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山东画报出版社与南京大学中华民国史研究中心联合编纂出版25卷本《日本侵华图志》。这套图志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一套反映日本侵华历史的大型图志,收入大量罕见的珍贵历史图片。本报记者近日就相关问题采访了负责该出版项目的山东画报出版社总编辑傅光中。
记者:为什么要编纂一套规模如此庞大的图志?
傅光中:日本与中国是一衣带水的邻国,明代以前两国世代友好。明治维新以后,日本崛起,逐渐走上军国主义的道路,对亚洲邻国尤其是中国采取了侵略扩张政策。据统计,仅抗日战争(1931年9月—1945年8月),中国军民死伤3500万人,经济损失6000亿美元(按1937年比值计算)。日本战败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已确认日本对华战争为非正义的侵略战争,并对发动战争的主要战犯做了相应惩处。中国政府和人民以德报怨,主动放弃对日战争索赔,并且在对待日本战俘、遗属等方面,给予人道主义的宽大处理。但是,迄今为止,日本国内的右翼势力,否认日本对华战争的侵略性质,在南京大屠杀、“慰安妇”、历史教科书等问题上,不断伤害中国人民的感情,挑战中国政府的底线。很多日本民众受当权右翼势力的欺蒙,对日本侵华历史的认识模糊,甚至存在严重的误解。
历史事实之争,其实就是是与非、正义与邪恶之争。我们策划和出版这套书的主要目的,不是煽动民族仇恨,而是要向包括日本人民和中国人民在内的世界各国人民,厘清历史事实,揭示历史真相,辨明是非,批判日本军国主义侵略罪行,维护中日友好和世界和平。
记者:图志收入的图片主要来自哪里?首次公开的图片有多少张?主要反映了哪些历史事件?
傅光中:大部分图片采自日本、美国和中国港台地区,其中超过1万幅图片为中国大陆第一次面世。根据丛书编委会确定的“一高四性”即“高水准、原创性、学术性、科学性、权威性”编纂方针,以及选择图片必须严格遵循的“重要性、稀缺性和高清晰”三原则,出版社和分卷编著者们,从来自日本、美国、中国大陆和港台等国家和地区公私收藏的海量的日本侵华历史图片中,筛选出了约25000幅重要珍稀的新老图片。以往有些历史我们关注不够,比如日本的战争动员、日本对华的情报战和间谍活动、文化侵略和奴化教育等,现在有了这些第一手的历史图片,可以比较真实客观地揭露日本对华侵略的全貌。
记者:与其他抗战史著作相比,《日本侵华图志》的优势与特点是什么?
傅光中:正如本丛书主编张宪文先生所言:“以图像展现和解说历史,是历史研究最为有效的方法。图像的直观性,能使人们对历史产生最直接、最深刻的认识与理解,因而当今中外历史学者都开始重视历史图像在历史研究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此前海峡两岸出版的相关题材的图书或音像制品,没有如此宏阔的内容架构和如此宽泛的时间跨度,而且大多偏重于“抗战”角度和文字论述,不成系统和规模。《日本侵华图志》按照日本侵华活动的类别,全面、系统、客观、直接地介绍和展示了日本帝国主义从明朝倭寇侵犯我东部沿海,直到1946年战败投降受审的全过程与主要历史事实。
其次,多年来,我们研究抵抗多,研究抗日多,对侵略的一面研究甚少,也就是说研究和揭露日本的罪行比较少,研究日本对中国人民造成的严重危害也比较少,不利于全面揭露和深刻认识日本侵华罪行。而图志从日本侵华的角度来揭露日本侵华的罪行,许多图片都是日本侵略者自己拍摄的,是第一手的材料,可谓铁证如山。(本报记者 张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