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数千年的不断发展奠定了当代中国璀璨的文明与辽阔的版图,成为我们未来进一步进步与繁荣的基础与源泉。中国的巩固与发展,离不开边疆地区的稳定与建设,也离不开我们对于边疆地区的研究与认识。可以说,只有在充分了解和认识中国边疆重要性的基础上,我们方才能够更为完整和全面地认识作为整体的中国。从这个意义上说,认识边疆,是认识中国进而认识世界的重要前提与基础。
在近代学术界认识和研究中国边疆的过程中,中国学者形成了独特的传统,并秉承经世致用的家国情怀,为边疆研究奠定了中国底色,而外来学者的相关学术研究,则为我们提供了对于边疆的新视角,其中值得介绍的就是著名的边疆研究学者、中国学家、蒙国学家欧文·拉铁摩尔(1900—1989)以及他的代表作《中国的亚洲内陆边疆》。
拉铁摩尔出生于美国,不满周岁就随父母来到中国,在这个第二故乡度过了他的青少年时代,这段在华经历塑造了他对于中国及其命运的深切同情之心,也成为他之后思考中国问题时所秉持的基本原则。常年的在华生活练就了他感知中国社会尤其是边疆社会的能力,并将他一生的学术兴趣引导到广袤的中国边疆地区。他在后来的回忆录中这样写道:“当一捆捆的羊毛从骆驼背上被卸下装上货车时,骆驼就在那里休息——马可·波罗时代与轮船时代在这里相会了。我决定我必须到商队出发的地方去,亲自看看那里的情况。”正是在这种梦想的召唤之下,年轻的拉铁摩尔走上了探寻中国边疆的道路,并且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在研究领域取得杰出成就。与当时很多靠着翻译来寻找材料然后回国撰写论文甚至沽名钓誉的外国研究者不同的是,拉铁摩尔本人并没有重复这样的道路,而是自己学习中国边疆民族语言,亲自进行学术考察,并结合中国典籍及相关学者的研究成果,对中国边疆的内在独特性及其对中国历史发展所起到的重要作用进行了系统性的研究,并将学术研究与当时的欧亚地缘环境进行综合考量,使他的研究具有深厚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拉铁摩尔并不仅仅沉浸在书斋当中,除了与当时中国社会底层民众有密切接触之外,他还与当时中国的国共高层都有交往。他于1937年卢沟桥事变前夕作为美国“美亚”小组一员访问当时的延安,见证了中共领导下抗日军民的精神风貌。1941年,在抗战最关键的时刻,他又受命赴抗战时期的陪都重庆担任蒋介石的政治顾问,更是全力呼吁美国政府支援中国抗战。在20世纪70年代,随着中美关系回暖,他又受邀访华,在耄耋之年再次踏上中国的土地。
1940年,正当中国抗战如火如荼之际,他的代表作《中国的亚洲内陆边疆》在美国问世,该书一经出版,即受到中国国内学界关注,次年即出中译本。正如该书简介中所指出的,这本书对中国内陆边疆的四个地区(东北、新疆、内蒙古、西藏),从生态环境、民族、生产方式、社会形态、历史演进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考察,揭示了中国内地与上述四个边疆地区各自不同的互动依存关系,讨论了中国内陆边疆历史的丰富多样性。由此,它展现了各个边疆地区独特的历史价值,指出了中国多民族社会文化的整合特征。在当时日本占领中国半壁江山的背景下,此书凸显出中国边疆地区应有的地位与价值,认为这些地区的开发与发展将有力地推动中国伟大抗战事业的推进,也将对中国当时和未来的发展与繁荣产生重要影响,这与当时中国国内“到边疆去”的研究、考察与开发浪潮遥相辉映,并影响了当时的一大批中国学者,也成就了该书的经典学术地位。
在中国改革开放之后,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中外学术交流的日益频繁,我们对于国外的相关研究也更加关注。2005年,该书被重新翻译出版,之后始终是边疆研究及中国研究领域的重要参考作品。时代在变,但经典依旧。
一个世纪过去了,世界格局已然不同。拉铁摩尔行走中国边疆地区并进行研究的时代,是近代中国积贫积弱的时代,更是日本军国主义侵略中国,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时代,当时中国边疆地区的破败与落后给了拉铁摩尔很深的印象,也在某种程度上推动他从历史和现实的维度考量中国社会内在发展动力。从边疆认识中国,也就成为拉铁摩尔更为全面和深入地了解中国的重要路径。如今的中国,早已摆脱了20世纪上半叶那种破败混乱的局面,辽阔的边疆地区,其面貌也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新的历史背景之下,中国学人有条件,也有责任更深入地了解和认识中国的边疆,形成具有我们自身传统与特色的边疆研究理论与方法,在此基础上更为全面地认识和了解我们共同生活的祖国——中国。
这或许就是我们今天阅读《中国的亚洲内陆边疆》一书后所得到的最大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