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书名音序排列)
这里是由中华读书报编辑部评选的年度十佳图书。选书的范围:2020年12月至2021年11月,在内地首次公开出版发行的图书。评选着重考量如下因素:人文性,思想性,独创性,品质,趣味。学界和读者口碑亦曾参考。点评文字除有署名者为特别约请的专家撰写外,其余均由本报编辑部撰写。
1.《百年科学往事:杨振宁访谈录》,季理真、王丽萍编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年9月第一版,89.80元
2016至2019年间,数学家季理真教授对杨振宁先生作了八次访谈。从数学到物理学,从数学家到物理学家,从他们的科学工作到浪漫故事,从学术上的亲密合作到互生嫌隙等,话题无所不包。本书就是这八次访谈的记录。弦理论和卡拉比-丘成桐流形、在国外获得博士学位的中国数学家的人数估计、数学和物理学的不同、生命的意义和邓小平、杨-米尔斯理论的提出、陈省身和华罗庚之争对中国数学的影响、诺贝尔和他的女朋友们、杨振宁的初恋、杨振宁为何没有第二次获得诺贝尔奖……两百余个话题,呈现了杨先生非凡的人生经历和亲历的科学往事,信息量巨大,包含颇多学界秘辛,史料价值突出。杨先生还就科学及其他很多人和事发表了看法,如关于中国教育与西方教育的比较、中国和西方价值观的不同、人物传记应该怎样写等,即便片言只语,亦弥足珍贵。本书以“实录”的方式成书,令读者如置身现场,听两位科学家摆龙门阵,在轻松的氛围中收获教益和感悟。
2.《北方有棵树:追随大自然的四季》,欧阳婷著,商务印书馆2021年1月第一版,75.00元
这是一部自然观察和城市物候笔记,以一年的12个月为序,记录了北京城市、公园、郊野的自然风物,叙写的两大宗是树木和鸟,也兼及花草、气象等,并融入了相关阅读和观影的心得,一个自然爱好者的生活世界和心灵空间袒露在我们面前。“思考比了解更有意思,但比不上观察。”歌德这句格言或可传达本书的精神。观察,并不只是看,而意味着更多。观察一棵树,不仅在它繁花似锦时,也在严冬里它光秃秃的时候;观察一朵花,不只以人类审美的视角,也不妨换以授粉昆虫的角度……只有足够投入和细致,才能看到更多。作者显然深受西方自然文学和博物学写作传统的影响,生动展示了一个人日复一日、深度观察身边的植物动物,所能获致的精神满足和心灵自由。得益于作者积累的丰富的博物知识,书中对自然的描述是精准的——比如关于云彩,“如果不能叫出每一种云的名字,不能分辨出每一种云的类别,那绝对是我的失责”。抒情、审美和知识并重,观察、思考和感悟同行,《北方有棵树》从复合的维度,向我们演示了中国博物爱好者对自然进行书写的一种新的可能性。
3.《发现与推理:考古纪事本末(一)》,许宏著,山西人民出版社2021年4月第一版,58.00元
近些年,公众对考古的兴趣随着一系列重大考古发现的传播而渐长,但人们对考古事件的背景、考古的门道仍知之有限。考古学者许宏多年来致力于在其专业工作之外以多种方式向公众普及考古知识,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上佳的效果。他在2021年出了好几本书,有前作再版,也有新作问世,《发现与推理》是其中特别的一本。
这本书侧重讲述作者亲历考古现场的见闻和体验,透视诸多考古事件背后的故事,呈现考古工作的复杂,以及考古人的甘苦。“就是希望把一些考古发现及其论争探索过程,述而不作地娓娓道来”。书中有九篇作者的考古亲历记,涉及丁公龙山文化、二里头都邑“不动产”、绿松石龙、中国最早青铜钺、偃师商城等重要考古发现;作者还在书中对秦代造船遗址、武威铜奔马、西晋周处墓铝片等考古史上有代表性的发现进行“重述”和评价。本书资料扎实、信息量丰富、笔触生动,且不乏“纪事”之外对考古事业发展以及考古人心态、观念等方面更深的思考,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许宏的考古观,相信对学界同行以及一般公众都能有所启发。
4.《瓜亚基印第安人编年史》,[法]皮埃尔·克拉斯特著,陆归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21年9月第一版,98.00元
仅凭书名,这本书大概率会被视为曲高和寡、囿于人类学专业范畴的学术专著,事实上,这部出自英年早逝的法国人类学者克拉斯特的作品在专业性毋庸置疑的同时,还有引人入胜的叙事力量和触及心灵的情感内涵。
作者师从有着国际影响力的法国人类学家列维-斯特劳斯,曾在南美巴拉圭多个印第安部落生活数年,其中就包括瓜亚基部落。他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深入该部落,与瓜亚基人朝夕相处。在书中,克拉斯特秉持人类学学者的专业素养与角度,系统、详细、严谨地记录了瓜亚基人的生老病死、婚育祭祀,也介绍了他们的劳动方式、处世规则与独特风俗。不难看出,作者在这个题材上的投入程度已超越常规意义上的田野调查,也带入了作者与当地人之间微妙的关联、情感,这种情绪在一定程度上也使得作者反思外来者的俯视、猎奇视角,尽量摈弃对未知世界和他者生活方式的偏见,进而努力以自己的记述为这个在现代社会发展中日渐衰微的族群留下一份记录。美国作家保罗·奥斯特是这本书最早的读者之一,也是其英文版译者,他的判断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这部民族志的魅力:“作者写作时的慎重与耐心,观察之犀利,其中的幽默,思维之严谨与书中的悲悯——这些品质相得益彰,共同造就了这部重要又令人难忘的著作。”
5.《流俗地》,[马来西亚]黎紫书著,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21年4月第一版,55.00元
《流俗地》是马来西亚作家黎紫书“写给老家的情书”。所谓“流俗”,是马来怡保的的市井风俗、浮世百态。小说中,作家黎紫书回到自己熟悉的马华城镇生活题材,置身于众多小人物之间,与他们同喜同悲。小说以盲女银霞的成长为线索贯连全篇,以马来小城的“楼上楼”近打组屋里人们的庸常生活为中心,洞开马来西亚的华人世界,他们的爱恨、生死、出走、回归,无不沾染此时此地的风俗与况味。马来人、华人、印度人人情错落,加上晚近来此的印尼人和孟加拉人,一个众声喧哗的多元族群社会画卷徐徐展开。小社会里亦有大历史。时代动荡不安,人生载浮载沉,善良朴素的人们终不免奔波之苦、风流云散。在华人世界里,国族隐喻与精神暗疾如影随行,终难灭块垒胸中冰与炭。每一个个体的浮沉,都渗透着作者对历史饱含关怀的回望、对现实政治有距离的观望,以及对海外华人族群身份的复杂情结。这是一部充满市井气俚俗味的长卷浮世绘,也是一次他人无法复制的对于故人故乡的回望。
6.《她来自马里乌波尔》,[德]娜塔莎·沃丁著,[德]祁沁雯译,新星出版社2021年4月第一版,58.00元
娜塔莎·沃丁1945年生于德国,从小说俄语,但在大半辈子的时间里,都不晓得自己是奴工的后代。“我只知道,我属于某种废物,战争遗留下来的某种垃圾。”母亲在她10岁时投河自尽,给她留下的感觉多过记忆。2013年,沃丁第一次上网寻找母亲的来历时,手头只有她的名字、出生日期、结婚证、劳工证、三张黑白照片和她带到德国的一尊圣像。幸运的是,她在网上结识了一位俄国业余家谱学家,一路追踪,慢慢推开了家庭记忆的大门。发现的过程不乏奇遇和巧合带来的惊喜,得来的内容却远远难让人快乐,而且有时怪异,常常令人毛骨悚然。最终,作者没能了解母亲的全部,却通过网络寻根,承继了一份珍贵的记忆,从而对母亲的无家可归和无尽的悲愁有了更好的理解。
“后记忆”这个名词是生于罗马尼亚的美国文学评论家玛丽安娜·赫希发明的,用以描述“后一代”与前一代个人、集体和文化创伤的关系。“后记忆与过去的联系实际上不是通过回忆,”赫希说,“而是通过富于想象的投入、投射和创造来作为中介的。”这种想象的投入、投射和创造正是本书主要的创作手法。因此,德文原版标明它是小说。但有没有小说这个标签,完全不妨碍我们对作者所述事实的认定。她所用的一切技艺,只是正当地加深了文字和情感的力量。正是这种力量,让我们能够把它放进2021年的最佳书目。
7.《我的几何人生:丘成桐自传》,[美]丘成桐、[美]史蒂夫·纳迪斯著,夏木清译,译林出版社2021年3月第一版,68.00元
本书是菲尔兹奖首位华人得主丘成桐先生的口述自传。贫困清苦的童年,艰苦奋进的求学路,传奇般的研究生涯,对发展中国数学事业的深度参与……传主娓娓道来,讲述了一个励志动人、精彩纷呈的人生故事。书中关于数学的内容,非数学专业的读者也许不能读懂,但藉此略窥数学发展的前沿以及数学家工作的实况,机会亦堪称难得。特别予人印象深刻的是作者的坦率,关于他牵涉其中的很多观点纷争和人际纠葛,如他与自己的老师陈省身先生在一些事情上颇多龃龉,他与一位弟子师徒不和,又如佩雷尔曼证明庞加莱猜想、2002年世界数学家大会等重要事件的幕后故事,书中都直言无隐——这份坦率,在华人传记作品中堪称罕见,事实上却是传记这一文体应有的质素。传主还略无躲闪地对很多问题发表了看法,他的价值观,他关于中美教育之对比、中西文化之差异的看法,都值得我们认真倾听。我们还可领略丘成桐不俗的人文修养,书中收录传主创作的《中华赋》,洋洋洒洒30余页,其对文化母国文学和历史的熟谙和热爱跃然纸上。
8.《武则天研究》,孟宪实著,四川人民出版社2021年9月第一版,108.00元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作为历史研究的对象,无疑蕴藏着丰富的解释空间。孟宪实耕耘唐史数十年,由太宗而高宗,甚至远眺高昌,硕果累累。此次通过梳理武则天研究史发现,专业史学内部纷争不止,公共史学领域则一面倒地予武则天以负面理解。为何会有这种现象? 为求索真相,他剖析《新唐书》《资治通鉴》等核心文本的“武则天观”,试图研究武则天相关史料的来龙去脉,努力探寻背后的因果关系,从总体上把握武则天现象,体悟武则天现象具有的历史文化意涵。对于此前聚讼纷纭的话题,如唐太宗为何看中武则天,武则天是否杀死了小公主,武则天为何要为李君羡平反,武则天的面首是否代表了其生活荒淫等等,都做了抽丝剥茧的剖析,让人透过重重迷雾,看到历史的真面目。关于武则天称帝成功,作者认为是“政治偶然事件”,“不是一个清晰目标的达成,而是一个不断探索、选择和妥协的结果”。但孟宪实无意单纯做一篇翻案文章,逼近历史真实,思考“历史误会”何以发生,揭示误会发生的逻辑,理解中国历史书写的秘密,进而认识中国传统政治的真实,才是作者的苦心孤诣所在,也是本书予我们极大冲击的原因。(谭徐锋,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编辑,历史学者)
9.《一把刀,千个字》,王安忆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021年4月第一版,56.00元
以写作履历、作品水准、奖项肯定以及评论界、读者的认同而论,说王安忆是当代文坛最重要的作家之一,并不过誉。一直以来,她保持着连贯的写作状态和旺盛的创作力,而这部新作所呈现的她对于题材、叙事等方面的拓展尤为难得。
书名源自清人袁枚的诗句,别具深意。主人公的经历不乏天赋与运气推进,但也有时代洪流的助力。故事从纽约法拉盛华人区一家酒家包间里的几位华人夜宴开始,精准到位的人物言行白描,寥寥数笔就勾勒出宾主数人的样貌和来头,其中就有本书主角,那位叨陪末座的淮扬厨子陈诚。通过对这个人物人生经历的倒叙,作品的笔触从纽约到上海再到中国东北,以几十年的时光流逝为时间轴,串联起几位主人公的人世浮沉。他们因社会变迁而被影响的生活轨迹,以及个人对未来与情感的选择,引人唏嘘。语言精细讲究,描写传神准确,不同时空间的切换流畅自然,文学性、可读性俱佳。作者的创作激情在作品字里行间清晰可辨,而文本背后蕴含的作者在写作上自我挑战的勇气,以及对时代、人物命运等难以言说之处的得体表达,令人尊敬。
10.《张医生与王医生》,伊险峰、杨樱著,文汇出版社2021年11月第一版,68.00元
东北,近年来渐成文学书写的热点,比如双雪涛、班宇等以改革开放以来东北社会变迁为题材的小说就颇受关注。本书则是书写东北的一部非虚构力作。资深媒体人出身的两位作者通过动笔前大量的资料准备以及对几十位有关人士的采访,讲述了两位七零后沈阳医生的家族往事、成长故事与学业、事业发展。张医生与王医生都来自工人家庭,在近三十年中国社会巨变中,他们成长、求学、就业直到实现某种意义上的“阶层跃迁”,其中的个人奋斗与时势推力成分以及一些细节相当耐人寻味。与此同时,讲述中也回溯并透视沈阳这座城市(亦涵盖更为宽泛的东北地区)一个多世纪以来的沧桑变化,其中涉及闯关东、苏联援建、社会主义建设、国企改革、计划经济转型为市场经济等意蕴丰富的关键词。全书人物众多,线索繁杂,关联的时间节点、社会事件等也不可谓不复杂,应该说对作者是种考验,最终出现在读者面前的作品显示了作者资料整合取舍、叙事节奏拿捏的扎实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