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毓麟(1923-2021)
2021年3月2日,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数学家、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员周毓麟在北京逝世,享年98岁。
周毓麟,1923年2月12日出生于上海,籍贯浙江镇海。1945年毕业于上海大同大学数学系,1954年9月至1957年7月在苏联莫斯科大学攻读研究生。1960年5月奉调加入核武器理论研究,曾任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副所长、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委委员、中国计算数学学会理事长。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周毓麟是我国核武器理论研究早期数学工作的主要组织者和开拓者之一,为我国核武器事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是我国非线性偏微分方程领域早期的主要开拓者之一;建立了基于科学计算实践的离散泛函分析方法和理论。曾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及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各一项,获得华罗庚数学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苏步青应用数学奖特别奖等科技奖励。
冷成金(1962-2021)
2021年3月9日,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冷成金在北京逝世,享年59岁。
冷成金,1962年3月出生,山东临沂兰陵县人。1991年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硕士毕业后留校工作至去世。兼任中国苏轼研究会副会长。
冷成金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和传统文化研究,在唐宋文学、古代文论特别是中国古代文学悲剧意识理论研究等方面取得丰硕成果。他在《文学评论》《中国人民大学学报》《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出版《苏轼的哲学观与文艺观》《中国文学的历史与审美》《唐诗宋词研究》《论语的精神》等专著近10部。
费振刚(1935-2021)
2021年3月22日,著名文学史家、汉赋研究专家、北京大学教授费振刚在辽宁鞍山去世,享年86岁。
费振刚,1935年4月2日生于辽宁鞍山。1955年9月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五年制本科),1960年9月留校任教。长期担任中文系领导职务,2000年8月退休。曾担任北京大学党委委员、北京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等。
费振刚一直从事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与研究工作。1958年至1959年,两次参加北京大学中文系1955级《中国文学史》的集体编写,并负责科研组织工作。1961年至1962年,参加全国高校文科教材《中国文学史》的编写工作,为五位主编之一;所编四卷本《中国文学史》曾荣获国家教委优秀教材特等奖。2005年,他领衔撰写了《全汉赋校注》,极大地推进了对汉赋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