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绛先生以105岁高龄告别人世,“我们仨”终于团聚了。
在我看来,纪念杨绛先生的最好方式,无疑是读她的作品。如果再想进一步了解杨绛先生的生平,当然可以读读相关传记。我在天地出版社推出了《杨绛传》(追思纪念版),日前已经面世。我写作《杨绛传》,从大量文献里穷原竟委,杂中取真,捕捉了杨绛精神的闪光点。我以自己的方式完成了与历史的一次对话。
第一次接触杨绛先生的作品还是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复旦大学读书的时候,当时她的《干校六记》一纸风行。后来,因写作《顾准传》来京采访,在与经济学家吴敬琏先生交谈中,悉知“五七干校”的气氛相当肃杀,知识分子在那里的日子是非常难熬的。可是,杨绛的风格温柔敦厚、哀而不伤。
在对钱锺书先生的一片喝彩声中,夏衍先生发出的“你们捧钱锺书,我捧杨绛”的声音不啻是对杨绛先生的莫大肯定。本书的写作,当是对夏公呼吁的一声微弱回应。本书手稿曾呈杨绛先生过目,并有书信来往。这里,出于对杨绛先生的尊重,信文恕不公开。
我与杨绛先生是“君子之交”,来往比较平淡。在我眼中,杨绛先生是个内敛谦虚的知识分子。早些年,当我提出写传记的要求时,杨绛先生一开始是回绝的,她劝我说:“我是一个很平凡的小人,不值得你写传记,要写还不如写钱锺书先生。”杨绛先生每当谈到先生钱锺书,总是将自己放在一个辅助的位置上。
当我把传记手稿寄给杨绛先生,一开始她都压着,半年没有回音,她告诉我,“钱先生身体不好,好多事情我也不方便向他核实。”后来我删掉了有关内容,没有写进书里,她一听到删掉非常高兴。
2005年末,首版《杨绛传》被全国妇联和中国版协评为“第四届全国优秀妇女读物”全国妇联推荐作品。我没有放弃钻研,又作了修订补正。二版以《百年风华:杨绛传》之名出版于2011年4月,去年又出版了修订本。现在经补充、校正,《杨绛传》(追思纪念版)顺利出版。
我记得,钱锺书在世的时候几乎不见媒体记者。钱锺书去世后,杨绛先生也如出一辙,她曾对记者说:“我其实很羡慕做一个记者,假如我做记者我就做一个像《焦点访谈》那样的跟踪记者,或者战地记者,有一定危险性和挑战性。但是,我不愿做追逐名人的记者,访什么名人呀!”
通过对杨绛先生作品及其为人的了解与研究,我认为杨绛先生单凭《干校六记》《洗澡》《我们仨》这三部作品在中国文坛的女性作家中已非同一般。可她生活得如此低调,甚至给人高傲、远离尘世的感觉,那么,杨绛的低调从何而来?为何杨绛和钱锺书会选择低调的生活方式、一心研究学问?
这可以说是他们的生存之道。联系到社会与时代的大背景,可以想象在当时的中国,他们二人都是高级知识分子,“不问世事”是一种明智之举。他们更愿意选择低调、从容、“自我”的生活,这也是“有心计”和考量后的结果。他们埋头钻进学问中,并乐在其中。在钱锺书走后,年事已高的杨绛毅然坚持整理钱锺书的文稿,一丝不苟,态度严谨。而不问世事其实也是他们专心做学问的一种表现,处事和做学问相同的严谨态度,让他们在低调中做到了幸运和成功。
晚年的杨绛先生已淡出了人们视野。据我所知,杨绛先生每天会拿出很大一部分时间来整理钱锺书的书稿和手稿。1998年钱锺书先生去世以后,杨绛先生将钱锺书先生留下来的手稿整理好并陆续付梓。这些年来,杨绛先生整理钱锺书先生的笔记,计有外文笔记一百七十八册,三万四千页,中文笔记部分大体数量与此相当;另有“日札”二十三册,二千余页,合在一起足足有四十卷。杨绛先生曾笑称自己是“钱办主任”,是他们家留下来“打扫战场”的。多亏有了杨绛先生这样的“主任”,钱锺书先生仍然不断有作品出版,使世人得以了解一个文化巨人的精神成果。
杨绛先生的日常生活中与书相伴,她晚年经常读的书有:中国的“四书”、陆羽《茶经》《圣经》、钱锺书的《管锥编》以及美国学者白璧德的作品、法国布尔热《死亡的意义》、伊壁鸠鲁的伦理学等等。
在我看来,杨绛先生这位江南女性身上蕴含了中国传统女性所有理想化的特征。世人皆知的杨绛先生,大多是作为‘钱锺书夫人’面貌呈现的。而杨先生自己也非常中意这个称呼,并未因为自己的文学和翻译成就而要求别人称她“翻译家、散文家”。用一句话来形容杨先生,一定是“落花无言,人淡如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