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冬奥》,孙晶岩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022年1月出版,88.00元
我写的很多内容都是首次披露,上网搜索不到,我是独家报道。吃苦是我的工作,我想为中国奥运留史。
2022年2月,北京冬奥会的赛事如火如荼,《十月》《当代》《北京文学》等分别推出孙晶岩的作品《走向世界的人们》《中国冬奥》《冬奥来了,中国蓄势待发》,人民文学出版社更是重磅推出长篇纪实文学《中国冬奥》。
孙晶岩,一个像水晶一样纯洁,像岩石一样坚强的名字,与冬奥赛场的冰雪世界如此契合。作为关注体育多年的作家,从2017年开始,她做了大量案头准备工作,研读了上千万字的相关书籍。从2018年4月开始,她应邀出席、旁听北京冬奥组委组织的平昌冬奥会实战培训系列主题大讨论,带着录音笔相机笔记本,全程见证了整个过程。无数次走近冬奥的幕后英雄,孙晶岩说:“我们不仅要重视金字塔的顶端,更要关注、关爱到金字塔的底座,我想通过这部书唤起更多人对这些幕后英雄的关注和关爱。”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人民文学》主编施战军说:这部书讲述的是中国精神,但是我们获得的是世界视野,中国优秀的文化跟当代世界的精神在书中融为一体。
中华读书报:北京是世界上唯一举办夏奥会和冬奥会的“双奥”城市,您也是中国唯一一位全景式记录北京奥运会和冬奥会的作家吧? 时隔多年,您的心态、体力和创作方法与过去有何不同?
孙晶岩:报告文学作家首先要是一个思想家和行走者,应该有鹰的眼睛、狗的鼻子、马的腿脚、狼的意志。由于长期坚持体育运动,时隔多年,我的体力没有变,连轴转采访不觉得累。由于近年来注重读书,走出国门看世界,心态上少了浮躁,多了思考;创作上有了国际视野,同时注重文学性,着力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
中华读书报:您写《中国动脉》走了16000里路,写《西望胡杨》跑遍新疆,写《中国看守所调查》跑了十几家看守所,写《中国冬奥》采访了国内外200余位与冬奥运动相关的人员。您觉得这种“地毯式采访”是必须的吗?
孙晶岩:非常必要,我的采访不是问出来的,而是悟出来的。我学过医学,中医看病讲究“望闻问切”,望诊可以了解病人的五脏六腑健康状况,号脉可以知晓病人的阴阳虚实;采访也是如此。比如我采访北平抗战,我到密云古北口长城抗战遗址寻踪,发现了日寇80多年前用军刀刻在长城上的字迹。军事地形学是我踏勘战争遗址的金钥匙,不到现场根本捕捉不到当年的刀光剑影。采访冬奥会也是如此,在黑龙江七台河市的孟庆余小屋,我仔细观察孟庆余教练的日记、照相机、冰刀鞋、家具、书包、衣物,找孟庆余的弟子深谈,挖掘他的内心。我在七台河市采访短道速滑教练赵小兵,在黑龙江亚布力雪场采访孤儿越野滑雪运动员王世孝,在吉林省长春新区农村学校采访体育老师和学生,在延庆高山滑雪赛道和雪车雪橇场馆采访建设者,边采访边流泪。在与采访对象心心相印的交流中捕捉到很多独特的细节,人与人之间直接对话是可以互相激发的,如果只是电话采访或者上网浏览是根本做不到的。我写的很多内容都是首次披露,上网搜索不到,我就是独家报道。我走到哪里都身背一个七斤重的专业照相机,拍摄了很多珍贵的照片,我的书里有很多我拍摄的照片,这是用镜头和文字记录历史,不到现场怎么拍摄?
中华读书报:虽然您很早就写过体育题材,也出版过北京奥运会的作品,但是对于冬奥会的一些项目如滑雪、冰壶、短道速滑等也未见得都熟悉吧? 您是如何克服写作中的困难的?
孙晶岩:采访冬奥会之前,我只见过北京什刹海冰场和颐和园冰场,对冰雪运动一窍不通。我就从零开始,认真读世界冬奥会历史的书籍,前往八个世界冰雪运动强国实地考察,与各国冰雪运动爱好者聊天,熟悉所有的冬奥会举办国,熟记各个国家的冰雪运动强项,我的记忆力很好,采访过的几百个人物,采访对象的年龄、家庭状况,成绩、音容笑貌、脾气秉性都记忆犹新;作品要上去,作家要下去,虚心当好学生才能写好冬奥会,现在让我讲冬奥会三天三夜也讲不完。
中华读书报:您从中国冬奥第一人刘长春写起,去沈阳、大连、旅顺、北京……采访了二十多位刘长春的同事和家人,查阅了历史文献,并在故纸堆中发现了刘长春的手稿——类似这样的发现,书中一定有很多。这些发现,我想对于中国体育、对于中国文学都是有意义的。愿意谈谈您的诸多发现吗?
孙晶岩:翻阅故纸堆很有收获,写北京冬奥会我就到博物馆观察新疆阿勒泰地区几千年前古老的毛皮滑雪板;到张家口崇礼参观规划馆,寻访华侨冰雪博物馆;到加拿大,我就实地考察众多雪场、参观温哥华国家冰球馆、温哥华冬奥会使用过的速度滑冰馆、冰壶馆、冬奥村、主火炬塔和冬奥会雕塑,受益匪浅。
中华读书报:2008年《五环旗下的中国》出版,中国作协副主席陈建功就评价您的采访“最为深入、最为刻苦”;14年过去了,今天的《中国冬奥》出版,从书中依然能看到您勤奋拼搏的足迹。支撑您一路写下来,最大动力是什么?
孙晶岩:热爱是最好的老师,一个热爱打麻将的人你让他三天三夜不睡觉打麻将他不会觉得累;一个热爱文学的作家你让我夜以继日地写作丝毫不觉得累,我有三件质量很好的毛衣肘部都磨破了,这是长期伏案的结果。我已经出版了20多部书,共计800多万字,写作已经成为我生命存在的方式,定力和毅力来自于热爱,文学令人焕发青春。
中华读书报:记录北京冬奥参与者的故事,令您感动的必然有很多,那么在题材取舍上是否很难?
孙晶岩:大刀阔斧忍痛割爱,比如我专门用一个章节写南斯拉夫当年为什么要办冬奥,为此去了巴尔干半岛的几个国家,积累了大量的素材,我很得意,但是为了节省篇幅只能删掉;我走访了冰雪运动强国几个雪场,为了减少篇幅只能删掉松鸡山雪场、惠斯勒雪场的精彩部分。
中华读书报:一路读下来,能感受到您的采访饱含激情,好像在多年前,您曾说过自己“激情有余,理性不足”,现在呢?
孙晶岩:人会长大的,我的激情丝毫没有减少,但是理性思考加强了,从我的文章中能够看到。比如写《中国看守所调查》,我专门用一章写《调查后的思考》;写冬奥也是如此,我写了“如何用冰雪经济促进黑龙江的发展?”“当前学校体育教育有何缺失?”“提高运动员的文化素质对竞技体育有什么意义?”“张家口为北京冬奥会做了什么?”这些都是理性思考。
中华读书报:除了记录北京冬奥参与者的故事,您在创作中也很关注奥运赛事的举办对区域经济的带动。“京张”两地联动办冬奥,对京津冀一体化必然有促进作用。您在创作中是否也对体育的意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孙晶岩:从开始策划这本书我就对北京冬奥组委新闻宣传部部长说:“我写《中国冬奥》绝不是就体育写体育,我要用很大的笔墨写北京冬奥会如何促进京津冀一体化,‘京张’两地联手办冬奥推动张家口崇礼人民早日脱贫致富。我1995年自费采访扶贫。写《中国冬奥》的五年正是我在江西省兴国县创办孙晶岩老区工作室的五年。我的母校北京101中学是从张家口革命老区走来。我写北京冬奥会是对张家口老区人民的还愿。
中华读书报:奥运题材涉及到方方面面,不仅要求作家在知识学养、政策把握、体育知识上有丰富的储备,还要在采访、沟通、吃苦耐劳等方面有很高的要求。多数人看到厚重的作品,看到真实感人的文章,却不了解文字背后的故事。采访“双奥”,您也吃了不少苦头吧?
孙晶岩:物质上的苦不算苦,比如早晨四五点爬起来开车赶路,早晨三点多爬起来,上亚布力雪山看凌晨四点的太阳,观察高山滑雪冠军赛赛前准备,几天几夜连轴转忙采访,乘坐全地形车爬没有路的小海陀山,在暴雨狂雪中奔波摔得身上到处都是泥,冒着疫情的风险走南闯北。吃苦是我的工作,我想为中国奥运留史,困难再多也心甘情愿。(本报记者舒晋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