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人:朱诚如 演讲地点:故宫博物院“紫禁城建成600年暨中国明清史国际学术论坛” 演讲时间:2020年10月
朱诚如 1945年生,江苏淮安人。曾任故宫博物院副院长(主持日常行政业务)、中国紫禁城学会会长。现任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副主任、《明清论丛》主编。兼任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著作有《康雍乾三朝史》《管窥集·明清史散论》等;主编《清朝通史》《中国皇帝制度》等。
今年是紫禁城建成600年,也是故宫博物院成立95周年。紫禁城作为明清两代皇宫,它是中华民族宝贵的传统文化遗产,也是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它不仅拥有中国古代最宏伟的宫殿建筑群,还拥有一百八十余万件珍贵文物和大量的文献档案,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印记,是中华民族记忆传统、传承文脉、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资源。
与世界各国著名的都城皇宫相比,紫禁城体量为“世界五大宫之首”,著名古建专家单士元先生曾作过比照,法国巴黎的卢浮宫,自1541年成为皇宫以来,历经路易十四、拿破仑王朝多次改建,一度成为欧洲的政治文化中心,其建筑面积不到紫禁城的1/4。俄罗斯的圣彼得堡冬宫,1764年建成后,它的建筑面积相当于紫禁城的1/9。另一著名宫殿——克里姆林宫,其面积也不到紫禁城的一半。紫禁城在世界著名皇宫中是历史最悠久,建筑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皇宫。
紫禁城的宫殿建筑,经历六百年的风雨,或自然风化,或战争创伤,但始终没有改变它的格局和风貌,它是中国首都北京的地标之一,它宏伟的身影一直屹立在中轴线的中心,它是中华民族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文化瑰宝,是中华民族文脉绵延不断的表征之一。
“前朝后市,左祖右社”与“永乐之治”
紫禁城遵循中国古代“前朝后市,左祖右社”的营建规制,建成于明朝永乐十八年(1420),第二年正月,明成祖朱棣宣布迁都北京,自此紫禁城成为有明一代的皇宫。明崇祯十七年(1644)清军入关,紫禁城又成为有清一代皇宫。明清两代二十四帝,近五百年以此为国家中枢之地,政之所出,号令天下。紫禁城从明朝“永乐之治”肇建,到清朝“康乾盛世”定格。紫禁城是我国明清两朝统一多民族国家历史的见证者。
回望历史,紫禁城从肇建到定格,历经明清两朝五百年的坎坷和辉煌,它始终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都城是国家的政治中心、军事中心,皇宫是国家的中枢之地。建宫定都历来是国之大政。明成祖朱棣永乐四年(1406)“诏以明年五月建北京宫殿”,这是朱棣确定建宫迁都的标志。这在当时历史条件下,这是一个艰难的历史性决策。
建一座新的皇宫,自古以来工程浩大,绝非易事。从永乐四年(1406)开始,采木烧砖、修建长陵、疏浚大运河,为建宫迁都的前期准备工作陆续展开。远从四川、湖广、江西、浙江采集楠木等优质木材,专用殿内用的苏州澄泥金砖、殿基用的山东临清贡砖、宫殿用的黄色的玻璃等烧制运输都很艰难,还要调集天下各色匠人,经过十年筹备,永乐十五年(1417)元月开工,到永乐十八年(1420)九月,建成三大殿、寝宫、紫禁城四门、角楼以及庙社郊祀坛场,与南京宫殿相比“高敞过之”。朱棣以迁都北京来稳定国家统一和民族交融的地缘政治格局,以此一统农耕和游牧经济广大区域,并以天子戍边宣示维护国家统一的决心。从而使北京再次成为中国大一统王朝的政治、军事中心。
明成祖朱棣建紫禁城迁都北京的决策,是一件永载中华民族历史史册的功业。首先,它阻滞元朝残余势力南下中原,维护国家统一的大局。明初经过洪武建文两代攻伐,元朝残余势力虽远遁漠北,但一直侵扰不断。冷兵器时代,北方游牧民族仗其金戈铁马,称雄一方。明成祖朱棣即位后,先是对北方蒙古诸部采取柔和政策,遣使通好,安抚蒙古诸部,以图统一北方蒙古诸部。但蒙古诸部中的鞑靼、瓦剌叛服不定,多民族国家的统一面临挑战。永乐八年(1410)和十一年(1413)朱棣两次亲率数十万大军出塞北征,历时数月,深入塞北,取得局部胜利,一定程度上解除了北方的威胁。但是元朝残余势力一直伺机卷土重来,自永乐二十年(1422)起,永乐二十一年(1423)、二十二年(1424),朱棣又亲率大军连续三次亲征,最后一次亲征回师途中,病死于榆木川(今内蒙古多伦),时年65岁。朱棣五次亲征打压了鞑靼和瓦剌两部的野心,使其不敢贸然南下中原大举进犯,为明王朝后来抵御蒙古诸部侵扰奠定了基础。
此外,当时作为北部边疆的东北,极需稳定和强化治理。东北地广人稀,且多民族聚居一直处于松散状态。明洪武年间,已将图们江、松花江和鸭绿江以西纳入了控制范围,但更广大的区域还疏于治理。永乐年间,为了加强对黑龙江流域、乌苏里江流域以东滨海地区以及图们江流域的治理,先后在这广大区域设置卫所,并于永乐七年(1409)在东北边地设置奴尔干都司,治所设在黑龙江下游的东岸特林地方,并于永乐十一年(1413)敕建永宁寺碑,至永乐末年,在奴尔干都司治下,设置了二百零四个卫所,奴尔干都司治所的设置,将黑龙江下游海口的广大地区纳入明王朝版图,广置卫所加强了对多民族地区的基层治理,这都是巩固东北多民族国家统一的重大举措。
明朝中后期,元朝残余势力曾经多次围困明朝都城北京,明正统十四年(1449),蒙古瓦剌部南下企图攻掠京畿,明英宗御驾亲征,由于备战不足,在土木堡被俘,是为“土木堡之变”。都城北京在群龙无首的紧急情况下,兵部尚书于谦力排迁都异议,率领北京军民英勇抗击瓦剌部的进攻,取得了保卫都城北京的胜利。嘉靖二十九年(1550)鞑靼部南下直逼京师,肆掠而去,此为历史上的“庚戌之变”,但未动京师根本,阻止了鞑靼部进一步踏足中原。都城北京始终是整个明王朝的国家政务中心,也是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军事指挥中心。历史证明,尽管北方多民族地区变乱不断,但以紫禁城为中心的都城,北京始终是稳定多民族国家统一的中心。
不难看出,明初定都南京,江南素为富庶之区,国家的财赋重地,经过明初三十多年的休养生息,基业已定。朝野上下居安而不思危,更不想远征塞外。面对复杂的政治局面,作为封建帝王的朱棣,他看到元朝残余势力对国家统一的威胁,看到多民族聚居广大的东北地区对国家统一的重要性。朱棣力排众议,决定肇建紫禁城,迁都北京。这一决策对明清两朝中国历史的走向,对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起到奠基性的作用。三百多年后,清朝的乾隆皇帝盛赞朱棣这一举止是“卓识独断”,“燕王扫北”也一度成为民间美谈。
总之,明成祖朱棣把明太祖朱元璋开基的明朝统一的大业,大大地推进了一步,为整个明王朝二百多年的基业奠定了基础,功垂史册。肇建紫禁城,迁都北京,开启了新的历史篇章,奠基六百年。为了统一蒙古地区,五次亲征塞外,病死征途。设置奴尔干都司,建永宁寺碑,一统东北广大多民族地区。派郑和六下西洋(第七次在宣德年间),外交天下。编纂《永乐大典》传承中国传统文化。设置内阁,成一朝定制,为明清两朝的无相政治找到了一条出路。历史证明,明成祖朱棣的“永乐之治”为明初中国在亚洲和世界大国、强国的地位奠定了基石。
雷火、地震与重建
明成祖朱棣肇建紫禁城,迁都北京之后,紫禁城的命运坎坷多舛。
永乐十九年(1421),迁都大典后,仅四个月,三大殿遭雷击被毁。三大殿是紫禁城的核心,是王朝大典礼仪之地,是皇权的象征。仁宗、宣宗、英宗三朝即位时,无殿可坐,直至英宗正统六年(1441)三殿方重建完工,历时20年再现完整的宫城。
嘉靖至万历是明朝转机的一代,但嘉靖三十六年(1557)三大殿又遭雷击,一直延烧到午门和左、右廊,整个前朝化为灰烬,嘉靖举全国之力,很快四十一年(1562)重建三大殿完工,历时五年。此间又因失火而重建西宫建筑群,贪图享受的嘉靖帝把西宫建得豪华壮丽,以至于嘉靖皇帝20多年一直住在西宫。万历二十五年(1597)三大殿又遭雷火,无心理政的万历皇帝,也无心重建,直至四十三年(1615)开始重建,天启七年(1627)方完工,历时30年,或许王朝不景气所致,直至明朝末年基本上维持明初宫城的基本格局。
中国古代宫殿建筑均为木质结构,但中国木质结构的独特工艺,宫殿稳定坚固。所以明清两代京师多次地震,宫殿均安然无恙。但雷火是木质结构的克星,三大殿屡次遭灾,均因三大殿为高大建筑,一旦遭雷火无法扑救,延烧无遗。但是每次重建几乎都与当时的王朝盛衰和经济强弱密切相关。这使我们不难看出的其中端倪。
“清承明制”与“康乾盛世”
明崇祯十七年(1644)清军入关,紫禁城随即成清王朝的皇宫,北京成为清王朝的都城。有清一代,从未有过迁都建宫的议题。皇宫紫禁城和都城北京作为中华民族物质文化遗产没有随着改朝换代而改变。“清承明制”的地缘政治的格局基本为清王朝所延续。
清朝入关,在与各种政治势力角逐中,逐步实现了国家的统一。特别从康熙朝开始,用了八年时间平定了吴三桂为首的三藩之乱,收复了长期孤悬海外的台湾,实现了国家的初步统一,使中国获得了一个稳定发展时期。于是在中国历史上创造了一个国家空前统一,政治比较清明,经济有所发展,文化有所繁荣的盛世开端,史称“康乾盛世”,与它之前的文景之治、贞观之治、永乐之治相比,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最后一个巅峰。
康熙朝为开端的盛世,到乾隆达到盛世的顶峰。康熙、雍正、乾隆作为中国少数民族出身的帝王,始终坚持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天下观,最终实现稳定的国家大一统局面。康熙在平三藩、收复台湾的基础上,派兵抵抗沙俄入侵,签订了中俄尼布楚条约,确定中俄东段边界线。康熙三次出塞,亲征准噶尔,摒弃历代修长城的历史惯例,放眼大漠,恩施四方。至乾隆朝彻底完成平定准噶尔的大业,两次出兵西藏,打击廓尔喀侵扰,稳定了大漠南北和西藏边疆地区。特别是“西师”伊犁,彻底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清廷的西北边疆问题,强化了多民族国家统一和治理,奠定了今天中国的版图。对边疆地区实现长期稳定有效的治理,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持续百余年的政治安定和社会稳定的局面,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达到鼎盛的根本动因。由此而推动经济文化的发展,使民生得以纾解,人口突破三亿,达到历史上峰值,占当时9亿世界人口的1/3。要养活三亿人口,没有发达的农业生产,谈何容易,农业生产水平是当时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康熙和乾隆六次南巡,既稳定了江南政局,也促进了国家财赋重地江南的经济发展。特别是南方市镇的繁荣,有的外国学者统计:十八世纪世界5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只有十个,中国占六个(美国罗兹曼《中国的现代化》)。市镇的发展促进了制造业的发展,大量的中国瓷器、丝绸、茶叶出口欧洲。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当时中国的制造业也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在这一时期,清朝户部银库库存的白银常年保持在六七千万两上下。经济的发展也推动了文化的繁荣,盛世倡文,历经三朝九十余年撰成的《明史》,经康熙、雍正两朝修成的类书《古今图书集成》,及乾隆朝纂修而成的大型丛书《四库全书》,都是重要的中国传统文化遗产。康熙开建承德避暑山庄,乾隆长期驻跸,以此柔和与北方各少数民族的关系。康乾时期欧洲传教士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带来先进的科学仪器、书籍和西方艺术,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
我们把康雍乾盛世放到当时整个世界历史环境中去考察,进行横向比较。当时正是世界局势巨变时期,欧洲在经历了资本原始积累以后,先后在一些国家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和产业革命,在摆脱了封建制的桎梏以后,新的生产力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猛发展,新兴的资本主义以前所未有的锐气引领着世界历史的潮流。面对急剧变化的世界形势,曾经创造了光辉灿烂古代文明的中国,面临艰难的挑战。俄国从北方陆路,英国从南方海路虎视中国。但是在这一百多年间,不管从陆路,还是海上,还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撼动中国在亚洲和世界的地位。中国与欧洲强国间的力量对比,大体上还是处于战略均衡态势。特别是清朝乾隆时期,中国的人口与整个欧洲大体相当,中国的制造业份额也不在欧洲之下,在当时世界经济格局中中国经济总量长期处于领先地位。
旧貌新颜与王朝盛衰
王朝的盛衰决定紫禁城的命运,由于明末的战乱,紫禁城特别是前朝政务大典礼仪之地的三大殿遭到严重的损坏。清王朝尽管承续紫禁城为皇宫,但仍然面临新主顺治皇帝无殿可坐的局面。所以顺治元年(1644)十月,顺治帝进紫禁城受贺,就只能在皇极殿(太和殿)前的皇极门举行。顺治二年正月初一(1645),又不得不在皇极殿旧址“张御幄受朝”。当时正处于统一战争的关键时期,戎马倥偬之际,攻南明、镇压农民军的同时,仓促之中,顺治二年(1645)五月开始“兴太和殿、中和殿、位育宫(保和殿)工”,顺治三年(1646)十月太和殿、中和殿竣工,十二月位育宫(保和殿)完工。至此前朝三大殿复建修缮基本完成,从总体上看,基本上延续了明朝前朝的规制。但这对于刚刚入主中原取代明王朝的清王朝来说,改朝换代从无殿可坐到正殿大堂理政,这也算是具有历史意义的一步。这在家国一体封建体制下,多尔衮、孝庄和小皇帝顺治不仅有了安身立命之地,更是为清王朝定都北京入主紫禁城踏实了第一步。
紫禁城旧貌换新颜是从康熙亲政开始的。康熙六年(1667)动议修缮太和殿,康熙八年(1669)正月,“修理太和殿兴工”,十一月“修造太和殿、乾清宫告成”,康熙帝随即“移居”乾清宫,“进御”太和殿。十二月交泰殿、坤宁宫竣工,外朝内廷完成了基本改造。但是康熙十八年(1679)一场大火,彻底焚毁了太和殿。此时正是平三藩的关键时期,军需浩繁。直到二十一年(1682),清军攻入昆明,三藩之乱平定,之后又收复台湾,至康熙二十二年(1683),国家统一大业基本实现,重建太和殿成为当务。康熙帝始终把重建太和殿视为第一等的“紧要”事务。事实上,从康熙二十一年(1682)开始筹备,二十二年(1683)开始大规模从四川、湖广、江浙采办楠木等优质木料,并通过水运到京郊通州。经过十多年筹备,康熙三十四年(1695)开工建造,康熙三十七年(1698),辉煌壮丽的太和殿重建告竣,康熙两次大规模的修缮、重建、扩建,奠定了紫禁城的基本面貌,前朝三大殿,此后未再有大的改变。太和殿是前朝三大殿的主殿,朝政大典礼仪之地,是皇权中枢的象征。某种意义上说,重建太和殿是清王朝入驻紫禁城以来,多民族统一国家基本实现的标志。从入关前开始的问鼎中原的脚步,至此算是真正的踏实。
乾隆朝是盛世顶峰,多民族国家统一局面已经形成,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国家财力雄厚,为紫禁城进行大规模添建、扩建、重建,奠定了雄厚的基础。乾隆朝在紫禁城大兴土木,为清朝之最。不仅丰富了紫禁城的内涵,更是给紫禁城以全新的面貌。此间寿康宫、重华宫、雨花阁、中正殿、寿安宫、文渊阁、毓庆宫、乾清宫以及建福宫及花园、慈宁宫及花园、宁寿宫及花园等建筑,其布局之精巧、装饰之精美前所未有。康熙乾隆祖孙两代打造的紫禁城的新貌,自此定格,成为我们今天看到的紫禁城的盛世风华。
乾隆朝最终定格的紫禁城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结晶,是宝贵的物质文化遗产,有着丰富的内涵:
一是建筑技术的精湛。从殿阁楼亭的设计,到油漆彩画的装饰,无不体现中国传统工匠的高超技艺。乾隆四十一年(1776)完成改建的宁寿宫,是清代宫廷建筑的精华。南部以皇极殿、宁寿宫为中心,北部以养性殿为中心,形成城中之城,有紫禁城缩影的气势。其西北角的宁寿宫花园(俗称乾隆花园)更是清代园苑的上乘之作。早年修建的建福宫及花园更是将江南的园林艺术融入宫墙之内,一显南北文化的交融。乾隆继位之初所建的寿康宫,其龙凤呈祥纹样彩画,使用沥粉贴金,是为宫廷彩画中的艺术精品。长于宫殿设计的“样式雷”子孙以及梁九等名匠巧工功不可没。
二是体现多民族文化交融。乾隆十四年(1749),改建雨花阁成为宫中唯一的汉藏合璧的建筑,供奉西天梵像,成为藏传佛教密宗的佛堂。改建中政殿及其附近十座藏传佛教建筑,供奉无量寿佛及来自西藏和蒙古的佛像和绘画。以此密切了清王朝中枢与西藏、蒙古的关系。
三是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乾隆四十一年(1776)建成文渊阁,典藏《四库全书》《古今图书集成》等经典丛书。还利用文渊阁举行经筵活动,传承文脉,笼络士子,营造盛世文化气象。
四是体现帝王个人的文化艺术情趣。乾隆皇帝把他的文化艺术修养充分运用到宫廷建筑的布局和殿阁厅堂的内部。比如养心殿的三希堂,那么一个几平方米的普通书房,他将其改造成经典版的传统文化的精神殿堂。又如倦勤斋、漱芳斋竟然搭建精致的室内戏台,其中令人惊叹的通景画,多宝阁等内饰令人耳目一新。其布局,甚至摆设,都是精心设计、精心布局、内涵丰富、韵味深长。小处见大,精微处见宏阔。甚至乾隆花园的假山堆石也孕育着人文底蕴。这些精彩的手笔,反映封建王朝盛世顶峰的乾隆宏阔的视野和丰厚的文化艺术修养。
自乾隆朝之后,紫禁城再未进行大规模的重建和扩建。嘉道以降,国势日衰,大清王朝的盛世风华不再。嘉庆有心守成,想有为而不能为,道光节俭勤政,亦挽救不了颓势。随着外国殖民主义者用枪炮打开中国的大门,外国侵略者铁蹄踏进了紫禁城。紫禁城成了晚清帝王遮风避雨的宫室,直到1912年清朝灭亡。
小结
新中国成立后,紫禁城获得了新生,党和国家不断投入巨资进行大规模修缮,逐步使得紫禁城的康乾盛世风貌得以重现。
紫禁城肇建于明代永乐之治、定格于清代康乾盛世,其间亦历经坎坷,但我们从中看到明清两代盛世不遗余力维护国家统一,征战与柔和并用,拓展疆土。紫禁城所经历的历史上的封建王朝,在盛世时期极力加强对边疆地区的治理,柔和各兄弟民族,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同时沟通南北经济交流,调和农耕经济和游牧经济,发展生产,安定民生;盛世期的王朝也能够外交天下,促进经济贸易和文化交流;同时盛世也能够繁荣文化,使中国传统文化得以继承和彰显。
总之,紫禁城既是明清两代皇宫,也是一位别样的历史老人,600年的紫禁城,见证的正是这样的历史。
(本演讲系故宫博物院“紫禁城建成600年暨中国明清史国际学术论坛”开幕式主题学术报告,本版图片由故宫博物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