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按】Philip J. Ivanhoe是David S.Nivision的学生,Nivison是美国哲学界二战以后四位重要的汉学家兼哲学家之一[[i]],目前他为学术界贡献了两位杰出的儒学研究者,即艾文荷(Philip J.Ivanhoe)和信广来(Kong-loi Shun);在跟艾文荷的接触中,我又得知他目前也培养了好几位儒学研究者,活跃在美国学术界,其中包括:Bryan W. Van Norden(也是Nivison的学生),Jack Kline, Eric Hutton。如果我们把他们笼统地称为Nivison学派,那么这一派的基本特点或许可以概括为:从哲学、包括分析哲学的视野研究儒学,注重文本分析,注重孟、荀研究,对戴震、章学诚比较重视,等等。艾文贺无疑是目前美国学界最突出、最活跃的儒学研究者之一,他主要从哲学的视角出发研究儒学,但是并不自称自己为“儒家”,这与南乐山所称的“波士顿儒家”有所不同,后者自称自己为“儒家”。本篇论文是写好后寄给Ivanhoe先生看过满意后才发表的,这也本系列文章中迄今惟一一篇经作者本人过目后发表的文章。文末所附P.J. Ivanhoe论著目录,经过他本人亲手筛选确定。
P.J. Ivanhoe的大名我早在出国之前就已久闻,来美之后在一个偶然的机会得知其目前在波士顿大学工作,并获悉其电子邮件地址。在我行将离美回国之前,我感到有必要与他进一步接触一下,于是给他写了一封较长的信。信中谈到自己目前的主要研究和关怀,希望与他有所交流。没想到他很快回信,信中他十分客气,强调要跟我学习,并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他是去年从密西根大学哲学系来到波士顿大学哲学系工作,下一学年度还要继续在波士顿大学工作一年。他在信中告诉我他的妻子是一个天津人,非常会做饭,因此特地邀请我到他家中吃饭。为了我的方便,那天他亲自开车来接我。
Ivanhoe的妻子江虹是南开大学哲学系77级学生,毕业后曾在电视台工作,后赴斯坦福大学期间与Ivanhoe相遇,从此二人结下情缘。目前他们的女儿已上大学,儿子才五岁,非常调皮、活泼,而且会说中文。他妻子待人十分真诚,对于从大陆来的人不仅盛情款待,更仿佛有说不完的家常话。他的家里到处贴滿了中国字画,摆满了中国家具。他妻子告诉我,Ivanhoe自从跟她结婚以来,已经完全习惯了中国饭菜,以至于他外出活动期间,时常不适应于西方菜肴,总要回家后才能吃好。
Ivanhoe待人直率,一点也不隐瞒自己的观点,这使我有条件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对他的主要思想倾向有了明确认识,交流起来也比较顺利。由于上次在他家吃饭时我与他单独交流不多,所以此后我们主要通过电子邮件进行了大量交流。我跟他说,《孔子2000》网站请我写一篇介绍他的文章,希望他能配合我一下。他同意后,我给他提了一长串问题清单,他逐一予以回答。此后一个多月以来,我与他通信已达数十封,有时一天两、三次来回。他对我在信中向他问及的每一个问题,都不厌其烦地作答,这让我十分感动。
生平、著述及研究方向
南乐山(Robert C. Neville)在《波士顿儒家》一书中将英语世界里研究中国哲学的学者分成三类:第一类是解释型学者,即致力于翻译和解释经典文本(陈荣捷是典型,还有William Theodore de Bary);第三类是“规范型”学者,他们以儒家或道家学术为其主要资源,针对当代哲学中的问题进行创造性的探索,并建立了一套自身的话语。他认为Roger T. Ames和David Hall,成中英以及Wu Kuangming最为典型;第二类是在中学与西学之间“架桥型”的学者。这类学者介于上述第一类和第三类之间,他们的主要特点是对中、西方哲学思想或观念进行比较研究,尤其对中国哲学中的一些思想比较欣赏,认为它们对西方哲学或当代哲学研究颇有裨益。他主要举出Herbert Fingarette,David S. Nivison, Antonio Cua, Philip J. Ivanhoe,Lee H. Yearley,Chang Chungyan为例。当然他也强调,上述这三类之间的划分不是绝对的。[[ii]]可见目前英语世界里从哲学角度研究儒学的学者人数甚多,而Ivanhoe属于他所说的第二类学者。他并对Ivanhoe这样评说:
“Philip J. Ivanhoe也是一位将儒家思想与当代哲学问题联系起来的学者,也主要集中于伦理学,但是并不局限于此。他的西方哲学观比分析哲学传统要宽一些,但是他在一些具体问题上的清晰论证常常与分析哲学思想有关。他的《儒家道德修养》(1993)一书研究了六位思想家,即孔子、孟子、荀子、朱熹、王阳明及戴震,同时揭示了他们思想的当代意义。该书不是令西方哲学家讨厌的雕虫小技,而是标准的汉学研究。他的《儒家传统中的伦理学》(1990)是一本关于孟子与王阳明的精心之作,有了这本书,西方哲学家再也没有理由不像他们尊重柏拉图和笛卡尔一样尊重这些中国思想家了。”[[iii]]
Philip J. Ivanhoe,从1972-1987年间在斯坦福大学学习并获学士及博士学位,毕业后又一直在斯坦福大学任教多年,担任过亚洲语言、哲学及宗教研究方面的讲师、助理教授及副教授。1998-2002年间在密西根大学亚洲语言、文化及哲学系任副教授,2003年至今获John Findlay访问教授资格来波士顿大学哲学系任教。
Ivanhoe会中文、日文、韩文及德文,尤其精通古汉语及现代汉语,翻译过《道德经》(全译)、《墨子》(选译)、《章学诚论文及书信》。他的主要研究领域是儒家哲学,特别是儒家伦理学,对老子、庄子亦有比较深入的研究。多年来,在儒学或中国哲学研究上发表了大量的学术论文,撰写或编著了许多学术著作,在学术界有了比较广泛的影响。在这些成果中,有两本书最值得一提,一是《儒家传统中的伦理学:孟子及王阳明的思想》(Ethics in the Confucian Tradition: The Thought of Mengzi and Wang Yangming),该书据他说原是他的博士论文,1990年初版,2002年修订再版。这本书的主要思想是比较孟子与王阳明的异同。另一本书是他的《儒家道德修养》(Confucian Moral Self Cultivation)一书,该书1993年初版,2000年修订并扩充后再版。这本书选取孔子、孟子、荀子、朱熹、王阳明及戴震六个人为代表,对中国历史上最主要的儒学思想全面介绍。该书语言通俗,文字生动活泼,是大学生进入儒学的理想入门之作。杜维明先生的课上亦用此书作为重要参考书。
从修身看儒学的现代意义
需要指出的是,尽管Ivanhoe的老师David S. Nivison是一位分析哲学家,Ivanhoe或者受他影响,注重对思想、概念的细致分析。但是正如南乐山先生所已指出的那样(见前),Ivanhoe的思想没有受到分析哲学的局限。不仅如此,在与我的私下交流中,他曾一再强调他的哲学观与现代流行的分析哲学的哲学观不同,后者过分受现代学科的消极影响,把哲学引向一条脱离日常生活的错误道路上去。与此相反的是,Ivanhoe说他之所以对儒学感兴趣,是因为他认为儒学中有大量对于思考当代哲学问题大有裨益的东西。其中一个最重要的方面就是儒学注重哲学与生活的联系。他说他尤其喜爱在大学里给学生讲解儒学,与学生们一起讨论那些与日常生活相关的哲学思想。他认为,在西方,尽管长期以来,特别是近代以来,哲学走上了一条与生活相脱离的理性化、学科化道路,从而与人的生存需要相悖;但是如果我们回顾古希腊、罗马哲学,人们也曾将哲学当作一种生活方式(a way of life),一种精神修炼过程(a spiritual exercise),而不是单纯的理智探讨与抽象思辨。[[iv]]