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一带一路”倡议已成为深入人心的国家战略。围绕“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如火如荼。
“丝绸之路”的定义何时产生?这条交通路线什么时候形成?为何中国古代并未意识到这条路线的重要性? 12月10日,葛剑雄在上海图书馆增爱世界文化论坛上做了题为“丝绸之路与一带一路”的讲座,就这些问题进行探讨解答。
葛剑雄
丝路历史早于张骞出使西域
“今天我们讲丝绸之路的定义,不是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的。这条交通路线出现到现在,2000多年来中国人自己没意识到有这条路,更没意识到其重要性。”葛剑雄说。
“丝绸之路”的概念是1877年由德国地理学家霍芬正式提出的。太平天国运动平息之后,霍芬来到中国,他用了3年多时间研究,发现公元2世纪左右,就存在一条从中国古都洛阳到中东撒马尔罕的路线,他认为这条路线贸易主要是丝绸,所以他将之命名为“丝绸之路”。
《张骞出使西域图》
公元前2世纪,《史记》记载张骞出使西域,这是关于这条路线最早记载。但张骞出使西域并非为了贸易丝绸,而是出于政治目的,帮助汉武帝联系外迁的月氏、乌孙两个民族,希望他们迁回到祁连山一带,和汉朝夹击匈奴。
张骞首次出使西域并未达成目的,还被匈奴扣留,历经13年才返回。但他在西域呆了十几年之久,对西域各国有所了解,回来汇报给汉武帝,中原才知道西域不是蛮荒一片,而是物产丰富、国家众多,开始对西域产生兴趣。
公元前119年,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除了继续想要招回乌孙,还有一个目的就是沟通西域,吸引西域小国来服从。所以这次出使张骞带了150余人的使团,每人两匹马,运了大量物产,其中丝绸占很大部分。这是张骞的建议,因为西域没有丝绸,且丝绸价值高、分量轻、不易腐坏。
这次出使也未能招回乌孙,但通过外交,张骞吸引了一批使者跟随他回到汉朝朝贡。汉武帝很高兴,从此每年派出使者,大的使团几十人,小的十几人,源源不断把丝绸运到西域。
经过汉武帝的活动,汉朝对西域产生了强大吸引力。到了公元前60年,也就是汉宣帝时期,正式在西域设立西域都护府。管辖地区包括今天的新疆,以及从巴尔喀什到帕米尔这一片领域。
但这条交通路线的出现可能还要更早。葛剑雄认为这一推测有考古证据可以证实。商朝妇好墓中出土了和田玉,说明当时已经有通往新疆的交通路线。小麦、黄牛、青铜等,都是从西亚、中亚传入,说明3000多年前甚至4000年,中亚通向黄河流域的路已经存在。新疆阿斯塔纳古墓中发现白种人尸体,说明当时他们已经到了新疆,很可能也会继续向东。
“丝绸之路:起始段和天山廊道的路网”在卡塔尔首都多哈召开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中国人从未主动通过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获利
“尽管丝绸之路在历史上起了很大作用,但中国人从未主动利用这条路,也很少从丝绸之路获利。通过丝绸之路获利的都是苏特、回鹘、波斯、阿拉伯商人。”
丝绸流传到西域后,商人们把丝绸进一步贩运到波斯一带,进入欧洲、北非,也就是历史上的罗马。罗马当时是欧洲大国,对精美丝绸的需求量和西域诸国不可同日而语,丝绸成为上层人士追逐的东方奢侈品,一度价格比黄金还贵。“正是这样的需求驱使一批商人,不惜以生命为代价,维持着这一条路线。”葛剑雄认为,来自外界的强烈需求才是维持丝绸之路的动力。
从霍芬提出丝绸之路之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日本人提出“海上丝绸之路”的概念,并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普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概念,最终获得认同。
海上丝绸之路开辟的原因是公元755年,安史之乱后丝绸之路断绝,加之中国经济中心南移、海上运输巨大经济利益驱动、瓷器外销的可能,诸多原因共同推动了这条商路的产生。
葛剑雄认为海上丝绸之路也是由国外贸易需求维持的,“古代中国海上从来未开放外贸,还经常实行海禁、迁海,民间对海外的贸易长期被禁。只有元朝对外有短暂时间允许商人出海去外国贸易。到了明朝,张士诚等人都在沿海活动,朱元璋认为海外有敌对势力,更是实行严格海禁,‘片板不得下海’。清朝为切断郑成功和内地联系,下令从辽东到广东,所有中国沿海要腾出20-50里的无人区,农田都荒废了,更谈不上海外贸易。”
“黑石号沉船”,黑石号模型
严格的限制之下,海上丝绸之路虽然存在,利用这条丝路做商业贸易的却都是外国商人。上世纪在印尼发现的“黑石号沉船”是一艘唐朝后期的船只,打捞后清理出6万多件中国瓷器和大量中国钱币,“这些瓷器都是市场上买来的比较粗糙的瓷器,只有一套比较精美,是阿拉伯风格的瓷器,合理推测是船主自用。所以,这条船最可能是阿拉伯船只,在福建买了瓷器,还有空,就又装了很多唐朝钱币。唐朝钱币当时可以在海外流通,船主可能想用这些钱去印尼买香料带回阿拉伯。”
明朝初年,郑和七下西洋,船队几乎都有六七十艘大船,最远到达东非的肯尼亚。这是中国航海史上一次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创举。但在世界的影响力却远不如哥伦布航海,葛剑雄认为,这是因为二者目的性不同。
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有人认为是寻找建文帝下落、军事上联络西亚、宣扬国威等。但葛剑雄认为,主要目的是要加强永乐帝政权合法性。当时朱棣武装叛乱打进南京,建文帝自焚而死,下落不明。
“郑和下西洋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为永乐帝朱棣政权做宣传,到海外诸国赏赐天朝物产,带回各国朝贡。所以也能理解为什么哥伦布的影响更大,西方航海家是为了发现新大陆,去的都是没人的地方。郑和航海并未超出阿拉伯航路,因为他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去有人的地方,做国际公关。”葛剑雄说。
“一带一路”
今天的“一带一路”是前无古人的创新
尽管丝绸之路早已存在,但在霍芬提出“丝绸之路”之前,中国从未对这条路线有所命名,也不甚重视。
为什么中国人自己不重视丝绸之路?葛剑雄认为这和中国长期以来“天下观念”的观念及“重农抑商”的传统有关。
西域地理条件不如中原,民族也和中原有很大差别。
葛剑雄举了两句唐诗来说明当时唐朝人对西域的看法。一句是王之涣《凉州词》中的“春风不度玉门关”,一句是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中的“西出阳关无故人”。
“玉门关和阳关之外就是西域,唐朝人觉得春风都不到这片蛮荒之地,出去之后就再无亲人朋友。所以唐朝时期,尽管西域是自己的领土,但却不重视这一地区。没有人愿意去,连军人、官员都是轮流驻守,不愿意久呆。”
另一个原因是中国自古以来的“天下观”,“中国历来只有天下观念而无国家概念,认为四海之内,很多地区是蛮夷,还未开化,不需要去统治。而且,黄河流域的确可以生产足够的物资供养自己领土,对外界无需求而且缺乏了解外界动力。”葛剑雄说。
在这样的思想观念之下,古代中国根本不可能和周边的“蛮夷之地”开展正常的外贸,唯一能够接受的形式就是别人前来朝贡。所以外国学者发明了一个词,叫做“朝贡贸易”。中国和周边小国交往,讲究的是薄来厚往,别的国家来朝贡,中国还下去的赏赐通常几倍于朝贡的价值。正因为如此,小国朝贡的积极性很高。葛剑雄举例,明朝日本人来朝贡朱元璋,有一次两批人同时到,为了争夺“朝贡权”,两批人在宁波港口外自己打了起来。
葛剑雄认为,正因为如此,今天的“一带一路”只是借用了丝绸之路名称,不是要重建一条一模一样的丝绸之路。更重要的是,今天我们提倡“一带一路”也并非像郑和、张骞一样完全是出于政治目的,也不是像西方殖民者那样借海外贸易剥削,“而是全面开放,是与国外的友好合作。所以丝绸之路是前无古人的创新,并非重复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