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考古之光 照亮文明深处与细节——中国考古与历史主题新书访谈
【新书访谈录】
开栏的话
没有人能够忘却翻开一本新书时的心情。书籍的一端是作者,另一端是读者,人们期待着一次开诚的交流,一场思想的邂逅。
众所周知,书籍是知识分子重要的精神产品,也是传播思想文化的主要载体,今天开始,本报开设《新书访谈录》栏目,选取近期出版的高质量新作,带着公共议题、大众视角向学者、作家、译者、编者提问,以访谈的形式介绍新书的精华内容,完整呈现作者的所思所想。这些问题关于书、关于书中的故事,更关于书背后的人。希望通过书里书外的问答,传播知识,启发思考。
视通万里、思接千载,全在手中一卷书。9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提供坚强支撑。在《新书访谈录》栏目第一期,我们选择了2020年出版的三部新书。这三部著作的主题都是中华文明与中国历史,三部著作都是知名学者撰写的带有普及性的“大家小书”,他们积极运用近年来的考古成果,从不同的角度为读者描绘了中华文明的辽阔图景。
中华文化的基因是什么,大河文明有什么特质,学者关注哪些前沿问题……就让我们在开卷问答中,细读中华文明。
《不断裂的文明史》 刘庆柱 著 四川人民出版社
刘庆柱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考古研究所原所长
光明悦读:《不断裂的文明史》是您新出版的一本学术普及性的通史著作。近些年,您曾在多个场合提出,在四大文明古国中,中华文明区别于其他三大文明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五千年不断裂”,这是您多年来从事考古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观点吗?
刘庆柱:是的,我想要解读的并不是“五千年”时间长短的问题,而是要解读“为什么不断裂”,解读中华文明的文化基因是什么。去年我发表了一篇论文《中华文明五千年不断裂特点的考古学阐释》,学术论文是给专业人士看的,论文光是注释就有一百多个,而《不断裂的文明史》这本书与学术论文不同,是想写成一本大家都能读懂的书,用考古学来解释“五千年不断裂的文明史”。
这里的“不断裂”是指国民的人类遗传基因和国家文化基因两方面的延续不断。根据中国遗传学的研究成果,目前中国境内绝大部分人的基因与五六千年前黄河流域中游地区人群基因相近。
以前的考古学是一种“描述科学”,就是研究一样东西是什么、有多重要,很少“透物见人”。今天讲文物,其核心价值则与人相关,不是一些收藏家眼中物品的经济价值,“文物”一词中的“文”就是人,就是历史,就是文化基因。
光明悦读:在书中,安阳殷墟、汉唐长安城、明清北京城等古代都城作为论据,所占篇幅最大。考古发掘总是围绕着古代都城展开,通过这些古代都城,我们可以了解历史和文明的哪一面呢?
刘庆柱:可以说,中国都城考古就是中国考古学的龙头。古代都城选址与建设是国家大事,古代都城通常是国家的政治统治中心、经济管理中心、军事指挥中心和文化礼仪活动中心。多年来,我的考古研究一直聚焦两样:一个是都城,一个是帝陵。《吕氏春秋》说“陵墓若都邑”,其实帝陵就像是都城的“模型”。国家是文明社会的概括,而都城是文明形成的主要标志和物化载体。
光明悦读:您曾多次提到并使用“物化载体”这个概念。
刘庆柱:相对于文献史学来说,考古学更注重物证,更注重实证,这是考古学的研究方法和说服力。
光明悦读:那么,在历代都城建设中,有什么形式或者理念是比较突出且一直延续的?
刘庆柱:就是“择中建都”“择中建宫”这样的选址和布局形制中的“求中”理念。从唯物主义来讲,人类早期历史文化受环境的制约很强,而就生存地理环境而言,世界各地的大河流域中游,在人类早期历史中,更为先民所重视。中原地区处于温带,在古代,少有东北地区的严寒和东南地区的台风侵扰,因此,中国古代建都主要是以中原地区的“长安-洛阳-开封”为轴心分布。《吕氏春秋》里提到,“古之王者,择天下之中而立国。”此外,古代统治者选择地理空间上的“中”作为国家政治中心,也是为了寻求空间距离上的公平与平衡。
“求中”理念应该在中华五千年文明形成之前就萌生了,在1987年河南濮阳考古发现的西水坡第45号墓中,墓主人左右两侧分别放置了青龙、白虎,足下放置了北斗,再现了6400年前先民“求中”的场面。
西周早期青铜器何尊铭文“宅兹中国”之“中”即天地之中的“中”。定都中原的最后一个王朝——宋王朝之后,金元明清徙都北京,海陵王就认为“燕京乃天地之中”,这也就是说,“天地之中”具体地点可以不同,但是其理念没有改变。
光明阅读:您认为中华文明五千年“不断裂”的原因是什么?
刘庆柱:考古学视域之下的中华历史文化基因研究,主要是以国家形成的要素为切入点。国家的核心要素是管理国家的平台——都城及相关政治文化遗存所反映的国家政治文化的“中和”理念。
黄河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根和魂,集中体现在黄河流域中游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的族群,这一族群的活动空间中心地区在黄河中游的核心地区——豫西、晋南与关中东部,其彩陶的“花卉纹”(“华”亦为北朝以后的“花”)成为华人的精神图腾,黄河流域中游地区庙底沟文化族群“华”之“魂”,形成并传承于河南龙山文化后继族群,这一区域的人崇拜祖先、崇尚王权、淡化神灵,祭祀规制主要体现为追念逝者亲人与强化社会凝聚力。我认为,他们不像有些史前文化那样,因突出神权、崇尚祭祀造成社会财富的巨大浪费而过早夭折。在中国古代文明形成时期,长江流域下游的良渚文化、辽西的红山文化虽然曾经一度表现得异常繁荣,但是支撑其文化理念的神权——玉文化,却不代表历史发展方向,反而是其文明成为历史上昙花一现的匆匆过客的原因。
既考虑“中”,又考虑公平、公正的“和”,“中和”理念之所以能成为中华文化的基因,是因为它们在历史发展过程中被各地区各民族所认同,如今仍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把“家”与“国”联系、对比,可以发现二者的核心理念是相通的,这种家国理念成为中华五千年不断裂文明的重要内涵,家国情怀成为中华民族的优秀历史文化传统。(本版访谈均由本报记者陈雪采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