洞道士就有种药活动。山下有村名“药园”。药王孙思邈晚年在王屋行医采药,死后葬于王屋山,孙真人坟至今犹存。从其墓及翠微庵出土的唐砖宋瓦足以证明药王晚年活动于王屋山绝非讹传。“草生福地皆为药,人在名山总是仙。”享誉海外四大怀药就产生于王屋山周边地区杜仲、首乌、黄精、灵芝又誉为王屋山中四大宝。有学者说:“王屋山完全有资格向联合国申请,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双遗产。”
四、列渎称侯 济水为尊
历史上的济水何以列渎称候,实在是个耐人寻味的问题。
济源“以济水所出,因名。”据《史记》云,在周代之前,济水就已列为四渎之一。刘向赞曰:“四渎江、河、淮、济,何以视诸侯,能荡涤垢浊,能通百川于海焉,能荡出云雨焉,为德甚美故视诸侯也。”这些记载大概是济水被神化的源头,三伏三见说就是其演化的具体过程。三伏三见说源于《新唐书》,引许敬宗的话:“自温伏地过河,而出为荥,又伏而至曹、濮,散出於地合而东,汶水自南入之。”加上济水源头为王屋山顶的太乙池,潜行6里出为北海龙潭,正所谓“三伏三见”说也。“三伏三见”说是否属实,有待考证。岑仲勉先生在《黄河变迁史》中讲:“济水在黄河的影响下,其规模、流程、入海也不断变化,在一定阶段内为黄河正道,合称黄济。以此看,济水通百川入海应无可疑”。又据《山海经》、《禹贡》载:“王屋山多石, 水出焉。”“东流为济”,“泉源为 ,流去为济。”可知,济水源出于王屋山是没有问题的,至于说王屋山顶太正池水潜行6里,再现济源显然是附会之说。
我认为,济水之所以能够成为四渎之一,受到特殊的尊崇,除上述原因外,还有以下三方面的原因:
1、据《史记》载:“济水和黄河中间的这一带地方,就是兖州。在这一地区中黄河下游的九支流已经疏通。”这一州所进的贡“用船载着由济水入漯水,再转入黄河,”.青州一带进贡的东西“用船载着由汶水通于济水”。“东至海,北到泰山,南于淮水”,这一带地区是徐州,“这一带的贡品也都由淮水,入泗水转入荷水,再由济水通于河。”由此而知,济水是兖州、徐州等广大地域内,通于河的交通要道,这是济水受到特别重视被称为渎的条件之一。
、黄河在历史上河道多变,现在黄河下游的河道曾是河南省内诸多小河汇流的河道,尽管济水不大,因其水利效果大,人们即视其为正宗。更因为王屋山被视为东都洛阳镇山,济水源出于王屋山,又处京城近地,受到特别重视是理所当然的。
、在中原文化圈内的黄淮水经常给百姓带来灾难,对它们的尊敬和祭祀皆出于“畏”,而济水正与二者相反,平地涌流,落差不大,流水平缓,适于灌溉农田,是人们心中的利水。在济源境内,继秦代修枋口引沁水溉田之后,唐朝洛阳节度使温造在济水双源的龙河与珠河上筑上下两堰,开挖千仓渠,使得一大片土地变成稻田,在黄河以北地区实属少有。
历代朝廷每逢久旱不雨,即派重臣到济水源头祈祷,元代赵孟頫亲书的《投龙简记》就翔实地记载了一次祈雨的实际情况。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研究员陈志超编的《道教金石录》中可知,从武则天始历代帝王御制祭渎祭文碑刻共11通,其中九通都是祭济渎的。济水西源龙潭、东源北海,济渎庙就建在东源附近。历代朝廷祭天在天坛,祭水在北海。北京城内修建有天坛和北海公园,难道不是以此为摹本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