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副所长武力研究员率领的研究团队完成的新作《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增订版),全面系统地再现了60年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制度变迁,内容充实,资料丰富,立论科学,是一部颇具权威的优秀著作。
独具匠心,构建科学的研究体系。第一,全面系统而又主线突出。对60年中国经济史的描述,可谓“全景广角”和“泼墨写意”,不以偏概全,同时又注意防止治丝益棼,主线十分清晰,即围绕中国现代化发展,以经济体制、经济制度、经济运行机制演变为主线。第二,突出重大政策、重大制度、重大事件的描述。对如“统购统销”、“大跃进”、“文革”、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经济思想领域的拨乱反正、城市再就业工程、扩大内需、化解金融风险等经济行为,采取“局部特写”和“工笔细描”。第三,将中国的发展和变革置于世界经济发展史中去观察和论述,进而对中国各个时期的政策制订、制度变革和经济发展做出客观、全面、公正的评价。第四,注意中国在区域经济发展上的不平衡问题,以及与此相关制度的多样性。第五,把港、澳、台地区的经济发展纳入中国当代经济史体系展开研究和记叙,实现了中国当代经济史编研的完整性。第六,在遇到留史还是留论时,选择“留史削论”。第七,对于有较明显分歧的观点,在有所取舍的同时,尽可能在注释中提供不同观点的索引,可以供读者参阅和思辨。
博采众长,彰显水准。第一,站在学科前沿,站在今天的高度,对60年来的经济发展和制度变迁进行审示,使得在历史描述、理论分析、经验总结等方面都比初版时有了较大提高。第二,将60年看作是中国人民努力实现现代化的一个动态历史过程,这个视角的审示,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第三,在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指导下,遵循“史无定法”,还加强了计量和成熟经济学的理论分析。第四,广泛吸收最新成果。这次修订,除将叙述的历史下限延长到2009年外,还吸收了10年来新披露的历史文献和已经出版的海内外有关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的研究成果,如《新中国成立以来刘少奇文稿》、《陈云文集》、《江泽民文选》、《市场与调控——李鹏经济日记》、《谷牧回忆录》、《毛泽东传》、《邓小平年谱(1975~1997)》、《陈云传》、《李先念传》,以及2008年出版的大量研究改革开放30年经济发展和制度变迁的论著。
以史为鉴,史论结合。古人云:“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在以真实再现历史为主的同时,史论结合,对重大实践与理论问题进行了思辨,探索事物的内在联系和规律。例如,在导论部分,基于60年间中央与地方的经济关系、“一国两制”等,提出了“‘多元一体’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的论断。分析指出,纵观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央与地方经济关系的演变,可以看出它大致分为四个阶段,1949年至1952年为一个阶段,其特点是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和保留市场机制下的集权,因此权力的集中主要表现在财政和金融方面,其结果是好的。1953年至1978年为第二个阶段,其特点是单一公有制和计划经济基础上的集权和分权,因此权力的集中和下放都表现为行政性的、全面的,结果陷入“一统就死、一放就乱”的境地,始终没有找到和建立起令人满意的中央与地方经济关系,但是总的来说,权力集中的时期比权力下放的时期经济形势要好。1979年至1991年为第三阶段,这个阶段恰好与第二阶段相反,其基础是从单一公有制和计划经济向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及恢复市场机制过渡,其特点是由初期的中央集权到分权再到部分集权,由于经济体制正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初期,中央与地方权力的划分仍然没有摆脱“一统就死、一放就乱”的怪圈,但是,总的来说,无论权力的集中还是下放,都没有对经济的发展造成危害。1992年至今为第四阶段,这个阶段的权力划分已建立在市场经济基础之上,中央与地方的经济权力划分开始真正摆脱“一统就死、一放就乱”的怪圈,向良好方向发展。随后,还进一步概括出以下启示:第一,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和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决定了中国只能实行“多元一体”的政治经济制度和中央与地方经济权限的合理划分,例如香港、澳门、台湾与内地的关系;内地少数民族区域自治问题;东西部和各省之间的关系。中国作为一个正处于工业化阶段的人口多、资源少的大国,中央与地方的经济关系演变趋势,一方面,必须照顾到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特点,特别是香港、澳门回归祖国以后,应允许部分地区发展快一些,中央政府将给予地方政府较多事权和立法权;另一方面,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经济一体化、统一市场的要求,中央政府在宏观调控方面的权力则呈加强趋势,即事简而权大。第二,60年的历史证明,要想科学合理地划分中央与地方的经济权力,同时发挥中央和地方的两个积极性,首先必须科学界定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经济职能。传统的计划经济无法解决这个问题,而政企不分也不能最终解决这个问题。第三,科学合理地划分中央与地方的经济权限,是使国民经济避免波动、持续稳定增长的重要保障之一。第四,中央政府的权力集中,必须与它的管理能力相一致,不考虑中央政府管理经济的能力和成本,而过分突出中央政府,会造成财力的萎缩而导致诸侯经济、社会动荡和国家分裂,既不符合实际,也容易导致急躁和冒进,对经济发展产生副作用。
十年磨剑,见赤诚之心。这个研究团队认为,回顾和研究60年中国经济发展和制度变迁的历程,尤其是总结中国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教训,不仅能够激发我们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加强对国情的认识,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理解;同时对于我们落实科学发展观,解决今天的经济问题和把握明天的发展机遇,对于中国的统一和经济一体化,也都是很有必要的。基于如此高度的认识,这个研究团队在10年前迎着困难,坚持写作这本书,并在10年后又增补修订该书。这个研究团队不是急功近利,而是持之以恒,仅此精神,哪怕是“千虑一得”,或是“管窥蠡测”,都令人敬佩。最近,获悉该书入选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第三届“三个一百”原创出版工程,应该说是实至名归,得到认可了。
望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新中国经济史作为一个研究叙述对象,是一个随着时间而不断延伸和丰富的历史过程,也是一个从简单到复杂的历史过程。这60多年里,中国经济无论是从生产力水平、经济规模、产业结构,还是从生产关系、对外经济关系,都发生了急剧的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且这个变化还在继续,远没有“尘埃落定”,因此影响和局限了我们的视野和判断,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所探索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是世界现代化潮流中一个新的尝试。这些因素都使得“跟随历史前进”的这本书在研究上又一定难度,受到较大局限。例如,书中对于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高速发展与收入差距拉大的关系分析还不够透彻,如果能够通过历史经验给出一个收入差距的合理界限(即与经济发展的正、负相关关系)就好了。又如该书尽管比较重视生产力的发展,但是我感觉还是略嫌不够,像90年代以来互联网发展作用和意义就讲得不够充分。而这些科技革命,即如马克思所说的“生产的经济条件方面所发生的物质的、可以用自然科学的精确性指明的变革”,是经济发展和社会变化更深层次的推动力和决定因素。总之,希望武力率领的这个研究团队,能够“与时俱进”,紧跟新中国前进的步伐,及时吸取各个学科的研究成果,不断扩大自己的视野,提高研究水平,为下一次修订该书时做好准备。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经济史学会现代经济史分会副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