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实施以来,在全国古籍普查登记、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评审中,发现了一批以往不太为人所知的古籍收藏单位,也陆续发现了一些古籍的新品种或新版本,深入发掘了一些古籍的学术价值。这些重要发现是全国古籍普查的重要成果,是学术界开展研究的重要依据,也是大众期盼了解的民族珍贵文化遗产。
五年来,文化部、国家古籍保护中心组织的四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的申报评审,国务院正式颁布的四批名录,共收入珍贵古籍计11375部。申报评审让一批收藏单位及所藏善本古籍进入我们的视野。
据不完全统计,在参与珍贵古籍申报的单位中,仅就汉文古籍申报,就有近百家单位在《中国古籍善本书目》藏书单位中未曾出现过,其中一些单位藏量较大,几乎都有非常珍贵的藏品,不乏孤本。还有芷兰斋、元雨轩、济南周晶、洛阳晁会元、缘督室等私家收藏,所申报古籍也异彩纷呈。
中国军事科学院军事科学资料馆藏有十万册古籍,其中1795年前的善本古籍有629种,1.2万册件。中国古兵书是该馆藏书一大特色。《五火玄机》《武经直解》《武经七书》《武备志》《兵垣四编》《晋书》《少微通鉴节要》以及明代以来各种版本的《孙子兵法》,清代战图、阵图和兵器图等是其重要馆藏。所藏的十三经注疏,是现存的三部中品相最好最全的一部,当年再造善本一期未能选入成为一期再造的遗憾。
安徽皖西学院图书馆现藏古籍约22000册,数量虽然不是太多,但善本古籍却比较多。2009年,该馆首次参与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申报,就有八部古籍入选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公布的第二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包括宋衢州州学刻元明递修、温廷敬跋《三国志》、元至正元年集庆路儒学刻明修本《乐府诗集》(存卷四十八—七十五)、明嘉靖汪文盛等刻《汉书》、明泰昌元年闵振业刻套印本《史记钞》等。
随着普查的进一步深入,更多古籍收藏单位进入我们的视野,现登录“全国古籍普查平台”的收藏单位已超过2000家,远超过当年《中国古籍善本书目》收录的800余家单位。随着普查工作的进展,会有更多古籍收藏单位进入古籍管理、保护的范围。
在普查、评审过程中,还发现了一批新出现的古籍品种或版本,或者是学术价值方面的新认知。现介绍其中几种重要的新发现,以飨读者。
开宝藏5408卷,是北宋初年由政府主持在益州(今成都)刊刻的释家大藏,故名《北宋官版大藏经》或《蜀藏》,是我国第一部印本大藏经。因始刻于北宋太祖开宝年间,故又名《开宝藏》。开宝藏以书法端丽严谨,雕刻精良著称。一千多年过去了,流传至今者,据说全世界仅存十二卷,因此,每发现一件,都被视为吉光片羽,鲁殿灵光。
2007年10月,国家图书馆收到民间转让的一卷《开宝藏》,为《大宝积经》卷第一百一十一。这是近年入藏国家图书馆最重要的一件古籍善本。其与通行本《大宝积经》的经文差异,为研究我国第一部雕版佛教大藏经又提供了新的重要实物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