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在绘画中的接受研究》,张克锋著,厦门大学出版社出版,定价:60.00元
我国传统的文学研究侧重于对作家的考证和作品的阐释,近几十年来,随着西方文学理论和研究方法的传入,研究中国古代文学的角度和方法开始多元化。从作品的影响、传播和读者的接受等角度来研究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是近年来兴起的新的研究方法。由厦门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集美大学文学院张克锋教授的新作《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在绘画中的接受研究》一书,就是对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在绘画创作中的接受情况的探究,既有对西方文学理论注重研究领域专门化的研究特色和新的研究方法的借鉴,又在一定程度上堪称中国文化诗文书画融会一体审美传统的回归;以诗言志、绘画传情、借书达意,奉献给读者一段传统文化精髓的体验之旅。
张克锋教授出生于我国著名的书法之乡甘肃通渭,自幼研习书法,练书而知文,习文而通史,于日后的求学过程中,在文学史中寻觅艺术的足迹,立志用绘画艺术的视角来重新梳理文学史的传世之作,总结两条历史脉络相互交汇的规律,也可让文学史变得丰满、鲜活而有趣。在出版博士论文《魏晋南北朝文学与书画的会通》之后,他游学京师,求教名家,把从魏晋之风中觅得的形意会通之灵感,上行下通,贯穿于整个古代文学史的探寻当中,检视我国古代文学与诸多艺术门类之间在创作上所产生的广泛而深入的融合,进而在理论和评论上的相互影响和交融会通。用作者自己的话说,就是通过以作家作品为题材的绘画史,来展现“一部民族的心灵史、一部精神传承史”,这便透出本书的立意,凝重而高远。
通过阅读,我们可以感知作者强烈的问题意识,这是严肃的学术研究最为关键的出发点。在浩如烟海的古代文学作品中,哪些被画家所关注而成了绘画题材?哪些被历代画家反复描绘而成了常见而重要的绘画题材?这些古代文学作品成为绘画题材的原因是什么?正是通过这些问题的回答,支撑了本书的基本框架,也体现了写作的两大特点。一方面,在本书的上篇中,作者以深厚的文学和史学功底,从贯穿千年的文化宝库中,拾英撷萃,论述了古代画家选取文学作品入画的标准,以及入画之后文学作品的传播,深入浅出地告诉读者:绘画凭借其传播特性,在文学作品与社会之间搭建起了沟通的桥梁,这也是本书论证文画会通机制的核心观点。被画家广为接受的古代文学作品基本上都是被公认的文学经典,且具有绘画美、描写生动、细节真实感人等传播特性,也有助于我们更加清楚地认识中国古典诗词重写景、以景写情及诗中有画的特点。因此,文学作品再好,不具有可读性和可视性,传播会受到影响,深受普罗大众喜爱的诗书歌赋,则一定能够在不同形式的绘画作品当中觅得行踪;而画家的影响,倘若能够站在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之上,则事半功倍。另一方面,下篇以文学和绘画会通史上的典型个案分析,为上篇的史论提供了进一步理解的钥匙,展现了该书非常翔实的研究史料,以及作者熟练驾驭史料的能力和技巧。
本书一个重大的现实价值,是借助对传统的回眸,给当前物欲横流的社会些许珍贵的人文关怀和文化自省。作者认为,古代文学作品被画家接受的更重要的原因,在于画家的文人身份。因为作为文人的画家,具有独特的价值观,他们追求富有诗意的生活方式,具有很高的文学修养;同时,这些画家在心理上与古代文学作品所表现出的民族心理和民族精神多有共鸣,所以在进行绘画创作时,自然就会选择自己熟谙的古代文学作品为题材。从这个意义上说,古代文学作品在绘画中的接受,其实主要就是文人精神的传承和发扬,同时也是文人心理和审美趣味的延袭。然而,这种文人传统自近代以来遭遇了西方文化的严重挑战,甚至面临断裂的危险。因为它是独立的、自足的,难以与异质文化融合,也难以被异质文化所完全理解。那么,在今天,这一传统的价值何在?它还能不能继续传承下去?这是今天的中国人无法回避的一个问题,也是该书留给读者的一个思考。
本书作为一部文学著作,还带有重要的现代传播学意义上的启发。无论是从传统的文学与绘画的关系来看,还是从文学与电影、电视剧、动漫、动画等新的视觉艺术的关系来看,文学都是根,是图像、视觉艺术的灵魂。从这个意义上看,古代文学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宝库,一些视觉艺术可以从中找到自己需要的素材,得到启示和灵感。作者发现,文学题材绘画绝大多数都是以文学经典为题材的,这说明文学经典对绘画艺术有巨大的影响力,画家以文学经典为题材,有借助文学的影响力以提高自己的身价和影响力的目的。如《西厢记》《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聊斋志异》、唐诗、宋词,是因为这些经典作品有广大的市场需求,以此为题材,绘画依附于文学作品,自然受众广泛,有利于提高画家的知名度。但反过来看,也正是这些绘画作品的广泛传播,使得这些文学经典有了更大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文学经典与绘画互相促进,提高了彼此的身价。
现当代文学与古代文学一样,也可以作为绘画和图像、视觉艺术的资源库。如果借鉴中国古代诗意画、连环画、插图的成功经验,将现当代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都较高的小说、散文、诗歌、戏剧作品改编为连环画、绘本,再配上精美的插图,无疑会促进文学作品的传播与接受,尤其是在对外传播时更具优势。在新媒体如此发达的今天,文学的图像化、视觉化应该成为一个值得探讨的议题。因此,本书的研究对于我国文化产业和文化市场的建设与繁荣,也不无启迪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