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当王林大师的江湖骗术被揭穿后,”大师”这个久违了的名词,再次热起来。大师们的把戏其实很简单,他们先把魔术用谎言包装成令人称奇的法术,取得几位官员、商人、戏子们追捧,再用名人的力量搭建起一个沟通各色人等的场域。
往好了说,这里就是连接庙堂与江湖的润滑剂;往坏了说,这里就是官商勾结,权色交易的名利场。至于有多少人是真相信大师们的法力,已经不重要了。因此,崇拜与嘲笑,只在弹指之间。当大师们呼风唤雨之时,谁都愿意凑过来,享受这个场域所带来的利益;当大师们的骗术被揭穿时,名流们跑得比谁都快。
袁天罡和他的相术圈子
中国的相术文化源远流长,直到今天,我们依旧能在路边摊上看到《麻衣相术》、《相理衡真》之类的书热卖。袁天罡或许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相术师,他和李淳风编著的《推背图》更是将自己推上了神坛。一个江湖术士,是如何将自己包装为活神仙,而以大师身份混迹于大唐官场的呢?
早年预言成为朝廷中的”活广告”
袁天罡是四川成都人,在隋朝当过盐官令。在东都洛阳时,袁天罡与杜淹、王珪、韦挺三人关系很好。袁天罡先对杜淹说:”老兄你博闻强识,将来一定能凭借文章发达。”又对王珪说:”你不出十年,就能官至五品。”最后对韦挺说:”韦大哥你面相和猛虎一样,以后会做武官的。”袁天罡一一给他们看过相后,预言道:”三位虽然命中富贵,但都要经历一次被贬,到时咱们兄弟还能相会。”后果不其然,杜淹任天策府学士、王珪做太子中允,韦挺当了武官左卫率。
这种所谓预言看上去很神,说穿了也没什么。因为袁天罡和三人是朋友,当然清楚他们各自的家世:杜淹出身北周士族,父祖做过刺史、太守;王珪出身北方顶级豪门–太原王氏,世代为官;韦挺的父亲是隋朝民部尚书。袁天罡对他们做出预言的时候还在隋朝,凭借这几个人的家世,要出仕做官岂不易如反掌?至于预言他们的官位就更容易了,杜淹有文才,韦挺会武艺,做官也要发挥特长。这就好比一位老师,不会说一个文科状元未来能当科学家的。
入唐之后,杜、王、韦都与隐太子李建成关系密切,因杨文干谋反案牵连获罪,被贬往隽州,与老朋友袁天罡重逢。袁天罡再次预言:”将来三位还是要继续富贵的。老杜能位列三品,但可能不会长寿。王、韦两位会在老杜之后当上三品官,活得比老杜久。”后杜淹被唐太宗召回任吏部尚书,王珪做了侍中,韦挺官至太常卿。
袁天罡第二次预言,说不好也是一场”美丽的误会”。杨文干事件被定性为太子串通亲信谋反,但李建成最后并没有因此事被废。杜、王、韦三人既是为太子顶罪,以后李建成当了皇帝,又怎么会亏待他们?岂知一场玄武门之变,太子李建成被杀,秦王李世民成为大唐天子。李世民登基后,召回了才能出众的杜、王、韦三人,让袁天罡的预言又一次实现。这三人都是唐初名臣,有他们帮着袁天罡在朝中做”广告营销”,不仅很快让大师名扬天下,还得到了唐太宗的注意。
贞观初年,太宗召见袁天罡,对他说:”古时候有严君平,现在朕得到了你,你觉得自己比他怎么样?”严君平是西汉著名的道家学者,精通术数。袁天罡道:”那严君平生不逢时,臣则遇上了陛下,所以臣胜过他。”这马屁拍的可谓是不着痕迹。
皇上常听杜淹几个人说袁天罡的灵验,估计耳朵都起了茧子,自然要当场试他一下。太宗先让袁天罡给岑文本相面,袁天罡说:”岑先生注定以文章名闻天下,官至三品。不过骨多肉少,恐怕不能长寿。”太宗又招张兴成、马周来做实验,袁天罡看后说:”马大人鼻子上的伏犀骨隆起,直贯发际,贵不可言。张大人发达可能会晚一些,但必定官至宰相。”这三人后来都当上了宰相。
唐太宗先听说袁天罡的本领,随后又亲闻了他的预言,潜意识中也就有了岑文本、张行成和马周要做大官的印象,袁天罡相当于是在皇帝面前力荐了他们。袁天罡先与杜淹、王珪和韦挺三人建立了一个圈子,然后拉进了皇帝,通过皇帝又把岑、张、马发展为信徒,由此他在大唐朝廷中的地位也就不可撼动了。
预言武则天要当皇帝
袁天罡的口碑越来越好,名声越来越大,朝中的大臣们自然竞相成为”袁大师”的座上宾。当年袁府前车水马龙的盛况可想而知。
唐朝开国功臣武士彟的夫人杨氏,听说袁天罡有这么大本事,就把他请到家里来,给自己的几个孩子看看相。袁天罡一见杨氏,就说:”看您相貌,就知道是能生贵子的。”这句真是废话,杨氏是唐高祖李渊亲自给武士彟选的继室,夫妻两个都大有来历,儿孙们就是坐吃山空,也能吃几辈子的。袁天罡先看了武士彟前妻生的两个儿子武元庆、武元爽,说:”他们能当三品官,但没有大作为。”又看杨氏生的大女儿说:”此女命中富贵,但是克夫。”后来武大小姐的丈夫贺兰越石果然早死。最后杨氏让人抱出穿着男装的二女儿,袁天罡一见之下大惊失色:”这孩子怎么长着龙的眼睛、凤的脖子,富贵已极。如果是女儿的话,以后当做天子!”
由这个预言,引出本文另一位主角李淳风了。李淳风是现在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人,他父亲李播当过隋朝的高唐县尉,后来辞官回家,改做了道士。李淳风在这种家庭环境中长大,自然也对道家理论情有独钟了。李淳风是货真价值的科学家,他编《麟德历》、改良浑天仪、整理算经、留下星相学名著《乙巳占》,其在天文学和数学上的贡献为世界所公认。至于占卜吉凶可以说是李淳风一项业余爱好。李淳风在终南山做道士,自称见到太上老君下凡,告诉他”唐公当受天命”。因此投靠刚刚起兵的李渊,后任秦王府记室参军,是李世民的亲信。
唐太宗听到”唐中弱,有女武代王”的传说后,召见李淳风,问他知不知道这条预言应在谁身上。李淳风显然也听说过这句话,他为皇上加了一条注脚:”这个预言是由上天定下的,那个人也已在宫中了。过四十年,那个人称帝后,要大肆屠戮唐室子孙。”唐太宗追问:”我想找到这个人,把她杀了,不知道行不行?”李淳风叹气道:”天命已定,没有人能改变。如果那人是真命天子,那是绝不会被杀掉的,只能牵连无辜。四十年后,她已经是个仁慈的老人,说不定还会对唐室手下留情。要是现在杀了她,上天为了实现预言,就会降生更年轻的人。那她篡位时就不是老年,而是壮年,就要把陛下的子孙杀光,以求斩草除根了。”太宗听后无奈,只好罢手。
袁天罡明确预言了武家二小姐要做天子,而唐太宗听到的”唐中弱,有女武代王”则比较笼统,由此可见唐太宗并不知道袁天罡预言的事情。袁天罡到武家帮忙看相的事应该是有的,但他有没有对二小姐做过那样的预言,就不得而知了。不过试想,袁天罡正被大唐皇帝宠信的时候,怎么敢于冒天下之大不韪地预言有人要代唐自立?这罪名足够诛九族的。
从前因后果来看,袁天罡和李淳风两人关于”武氏代唐”的故事很可能都不是真的,而是武则天称帝前后所散布出的谶语,以为武周政权的建立提供合法性。武则天成功地利用了袁天罡与李淳风两人苦心营造出的名声,与此同时,”武氏代唐”的预言也让袁天罡和李淳风变得更加神乎其神。至于历史真相是否如此呢?就需要新史料的验证了。
圈子永流传
常有人对大街上算命的”半仙”不屑一顾,最有力的一句话就是:”他那么大本事,怎么不算算自己什么时候能发财?”你别说,袁天罡在唐朝朝野得势时,还真有人这么问过他,这个人是长孙皇后的舅舅、玄武门之变的大功臣高士廉。高士廉问袁天罡:”您看自己最大能当到什么官呢?”袁天罡一笑道:”我今年四月就要归天了,还敢期望什么高官。”果然,袁天罡就在火山令的职位上死了。
袁天罡虽然死了,但他凭借相术搭建起的圈子还在。袁天罡之子袁客师也身怀秘技。有一天,高宗命人把一只老鼠放到盒子里,找一帮”大师”们来猜。那些人都猜是老鼠,唯有袁客师摇头:”盒子里面是老鼠不假,只是放进去的是一只,出来的却是四只。”高宗听了很惊奇,就让太监打开盒子看,没想到,早先放进去的那只老鼠竟在盒子里生下三只鼠崽。这个故事让人想起《西游记》里唐僧师徒和车迟国三位国师斗法,赌赛隔板猜物的桥段。
袁客师坐享父亲余荫的时候,也没有停下拓展圈子的努力。有一次,袁客师要和几个从人渡江,但他一看船,就要往回走。手下人很奇怪,就问是怎么回事。袁客师道:”船里面其他的人鼻子底下都是黑的,这条船注定是要在江里被水掀翻。”过了一会儿,有一个瘸腿的男子上了船。袁客师看后说:”贵人来了,这条船不会出事了,我们也上去。”他们这条船到江中时,突然起风,差点翻了船,好在最后化险为夷。那个瘸腿男子是谁呢?正是后来率兵防御吐蕃数十年的娄师德。娄师德发迹后,当然又成为”李家相术”的活广告,为这个相术世家扩展着圈子。
林灵素:用方术搭建利益共同体
北宋历代皇帝都崇道,第一次高潮出现在宋真宗朝,他为赵家找了一位祖宗:道教神仙体系中的”大神”赵元朗。第二个高潮是宋徽宗朝,他信得更厉害,堪称中国历史之最。徽宗手底下的道士们各有神通,王老志擅长预言凶吉;刘混康会用符水治病;刘知常通晓炼金术。当然,所有道士中最得宠,也最著名的当数林灵素。就是在他的帮助下,徽宗在皇帝职务外又多了一个头衔–神仙。
如何让皇帝当了神仙
林灵素是今浙江温州人,原名林灵噩,早年在庙里出家,但不爱打坐念经,只喜欢大碗吃酒。师父不忍看他小小年纪就当”花和尚”,少不了批评教育,有时干脆就用棍子打。林灵素混得不爽,也就不在庙里呆了,跑到四川,由和尚改行做了道士。林灵素拜的新师父赵升,是个会些幻术的老道。赵升死后,留下几本秘笈,林灵素照着书一路学下来,练成了法术”五雷法”。
政和五年(1115年),林灵素来到东京汴梁,成为一名”北漂”。当时徽宗皇帝刚好做了一个梦,梦见东华帝君召他到神霄宫做客。徽宗走进天宫,碰到一个骑青牛的道士,身边跟着两个小鬼,为他持幡仗剑开道。那道士到徽宗面前山呼万岁,说:”今天有机会见到天子圣颜,真是臣之万幸。”说完,道士骑着青牛走了。
徽宗一觉醒来,就给掌管道教的官员徐知常派了一个任务:去找知道神霄宫的道士!徐知常正为难着,有手下人回报:”有一个温州道士,时常疯疯癫癫地在墙上写些有什么’神霄’字眼的诗。”这真是瞌睡遇上枕头,徐知常当天就把林灵素推荐给了皇上。
徽宗见到林灵素后揉揉眼睛,问道:”爱卿你以前是不是当过官的?朕怎么看你眼熟呢?”林灵素哈哈一笑道:”有一次上朝面见玉帝时,曾在路上和皇上有一面之缘。”徽宗一拍脑袋:”是啊,朕想起来了,当时爱卿骑着一头青牛。现在那牛呢?”林灵素回答:”那牛暂时在外国寄养着,不久就回来了。”果然过了没两年,高丽给宋朝进贡了一头青牛。徽宗大喜,就把牛赐给了林灵素,允许他以后骑牛面圣。
这个故事分析下来,很可能是徽宗微服私访,找李师师幽会时,偶然在一个客栈里看到了林灵素的题诗,记下灵霄的名字。回宫后就编了那么一个梦境出来,不为别的,就为找那个自己朝思暮想,能把皇帝神化为神的道士!
徽宗问林灵素:”爱卿有什么法术呢?”林灵素把脑袋一晃,对皇上说:”上知天宫,中识人间,下知地府。”林灵素既把自己定位是神霄宫里的神仙,当然知道宫里面的事情。他说徽宗是上帝长子”长生大帝君”,原本管理南方,下界做了皇帝。青华帝君是长生大帝君的弟弟,管理东方,主持神霄宫,所以请徽宗去做客。林灵素自己是神霄宫的”诸慧”,奉命下界辅佐徽宗。所谓政治就是有饭大家吃,只有林灵素自己做神仙,肯定让其他朝中大臣嫉妒,所以他又说宰辅蔡京其实是”左仙伯”,王黼是”文华吏”,太宰郑居中、宦官童贯等也都位列仙班。大臣们安排好了,也不能忘了后宫的”小主”们,得宠的刘贵妃就成了”九华玉真安妃”。林灵素显然是希望通过搭建一个”神仙圈子”,来建立一个利益共同体,使所有参与者都不能出面当”皇帝的新装”故事中的小孩儿。
对没有资格在神霄宫获得一官半职的大臣,林灵素也是尽力笼络。有一天,林灵素请十几个大臣吃饭。看着天色晚了,他问客人们:”夜色这么美好,大人们晚上有什么安排吗?”林灵素话锋一转,道:”各大青楼的娼妓们随叫随到,但还没有资格陪各位尽欢。不如让小弟露一手法术给大家解闷,各位只要说出自己心中相好之人的名字,不管在什么地方,小弟都在今夜给大人们招来。”大臣们都不相信,不过借着酒劲,还是各自报了一个名字。
林灵素带客人们到附近一个竹林中,为每个客人安排了一间房子。三更过后,大臣们之前说的女人果然相继推门而入。天亮后,嫖客们聚在一起,对这一晚的经历感到不可思议。林灵素笑着对他们说:”这不过小事一桩,大人们回头可以找这些女人们问问,看她们是怎么来的。”有人一问,女人回答:”那天夜里,梦见有神仙招我过去侍奉大人。”林灵素通过安排灵异事件做淫媒,一来显示了神通,二来又收买了大臣。
林灵素让人间的皇帝一跃为天上的帝君,徽宗自然是龙颜大悦,封他为”通真先生”。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这事既不是林灵素欺君罔上,也不是徽宗皇帝昏庸糊涂,双簧戏的结果就是双方各取所需,要当神仙的当了神仙,要发财的发了财。
为苏轼说话得罪蔡京
既然自称是天上的神仙,总得要露两手,才能让百官相信皇帝的判断。林灵素的绝活是祈雨。盛暑里的一天,大约和现在中国大部分地区差不多的气温下,徽宗皇帝在大殿里汗流浃背,就招”大师”林灵素求雨降温。林灵素说,下雨没问题,但只能在宫里下,外面就管不到了。一会儿,果然来了倾盆大雨,而宫门外依旧是烈日当空。
政和八年(1118年),河南地区大旱。徽宗又一次让林灵素祈雨,结果这次失灵了。蔡京趁机上奏,指斥林灵素没有什么神通。徽宗本着”你办事,我放心”的态度,私下里召见林灵素,对他说:”朕是相信你的,但你现在必须求来一场大雨,才能让大臣们闭嘴。不然朕也很为难。”林灵素当即推荐了老朋友南丰道士王文卿,说他原在神霄宫掌管雨部。王文卿来后,一出手就求了场三天的大雨。从这个事情来看,林灵素大约是懂一点星象,预知几天内会有雨,所以借招王文卿拖延几天,最后还真被他们等到了雨。
在我们原本的印象中,奸臣都是和妖道狼狈为奸的,那为什么蔡京却要在皇上面前说林灵素的坏话呢?蔡京、蔡攸父子其实也是借一些道教活动向皇帝邀宠的,道士王老志、王仔昔就是蔡京推荐给徽宗的。但他们与林灵素则是水火不容。
原来林灵素当和尚前,曾在苏轼府上做过书僮。或许是要回报故主,在一次设醮请神活动后,林灵素对徽宗说:”臣向上帝奏事的路上,碰着了旧日朋友奎星官,寒暄了几句。”奎是二十八星宿之一,所以徽宗问:”奎宿是什么神?”林灵素道:”奎宿就是文章之神,也就是本朝的苏轼。”苏轼在徽宗即位的第二年就死了,后来以蔡京为首的新党上台执政,立了一块”元祐党人碑”,自司马光以下反对王安石变法的大臣全部碑上有名,苏轼即是其中之一。林灵素说苏轼也是天上的星宿,自然触怒了蔡京。不过蔡京几次找茬,都让林灵素化险为夷。
介入皇储之争
林灵素最终倒台的原因,一是大规模以道抑佛,得罪了太多人;二是介入皇位继承权的争夺,不幸成为牺牲品。林灵素早年当和尚时,不堪师父打骂才做了道士,现在功成名就,自然要借徽宗崇道的东风,对佛教出一口恶气。在林灵素的建议下,道君皇帝把佛刹改称宫观, 释迦改称天尊, 菩萨改称大士, 罗汉改称德士, 和尚们也要一律留发戴冠,学道士打扮。与此同时,他唆使徽宗在全国大建道观,搞得老百姓怨声载道。
重和年间,五台山的老和尚道坚找了一批国内外的同道,要上京面圣,和道士们来一场宗教问题大讨论。太子赵桓知道后,公开支持他们到皇宫内与林灵素”斗法”。林灵素虽在辩论中获胜,但从这时起就和赵桓结下了梁子。赵桓虽贵为太子,但徽宗更宠爱精通琴棋书画的郓王赵楷,有心改立储君。在太子和郓王身边各有一帮大臣,林灵素无疑是郓王的支持者。
宣和元年(1119年),开封被大水围城,徽宗让林灵素设法救灾。林灵素无功而返后想借机整一下太子,就对徽宗说:”臣不是不能治水,但这大水是太子招致的,只有让太子登城拜祭,水才会自行退去。”太子赵桓就在开封城楼上焚香祷告,没想到大水还真就退了下去,京城的老百姓因此都对太子感恩戴德。林灵素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上书告老还乡,被徽宗给驳了回来。
这给了林灵素一种错觉:皇帝离不开他,所以依旧在开封横行不法,甚至嚣张到在大街上和太子的马车抢夺车道。赵桓一下把状告到了父皇那里,看来终究是血浓于水,徽宗下旨降林灵素为太虚大夫,打回温州老家。只过了几个月,林灵素就死了。
自茅山道士刘混康被徽宗看中,各地自诩有法术道士们相继成为开封皇帝的座上宾。他们走过的路径大体是相同的:露一手绝活,让皇帝百官口服;一旦在朝廷中获得官位,就用法术为媒介,结交士大夫,建立利益共同体;最后因为法术失灵,或者过多地介入政治,悲惨谢幕。戏剧性的是,徽宗埋下的地雷在他生前就引爆了,让这位”教主道君皇帝”只好到北国冰天雪地中去当俘虏了。
(本文摘自《国家人文历史》,作者杨津涛,2013年9月上,定价:1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