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青年作家郑长春
文/沈玉宝
来源:读写联谊(微信公众号)
阳春三月,在古城西安,有幸聆听青年作家郑长春先生谈及这些年的创作历程及人生追求,受益匪浅。印象最深的是,郑先生谈话时的眼神,清澈灵动,充满暖意,动情之处,能望见他眼底泛起的阵阵涟漪。我对此很是触动,想一想,繁华世界,蜃楼山市,能几十年如一日坚持自己所爱,并为之奋斗不息,最终梦想成真,实在难能可贵。
郑长春先生出生于一九七五年二月,是个正直厚道之人,文笔好,写了很多散文、小说和杂文,可谓是一位硕果累累的作家。书法也好,以颜真卿为根基,又出入于汉魏之间,气息沉厚而有古意,这在当代青年作家中是不多见的。
他自幼酷爱读书,喜欢写作,从十五岁开始发表作品,至今已在海内外报刊发表各类作品1000多篇(首),著有纪实文学作品集《急红眼的中国人》、散文集《激情碰撞》《古镇遗梦》《赊店物语》等,并多次获奖。这些成绩的背后,蕴含着多少不为人知的故事和传奇……
细微之处见品性
郑长春正式与写作结缘是在小学三年级的作文课上,当时语文老师杨文珍布置了一篇作文《课间十分钟》,同学们有的写自己跳绳,有的砸沙包,有的捉迷藏,而从小性格内敛的郑长春,却写的是自己课间十分钟常常一个人跑到校园后面的树林里看蚂蚁上树、听鸟喳喳叫、小河沟里鱼儿跑……他悄悄享受着这短暂而又属于自己的闲暇时光,亲身体会到大自然的精彩与澎湃,让灵魂在这里放飞,让身心在这里放松,他从外面世界学到了课本里没有的东西,这一切都为他日后成为作家做出了积累与沉淀。
他人生路上的第一篇作文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完成的。没有人知道,那些奇思妙想的背后藏着一个十岁孩子对生活怎样的理解和思考,总之,当这篇文章被语文老师当成范文在班级里读给大家听时,郑长春第一次品味到了写作带给他的乐趣。这种前所未有的兴致,不仅是因为自己的作文第一次被老师当作范文读,而且更多的是,他用孩童特有的眼光发现了生活深处的那些真善美,体会到了生命的精彩、希望与力量。原来生活可以这般有趣。
从此,郑长春开始对写作的兴致逐渐升温,一方面是语文老师对他写作能力的肯定与鼓励,另一方面则是郑长春对生活对写作怀有的一颗赤子之心。至今,时过多年,他谈起自己的恩师仍然心存感激,时常感恩那时那地遇到了一位好老师。正是因为老师的栽培、引导,才让郑长春对写作对文字结下深厚的不解之缘。
他视老师为恩人,老师把他当朋友,因此语文老师经常带他去办公室读报纸和让他帮忙批改其他同学的作业,他也从这些“特殊照顾”中学到不少知识。在外人看来,他是不合群的,是内向的,是孤独的,但是在郑长春心里,这是最美妙的时刻,他能和自己喜欢的文字静静地待在一起,共度时光,这是多么美好的事情啊。在他的不懈努力下,写作能力不断提高,经常被学校推荐到镇上、县里参加作文比赛,每次都取得不俗的成绩,成为历届语文老师和班主任的骄傲。
坚持是成功的基石
“我对文字和写作的热爱是完全发自内心的,似乎一天不看书和写点东西就觉得生活缺少点什么,有时遇到一本好书和为写好一篇文章真的到了废寝忘食的程度,可是再苦再累,我也是衣带渐宽终不悔啊!”这是郑长春的肺腑之言。
当然,这话对郑长春来说并非嘴上说说而已,而是实实在在地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了。他从小学五年级开始,便开始用平时在村上捡酒瓶、废塑料卖的钱,买来书、方格稿纸、信封和邮票,四处投稿。当时的农村地头和墙角垃圾里扔的玻璃瓶子里还有难闻的药物残渣,味道极其恶劣,他屏气敛息,打开瓶盖,用地上黄土将其涮干净再卖掉,一个瓶子当时只卖五分钱,一斤废塑料才卖一毛钱。可是,由少聚多呀。因此,郑长春凭着自己的“业余创收”,不断丰富自己的梦想,把写作当成了生活的一部分。只要有时间,不是躲到屋子看书,就是趴在桌子上写作。
什么是初心?什么是奋斗?做自己喜欢的事,并为之义无反顾,就是初心和奋斗。念念不忘,必有回响。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当他的作文《甲鱼的自述》,在当时河南省南阳地区发行量最大的校园读物《作文与指导》(现更名为《作文指导报》)第一次用铅字排列出来时,整个校园轰动了,他成了河南省社旗县青台镇中(现为青台中心学校)建校以来第一个在地市级报纸上发表文章的中学生。面对散发着墨香的报纸和五元钱稿费,郑长春心潮澎湃,对写作的兴趣更大了。
初三毕业那年,郑长春就陆续在全国各地的报刊上发表了近六十篇文章。其中,《明天又是星期天》被《南阳晚报》“玻璃屋”栏目编辑李欣欣看到后,赞不绝口,称为“情真意切,针砭时弊”。
其实,这篇文章的诞生也很有意思。源于学校为了提高升学率,利用星期天给学生补课。学生课桌上的书本越垒越高,一天从早到晚被学习压得喘不过气,每时每刻像马上奔赴前线的士兵一样,睡不着觉,吃不下饭,有的同学不堪重负还累成了精神衰弱。尤其是,每到周末,初三的学生看到其他年级的同学都开开心心地离开学校回家团聚时,身为初三学生的郑长春便坐在教室的窗前眉头紧锁,心里像打开了五味瓶,酸甜苦辣咸都有。
“我想唱歌可不敢唱,小声哼哼还得东张西望,高三啦,还有闲情唱,老师听了准会这么讲。高三成天都闷声不响,难道这样才是考大学的模样,这种压抑的心情多悲伤,凭这怎么能把大学考上……”当一曲悠扬的歌声飘进教室时,全班鸦雀无声,许多同学都停下了手中的笔,像变一个人似的,认真地感受着歌声的优美旋律,眼睛里涌动着晶莹的泪花。郑长春看在眼里,痛在心里,顿时万千思绪涌上心头。他默默地拿起笔,饱蘸着难言的酸楚和期盼,一气呵成《明天又是星期天》这篇千字文章,然后把文稿折叠整齐装进信封寄给《南阳晚报》编辑部。文章发表后,立即引起社会反响。为此,当时河南省南阳地区教委领导专门做出批示,在全市范围内进行“补课大检查”。该文被外地媒体频频转载,很快引发全国性的“学生减负”大讨论,还成了那一年全国高考作文的主题。
责任让梦想飞扬
郑长春认为,文化是社会的灵魂,文化人的良知和责任体现着一个时代的精神风貌。文学,如果不能成为社会的呼吸,不敢真实传达那个时代的情绪与气象,不能对影响道德和文明的危险及时发出警告——这样的文学是不配成为文学的。知识分子要有悲天悯人的情怀,不能整天自我陶醉在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小小书斋里,靠胡编乱造或曲意迎合而苟且偷生。一个有责任感、使命感的文化人,只有带着敏锐的眼光和独立的思想,以极大的热情深入社会,拥抱生活,感应现实,才能写出接地气的经典之作。
“很多时候,我写文章都要是自己或多或少地经历过,或亲耳听过,或亲眼见过,这样写起来才踏实。如果写出的文字连自己都不能感动,何以去感动别人?所以,求真务实是我永远的人生信条和写作理念。”为此,几十年的风雨兼程,郑长春依旧清醒谨慎,对待文字的爱从未曾衰减,用朴实的文字与情感完成一部又一部作品。
这些年,他将文笔投向备受社会关注的生态文明领域,那些带着考察性、现场感、实证性的散文写作,融历史、地理、人文、学术于一炉,颇具大气、秀雅、灵动、新奇之品格,文思汪洋充沛,情感璀璨芬芳,萃取八方素材,敬畏天地万物,壮丽山河跃然纸背,短小精悍,自成“一家之言”,被评论界称为“新时期的梦游者”。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他出版数年至今仍畅销不衰的《古镇遗梦》。
这是一部游记,但又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游记,而是借游记之名,阐释一些对世事,对历史,对人物,对社会的思考。循着他的行踪,我们穿梭在苍茫天地、风土人情之间,游弋于历史的浩瀚云烟中,这样的纪实作品才有看点。
纵观当下一些所谓的“作家”,有不少骨子里都是缺少大情怀、大境界、大格局的,面对火热的生活,严峻的现实,他们往往不敢面对,不是去反映,去挑战,去探究,去揭示,去启示,而是要么选择逃离,要么选择失语,要么装睡,要么像头可笑,懦弱的驼鸟,把高贵的头颅埋进了书堆里。他们眼里只有自已,只有家人,只有亲友,平时看到的、接触的只有身边的人和事,只有自身感受,只有小情调。作品也只能拘泥于此。他们过于自私,过于功利,过于封闭,仅仅为自己而活着的。甚至躲在象牙塔里,根本不了解也无意去了解劳苦大众需要什么,渴望什么样的精神食粮。因为自命不凡,因为高高在上,因为把作家当官做,因为背离了生活,脱离了大众,所以,大众抛弃了他们。出版,发布会,评选,获奖,成为了体制内小圈子里的游戏。这些统统与大众无关,大众自然对此不关心,无兴趣,不认可。甚至除了会码字外,其他知识,臂如经济、科技、建筑、法律、历史、军事、匪事、传统、民俗、民歌、美食等都是欠缺的,更谈不上对本土方言、风物、气候、农事、习俗的了解了。
但郑长春不一样,他脚踏实地,积极探索,倾力创作,不求闻达于世,只求不忘初心,不负自己一生挚爱。他一路风雨走来,泠暖自知,手持笔刃,披荆斩棘,激浊扬清,追求内心的宁静,宁愿多些时间看书,汲取养分,也不愿为一些眼前利益而迷失心性。
他的写作不只是营建一座民间文化的博物馆,更重要的是他以一种生气淋漓、亢扬激昂的民间文化精神感染和冲击着我们。这种文化精神不仅属于他的故土赊店,也属于整个中华民族。
对我而言,和郑长春先生的谈话让我这一早上过得愉快且充实,他温文尔雅的态度,幽默而不失理性的语言文字,娓娓道来,让人如沐春风,谈到动情处时而眉飞色舞,时而眼眶湿润,时而若有所思。尽管滚滚红尘物欲横流,但能得一挚爱,为之奋斗一生,享受其中,并获得成功,这是何等的幸事!
人如其文,文如其人,郑长春先生对待写作与人生的态度使我感受颇深,我愿以此为榜样,内修身养性,外豁达开阔,以真待人,以实待文,扎根初心不为风雨动摇,为所爱付诸一生心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