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6日,考古工作人员向媒体展示出土的唐代“鹦鹉衔绶带铜镜”。
新华网上海2月7日电(记者孙丽萍)上海文物局和上海博物馆6日公布重大考古发现。位于现上海市青浦区白鹤镇青龙村的“青龙镇遗址”近期出土了近2000件唐宋时期文物。上海考古学界认为,此次考古发现将上海作为兴盛繁荣的对外贸易港口的历史从近代推进到至少唐代。
据介绍,2010年,上海博物馆考古研究部有计划、有步骤地对青龙镇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发现了唐宋建筑基址、瓷片堆积及几百件陶瓷器。
2012年10月以来,考古工作者对遗址进行了第二次发掘,发现唐宋房屋基址、水井、灰坑、铸造作坊、砖砌炉灶等建筑遗迹,出土铜、铁、木、陶瓷器等近2000件,发掘取得了阶段性显著成果。
正是在这次考古发掘中,大量唐宋元时期的瓷器、银、铜、铁、木器等文物得以出土,填补了上海考古的薄弱环节。此次出土文物中以瓷器数量最大,占90%以上。瓷器以越窑、长沙窑、龙泉窑、景德镇窑、建窑等南方窑口为主,另有少量北方窑口的瓷器。
“数量如此众多的瓷器出土,说明上海当时的对外贸易相当兴盛。”上海博物馆副馆长陈克伦举例说,其中一件出土瓷碗上有独特花瓣纹饰,在中国考古发现的瓷器中绝无仅有,却与此前在印度尼西亚一处沉船中发现的瓷器花纹相似,这说明上海在当时或已成为输送外销瓷器的贸易港。
上海考古学界指出,大量来自越窑、长沙窑的碗、钵、罐、壶等日常生活用瓷,在上海被集中发现,这既是唐代青龙镇繁盛的真实写照,也证明了青龙镇作为上海最早的对外贸易港口的兴盛。
此次考古发现中,最为引人瞩目的是一处范围较大、使用时间较长的唐代铸造作坊遗迹和一口工艺精湛的唐代水井。
考古人员发现,唐代铸造作坊分布在方圆60米的范围内,其中有4座排列有序的火炉,周围堆积着大量的红烧土铸造残渣,残渣内包含有较多的陶范残块、炉渣等,最厚处有80厘米。上博考古部主任宋建指出,该遗迹可能为铸铁作坊,为上海地区首次发现。
同时发现的一口唐代水井时代较晚,但工艺十分考究,被考古学者誉为“艺术品”。这口古井呈圆形,井深4.38米,井壁用小青砖斗砖竖砌,磨砖对缝,显得十分精美。更为难得的是,考古人员在井中发现了唐鹦鹉衔绶带铜镜、铁釜、铁提梁鼎、铁钩、银发簪、青釉瓷罐、木雕残片等大量器物。
宋建认为,这口唐代古井内出土的3面铜镜,大小、纹饰基本相同,加之井的深度和精湛的工艺,说明这些铜镜很可能就出自本地作坊的铸造,“但这一点尚有待进一步考古发掘证实”。
“青龙镇遗址二次发掘的成果,对于挖掘上海历史与文化的渊源、探寻城市的文化源头具有重要意义,许多关于唐宋时期上海的未解之谜还有待解开。”上海博物馆馆长陈燮君认为,对青龙镇遗址的考古发掘至少将持续数十年时间。在有条件的情况下,上海可望在这里建成第一座考古遗址公园。(完)
文章来源:转自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