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丁杨)“瓷器之路的千年历史表明:以往瓷器之路辉煌,今后瓷器之路宽广。中国创烧的瓷器,作为中华文化的一个符号,在中外文化交流史上,不仅是一条颜色锦绣斑斓的彩带,而且是一座跨越四洲三洋的津梁。”这是曾因担任央视“百家讲坛”主讲人为公众所知、以清史研究见长的历史学者阎崇年对瓷器这一中国古老艺术形式的评价,他的新作《御窑千年》已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日前,题为“御窑文化薪火千年”的该书发布会在北京的韬奋图书馆举行。
多年来醉心明清历史研究的阎崇年对瓷器在中国历史上的文化、经济乃至对外交流意义一直有所关注,并有意加以探究,他查阅资料,鉴赏古代瓷器文物,走访景德镇千年御窑的历史遗迹、现代作坊和手工艺人。他在《御窑千年》中,以图文并茂的方式,用生动好读的语言,讲述了一部简明的中国古代瓷器文化史。书中侧重对宫廷与御窑瓷器历史、文化关联的梳理和分析,在对大量古代御窑瓷器杰作的鉴赏中,深入探讨御窑兴衰与历史变迁。书中所选的瓷器鉴赏个案多为故宫存量最多、档案文献记述详细的御窑瓷器,以此为线索,为读者呈现出宋元明清御窑瓷器的发展史,进而将话题延伸到与之相关的御窑挖掘及瓷器历史、人物、事件、技艺等方面。
文物鉴定专家、故宫博物院研究员耿宝昌认为,阎崇年在《御窑千年》中,“将明清史研究与瓷器历史结合在一起,使得谈论皇家御窑烧造瓷器等历史背景有着多方面素材,内容更加丰富。瓷器源远流长的历史,结合当今世界对于中国文化的热情,可以从不同角度将中国文化向世界传播,这方面阎崇年先生功不可没”。故宫研究院院长郑欣淼表示,《御窑千年》的写作与“故宫学”颇有关联,阎崇年“说及一件瓷器,不是为了如何鉴定,判断它值多少钱,而是借此了解一个时代,了解那时候的宫廷生活,了解帝王的某个侧面,这才是意义所在。阎先生的这种研究方法,就是‘故宫学’的学术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