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世界》剧照 资料图片
路遥成名作修改20多天
因为编《路遥传》的缘故,我从图书馆借来一套《平凡的世界》。当我还书的时候,一向沉默寡言的管理员开口了:终于还回来一套!好多人来问这书什么时候能借到。
无论是否读过,《平凡的世界》早已让路遥成了家喻户晓的名字。对于这位作家,或许更值得铭记的是一部读者未必都知道的中篇小说。因为它,路遥的文学之旅才算是真正扬帆起航了。
这部最终为路遥赢得了第一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的《惊心动魄的一幕》,刚开始遭遇的是发表“滑铁卢”,从1978年到1980年,初稿几乎被全国各大刊物退了一遍。绝望之余,路遥通过朋友收到了来自《当代》杂志编辑刘茵的消息:主编秦兆阳看过稿子,请路遥到北京来修改小说。
这恐怕是今天的作家无法再有的体验了。在那个文化的“凌汛期”,作家常常被“借调”到出版社来写作、改稿。此时,编辑先和作者谈作品,直到把人物形象谈活谈深,才由作者动笔修改。作者吃住也在出版社,一切归责编管。当时的很多作家如冯骥才、秦牧,都有过这种经历。在冯骥才的记忆里,所谓“管”,就是亲人般的照顾和指导。作为文学界的新人,路遥前后在人文社的大院里住了近两年。
1980年5月,路遥的《惊心动魄的一幕》在人文社修改了20多天,时任责编刘茵至今尤记得路遥初到北池子秦兆阳家拜访时那副诚惶诚恐的模样。小说在情节和叙述上作了幅度不小的调整,字数从5万增加到了6万。按照秦兆阳的评价,小说的反思意识,在当时文坛普遍的控诉情绪中,甚至是有些超前的。
路遥由此获得了含金量极高的国家奖,跻身全国知名作家行列,可以说后来的《人生》《平凡的世界》都在此时打下了基础。路遥把秦兆阳称为自己文学的“教父”,“秦兆阳等于甚至是手把手地教导和帮助我走入文学的队列”。
找到《路遥传》最合适的作者
2013年某天,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脚印接到刘茵的电话,谈到有人正在写《路遥传》,作者是路遥文学馆的馆长。“如果有一部能向读者深入展现路遥的人生及其创作历程的作品,那它就是一个值得做的选题。”我们当时头脑中闪过这样一个念头。
作为《惊心动魄的一幕》最初的责编,刘茵此时已经退休。以路遥和人文社的深厚渊源,刘茵很希望能把《平凡的世界》和关于路遥的其他作品拿到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路遥传》大概也是在这份情怀下推荐而来的。不多日,刘茵带着作者厚夫来到出版社的时候,我们很快发现,厚夫对路遥有着极深的情怀,甚至他的气质和我们想象中的路遥都有些相似。
厚夫讲述了他对人文社的情愫:早在20世纪80年代在北京求学时,他经常逛到朝内大街166号,到人文社买书。路遥和厚夫的外公有着忘年之交,而厚夫本人也是路遥的忘年交,从中学时代起他就崇拜路遥,后来任教于路遥的母校延安大学,多年来一直致力于路遥研究资料的搜集和整理,并在2007年建成了路遥文学馆。
显然,厚夫对市面上有关路遥生平的著作都不够满意。为此,他收集了大量路遥生前的资料,考校甄别,多方走访当事人。我们明显感觉到,厚夫从一开始就想写出一部权威的路遥传记。
像路遥当年一样修改稿件
从初稿到终稿,《路遥传》和当年路遥写《惊心动魄的一幕》一样,经历了作者和编辑共同探讨、修改的过程。
刘茵可说是这本书的选题策划人,脚印是第一责编,我是特约编辑,有幸见证了成书的全过程。通读第一稿,《路遥传》确实全面而可信地呈现了一个立体的路遥,以至后来路遥生前好友、作家海波读到这本书的时候,惊叹有很多细节连他都不知道。
脚印先于我读完了第一稿,以她多年的编辑眼光,她认为诸多段落的展开,近于学术论文的述评,读者读到这些地方,恐怕会破坏阅读的节奏。她于是先给厚夫发了一封邮件,详细列出会影响阅读的部分。厚夫随刘茵来到出版社那天,带来的正是他在此基础上修改后的第二稿,厚厚的几本打印稿。他有他自己的坚持,并把它们列在了几页纸上带着,这让我想起当年路遥改稿时与刘茵和孟伟哉的通信。
我感觉可能由于厚夫对路遥过于仰视,文字间会情不自禁地露出膜拜的传记老调,而读者可能更愿意读路遥所经历的一切,哪怕是他人性的瑕疵。再三审读之后,刘茵给厚夫发了一封措辞较为严厉的邮件,请他专门抽出几天,从头到尾再打磨。
那时厚夫正要去国外考察,又赶上研究生开题的关键时刻,他看到我们的信后,终于和我们达成一致,决心再大改一遍。改后稿语言更显节制,阅读感也更好了,也更契合了“重新开启平凡的世界”的题中之义。
《路遥传》 厚夫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