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最近正在播出纪录片《李约瑟之谜》。李约瑟,作为最伟大的汉学家之一,创立了科技汉学新流派,打通了古今中西以及科学与人文的壁垒,堪称天下达人。回顾他的一生,你会感慨,东方文明和西方文明的最好融合其实是体现在人的身上。
1900年,约瑟夫·尼达姆出生于伦敦,父亲是职业医生兼麻醉师,母亲是画家兼音乐家,由于从小受到自然科学与人文艺术的良好熏陶,他18岁考入剑桥大学攻读生物化学;24岁获得哲学博士和科学博士,并留校任研究员。31岁时就出版了《化学胚胎学》,奠定了该学科的基础,走在了现代科学的前列。
1937年三位中国留学生来到剑桥,没有想到的是他们就此改变了他的人生轨道。教学相长,他将这三名中国留学生王应睐、沈诗章和鲁桂珍培养成博士,自己也学会了汉语,并对中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年轻有为的生物化学家给自己取名李约瑟,字丹耀,号十宿道人,一头转向了中国的科学与文明。
20世纪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将世界分成两半,李约瑟身在资本主义的大本营,却同情社会主义。1943年,正是战火纷飞的艰难岁月,李约瑟从英国来到中国,担任英国使馆科学参赞兼英国科学合作馆馆长,开始了长达半个世纪的对古代中国的研究。1954年,李约瑟出版了《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一卷,轰动西方汉学界。他在这部计有34分册的系列巨著中,以浩瀚的史料、确凿的证据向世界表明“中国文明在科学技术史上曾起过从来没有被认识到的巨大作用”,“在现代科学技术登场前10多个世纪,中国在科技和知识方面的积累远胜于西方”。他发现从西汉到南宋千余年间,中国是地球上经济最繁荣、科学技术最发达的地区,
李约瑟的工作是非常卓著的,他所发现的是中国人自己都忘记的历史。他认为丝绸之路上传播的不只是丝绸、陶瓷、茶叶等物品,还有科学技术。李约瑟一口气列举了26项,除了众所周知的火药、指南针、造纸与印刷术四大发明,还包括被我们所忽略的水车、石碾、水力冶金鼓风机、活塞风箱、缫丝机、独轮车。而同一时期由西向东传播的重要技术,李约瑟只提到了四项:螺丝钉、液体压力唧筒、曲轴、发条装置。
从公元一世纪到十八世纪,中国的科技发明沿丝绸之路一直在从东向西传播。如果没有丝绸之路这样一条由东向西的技术与文化传播之路,有可能也就没有后来的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包括工业革命。只是到了近代,欧洲开始领先世界,而那时丝绸之路已逐渐荒废,各种先进的技术通过海路传到中国,其中包括改进了的造纸术、印刷术、炸药和指南针。
这样看来,李约瑟之谜的产生是水到渠成的。他当然会思考,为何在前现代社会中国科技遥遥领先于其他文明,而又为何在现代中国不再领先?这问题直到今天仍然在被广泛讨论。
多数学者认为18世纪中叶英国工业革命产生所需的主要条件,中国早在14世纪的明朝初年就几乎具备了。但是,工业革命毕竟没有发生在孕育了资本主义萌芽的中国。李约瑟认为中国的官僚体系重农抑商,因而无法把工匠的技艺与学者发明的数学和逻辑推理方法结合,这成为中国未能自发产生科学革命的原因。
但如果将整个人类文明,不再划分为东方文明和西方文明,而是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的话,又何必纠结于为什么中国没有产生工业革命和现代科技?可能人类文明的发展就是一个接力棒的过程,在不同的阶段,东方文明和西方文明的作用各不相同而已。
李约瑟的婚姻也是大家津津乐道的话题。他基本上遵守了西方一夫一妻制,与妻子李大斐相敬如宾60余年,在她生病时不离不弃。但同时,他又与他的中国学生兼助手鲁桂珍相爱50余年,直到妻子去世后,89岁的李约瑟和84岁的鲁桂珍结为夫妻。后来三人分别葬于剑桥大学李约瑟研究所的同一棵菩提树下,成为一段佳话。而他本人,除了学术上的成就外,恐怕最令人难忘的还是在他身上所体现出的东西方文明优秀特质的融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