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及少数民族曲艺,我们不觉会联想到长卷的历史故事、神话传说,眼前会浮现生动有趣、幽默诙谐的演出场面。然而,一直以来,少数民族曲艺都缺乏系统的理论研究,最近出版的《中国少数民族曲艺研究》(中国文联出版社)填补了这一空白。
随着时代的发展,曲艺面临着如何继承各民族传统、如何走向世界的问题。受社会学界要重写中国文化史、文学史、艺术史等的呼声影响,少数民族曲艺的研究中也产生了许多新课题。如少数民族曲艺概念、起源、流变、分期、转型等等,这一切学术症结的解决,似乎都在为中华民族大曲艺的历史文化阐释搭桥铺路。曲艺学科也亟待建设。目前中国曲艺教育及学术研究,远远不能满足曲艺人才培养、传承、传播和经营管理等全面发展的需要,也不能形成现代化的教育和研究格局。《中国少数民族曲艺研究》在这两方面都投入关注,努力耕耘。
作者综合运用了文献考证、历史文化分析、田野作业、比较研究、跨学科研究等多种方法,对中国少数民族曲艺文化发展史、关系史与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深入的研究,使之成为一个有着巨大历史地理容量的文化时空。中华大曲艺范畴中,汉族曲艺的理论研究相对较多,而少数民族曲艺理论研究凤毛麟角,迄今未见一本系统全面的相关论著。本书首次为少数民族曲艺理论搭建提供了基础构架,使人们对其有了清晰的概念和理论依据。
此前,我国少数民族曲艺的相关研究,几乎都是按行政区划或民族来进行分类的。但是少数民族曲艺有其自身独特的艺术特性,即歌舞叙事、音乐性强。本书独出机杼,从语系角度入手,比以往的分类更客观、科学。首先,这样可以避免分类的交叉与重叠,清晰明了。同时,也更便于梳理总结出相同语系下不同民族曲艺的总体特征和规律。最后,还能更好地体现出少数民族曲艺说与唱、歌与舞密切结合的特性。
“听书唱曲”曾是各民族历史文化的重要传承方式,少数民族史诗说唱就被誉为“活化石”。汉族和少数民族的曲艺,产生年代、历史背景、表演特点等各不相同,又互相影响。少数民族曲艺研究是对中国曲艺史的完善和补充,也丰富了少数民族文化史。尤其是书中对那些散见于民俗、宗教祭祀仪式中的史料的高度关注,对多元文化研究具有重要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