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时,我国的传统纹饰龙纹已摆脱了汉以前的抽象化、图案化和神秘感,形成了鹿角、马首、蛇身、鱼鳞、鹰爪的基本形态,对后世龙纹造型产生深远影响。元明清三朝青花瓷器上的龙纹与唐宋一脉相承,然而,它又不是一成不变的,在600多年的时间里,龙身的不同部位随着时代的演进产生了诸多变化,考察这些微观上的变化,进而总结出变化的规律,可作为我们对青花龙纹瓷器进行年代判断、真伪辨别的依据。
元朝后期
我国青花瓷在元后期至正年间臻于成熟,青花龙纹题材亦始见于此时。这时的龙头小作扁长型、树杈形双角,头顶多无发,少数有疏发,嘴较长,多张口露齿吐舌,上颌较长,唇部上翘,下颌较短,唇下有一绺胡须飘拂,双目眈视;龙身细长,颈部更细,火焰形尾或蛇形秃尾,身饰鳞形纹,少数饰网状纹,背鳍多长短参差似火焰;四肢较细,但筋腱凹凸,显得有骨有肉,肘关节处常有三绺肘毛呈飘带状,三爪或四爪,元时禁止民间器物用五爪龙,所以五爪龙少见。姿态多是游走中的行龙,亦有少量升龙和团身龙,它们多和云、海水和宝珠合绘。这时龙纹给人的感觉,虽不失矫健威武的气势,更多的是清新飘逸的神韵。
明朝前期
从洪武年起,朝廷在景德镇设立官窑,烧造宫廷御用瓷品,纹饰中帝王专用并代表王权的龙纹被广泛装饰在各类瓷器上,以致龙纹大量出现。
明前期龙纹以永乐和宣德时的为代表。此时,龙纹改变了元时小头细身的形态,龙首变大,头上毛发呈多绺曲折上扬,有怒发冲冠之势,双目圆睁,双眉作缨状向上冲,鼻两侧出现双须,嘴较长,有闭有张,张口龙上颚和唇向上翻卷,如象鼻或靴底,下颌短,唇下有两三绺疏须,闭口龙的上唇呈如意头形;龙身粗壮,蛇形尾,初见后身和后肢作花草形的花式龙,身绘饱满的鳞纹,不见网络纹;四肢变粗,肘毛较元时描绘细腻,有三爪、四爪和五爪龙,其中,五爪者四爪在前一爪在后,略呈轮形,趾甲由元时的镰刀形变为微内凹的三角形,似鹰爪。这时,除常见的云龙和海水龙之外,新见花丛龙、衔花龙、肋下生翼的应龙,以及和凤纹合绘的龙凤。此期的龙纹具有雄伟、威严和凶猛的特点,刻画十分成功,可作为明代龙纹的代表。
明朝中晚期
明中晚期龙头或方或圆,圆形的似狮子头,毛发成束或成蓬,有的向上飘拂,有的向前冲,也有披发的,龙侧身,两眼却摆在同一平面上,俗称“比目鱼眼”,眉毛和鼻侧的双须多成束向上飘,嘴较长,上颌唇端向上翻卷作如意头形,又酷似猪嘴,又称“猪嘴龙”,下唇须毛多作三束,两侧的向后翻卷,中间一束向前冲;身较瘦,蛇形尾,身饰鳞状纹,中期的绘画精细,晚期草率,有的则成简单的网络纹;四肢较平顺,骨骼感和肌肉感不足,五爪龙常见,五趾紧靠成风车形。此时的龙纹精神气势大不如前,明朝初期张牙舞爪、威武凶猛的龙少见,取而代之的多是躯肢较瘦的闭口龙,或穿行于花枝间,或飞翔于祥云中,神情温顺,缺失了神龙应有的冲天入地、叱咤风云的神威。
清朝时期
清顺治时的龙纹尚保留不少明代遗风,如龙首成蓬上竖的毛发,长长的龙嘴,上唇凸起呈如意云头形等,而高大的体形、大写意的画法和由此产生的云龙浮现反转腾拿的气势,则是本朝特有的。
到康雍乾三朝,龙纹换以新的形象,以龙首变化最大,过去长长的龙嘴此时剧烈缩短,变为上颌短、下颌长,双角较前粗大,头上毛发细密成蓬向后斜冲,两腮及下颌周边亦密生毛发,似络腮胡子,成苍老的龙,面孔被人格化,鼻侧的两根须毛细长而卷曲;龙爪虽仍是五爪,但拇趾和其他四趾的距离已显著拉开,趾甲细小,少锋利感,人称“鸡爪”,有形无力。
清代青花龙纹有官窑、民窑之分,一般说官窑画工精细,鳞片清晰,但有时失之刻板;民窑常用大写意画法,或夸张变形,或云遮雾障,粗率潦草,但由于不受拘束,也常出现一些神采飞扬的精品。
在龙纹瓷器的鉴定中,掌握不同时期龙纹的变化固然重要,但也绝不能舍弃对其他方面特征的研究,只有对器物作全面的考察,才可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02月03日第26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