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兰汉学家爱德华·卡伊丹斯基(1925——),父亲于1906年、1923年两次前往中国,在哈尔滨的工厂里做技术工作。爱德华·卡伊丹斯基于1925年出生在哈尔滨,少时在哈尔滨的一所波兰中学读书,那时就对汉学产生兴趣了。据他本人介绍:记得当时有一位波兰工程师卡齐米日·格罗霍夫斯基,他曾在中国30年,在哈尔滨方志学博物馆(今黑龙江省博物馆)工作,他常给我们讲课,向我们介绍他所了解的中国。我在学校里最爱上历史课,课余我还在哈尔滨方志学博物馆工作,我14岁就在学校办的报纸上发表介绍中国的文章。后来我又参加了当时在哈尔滨的一个波兰东方学研究会,作为它的会员,我们经常去东北各地考察,搜集有关中国人种志学和考古方面的实物资料,帮助我们了解中国的历史。于1951年哈尔滨工业大学毕业后回到波兰。1963至1968年在波兰驻华使馆商务处工作;1971至1972年任波兰驻华使馆一等秘书;1979年起任波兰驻广州总领事馆领事。卡伊丹斯基先生因为生长在中国,对这里的土地和人民怀有深厚的感情。卡伊丹斯基先生是个中国通,长期以来,他利用业余和退休以后的时间,一直从事中波两国历史上的交往和中国现状的研究工作,撰写和出版过不少有关这些方面的著作。在汉学研究和向西方传播中国文明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退休后回波兰,至今一直从事汉学和东方学的研究,现已出版这方面的《长城的巨影——波兰人是怎么发现中国的》、《丝绸——帆船和马帮之路》、中国的使臣卜弥格、《中国植物志》等研究中国文化的汉学著作22部。
2005年爱德华·卡伊丹斯基出版了一部代表性的汉学著作《长城的巨影——波兰人是怎么发现中国的》,介绍了18个波兰旅行家、作家和学者,他们在中国的经历和遭遇。并通过各自的努力,使波兰和欧洲人对中国和中国文化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这是波兰第一部波中文化交流史研究。这部学术著作,是作者2001年出席在北京举行的世界著名大学汉学家研讨大会上的发言稿《波兰人为使欧洲认识中国所做的努力》,事后整理加工,加添许多原始历史资料拓展而成。
2007年爱德华·卡伊丹斯基又出版了另一部汉学著作《丝绸——帆船和马帮之路》,这部著作,是他和他学汉学的女儿亚力山得娜·卡伊丹斯卡共同完成的。书中详细介绍了中国丝织品的生产以及这些产品在中亚、近东和欧洲销售和普及的历史。这条由马帮开通、经过中亚、被称为丝绸之路的道路,两千多年来大大促进了东西方商贸的发展和思想文化的交流。据他本人介绍:“我对这段历史早就感兴趣。我的女儿出生在北京,她研究过中国服装史和戏剧史,在书中她介绍了中国的丝织品在欧洲如何受到普遍欢迎,还有中国与欧洲服装在式样和设计方面的不同,以及它们之间的交流和借鉴情况” 。这部书的出版得到了波兰科学和高等教育部的资助,现被认定为波兰大学的教科书。
爱德华·卡伊丹斯基也是位研究卜弥格的专家。迈克尔·卜弥格(MichaelBoym) 是17世纪的波兰天主教耶稣会传教士,于明末清初来华。他是第一个将中国古代的科学和文化成果介绍给西方的欧洲人,他的著述涉及中国动植物学、医药学、地图学、历史、传统、科学和风俗等。卜弥格在中国居住多年,既是一位学者,又是一位政务活动家。1650年,由于清军的侵犯,明朝最后一个皇帝的基督教的朝廷受到威胁,永历帝命他以使臣的身份,带着特殊的使命去使徒首府罗马和威尼斯、巴黎、维也纳、里斯本,以争取欧洲各国政府对明朝反清斗争的支持。他的出使最后失败了,中国有两个多世纪处于清朝的统治下。卜弥格的中学西传,主要是对中国的动植物和中医的研究,不仅有很高的造诣,而且具有开创性。他的《中国植物志》是欧洲首部关于中国生物多样性的著作,他手绘的芒果、荔枝和菠萝蜜让欧洲人大开眼界。他的《中国医药概说》、《中国诊脉秘法》被译成欧洲多种文字刊行。他的中学西传对后世的影响也是非常巨大的,著名德国东方学家阿塔纳修斯·基歇尔、18世纪德国历史学家和东方学家戈特利布·拜尔、法国汉学家雷慕莎等人,都宣传过卜弥格对中医的研究,他们自己对汉学和中医的研究也都受到过卜弥格的影响。卜弥格还是欧洲第一个真正的马可·波罗研究家,也是欧洲最早确认马可·波罗用过的许多名称的地理学家之一。
卡伊丹斯基著有《珠江三角洲》、《明王朝的最后使者卜弥格传》和《中国的使臣(卜弥格)》(河南教育出版社2001)三本研究卜弥格的专著,并翻译有《卜弥格文集:中西文化交流与中医西传》(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向中国读者系统介绍卜弥格以及他的汉学成就。《中国的使臣(卜弥格)》记叙了1650年,南明王朝永历帝命他以使臣的身份,去罗马和威尼斯、巴黎、维也纳、里斯本,以争取欧洲各国政府对明朝反清斗争的支持。为我们留下的全球视野下明廷与清军之间的斗争史录。因中国史籍皆无此记录,显得格外珍贵。全书二十一章:第一章 西洋船队;第二章 皇冠上最小的珍珠;第三章 十字架和钟;第四章 契丹是不是中国;第五章 侵略;第六章 在黑暗大陆上;第七章 在南方的天下;第八章 永历的朝廷;第九章 特殊使命;第十章 失败的教训;第十一章 返回东方;第十二章 从莫索洛帕坦到大城府;第十三章 暹罗王国;第十四章 在中国船上;第十五章 使者的返回和去世;第十六章 王朝的末日;第十七章《中国地图册》的秘密。卡伊丹斯基认为:卜弥格的《中国植物志》“是欧洲发表的第一部论述远东和东南亚大自然的著作”。“它对中国植物(和动物)的介绍和其中的插图,是欧洲近一百年内人们所知道的关于中国动植物的唯一资料,而且它的内容涉及面很广”;第十八章 《中国植物志》。卡伊丹斯基认为:“卜弥格无疑是欧洲第一位了解中医的奥秘,掌握有关中国药用植物知识的学者。”“当航海民族——葡萄牙人、荷兰人和西班牙人只是部分地发现了中国和中国文化的时候,17世纪的欧洲人从卜弥格那里,对于中医学、中国动植物和矿物,实际上已经得到了全面的了解,卜弥格乃是向我提供这种了解的第一个欧洲人”;第十九章 《中国图说》;第二十章 《中医》;第二十一章 《中医处方大全》。卡伊丹斯基认为:“西方的传教士都是出色的天文学家和数学家,可是对于中国的医学和大自然,除了卜弥格外,谁都说不出什么。”所以,在以上方面的中学西传,卜弥格不仅是第一人,而且很长时期内在欧洲几乎是独一无二的。今天,我们看到中医已经普及到了全世界,给各国人民的健康带来了无限的福祉,我们不能忘记这位中医西传的伟大先驱的无量功德;第二十二章 新的竞争者;第二十三章 剽窃者、编辑者、研究者;第二十四章 日本的钥匙。书中的附录有:1、南明永历王皇太后烈纳致教宗英诺森十世书; 2、王皇太后烈纳致耶稣会总会长的信;3、教宗亚历山大七世致南明永历王皇太后的复信;4、庞天寿上教宗书;5、教宗亚历山大七世致宠天寿的复信;6、稣会总会长答王皇太后的信。皆是极珍贵的历史文献。
据卡伊丹斯基自己介绍,他在读中学时就已经了解到卜弥格在中国南明朝廷里的活动情况,但我当时并不知道,卜弥格还有那么多关于中囯的科学研究的著作,涉及中国的大自然、地理、人种学和中医等诸多方面,这在当时的欧洲都是不为人知的。卡伊丹斯基对卜弥格的研究真正开始是在,中国“文革”以后的1978年初,当时卡伊丹斯基担仼波兰驻广州总领事一职,广东省政府为了使我对卜弥格和他那个时代有更深入的了解,在1978至1981年间曾多次组织前往与卜弥格有关的云南、广西和福建等地考察。我还去海南岛进行考察,在广州的中山大学图书馆也获得过许多有用的资料,从中国回到波兰后,就写了《珠江三角洲》和《明王朝的最后使者卜弥格传》两本书,后者介绍了许多不为波兰人知的有关卜弥格的生平和业绩,以后该书又被译为中文。
为了纪念波兰这位伟大的汉学家,2014年4月19日,由波兰驻广州总领事馆和EMG大石馆在广州红专厂艺术生活区联合主办《中欧交流使者——卜弥格的文化遗产》展览,作为中波两国合作关系65周年庆祝活动之一。展览现场分为《中国植物志》、《中国地图册》、《中医理论要义》、《中国诊脉秘法》等主题。现场还展出了88岁高龄的卡伊丹斯基重绘的《中国植物志》,这是第一部在欧洲出版、描述中国生态系统的书籍,绘有荔枝、芭蕉等岭南风物。透过爱德华·卡伊丹斯基的作品,人们将欣赏到卜弥格的中国印象。
才除此之外,卡伊丹斯基还著有关于中国建筑学、介绍中东铁路的修建等多种汉学著作。他在1994年经内容补充后出版了《贝尼约夫斯基的秘密》一书,书中所写的马乌雷齐·贝尼约夫斯基是18世纪波兰巴尔同盟的成员,他因为波兰抗俄民族解放斗争,被沙俄当局流放到俄罗斯的堪察加半岛,在那里他又组织波兰流亡者举行暴动,劫持了一艘俄国船只渡海来到中国。后来他留下了一部《从堪察加半岛到中国广州的航海日记》,从这部《日记》中我们得知,他到过琉球群岛中的奄美大岛,发现岛上当时有许多人讲中国话,保持了中国的习俗。他在太平洋上航行了五个月,最后在1771年9月胜利到达澳门港,后来又从广州回到了欧洲,把他绘制的一张这次航行的地图交给了法国外交部,因为法国当时支持波兰的民族解放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